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图文专讯     
6月27日至7月2日,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带领24位院士和有关专家专题调研引江济渭人黄工程,并在西安召开了咨询会。引江济渭入黄工程拟由三峡库区重庆开县小江引水,越巴山,跨汉江,穿秦岭,调水入谓河,顺谓河人黄河,以解决黄河,渭河流域严重缺水问题,引江济渭入黄方案,规划年调水41-103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2.
余音  石之 《陕西水利》2005,(4):46-46
6月27日至7月2日,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带领24位院士和有关专家专题调研引江济渭入黄工程,并在西安召开了咨询会。引江济渭入黄工程拟由三峡库区重庆开县小江引水,越巴山、跨汉江、穿秦岭,调水入渭河,顺渭河入黄河,以解决黄河、渭河流域严重缺水问题。引江济滑入黄方案,规划年调水41~103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3.
引江济汉工程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最重要的补水工程之一,主要任务是改善汉江兴隆梯级以下河道的农业灌溉、城市供水、航运和生态环境用水务件,使供水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得到合理的修复,以期实现“南北互利”。引江济汉工程的渠道规模是影响工程量、投资费用和工程效益的重要因素,科学合理确定引江济汉工程渠道规模.对实现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和水源区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应用系统工程、渠道设计、工程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以供水量最大、生态环境需水量缺水量最小和工程规模利用率最大为目标、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基础的渠道规模多目标优选模型,首次提出了不同频率组合控制流量的多目标边际优选法,对引江济汉工程渠道规模进行了实例研究,取得了满意成果。  相似文献   

4.
引江济汉工程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最重要的补水工程之一,主要任务是改善汉江兴隆梯级以下河道的农业灌溉、城市供水、航运和生态环境用水条件,使供水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得到合理的修复,以期实现“南北互利”。引江济汉工程的渠道规模,是影响工程量、投资费用和工程效益的重要因素,科学合理确定引江济汉工程渠道规模,对实现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和水源区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应用系统工程、渠道设计、工程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以供水量最大、生态环境需水量缺水量最小和工程规模利用率最大为目标、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基础的渠道规模多目标优选模型,首次提出了不同频率组合控制流量的多目标边际优选法,对引江济汉工程渠道规模进行了实例研究,取得了满意成果。  相似文献   

5.
引汉济渭工程是解决关中地区缺水问题的战略性调水工程,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部分重叠,开展生态调度研究保障河流生态环境用水,对维护工程水源区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保证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分析引汉济渭工程水源区洪水资源利用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工程兼顾供水保证率目标的生态调度方案。研究认为,将三河口水库前期汛限水位抬高至643 m,且在保证三河口水库下游生态流量2.71 m~3/s时,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多年平均实际供水量为10.04亿m~3,供水保证率80.8%,可以显著提高下游河道生态基流满足程度,在典型枯水年、平水年和丰水年均可以使三河口下游河道生态基流满足程度达到97.5%,显著提升了工程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引汉济渭工程是解决陕西关中地区缺水问题的战略性骨干调水工程。引汉济渭的水源区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部分重合,为优先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供水水源,留给引汉济渭的可调水过程极不均匀,供水和用水需求过程匹配性差。引汉济渭工程建成后,配水系统的调蓄能力成为工程供水效益能否充分发挥的关键。本文从调蓄节点选址及工程设计参数、配水管网的流量设计参数、调蓄方案及其运行管理机制和地下水参与调蓄的边界条件及运用原则四个方面探讨了引汉济渭配水工程调蓄研究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水源区和受水区的丰枯遭遇规律分析对于引汉济渭工程的水资源调配以及调水风险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华县、黄金峡和三河口的1954—2009年径流量资料,采用Copula函数构建双水源区和受水区的二维联合分布函数,分析水源区和受水区的丰枯遭遇。结果表明:黄金峡以及三河口水源区和受水区的丰枯组合中对调水有利的概率分别为82%和75%,概率相对较高,有利于引汉济渭工程的顺利实施。为引汉济渭工程的水资源调配以及风险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引汉济渭工程的主要功能和特色,归结为十个方面:一是陕西水问题的解决,呼唤引汉济渭;二是陕南的富水为引汉济渭提供可能;三是引汉济渭规划的抽黄置换方案显示出"省、国兼顾,为陕解困,为国分忧"的功能;四是引汉济渭工程符合"三水统观统管,时空治水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五是引汉济渭符合高水高调、近水近调,好水先调等众多原则;六是引汉济渭工程能够激活已有水利工程,实现费省效宏;七是引汉济渭工程移民数量少,大大缓解了移民难题;八是引汉济渭工程不会引发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九是引汉济渭能促进重现八水绕长安盛景的实现;十是引汉济渭的实现将启示人们更有益的深思。  相似文献   

9.
引汉济渭工程水源区与受水区丰枯遭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引汉济渭工程来说,其水源区和受水区的丰枯遭遇对工程调度方案的制定有重要影响。利用Copula函数法和统计法对水源区与受水区的降水丰枯遭遇进行统计,为制定调度方案提供参考依据。统计结果的对比分析显示,Copula函数法和统计方法统计结果基本一致,水源区和受水区丰枯组合中对调水有利的概率均大于70%,但在样本序列较短时统计法存在局限性,Copula函数法可以弥补统计方法的不足。计算结果还表明,工程可以保证调水效益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10.
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成通水,引汉济渭工程、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开工建设为背景和边界条件,以引江济汉工程设计功能为目标,研究了引江济汉工程水量调度方案。根据引江济汉工程、汉江中下游河道内外用水实际情况,建立了引江济汉工程水量调度模拟模型。以不同规划对汉江中下游河道外需水预测、不同丹江口工程下泄流量为方案变量,初步提出了引江济汉工程水量调度的规则。  相似文献   

11.
李宏祥  梁国康  程溶 《人民长江》2012,43(12):30-32
太浦河自开挖贯通以来,进行过常规的人工调水。为了评价调水对黄浦江上游的水量和水质产生的影响,对不同历史阶段相应站点的水量、氨氮浓度和高锰酸钾盐浓度等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太浦河贯通后,通过水闸放水和水泵调水的形式,黄浦江上游斜塘夏字圩站的下泄水量增加最为明显,松浦大桥断面水质得到一定改善。建议加大对黄浦江上游部分水质较差支流的整治力度,以充分发挥调水对水质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工程,太平溪方案受益区涉及湖北省11个地市,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3。依据2019年国家最新节水要求,基于节水进一步论证湖北省关于引江补汉的用水需求,从而为计算工程规模提供依据。本文对受益区规划水平年基于节水的需水量进行了预测,以保证受益区内各地市需水量在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之内。分析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思路可为其他调水工程的规模论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水芹  田华  易文林 《人民长江》2012,43(12):33-36
为进一步研究通过太浦河调水改善下游水源地水质的调度方式,综合分析了黄浦江上游水文水质历年同步调查数据和太浦河大流量原型试验资料,建立了黄浦江水系水量水质数学模型。选用平水年和枯水年两种年型,以及太浦闸泵联合调度控制的4种不同下泄流量,研究不同年型和下泄流量组合对黄浦江上游水源地水质的影响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在太浦闸流量相对较大的情况下,黄浦江上游水源地水量明显增加,约5~6 d水质明显改善;但当大流量停止且恢复到常规流量时,约2~3 d水质即就恢复到原状。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太原市已形成的城市布局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提出了分类供水方案,分析了分类供水的可行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水资源合理利用和配置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引江调水工程是外秦淮河水环境整治的重要工程项目,本研究介绍了引江调水项目实施的背景、方案和实施效果,可为其它类似的水环境整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将淮河与泰晤士河的水治理过程进行较为详细的对比分析,主要从两流域的自然特性,污染程度,治理阶段,治理措施和投资的角度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借鉴泰晤士河的治理经验,针对性地提出治淮建议,期望对“十一五”及后续的治淮工作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上的拉西瓦水电站、大柳树水利枢纽、金沙江上的溪洛渡、向家坝和虎跳峡水电站在西部大开发中,有其重要的意义,是我国水利水电战略性工程,应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8.
分析认为 ,2 1世纪中期前后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用光是可能的 ,为此 ,必须开源节流并重。在充分考虑工农业、城镇和生态等方面合理用水、节约用水的同时 ,还要做好“开源” ,即修建黄河干流大型控制性水库 ,加快南水北调。建议优先修建大柳树水利水电枢纽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要及早实施 ,可分期由小到大。在未建成西线工程前 ,要实现调水东部“补下援上”。要研究调水后流域水资源承载力 ,以供定需 ,调整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9.
莱茵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经验对长江中下游综合治理的启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以欧洲莱茵河流域近 5 0年的综合治理经验 ,尤其是近 10年相继开展的一系列流域管理行动计划的成果 ,介绍莱茵河从传统的单一流域水管理向以生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可持续综合管理转变过程 ,即流域有关国家跨国协调的经验 ,流域内各国为共同治理莱茵河签署的控制化学污染公约、控制氯化物污染公约、防治热污染公约、2 0 0 0年行动计划、洪水管理行动计划等一系列协定 ,由此展望莱茵河流域可持续管理的未来。建议我国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尽快采用严格的欧洲环境管理标准 ,严密监测 ,强化监督 ,依法治理。  相似文献   

20.
张硕辅 《中国水利》2012,(23):62-64
潇水、湘江在永州境内汇合.生态与文化是永州发展的两张王牌,水生态、水文化是这两张王牌中最具是性、最富韵昧的名片.在充分认识永州满湘水文化丰富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准确把握潇湘水文化的价值外延,通过水文化促进永州涉水产业发展、旅游业发展和城市发展.要积极探索水利兴文的基本路径:一是保护水生态,守护母亲河;二是建设水工程,打追文化景观;三是培育水利人,建设行业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