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系统分析了单电感多输出DC/DC变换器结构,及其采用分时复用原理实现多路输出。由于电感共享,各输出支路间存在着严重的交叉影响。当输出支路严格工作在不连续导电模式(DCM)或伪连续导电模式(PCCM)下,可有效抑制交叉影响。文中采用一种新的控制方式,利用各支路输出电压的共模电压、差模电压分别控制输入半桥、输出半桥占空比,在连续导电模式(CCM)模式下实现了几乎没有交叉影响的多路输出。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共模峰值电流型控制输入半桥(主级环路),差模电压型控制输出半桥(次级环路)的BUCK型SIDO(Single Inductor Dual Output)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利用开关元件平均法,建立了BUCK型SIDO功率级的小信号模型.并根据峰值电流控制模式、电压型控制模式的工作原理,建立了SIDO控制环路的小信号模型,最终得到连续导通模式下整个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在0.18 μm CMOS工艺下完成了SIDO变换器的电路设计,利用Spectre中的PAC (PeriodicAC)分析对所建的小信号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对SIDO变换器的性能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3.
吕昌辉  周锋  马海峰 《电子学报》2010,38(2):493-496
本文发现并证明了降压型单电感多输出DC-DC变换器当电感工作于连续导通模式下能够产生高于电源电压的输出。这个发现将降低需要同时输出高压和低压的DC-DC变换器的结构复杂性。本文实现了一个降压型结构的单电感双输出的直流变换器,供电电压3.3V,输出为1V和4V。实验结果很好的证明了本文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文章系统地分析了单电感双输出DC—DC变换器结构,采用分时复用原理实现双路输出。由于电感共享,各输出支路间存在着严重的交叉影响。当输出支路严格工作在不连续导电模式(DCM)或伪连续导电模式(PCCM)下,可有效抑制交叉影响。文章首次提出了应用于连续导电模式工作的单电感双输出开关变换器的峰值电流-差模电压控制方法,在连续导电模式(CCM)下实现了几乎没有交叉影响的双路输出。  相似文献   

5.
最少元件的多输入多输出MOCCII电流模式滤波器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11  
本文提出了两种基于MOCCⅡ(多端输出的第二代电流传输器)的多输入多输出的电流模式滤波器。两种电路均由2个MOCCⅡ及4个接地RC元件构成。每一种电路除了实现出单输出的低通、带通、高通、带组、全通电流模式滤波器外,还能实现三种不同类型的具有同时多输出的电流模式滤波器,提出的电路具有很低的无源灵敏度;同时应用基本电流镜技术实现出结构简单的高精度CMOS MOCCⅡ,并对MOCCⅡ及提出的滤流器电路进行了PSICE仿真。  相似文献   

6.
基于MOCCII多输入单输出n阶电流模式滤波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春华  沈光地 《通信学报》2004,25(2):138-143
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基于MOCCⅡ n阶多输入单输出电流模式滤波器电路。该滤波器电路包含,n 1个有源器件、n个电容及,n 2个电阻,可以产生n阶低通、带通、高通、带阻电流模式滤波器。由于仅依靠改变外部输入电流信号的接入数目和方式来实现不同功能的滤波器,而电路内部结构及器件数目不变,所以该电路便于单片集成。文中对滤波器进行了PSPICE模拟。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MOCCII的最小元件n阶多输入单输出电流模式滤波器电路。该电路仅由n个有源器件、n个电容及n个电阻组成,不需改变电路内部结构及器件数目,只需调整外部输入电流信号的接入数目和方式便可实现n阶低通、带通、高通、带阻及全通电流模式滤波,便于单片集成。面向实际电路,完成TPSpice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电路方案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8.
杨建明 《电子器件》2013,36(1):85-89
为分析单电感多路输出BUCK电源转换器(SIMO)的可行性,首先建立MATLAB模型,从算法角度验证SIMO可行性.同时为解决SIMO存在的电路复杂、面积大、及静态电流大的问题,首次提出使用电流信号设计SIMO控制器.结果表明,算法可行,电路设计方法简洁,0.13 μm CMOS工艺下三通道SIMO面积0.76 mm2,静态电流110 μA,驱动能力200 mA.  相似文献   

9.
该文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基于MCCCII的n阶多输入单输出电流模式滤波器电路。该滤波器电路包含n个有源器件、n个接地电容元件,无需接任何电阻元件,可以产生n阶低通、带通、高通、带阻及全通电流模式滤波。由于仅依靠改变外部输入电流信号的接入数目和方式来实现不同功能的滤波器,而电路内部结构及器件数目不变,所以该电路便于单片集成。文中对滤波器进行了PSPICE模拟。  相似文献   

10.
该文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基于MCCCII的n阶多输入单输出电流模式滤波器电路。该滤波器电路包含n个有源器件、n个接地电容元件,无需接任何电阻元件,可以产生n阶低通、带通、高通、带阻及全通电流模式滤波。由于仅依靠改变外部输入电流信号的接入数目和方式来实现不同功能的滤波器,而电路内部结构及器件数目不变,所以该电路便于单片集成。文中对滤波器进行了PSPICE模拟。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单电感多路输出(SIMO) DC-DC转换器的数学模型,通过Matlab验证了SIMO模型的可行性.为解决SIMO控制电路复杂以及静态工作电流大的问题,提出在电流域设计SIMO控制器的方法.该方法将SIMO多路输出电压反馈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与基准电流信号和电感电流信号一并输入多环路PWM控制器,PWM控制器在电流域完成需要的运算及环路频率补偿.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行,电路设计方法简洁,在0.13 μm CMOS工艺下,三通道SIMO的面积为0.76 mm2,静态电流为110 μA,驱动能力为200 mA.  相似文献   

12.
基于Z域变换的CCM电荷传输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伟基  陈钱  徐融  寇松峰 《电子学报》2008,36(6):1140-1143
 分析了EMCCD的结构特征及载流子倍增寄存器利用碰撞电离实现电荷倍增的原理,建立了一种基于离散系统Z域变换的CCM电荷传输模型.该模型描述了在CCM电荷传输的电荷转移损失和电荷倍增过程.利用该模型的电荷传输的传递函数,本文推导了CCM电荷传输幅频响应的计算表达式并结合CCM的典型参数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观察表明随着电荷倍增率越大,CCM电荷传输的幅频响应改善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提供了开放的,基于标准的企业服务总线,各种功能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其他服务或终端用户应用程序,从而在服务的基础上构建分布式应用系统。文章研究Web服务和CCM构件模型之间的桥接器技术,通过使用专门的适配器作为Web服务和CCM构件模型的中转站,实现了Web服务和CCM构件模型之间的互操作。  相似文献   

14.
原创性地提出并分析了PWM DC-DC过流保护失效.从理论上证明了过流保护回路的延时会造成过流保护失效.同时给出了避免失效的优化方案.通过降低电路的工作频率,可以实现过流保护电路关断及时,可靠性得到提高.电路在CSMC 1.5 μm BiCMOS工艺,BSIM3V3模型下,采用Cadence中的Spectre仿真工具进行仿真.当输入电源电压为11 V,输出电压在5 V时,最大电流限制在3.5 A以下,过流保护电路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5.
李要伟  湛伟 《现代电子技术》2009,32(24):18-19,26
概述电流感应技术在电源管理芯片中的应用,并总结目前的电路感应方法,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对比,重点叙述了一种新型的片上电流感应技术,这种技术工作在电流模式,仿真该技术可见其有较好的感应精度.且该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功耗极小,易于集成,感应可靠等优点,应用设计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给出了应用于高频数字控制DC—DC系统设计的两种方法。基于功率级的S域平均模型,采用传统的Redesign方法,得到数字PID控制的系统离散模型。针对数字PID控制的DC-DC系统的负载调节能力,提出了一种采用Direct—Digital方法实现的三阶数字控制器。基于Matlab/Simulink的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当负载电流在500mA到1A跳变时,提出的三阶补偿系统的最大过;中电压160mV,稳定时间为30μs,相比二阶PID补偿系统竹过冲为450mV,稳定时间为110μs,负载调节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同时,当输入电压在1μs内从3V跳变到5V时,三阶补偿系统的过;中电压和稳定时间分别为450mV和45μs,相比二阶补偿系统的过冲为610mV,稳定时间115μs,线性调节能力也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型的DC-DC芯片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提出一种可以根据负载变化自动切换等效工作频率的PWM/PFM双模型boostDC-DC电源芯片的电路结构,使得芯片同时具有PFM高效和PWM低纹波的特点。与此同时,采用有效的相位补偿技术解决PWM方式下很可能出现的自激问题。本文在这种结构下并采用流片厂提供的模型参数,对芯片本身及其典型应用电路进行模拟。该芯片可广泛应用于各类便携式电子系统中,更可以作为IP核,嵌入同种工艺下的其它芯片。  相似文献   

18.
降压型DC-DC转换器自调节型斜坡补偿电路设计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文给出一种用于降压型DC-DC转换器的自调节型斜坡补偿电路.文章从斜坡补偿的基本原理出发,根据电流环稳定的条件,设计出了一种补偿量随输入输出电压自动调节的斜坡补偿电路.该斜坡补偿电路的优化设计避免了因过补偿而带来的系统瞬态响应慢和带载能力低等不良影响.该电路基于Samsung BCH4工艺设计,经Hspice仿真验证达到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