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尖孢镰刀菌引起的枯萎病导致农业重大经济损失,并且该病害较难防控。目前主要采用的化学抑菌剂易导致农药残留、农产品品质下降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故寻找天然产物抑菌剂迫在眉睫。近些年研究表明挥发油影响尖孢镰刀菌的细胞膜系统、抑制致病基因的转录表达。挥发油由于其易挥发、少残留和生物降解性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其对病原菌具有多靶标的特性可有效抑制多种病原菌生长繁殖。本文着重阐述尖孢镰刀菌相关致病因子和挥发油的抑菌特性,并简要介绍了连作障碍的发生与防控措施,为防控连作障碍和生物农药或肥料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对绿色农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选择9种化学杀菌剂,3种生物药剂进行毒力测定.化学杀菌剂毒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吡唑醚菌脂、溴菌腈、氟硅唑、菌核净、腐霉利、异菌脲、嘧霉胺、噻呋酰胺和啶酰菌胺,EC50值分别为 1.73、2.24、2.51、6.24、11.18、19.51、52.62、111.13和598.58 mg/L,生物杀菌剂毒力...  相似文献   

3.
禾谷镰刀菌对多菌灵抗性的监测及其演变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调查了江苏省1994-2007年小麦赤霉病的危害程度,监测了江苏省1985-2007年禾谷镰刀菌对多菌灵的田间抗性菌株频率,分析了禾谷镰刀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与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及气象因子的相关.结果表明:小麦赤霉病在江苏省的苏南江浦等县中发生以上的年份占30.8%,而在江苏北部赣榆、高邮等县,小麦赤霉病中发生以上的年份占7.7%~15.4%.抗药性菌株频率的增减率与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程度、病情指数和小麦抽穗期4月中下旬的雨日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在农业生产上多菌灵防治小麦赤霉病仍然具有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从禾谷镰刀菌固体发酵产物中分离纯化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先用高速逆流色谱在以乙酸乙酯-水(1∶1,体积比)为两相溶剂系统、温度为25℃、主机转速为890r·min-1、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的条件下进行分离,再用高效液相色谱进一步分离纯化,最终从300g大米发酵培养物中得到了8mg DON,纯度为97.7%。将纯化的DON用于DON人工抗原制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分析表明,人工抗原制备成功;免疫动物后,研制出了高效价的多克隆抗体。本研究建立的色谱方法操作简单,分离效果较好,纯化的DON可以用于抗体的制备。  相似文献   

5.
室内研究了“嘧菌酯+恶醚唑”对西瓜枯萎病菌和西瓜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芽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嘧菌酯与恶醚唑以1:2混配时,混剂对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芽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嘧菌酯+恶醚唑”对西瓜枯萎病和西瓜炭疽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嘧菌酯与恶醚唑以1:2混配时,混剂对西瓜炭疽病和枯萎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时,混剂可以明显提高西瓜的含糖量、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相似文献   

6.
根据菌株菌落、菌丝体、孢子等形态特征及其生理特性,初步鉴定高产纤维素酶的丝状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命名为XA-1。考察了不同碳源及氮源、培养温度、初始pH等因素对XA-1产酶的影响,并研究了该菌所产纤维素酶酶学性质及酶解性能。该菌的最适产酶条件为:分别以水葫芦和硫酸铵为碳、氮源,30℃,pH 5.0,培养6 d后,内切葡聚糖酶(CMCase)、β-葡萄糖苷酶(β-Gluase)和滤纸酶活力(FPA)分别达到4 083.2、3 258.8 U/g和773.2 U/g(成熟曲)。CMCase、β-Gluase最适反应温度为45℃,FPA则为55℃;CMCase、β-Gluase和FPA的最适反应pH分别为5.0、4.5和5.0。菌株XA-1纤维素酶酶解香蕉秆或水葫芦32 h后,酶解得率分别达到27.3%和29.8%。菌株XA-1在纤维素酶开发及转化秸秆类纤维素为可发酵糖方面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新的稻瘟病防治药剂——氰菌胺(fenoxanil)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一宾 《世界农药》2002,24(1):50-51
氰菌胺系由日本农药公司与巴斯夫公司(原美国氰胺公司)在1995年共同开发成功的内吸传导型稻瘟病防治药剂。最早由原氰胺公司所发明。该产品在2000年12月获准登记。  相似文献   

8.
防治卵菌纲植物病害的新型杀菌剂氰霜唑(cyazofamid)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李志念  王柯 《农药》2002,41(3):46-47
由卵菌纲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如霜霉病、疫病等是非常重要的病害,每年都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氰霜唑(通用名cyazofamid,商品名RAN-MAN R)是由日本石原产业化学公司(ISK)发现并进行开发的新型杀菌剂,该药剂对卵菌纲病原菌如疫霉菌、霜霉菌、假霜霉菌、腐霉菌以及根肿菌纲的芸薹根肿菌具有很高的活性.该药剂同时具有良好的毒理学性质、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AFLP对镰刀菌进行基因分型。方法对镰刀菌分离、纯化、重新鉴定后,用CTAB法提取其DNA。经EcoRI和MseI双酶切,对酶切片段进行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扩增后的产物经6%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成像。结果用20株镰刀菌作材料,筛选出3对多态性较高、带型质量较好的AFLP引物,分别是E-TCM-CAA,E-TAM-CTT,E-TAM-CAC。各菌株间的相似率为74%~90%,在SM=0.74(74%)的相似性水平上,镰刀菌明显地分为2种。14株茄病镰刀菌种内可分为9型,6株串珠镰刀菌种内可分为4型。结论AFLP可用于真菌性角膜炎常见致病菌株即镰刀菌的基因分型。  相似文献   

10.
确定绿僵菌对小翅雏蝗的室内致病力,为在田间利用绿僵菌防治小翅雏蝗奠定基础.在室内用药液浸虫法测定了3株绿僵菌对小翅雏蝗的致病力.绿僵菌的致病力强弱与菌株种类和接种剂量有密切关系.菌株对小翅雏蝗的致病力由强到弱顺序为IPPCAAS2029>M09>M1245.菌株IPPCAAS2029的孢子浓度在1.94x10 9个/mL情况下,对蝗蝻的LT50为4.26 d.绿僵菌对小翅雏蝗种群显著的毒力作用,在防治蝗虫上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共生菌在褐飞虱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体内类酵母共生菌在褐飞虱的生长、繁殖和抗药性的产生中起着重要作用。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分析讨论了共生菌研究在褐飞虱防治中的应用前景、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等,旨在为深入开展“抑菌防虫”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乐霉素(M18)对西瓜枯萎病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M18悬浮剂防治西瓜枯萎病有很好的效果,在西瓜苗期或田间发病初期用500倍稀释液灌浇根部,防治效果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3.
薛元海 《现代农药》2002,1(6):32-33,31
三年大面积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用克菌康浸种处理、浸种加苗期防治及水稻分蘖末期、孕穗期喷雾对水稻白叶枯病防效良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低温环境下城镇污水处理厂发生非丝状菌活性污泥膨胀的机理特征,以及对污水处理的影响;提出了通过SVI值、镜检、观感判断非丝状菌污泥膨胀的方法和解决措施。通过采取物化方法改良活性污泥组成结构提高其沉降性能,调整控制生化系统合适的MLSS、DO浓度、稳定进水量、内外回流比等工艺参数,能有效提高污泥的沉降性能,将SVI值由400 m L/g左右降至150 m L/g以下,达到理想的泥水分离效果,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15.
硫酸盐还原菌(SRB)是一类利用硫酸盐或者其他氧化态硫化物作为电子受体来异化有机物质的严格厌氧菌。介绍了SRB的生理特性,在阐明SRB降解水中污染物原理的基础上,充分探讨了SRB在处理重金属废水、矿山酸性废水、无机和有机废水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乔依 《世界农药》2004,26(4):16-20
鳞翅目中有许多种类的雌虫能产生挥发性的性激素,吸引远距离的同种雄虫。人们对许多种类昆虫的这些性激素已经有所了解(可参见www.pherolist.slu.se)。目前正在深入研究以掌握这些化合物生物合成的规律。例如,据报道从棉铃虫头部提取得到一个负责此生物合成的因子,并证实该因  相似文献   

17.
油田生产中硫酸盐还原菌的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林 《化工时刊》2010,24(9):59-62
归纳了硫酸盐还原菌在油田生产活动中的危害,并通过对硫酸盐还原菌代谢机制的研究,深入了解其代谢特点和金属腐蚀机制。在此基础上,全面总结了硫酸盐还原菌的防治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并提出了硫酸盐还原菌的防治策略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口恶)唑菌酮(famoxadone)的环境行为以及在生物体内的代谢降解、残留分布及其生物毒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52.5%(口恶)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和几种常用杀菌剂不同浓度稀释液喷雾防治温室黄瓜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初步验证该药剂具有预防长久、治疗快速的特点,对黄瓜生长安全,在黄瓜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应用化工》2022,(10):2581-2585
结合了多年来国内外对硝化杆菌(Nitrobacte)和硝化螺菌(Nitrospira)的研究成果。详细论述了Nitrobacte和Nitrospira在形态、生理特性上的相同点和差异点,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Nitrobacte和Nitrospira的DO半饱和系数(K_O)、亚硝酸盐半饱和系数(K_S)和最大比生长速率(r_(max))参数比较。同时总结了外界因素(温度、溶解氧、pH、游离氨、游离亚硝酸)分别对Nitrobacte和Nitrospira活性和丰度的影响程度,展望了对Nitrobacter和Nitrospira的研究和使用。以期为NO-_2降解过程的工艺优化和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