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讨论了碳黑不同物理形态的性能,绒毛碳黑是较好的水墨用碳黑。阐述了水墨生产中碳黑絮凝的原因,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分散工艺。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吸附饱和废碳黑的再生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临时造粒热法再生的方法,较好的解决了因碳黑粒径小、热再生易飞扬、易流失、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为碳黑在处理工业废水上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的碳黑输送系统。该系统对碳黑的存储、输送和使用实行全封闭自动控制。避免了碳黑泄漏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4.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对均匀堆积碳黑颗粒层进行氧化,并对不同氧化阶段的碳黑颗粒进行取样,离线开展热重分析获得碳黑颗粒的氧化特性,同时利用电镜分析碳黑颗粒的纳观结构及参数,探索均匀堆积颗粒的氧化过程及氧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增加氧化温度对均匀堆积碳黑颗粒层的排放特性和氧化效率有促进作用;均匀堆积时,颗粒氧化时主要以CO排放为主;在氧化末期,碳黑颗粒起燃温度和活化能会随氧化温度增加而增加。随着氧化温度增加,碳黑基本粒子的纳观结构先从外层崩解和剥离,然后又逐渐形成更有序和稳定的“壳–核”结构,且趋于短微晶小间距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碳黑/聚氨酯共混导电纤维熔融纺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氨酯为基体、碳黑为导电介质共混得到导电母粒,通过熔体纺丝法制得碳黑/聚氨酯共混导电纤维.研究表明:随着碳黑含量的增加,导电性增强,但纤维的力学性能、可纺性下降,当碳黑质量分数为16%时,其导电性和力学性能较好;分散剂的含量对纤维导电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褐煤的碳黑生成特性与Na在煤衍生碳黑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研究分别担载了空白、物理吸附态Na (ANa)与离子可交换态Na (INa)的酸洗伊敏褐煤在沉降炉中不同停留时间下热解所产生碳黑的产率、表面与整体化学特性.结果表明:在表面增长阶段,褐煤的碳黑产率增幅远超焦油产率降幅;当停留时间足够长时,碳黑产率有所降低,含氧官能团含量升高;担载Na可以降低碳黑产率,但INa对碳黑的抑制作用比ANa强得多,且INa可以使热解气溶胶中醚与砜的含量升高.这些现象说明:在褐煤二次热解过程中,小分子芳香化合物、脂肪族物质与轻质气体也会通过表面增长提高碳黑产率.褐煤热解气中含氧物质可以在停留时间足够长时表现出对碳黑的氧化作用. INa可以保持与焦炭或挥发分之间有机结合状态,在一次热解过程减少初级焦油释放,在二次热解过程中促进挥发分与含氧物质结合;而ANa在一次热解过程中作用不明显.在二次热解过程中,气化的ANa与INa抑制碳黑形成的作用机制相同.  相似文献   

7.
碳黑/聚酯复合纤维中导电组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碳黑为导电介质,以PET为基体,用共混方法纺出共混导电纤维.研究表明,提高碳黑的分散性能提高共混体系的可纺性和导电性;并随着碳黑含量的增加,导电性提高;当碳黑含量达22%时,电阻为10^5Ω/cm,但可纺性和机械性能变差,此时,只适合于用作复合纤维的导电组分。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热法将氧化石墨烯和氧化碳黑均匀分散体系还原,制得石墨烯/碳黑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循环伏安法、恒流充放电和电化学阻抗谱等技术,对该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碳黑颗粒成功插入到石墨烯片层之间,且有效抑制了石墨烯的团聚,增大了石墨烯片层间距,形成具有开放纳米通道的三维结构;该复合材料的比电容和倍率性能明显优于单一的石墨烯。  相似文献   

9.
活性碳、碳黑与石墨高温高压下的溶解再结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不同结晶度的碳材料(石墨、活性碳、碳黑)在一定的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形态及变化,并对碳在触媒合金Ni70Mn25Co5中的溶解再结晶情况进行了观测和分析,得出在同一条件下碳材料在触媒中的扩散与其结晶度有关。唯在碳黑样品中发现有金刚石生成并讨论了成因。研究结果对实践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湿法纺丝制备的碳黑/聚氨酯导电纤维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比较低的问题,采用低毒、高效交联剂——乙二胺对其进行交联处理.结果表明:乙二胺能够使聚氨酯/碳黑导电纤维发生交联反应,而且纤维在相对紧张状态下进行交联,断裂强度更大;在50℃以下,聚氨酯/碳黑导电纤维的断裂强度随交联温度的升高、交联时间的延长及乙二胺质量分数的提高而从0.432 cN/dtex增加到0.692 cN/dtex,弹性回复率可以从85.5%提高到97.5%.  相似文献   

11.
丙烯酰胺在炭黑表面接枝聚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C_e~(4+)和羟甲基组成的氧化还原体系,探讨丙烯酰胺在炭黑表面的水溶液接枝聚合机理。经接枝聚合改性的炭黑,在水分散体系中具有优异的分散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Ce4+和炭黑表面的羟甲基组成的氧化还原体系,探讨了丙烯腈在炭黑表面的接枝聚合机理.研究表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和硝酸的浓度以及铈离子的用量对该反应有显著的影响.经接枝改性的炭黑在四氢呋喃溶液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炭黑种类、用量、粒径及结构度对橡胶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炭黑的填充量大 ,粒径较小 ,结构度较高时能赋予橡胶较低的体积电阻率 ;炭黑填充型橡胶有较好的导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Ce(4+)和炭黑表面的羟甲基组成的氧化还原体系,探讨了(N,N-二甲胺基乙基)丙烯酸酯在炭黑表面的接枝聚合机理。研究表明单体和硝酸的浓度以及铈离子的用量对该反应有显著的影响。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在接枝改性炭黑表面存在着聚(N,N-二甲胺基乙基)丙烯酸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研究了白炭黑对阳离子表面改性剂的吸附等温线、吸附机理和界面电性质,也测定了改性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在橡胶中的填充效果、结果表明改性白炭黑是一种优良的橡胶补强剂。  相似文献   

16.
炭黑填充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热导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测得了2种炭黑填充橡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并与5种理论模型计算出的热导率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炭黑含量对炭黑填充橡胶热导率影响很大。随着炭黑用量的增加,炭黑填充橡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逐步增加;炭黑填充橡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与炭黑的结构性及形态有关;在低填充分数2%~20%范围内,用Maxwell模型预测N539炭黑/天然橡胶及N330炭黑/天然橡胶2种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其值与实验结果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17.
利用正丁基锂(n-BuLi)与炭黑(CB)表面含氧基团反应制得了表面含-OLi基团的反应型炭黑,以该炭黑与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苯乙烯((PEO-PPO-PS)n)多嵌段聚合物组成的阴离子引发体系作活性中心,研究了苯乙烯在炭黑表面的阴离子接枝聚合反应。FT-IR,TEM和DSC分析表明在接枝炭黑表面存在着苯乙烯的聚合物,接枝炭黑在甲苯中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研制黑色低密度聚乙烯电缆护套料的配料方选择、工艺流程、设备和工艺条件,并讨论了炭黑活化处理及炭黑分散度对护套料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