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强夯置换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为了解决强夯时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问题, 提出了加固饱和粉土、粉质粘土地基的强夯碎石桩法。工程试验研究表明, 该法克服了一般强夯法对这类场地效果不理想的缺点, 加固后的复合地基不仅碎石桩本身桩体长、影响深、强度高, 而且, 桩间土的承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复合地基比天然地基的承载力提高幅度在一倍以上。工程应用结果表明, 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任小秋 《山西建筑》2002,28(11):19-20
结合某工程饱和粉土地基的施工过程,比较了地基处理的不同方法,提出并采用了强夯碎石桩法,论述了其施工工艺和加固机理,检测结果证明,使用该法提高了地基的承载能力与整体稳定性,造价低廉,实用可靠。  相似文献   

3.
强夯碎石桩法的工程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工程实践,成功地实现了采用强夯碎石桩法处理饱和粉土地基的问题。该法克服了强夯法的弊端,为处理饱和粉土地基提供了一种简便、经济的设计、施工方法,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某污水处理厂曝气池的地基处理为例,介绍了强夯法加碎石桩加固饱和软土地基的设计方法。实践证明,对于饱和软土,只要设置排水通道,用强夯法加固地基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湿陷性黄土及组成成分粉土颗粒的特性,研究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包括垫层法、强夯法、深层搅拌法以及振冲碎石桩法,从而达到消除地基湿陷性的安全隐患,起到加固地基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强夯碎石桩法加固饱和粉土地基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凤文  武崇福  石毅 《建筑技术》2000,31(3):169-170
饱和粉土地基进行普通强夯时,孔隙水压力上升快,消散慢,固结过程较长,强夯所施加的能量不能加密土体结构,而被超空隙水压力所吸收。因此,在普通强夯作用下完成上部结构要求的主固结沉降比较困难。强夯碎石桩法是在场地上按一定纵横间距布置碎石桩位,通过强夯把夯坑内的碎石打入地下形成碎石桩,碎石桩形成后,再通过夯击桩间土,使之充分排水固结,形成复合地基,从而改善地基土性能的地基处理方法。1工程概况秦皇岛市某综合楼系6层砖混结构,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层情况从上至下依次为:①耕植土及素填土:以粘性土、碎石土和砂土为主,含有较多…  相似文献   

7.
沉管挤密碎石桩加固粘质粉土地基的试验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结合我省首次采用沉管挤密碎石桩加固一多层住宅小区粘质粉土地基的工程实践,通过对碎石桩成桩后不同时段进行的桩间土静力触探、复合地基表面波速法试验以及加固前后地基的静荷载等试验,对挤密碎石桩加固粘质粉土地基的机理进行了探索,并通过分析,提出了一些可供工程设计及施工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用碎石桩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的作用机理和施工方法,研究了碎石桩复合地基中单桩和桩间土的检测内容和检测方法,并用工程实例实测碎石桩和桩间土的检测数据与原状土的对比,表明振动沉管碎石桩加固地基中的淤泥土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题目 地墓墓础工程设计与施工强夯挤淤的原理、方法及工程实践填碎石圆柱形强夯法处理液化地基置换强夯复合地基施工技术采用重锤夯实法加固处理垃圾填土地基振动打桩机打设塑料排水板桩加固软土地基的 工程实践柴油发电站主厂房盐演土地基处理方法不同性质及层深的膨胀土地基处理措施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特性及其应用钢管桩桩基在沿海软土地区基础工程中的应用用短密振冲碎砖桩加固池塘杂填土地基小桩技术的试验研究及应用锚杆静力压桩的设计与施工非匀质地基砖混房屋基础设计及地基处理实例考虑房屋刚度与地基土共同作用的地基设计方法电子…  相似文献   

10.
振冲碎石桩在粘土地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振冲法在地基中设置碎石桩加固地基的振冲碎石桩法是一种很好的地基处理方法 ,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成桩速度快、工程造价低等优点 ,在处理诸如砂土、粉土、粘土、饱和黄土以及人工填上等软土地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结合某粘土地基土工程中采用振冲碎石桩的应用情况 ,对振冲碎石桩在粘土地基中的处理效果、施工控制标准、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以供今后类似工程应用借鉴  相似文献   

11.
强夯法广泛适用于处理一般粘性土、饱和砂土、碎石土、粉土、人工填土、湿陷性黄土、淤泥质土等地基,从而消除液化,提高地基强度,降低压缩性,提高土层均匀性,减小地基不均匀沉降.文章通过介绍位于唐山市曹妃甸区地基处理的工程实例,来探讨强夯法动力密实机理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强夯加固饱和粉土施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饱和粉土地基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过去在饱和软弱地基上强夯失败的原因,并结合一些在这种地基上强夯成功的经验,提出在饱和软弱地基上进行强夯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强夯法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时超静孔压消散难和易出现"橡皮土"现象,提出强夯和排水固结二者结合的动力排水固结法,利用立体排水系统来加速夯后超静孔压的消散和软土固结,并结合某港口仓库软基加固工程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对动力排水固结法的加固效应、加固效果及工艺特点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井点降水联合低能量强夯法在软弱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夯法地基处理技术1978年开始在我国推广应用,现已拓展到饱和软黏土的地基处理中。该文结合某工程实例,介绍了采用井点降水联合低能量强夯法进行加固的过程。全面介绍了排水体系设置、强夯施工参数及布点方式、两遍夯击的间隔时间及收锤标准。证明采用低能量强夯加固软土是可行的,关键是要设置有效的排水系统。  相似文献   

15.
利用“土工静力–动力液压–三轴扭转多功能剪切仪”,针对山东东营原状饱和粉土和采用 3 种初始成样含水率夯击法制备的重塑饱和粉土,在初始平均主应力为 100 kPa ,初始中主应力系数为 0.5 ,初始偏应力比为 0.433 ,初始主应力方向角分别为 0 °, 30 °, 45 °, 60 °, 90 °的非均等固结条件下,保持平均主应力和中主应力系数恒定进行了应力控制式不排水静力扭剪实验。着重探讨了初始主应力方向和初始成样含水率对粉土应力–应变关系、孔隙水压力变化与有效应力路径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初始主应力方向对原状粉土和重塑粉土的变形与强度特性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初始成样含水率对饱和重塑粉土的变形及强度特性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小勇 《工业建筑》2003,33(11):21-23,31
将概率统计理论引入饱和粘性土地基一维固结问题的分析 ,提出了饱和粘性土地基一维固结概率分析的中心设计系数法 ,该方法用中心设计系数将饱和粘性土地基一维固结可靠性设计与常规设计联系起来。推导了竖向固结系数为伽玛分布时设计系数的计算公式 ,并据此研究了设计系数的变化规律 ;提出了饱和粘性土地基一维固结可靠性设计的一般步骤 ,并用算例说明了该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SPAX-2000动静真三轴测试系统,研究了饱和软黏土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孔隙水压力等指标的变化特征。同时,通过差热分析法和理论计算,对比了试验前后软土中结合水含量大小。研究表明,土中结合水含量及其变化对土的物理性质和力学行为有重要影响。试验前后饱和软黏土中结合水含量变化较大,水性转化现象明显,土体固结作用显著,并且冲击荷载作用下土中水性转化、弱结合水排出与动力排水固结程度有因果联系。在一定试验条件组合下,存在饱和冲击能,此时能激发土中结合水转化为自由水量最多;伴随孔隙压力的消散和土体的固结,土的抗剪强度提高、压缩性减小,土体成为超固结土。该研究能揭示软基加固的微观机理,可为静动力排水固结法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交通荷载作用下结构性软土动应力–动应变关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天津滨海新区典型结构性软土进行室内循环三轴试验,研究在交通荷载长期作用下,结构性淤泥质粉质黏土的动应变发展情况;考虑不同的振动波型、动应力频率、动应力比以及固结状态对动应力–动应变关系的影响,得到淤泥质粉质黏土的临界动应力比和动应力–动应变关系随加载频率、围压及固结状态而变化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结构性淤泥质粉质黏土存在一个临界动应力比和一个振动频率门槛值;同时,在半正弦波型条件下动弹性模量和动剪切模量随固结压力值的变化存在一个转折点。  相似文献   

19.
结合上海市某重点工程地基处理项目,针对上部粉质粘土、下部砂质粉土的场地条件,研究了真空井点降水技术在强夯地基加固中的应用。着重分析了真空井点降水技术在降低地下水位、减少浅层土体含水量、加速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这3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