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触媒传统的开温还原工艺,需要用50~60小时。这种工艺方法时间长,在还原阶段易出现超温烧结现象,影响触媒的活性和使用寿命.为此,我们采用快速升温还原,在年产1.5万吨合成氨厂取得了成功,整个过程缩短为35小时。现将工艺过程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因停电造成合成触媒还原过程中长明间停车,后制定了继续升温还原的方案,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使触媒的质量、活性完全能附合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3.
张树宏 《中氮肥》1991,(1):32-36
本文对含 Fe、Co 双活性组分的 Ac 型氨合成触媒在该厂升温还原及生产使用申的情况作了总结,证明该触媒低温易出水、易还原,低温活性好,氨净值高,对 H_2/N_2适应范围宽,热点位置高,抗毒性能及热稳定性均较优良,是一种新型节能增产触媒,特别适用于联醇生产厂。  相似文献   

4.
5.
6.
7.
8.
郭中强 《化肥工业》1990,17(3):57-57,64
“合成氨厂开、停车新方法及工艺、操作改进研讨会”1989年正式举办了3期,参加学员近300人,有很多学员回厂后就付诸实施,立竿见影,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本文仅是一例,特向读者介绍。因“研讨会”内容十分丰富,各厂因情况不同,实施内容也不尽相同,敬请参加“研讨会”学习的学员,将回厂后实施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及时撰稿寄至我部,陆续在刊物上发表,以飱读者。  相似文献   

9.
罗伦全 《中氮肥》1993,(4):25-27
一、概况我厂年产合成氨能力为4万吨。在1989、1991年,A110-2不定型氨合成触媒采用了快速升温还原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1992年大修时,氨合成塔采用了成都科大与我厂共同开发的CD90φ800氨合成塔新型内件(冷激-内冷多层复合型结构),  相似文献   

10.
金义升 《中氮肥》1990,(3):57-61
作者通过对氨合成催化剂传统还原方法与快速升温还原方法的比较,就快速升温还原的催化活性和寿命,从还原条件对催化剂的晶体结构、晶体表面结构、微孔结构和表面化学特性等方面的影响作某些探索,以期催化理论家和同行们讨论、指正,达到完善快速升温还原理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12.
刘海成 《河南化工》2006,23(4):33-34,46
在合成氨生产中,分别采用分层升温还原法、整体升温还原法对Φ1 000和Φ 800氨合成塔同时进行升温还原,详述了其升温还原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3.
王喜晶 《中氮肥》1989,(2):88-90
近年来,本溪和我厂等广家,在升温还原新J101型甲烷化催化剂之后,都感到催化剂活性差,不稳定。为了保出口微量合格,使用温度提得较高,使催化剂很快进入后期而失活。本文通过我厂二年二炉J101催化剂升温还原的实际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还原温度控制低,催化剂还原不彻底。  相似文献   

14.
韦育筠 《中氮肥》1992,(1):30-32
我厂自1976年投产以来一直使用两次合成氨合成塔(φ1000),该塔内件为单管并流,双筐并联结构,其内件结构较复杂,安装维修困难,且可靠性差。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于1990年元月大修时,将其内件换为由华东化工学院设计的“轴径向冷管式氨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介绍IC171-1型和B113型高变催化剂的升温还原过程并分析了催化剂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性能。  相似文献   

17.
18.
经过几年来对“中变串低变”工艺流程的两种变换催化剂进行直接用半水煤气同步升温还原的实践,证明该方法适用于两种催化剂的任何状态(氧化态或还原态),易于实施,操作简便,升温迅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IC171-1型和B113型高变催化剂的升温还原过程并分析了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性能。  相似文献   

20.
0引言川化化肥厂20万t/a国产化合成氨装置采用美国凯洛格工艺,合成塔为我国第一台卧式合成塔,分为2层3段,水平排列,操作压力14.37MPa,其特点是气体流通面积比立式合成塔大、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