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存储墙”问题已经成为处理器性能提升的主要障碍,而处理器内核猜测执行预测路径上访存指令时预载入的存储器数据所导致Cache污染会严重影响处理器性能.本文提出一种针对猜测执行过程中预载入数据的Cache污染控制方法CSDA.首先,利用置信度评估技术从所有预测路径中分离出错误概率较大的路径.然后,根据低置信度污染型访存指令识别历史表将低置信度预测路径上的访存指令划分为预取型和污染型,为污染型的访存指令建立低优先级Load/Store队列,并采用污染数据Cache存储污染数据.仿真结果表明,在双核模式下,CSDA策略相对于baseline结构来说,L1 D-Cache缺失率降低幅度从9%-23%,平均降低了17%;L2 Cache缺失率的下降范围从1.02%-14.39%,平均为5.67%;IPC的提升幅度从0.19% -5.59%,平均为2.21%.  相似文献   

2.
结合访存失效队列状态的预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存储系统的访问速度与处理器的运算速度的差距越来越显著,访存性能已成为提高计算机系统性能的瓶颈.通过对指令Cache和数据Cache失效行为的分析,提出一种预取策略--结合访存失效队列状态的预取策略.该预取策略保持了指令和数据访问的次序,有利于预取流的提取.并将指令流和数据流的预取相分离,避免相互替换.在预取发起时机的选择上,不但考虑当前总线是否空闲,而且结合访存失效队列的状态,减小对处理器正常访存请求的影响.通过流过滤机制提高预取准确性,降低预取对访存带宽的需求.结果表明,采用结合访存失效队列状态的预取策略,处理器的平均访存延时减少30%,SPEC CPU2000程序的IPC值平均提高8.3%.  相似文献   

3.
多核处理器目录缓存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与网络舆情分析等应用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处理的应用已经成为数据中心的核心负载.数据中心服务器普遍采用多核处理器,而目录缓存作为多核处理器结构中维护缓存一致性的关键部件,对其结构研究(如稀疏目录)更多地关注于目录缓存的容量与可扩展性,更适合处理高性能计算等计算密集型应用.然而,当多核处理器执行延迟敏感的大数据应用程序时,目录缓存的高访存延迟严重制约了数据中心的服务质量.针对该问题,新型主从目录缓存结构优化了数据访问过程中的一致性协议通路,其中主目录区分共享与私有数据,管理私有数据的访存操作,降低私有数据的访存延迟,提高了从目录的容量利用率;从目录维护共享数据的缓存一致性,采用有限位标签结构,提高了从目录的存储效率.实验在Simics+ GEMS模拟平台上对大数据程序测试集Cloudsuite-v1.0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以大数据应用程序为主的运行环境下,与2倍容量的稀疏目录相比,主从目录缓存结构降低了24.39%的硬件开销,降低了28.45%的缓存缺失延时,提升了3.5%的处理器IPC;与缓存内目录相比,主从目录结构虽然损失了5.14%的缓存缺失延时与1.1%的处理器IPC,但是降低了42.59%的硬件开销.  相似文献   

4.
由于链式数据结构的存储缺乏空间局部性,导致程序执行过程中对链式数据的访问会发生严重的Cache缺失行为。通过对面向链式结构的线程预取性能分析,研究链式数据结构程序热点循环的计算任务量与访存任务量比例特征对线程预取性能的影响。结合多核处理器平台特点,实现了一种适用于链式数据结构的帮助线程间隔预取方法。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计算任务量与访存任务量比例特征对间隔预取性能的影响,表明间隔预取相比于传统线程预取技术有明显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5.
一种片上众核结构共享Cache动态隐式隔离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访存带宽是限制众核处理器件能提升的关键,将片上最后一级Cache设计为所有处理器核共享是必要的.在共享Cache中隔离放置冲突的数据,是提高共享Cache性能的关键.文中提出了缓存块链接的硬件方法,用于隔离共享Cache中不同线程之间的数据.文中基于时钟精准的片上众核结构模拟器,使用Splash2程序组和生物信息学中的仟务,对所提机制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共享Cache相比,使用缓存块链接机制时,使得共享Cache的冲突性缺失率降低约20%,而使得IPC平均提高了约10%.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网络内存的访存性能,基于一种页面级流缓存和预取结构提出了可变步长的带状流检测算法VSS(variable stride stream)和基于时钟步长的流预取优化算法来优化网络访存性能.带状流检测算法解决了固定步长流检测下循环访问中虚拟页地址的跳跃问题,消除了断流,可以有效提高流检测的覆盖率.基于时钟步长的流预取优化动态调整预取长度,可以解决有些预取不能及时取回的问题,进一步提高预取性能.通过和顺序预取算法的比较可以看出,VSS算法可以实现高准确率、低通信开销的预取.通过模拟分析了这种流缓存和预取机制在网络访存系统中的应用,验证了以少量性能下降换取灵活的远程内存扩展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大规模数据排序、搜索引擎、流媒体等大数据应用在面向延迟的多核/众核处理器上运行时资源利用率低下,一级缓存命中率高,二级/三级缓存命中率低,LLC容量的增加对IPC的提升并不明显。针对缓存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分析了大数据应用的访存行为特点,提出了针对大数据应用的两种众核处理器缓存结构设计方案,两种结构均只有一级缓存,Share结构为完全共享缓存,Partition结构为部分共享缓存。评估结果表明,两种方案在访存延迟增加不多的前提下能大幅节省芯片面积,其中缓存容量较低时,Partition结构优于Share结构,缓存容量较高时,Share结构要逐渐优于Partition结构。由于众核处理器中分配到每个处理器核的容量有限,因此Partition结构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片上多处理器中不同核的缺失地址序列之间通常存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相关性,为了充分利用该性质,本文提出时空结合的数据预取.该机制首先寻找核内缺失地址序列的相关性,在核内探索不到的情况下再寻找核间的相关性,因此可利用其它核的访存行为来预测本核可能即将发生的访存行为.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数据预取机制可使测试程序的平均性能提高12.6%,与扩展应用在多核上的C/DC策略相比较,性能提高了3.8%.  相似文献   

9.
利用数据预取机制降低块执行模型的访存延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块执行模型通过将串行程序划分成一系列可并行执行的指令块来挖掘应用中潜在的指令级并行性.访存延迟是阻碍块执行模型提高指令级并行性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数据预取技术在传统执行模型中可有效降低访存延迟,对块执行模型也同样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本文分析了在块执行模型中引入数据预取机制的可行性,并从cache命中率、访存指令的延迟等方面验证了数据预取在块执行模型中的作用,仿真结果表明数据预取可有效降低块执行模型中的访存延迟.  相似文献   

10.
硬件数据预取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处理器的访存性能,但传统流预取策略存在预取不及时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双倍步长流预取策略,并设计对应的预取部件结构。预取部件自动检测数据流的固定步长并将该步长扩大为原有的2倍,以计算预取地址。实验结果表明,加入该预取部件后,运行SPEC2006测试集的整数应用与浮点应用时,处理器性能最高可分别提升45%与57%,针对Cache Miss率较高的应用,该预取部件可以有效隐藏访存延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