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钴钼系耐硫宽温变换催化剂的装填、硫化、接气、操作等方面简述了其生产中的使用要求,提出了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魏灵朝  刘怡 《河南化工》2006,23(9):15-17
在微型石英管反应器中研究了温度、汽气比和硫化钼浓度对钴钼变换催化剂反硫化动力学的影响.在消除了外扩散和反应率不太高的情况下,建立了催化剂的失活动力学模型.实验证明,催化剂的失活与温度、汽气比和硫化钼浓度有很大关系,并结合工业生产实际状况对钴钼催化剂反硫化动力学模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钴钼耐硫低变催化剂的硫化及超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仁兴 《化肥与催化》1991,(4):17-19,67
  相似文献   

4.
从钴钼系耐硫宽温变换催化剂的选用、装填、硫化、接气、操作等方面简述了其在合成氨生产中的使用要求,提出了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6.
钴钼耐硫变换催化剂应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钴钼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基本组成、装填要求和硫化方式;从操作温度控制、H2S含量影响因素、有机硫转化机理、催化剂中毒原因等方面探讨了其在合成氨生产中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钴钼耐硫变换催化剂在单醇生产中较传统变换催化剂具有的优势,同时阐述了此类催化剂在应用方面应控制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9.
Co-Mo系耐硫变换催化剂硫化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程序升温硫化(TPS)技术,对未负载的Co?Mo氧化物和负载在不同载体上的Co和/或Mo系催化剂的硫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活性组分Co?Mo在催化剂硫化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和催化剂的硫化机理,同时还探讨了载体在催化剂硫化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不同杂质对Co-Mo系耐硫变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不同杂质(如O2及NOx、硫化物、氰、不饱和烃和焦油、重金属、氯及氯化物、氨、苯、酚)对CoO-MoO3系耐硫变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针对山西化肥厂的特殊工艺条件(粗煤气中焦油、粉煤等成份含量高, 催化剂再生频繁, 要求催化剂具有高的机械强度), 开发出一种具有特殊载体的新型CO耐硫变换催化剂QCS-04, 并于1995年5月在山西化肥厂第二变换炉进行了侧流试验。结果表明:QCS-04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强度、强度稳定性和活性稳定性, 并具有容易硫化, 活性组份流失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低温水煤气变换催化剂是近年来催化剂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在简述国内外水煤气变换催化剂研究的基础上,侧重介绍了负载金超微粒子催化剂的发展,对其催化机理、制备方法及载体的选用做了详细介绍,并就我国低温水煤气变换催化剂的研发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4.
15.
张芳 《山西化工》2001,21(3):32-33
介绍了某厂12万t/a合成氨脱硫工段的设计情况,包括半水煤气脱硫和变换气脱硫设备的选型及脱硫剂即栲胶液的再生和回收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6.
用高能球磨法制备铁铬系CO高温变换催化剂,探讨了球磨时间和K2O助剂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采用XRD, SEM, BET, TPR对其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高能球磨法可以制备出高性能的铁铬系CO高温变换催化剂,其初活性随球磨时间的增加而增强,当球磨时间从5 h增加到15 h,催化剂活性从65.17%增加到74.78%. 添加K2O助剂后,相同球磨时间(5 h)的催化剂初活性由65.17%增加到87.02%. 球磨5 h后加入1% K2O的催化剂在530℃下耐热15 h后,450℃时的活性为85.11%,可与国产B116型催化剂(85.70%)相媲美.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黑液水煤浆自身固硫特性及机理,采用热天平、试验炉和工业炉燃烧运行实验,定性定量比较了黑液浆与制浆原煤燃烧烟气SO2排放特性,并通过对炉内典型燃烧灰样的能谱、电子探针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黑液浆燃烧固硫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与燃煤Ca基固硫机理不同的是,NaOH和Na2CO3是两种最主要的固硫剂,黑液浆燃烧产生的SO2绝大部分被NaOH所吸收而固定在灰渣中,Na2CO3在炉内高温环境下经历的硫酸盐化过程也能吸收烟气中部分硫氧化物,固硫物相在灰渣中主要以无水芒硝、硫酸钠、钾芒硝的形态存在。  相似文献   

18.
电化学脱硫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居明 《化工进展》1999,18(6):41-43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各种电化学脱硫技术的最新研究动态,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田青 《山东化工》1999,(2):23-24,11
在尿素上生产流程中,采用KCA法、增设变换气后二次脱硫,达到自动熔硫分离和工艺指标要求,一二次脱硫可串、并联使用,、彻底解决了脱硫堵塔、净化气超标、铜洗微量过高等难题。脱碳能量回收装置发挥作用,合成氮、尿素增产降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