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无定形碳(如焦碳、碳黑、木碳等)转化为人造石墨(或称电化石墨)的过程,是通过2500℃以上的高温处理实现的,这一过程通称石墨化。  相似文献   

2.
一、普通石墨化提纯碳素制品所受到的限制 碳素制品经过石墨化高温处理(2300~2800℃),使碳原子晶格由乱层结构转变为三维空间有序排列,同时碳制品中大部分杂质气化逸出,使纯度得到了提高。一般所制得的人造石墨制品的纯度约为99.5~99.9%。如果用灰份少的石油焦或与沥青焦的混合焦作原料与电阻料,用碳黑作保温料,提高石墨化温度,人造石墨制品的纯度可达99.9~99.99%。但是进一步提高纯度却很困难,原因是:  相似文献   

3.
第八章石墨化第一节石墨化的基本概念一、不同原料的石墨化性能目前,绝大多数电冶金或食盐电解等工业都使用人造石墨制品(即石墨化制品)作为导电材料或结构材料,而很少使用天然石墨制品。生产人造石墨制品主要用石油焦、沥青焦为原料,在特殊情况下也有用冶金焦及无烟煤为原料的。石油焦、沥青焦、冶金焦、无烟煤等原料经过2000℃以上的高温热处理都能不同程度的从无定形态转化为石墨晶格结构,从而获得接  相似文献   

4.
采用煅后沥青焦细粉、生石油焦细粉为原料,改质煤沥青和酚醛树脂为黏结剂,按一定的配比分别制成煅后沥青焦-改质煤沥青二次粉料、生石油焦-改质煤沥青二次粉料及生石油焦-酚醛树脂二次粉料。再把这3种二次粉料按特定的配方制得二次粉料配料,经过成型、一次焙烧、石墨化制备出高强高密石墨材料。对性能最好的制品断面进行SEM微观形貌分析,并对生石油焦-改质煤沥青二次粉料进行热分析。得出制品经过一次焙烧和石墨化后其性能超过了公司模压成型三焙化制品的性能。利用该方法生产特种石墨能为公司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煤焦油沥青和石油沥青作粘结剂的焙烧碳制品物理特性的研究,探讨了它们在碳制品制造中的适用性和相关性。本文说明了煤焦油沥青是最适宜的粘结剂。用与煤焦油沥青相同软化点的石油沥青作粘结剂制得的碳制品的质量差,但将石油沥青软化点从78℃提高到150℃或在低软化点沥青中加入10%碳黑,则提高了焙烧碳制品的密度、强度和电阻系数。在高软化点石油沥青中加入10%碳黑形成的碳制品,能进一步提高其密度和强度值。这些值可以同用煤焦油沥青得到的值相比。但是,电阻系数有所提高。高芳香性的石油沥青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粘结剂加以使用。  相似文献   

6.
《炭素》1973,(2)
碳素材料可分为天然的和人造的两种。自然界中,碳的晶体有两种:金刚石、石墨(又分鳞片和土状),还有无定形碳的几个变种:煤炭、地沥青等。人造碳素则大别为四类:1)焦碳类。是固体或液体有机物受热分解后不挥发的残留碳,按其原材料的名称,分为冶金焦、石油焦、沥青焦、木炭、糖炭、骨炭;还有玻璃碳、碳纤维等。2)气成碳素类。是含碳化合物气体或蒸汽受热分解后的残留物,如各种炭黑,热解碳,热解石墨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制造高密高强人造石墨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新工艺方案,它是在选择低膨胀系数焦碳并用两步煅烧工艺保证焦碳的低热膨胀的基础上,用微粒干料(或加短纤维)煤沥青粘合,等静压成形,高压焙烧,再经多次高压浸渍—焙烧,使制品视比重达至1.9~2.0(?)/cm~(?)。 这种石墨具有相当高的机械强度、应变率和热导率。  相似文献   

8.
《炭素》2016,(1)
考察不同含量的沥青黏结剂对电化石墨粉制备的电化石墨电刷的影响。实验数据表明:沥青黏结剂的含量越大,电化石墨电刷的磨损越大,其寿命越低。一方面是由于电化电刷是采用石墨化结晶度较高的电化石墨粉制备,其形成的氧化膜又厚又黑,电机运行过程中滑环与电刷间的工作面不断接触,该氧化膜不断的破坏和生成。另一方面是因为随着沥青黏结剂含量的增加,导致在焙烧过程中形成的沥青焦含量增大,由于沥青焦硬且脆,沥青焦含量增大破坏了氧化膜生成,导致氧化膜变薄润滑性变差而造成磨损变大。  相似文献   

9.
生产碳和石墨制品的原料可分为两类:其一为:各种固体炭质原料,如石油焦、沥青焦、冶金焦、无烟煤、天然石墨。其二为;各种粘结剂、如煤沥青、煤焦油、蒽油、合成树脂。此外还使用一些辅助材料,如石英砂、焦粉及焦粒。生产一些特种炭和石墨制品(  相似文献   

10.
31.延迟焦(Delayed Coke) 延迟焦是用延迟焦化过程处理高沸点碳氢化物馏分时(处理石油或煤后的重质渣油),生成的初级碳化产品(生焦或原焦)的一个通常采用的术语(参见碳化、生焦或原焦、延迟焦化过程、石油焦、煤沥青焦)。注:用同样原料延迟焦比用其它焦化方法制得的焦更易石墨化,工业上使用的延迟焦含8~12%挥发分(参见石墨化性能、流化焦、焦炉焦)。  相似文献   

11.
《炭素》1976,(2)
众所周知,无定形碳的可石墨化性能强烈地取决于其原有结构,而石墨化程度则主要地依赖其热处理的最高温度,其他因素如逗留时间,原材料的品位等则只有微小的影响。电碳工业的碳素原材料的可石墨化性能顺序为石油焦、沥青焦,无烟煤,炭黑。以炭黑为主的石墨化电刷,即使温度已达到2600℃,其网格对称面距离仍在6.8A以上。这是由于炭黑颗粒中的石墨晶体是极端无秩序排列的,并且存在着较多的氧键,碳氧键极,难破裂,碳原子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了用MИM—8大型卧式显微镜观察研究了生坯、焙烧、石墨化的炭黑基、焦碳基和石墨基三种试样中粘结剂沥青的形态。 此外,本文根据焙烧前和焙烧后的试样的金相结构变化,提出在焙烧过程中对焙烧后粘结剂焦碳形态有重要影响过程是:伴随着粘结剂的流动,产生一个对基体碳素材料颗粒表面有选择性的化学吸附过程。这一过程决定了粘结剂焦碳的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 碳素材料的生产在世界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图中的工艺流程至少已经沿用了几十年了。国内外已有不少专著讨论碳—石墨材料的结构、性能等。 目前,生产碳素材料的原料种类繁多,有石油焦、沥青焦、冶金焦等,同时这些原料按制造工艺的不同又可分为釜式焦、延迟焦、针状焦、焦化焦等多个品种。粘结剂的种类也比较多,有石油沥青、煤沥青、乙烯基油及煤焦油等。采用不同的原料对碳素材  相似文献   

14.
碳素厂(包括铝厂中的碳阳极车间)的能源消耗(电、煤气、重油、煤和蒸气等),主要是在碳素原料的煅烧、生制品的焙烧和焙烧半制品的石墨化过程中。此外尚有碳素糊料的混合、沥青的熔化、电极的预热等,也要消耗相当量的热能。  相似文献   

15.
《炭素》1984,(4)
浅涉电碳生产的通风除尘…(1.25)抽样检验初步………………(1.32) 理论研究碳素制品中的润湿现象……(1.9)石油焦的微观结构和石墨化机理的 科学现状………………(2.1)大型电子管栅极用热解石墨的研究 …………………………(2.zo)碳糊在挤压过程中的破坏准则以及 本构关系的构造……·t(2.30)从液相碳化理论看4—240石油沥青 和LS中温煤沥青组成结构的 差别一兼论高性能沥青碳纤维 的原料路线……………(3.1)碳的结构……………………(3.i2).z1240沥青和C~石油渣油沥青原料 及其缩聚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 分布……--……………·(4.1)使用…  相似文献   

16.
苏联生产石墨化电极采用的是电阻炉。石墨化炉组(电源—短线路—炉)中的主要电阻元件是填充在各排待加热毛坯制品之间的碳石墨填充料。通常采用生焦或石墨化焦作为填充料,它们的比电阻比焙烧后毛坯的比电阻大得多(约大50—100倍)。所以,实际上全部焦耳能都散发在填充料层中,毛坯制品的加热就是通过碳填充料颗粒的热幅射和传导来实现的。也就  相似文献   

17.
贾振兵  沃长荣 《炭素》1990,(3):43-47,F003
论述了以大庆石油焦为主生产高纯石墨的可行性,为大庆石油焦代替沥青焦生产高纯石墨以及在实际生产中为两种不同焦炭的互换提供了一些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并可为某些品种的电碳制品所采用。  相似文献   

18.
1.前言环境污染是工业发展带来的新问题。上海碳素厂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治理污染,加强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炭素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借鉴。 2.概况上海碳素厂是一家生产石墨制品的专业工厂,现有职工22000人,占地170000m~2,年产量35000t,1985年总产值4000万元,上缴利润2400万元。生产的主要品种:石墨化电极;炭素块;高纯石墨;炭糊制品;异型石墨(石墨热交换器等);炭纤维及复合材料;环保产品(脉冲袋式除尘器用控制仪,电磁阀等)八大类。生产用的主要原料:无烟煤、石油焦、沥青焦、冶金焦、聚丙烯腈纤维材料等。主要辅助材料:冶金焦及焦屑、河沙、石英砂、氯气、氟利昂等。主要污染物质:炭粉尘、沥青烟、氯化氢、氟化氢、高温烟尘、噪声等。我国炭素工业是五十年代才开始建设和逐  相似文献   

19.
应用差热和热失重分析对煤沥青热解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前言 研究煤沥青粘结剂的热解过程对于预测所形成粘结焦的结构和最终碳制品的物理性质有着重要意义。利用差热分析(DTA)和热重分析(TGA)综合研究煤沥青的碳化过程,以了解在不同加热条件下煤沥青热分解的特征,对于制订用某种煤沥青粘结剂生产生制品的合适焙烧曲线也是很有帮助的。 二、煤沥青热解过程概述 煤沥青是一种由约几千种含3个苯环以上的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及少量类似炭黑的高分子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因此其热解过程相当复杂。随着温度升高,将发生一系列多阶段化学反应,可以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20.
碳制品的石墨化,是电碳和碳素工业耗能最大的工序之一。目前国内外碳制品的石墨化,不论生产规模大小,仍以艾奇逊电阻炉型为主。其热利用率低,能耗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