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夏欢阁 《矿山测量》2012,(4):82-83,77,6
由于单侯矿井田内村庄压煤比较严重,造成井下生产区域狭窄,生产衔接比较紧张,严重制约了该矿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为了缓解村庄搬迁任务和井下生产衔接的紧张状况,根据目前开采区域上方地面村庄的具体条件,进行了工作面开采方案的优化论证,提出了经济、技术上合理的建筑物下开采方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根据鹿洼煤矿压煤开采地质条件、村庄压煤范围、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在对井下煤层开采地表塌陷量及影响范围预测计算的基础上,通过对村庄搬迁的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论证,选择村庄整体搬迁的方案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为开采村庄下压煤,对压煤开采方案和新村址搬迁建设方式进行了分析论证,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开滦某矿村庄下压煤开采方案和新农村建设方式。对相似条件下村庄压煤开采方案和村庄搬迁方式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建筑物下压煤开采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建筑物下压煤量大的问题,对3种建筑物下压煤开采方案,即村庄搬迁开采、井下充填开采、条带开采3种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建立了3种开采方案的经济评价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厚及厚煤层建筑物下压煤开采中,开采方案选择次序为搬迁开采、充填开采、条带开采,所建立的开采方案评价模型能较好地为压煤开采方案选择提供决策。  相似文献   

5.
《煤矿开采》2017,(2):69-71
煤矿企业生存发展主要依靠煤炭资源,而井田内煤炭资源储量随着开采逐年减少,因此科学合理地开采煤炭资源,对煤炭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当前,王坡煤矿面临井田内村庄较多,村庄压煤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到采掘工作面的正常接替,对矿井生产经营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公司决定采用先搬迁后开采的方案解决影响采掘接替的村庄压煤问题。根据既利于资源回收,又不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原则,分析了矿井村庄搬迁方案,提出了"地企统筹"的创新动作模式,促使矿井生产与当地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是我国主要产煤省之一,但近年来,由于各矿区村庄压煤严重,部分老矿井相继报废,现有可采储量枯竭,煤炭生产后劲严重不足。据计,全省7个统配局矿共有压煤村庄210个,压矿井工业储量达4.8亿t。解决好村庄下压煤开采问题,对河北省煤炭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村庄搬迁开采现状多年来,矿区村庄搬迁采煤作为解决村庄压煤开采的有效途径,已为各矿区普遍采用。全省1952~1994年共搬迁村庄36个,解放村庄下压煤5727.5万t,已采出村庄下压煤3312.8万t(表1)。表1迁村采煤统计表由各局矿迁村实施时间分布(表2)可见,井…  相似文献   

7.
以山西省C矿村庄下压煤为例,通过对解决村庄压煤问题的各种方案进行初步分析判断,认为条带开采方案和村庄搬迁方案可作为实施该村下压煤开采的初选方案.进一步对这两种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评价,运用平均净现值法,得出村庄搬迁方案总体上优于条带开采方案的结论.最后,阐述了实施村庄搬迁方案的战略意义,并从资金筹集与管理、宣传和动员、与地方政府协调3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西辛庄村煤柱被欢城煤矿二号井与七五煤矿共同压覆,村庄搬迁社会问题极度复杂等现实情况,根据本采区开采技术条件提出村庄下压煤条带开采方案,并通过理论计算预计出各方案实施后的地表移动和变形值,在计算开采损害赔偿的基础上对各方案进行了效益分析,确定出最优方案。实践表明,此方案成功地解决了村庄下大量压煤和村庄下不搬迁开采问题,对煤矿建(构)筑物下压煤开采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煤炭资源是我国的主要能源,通过压煤村庄搬迁方式对压覆的煤炭资源进行开采是释放煤炭潜力的重要途径。压煤村庄搬迁过程实际上是煤炭企业、地方政府、农民之间的一个博弈过程,文章采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方法,建立了地方政府、煤炭企业、农民三方参与选择的动态博弈模型。并对压煤村庄搬迁方案制定阶段和实施阶段的动态博弈过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了煤炭企业和地方政府在压煤村庄搬迁方案制定过程中的选择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分析提出了参与各方在压煤村庄搬迁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对压煤村庄搬迁的动力机制的研究及搬迁模式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中对皖北矿区煤炭开采造成的地表村庄和土地破坏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计研究,并针对皖北矿区村庄压煤量大、土地破坏严重、复垦率低、村庄搬迁困难、用地矛盾突出等现实问题从现有政策、方案构想、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剖析。土地流转可推进压煤村庄搬迁工作,促使失地农民再就业。并在政府、企业、村民有效结合的前提下,土地流转不失为解决皖北矿区压煤村庄土地利用瓶颈的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11.
《煤炭技术》2016,(2):310-312
对某堆存煤矸石中残存的煤(固定碳品位为28.92%)进行了系统的浮选实验研究(矿物学分析、磨矿细度试验、浮选药剂试验,以及开路、闭路流程试验),重点考察了常用3种调整剂(石灰、硅酸钠及六偏磷酸钠)对该煤矸石中煤浮选精矿品位和回收率的影响,最终获得固定碳可作为动力原煤使用,大大提高了该煤矸石的利用价值,实现了煤矸石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2.
《煤炭技术》2016,(10):321-323
针对司马矿浮选尾煤灰分低,且销售价格低、销售不畅、占用大量工业场地等问题,对浮选尾煤的特性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综合现有先进选煤工艺分析比较,给出司马选煤厂尾煤回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宏伟  张国栋  张斌  王升 《煤炭技术》2015,34(6):270-272
发热量是动力煤主要计价指标;对于单一矿区的煤,可通过测量煤炭灰分、水分预测发热量。但配煤入洗时煤质特性不均一,难以简单地建立模型预测。本文基于配煤入洗中的发热量可加性原则,分别建立单一煤炭的发热量预测模型,然后根据配煤比例加权平均获得最终公式,从而利用灰分、水分等指标预测配煤产品发热量。  相似文献   

14.
针对辛置洗煤厂入洗高低硫煤人工配煤,准确度低,不及时,经常出现精煤硫分波动,造成销售损失,提出改造配煤系统方案.改造后,保证了配煤硫分达到要求指标(<10 %).  相似文献   

15.
煤炭转化中的煤炭液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爱彬 《煤》2004,13(1):44-45,5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未来几十年内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将大大增加,石油供应的缺口将越来越大,中国作为富煤贫油的国家,采用液化技术是实现煤炭高技术转化和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海石湾矿井借鉴煤与瓦斯防突技术,实现煤、气、油共生突出矿井上山安全揭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孟祥华 《煤炭技术》2007,26(4):103-105
通过聚煤古构造的研究,分析了影响榆木桥煤盆地含煤段形成时的控制作用,探讨了含煤段与含煤性及煤田构造形态与聚煤古构造的关系,对煤矿开采及煤田外围普查、预测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矿井的不断升级改造,原平煤器已满足不了生产需要,针对平煤器的特点进行了液压、电控改造,改造后的平煤器自动化程度较高,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煤炭技术》2015,(8):283-285
分析了火石咀煤矿选煤厂的煤质及可选性,对选煤厂整体工艺系统进行了分析,确定采用块煤斜轮重介+中块原煤三产品旋流器重介+末煤不入洗的工艺流程,并对各工艺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经过生产实践,表明该流程具有灵活性强,流程简便、生产环节少,分选效果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同煤矿集团公司5个矿区大同侏罗纪煤炭资源赋存现状,研究用于制备性能优良的脱硫脱硝活性焦产品的优质原料煤特征,确定用于制备活性炭的优质原料煤煤种,选定煤源地后以便于保护性开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