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皮尔逊Ⅱ型理论曲线,分析黄河三角洲降水量与黄河径流之丰枯遭遇及原因,从而探讨其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用水量之影响,并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皮尔逊Ⅲ型理论曲线,分析黄河三角洲降水量与黄河径流之丰枯遭遇及原因,从而探讨其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用水量之影响,并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报刊文摘     
报刊文摘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潜力巨大如果五分之一的中低产田和宜农荒地得以开发改造,黄河三角洲每年即可增产粮食85万t,相当于再造一个东营市。这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日前对黄河三角洲农业资源进行全面考察后得出的结论。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地...  相似文献   

4.
黄河三角洲湿地利用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学金  郅兴桥  万鹏  王华 《人民黄河》2004,26(10):10-11
黄河三角洲具有丰富的湿地资源,湿地总面积74万多hm^2,生产潜力巨大。通过对黄河三角洲湿地开发利用现状的研究,指出对黄河三角洲湿地水文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包括:人类活动、风暴潮侵袭以及三角洲气候等。随着黄河三角洲工农业的迅速发展,黄河断流、湿地水资源不足、围垦、污染和湿地的不合理开发等已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因此加强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的保护研究日益迫切。  相似文献   

5.
黄河三角洲水资源紧缺、生态脆弱,且长期以来存在多个管理主体。生态保护与修复迫切需要制定相关制度,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黄河三角洲初步建成了较完善的防洪工程体系,保障了生态安全;1999年开始实施的黄河水量统一调度有效改善了河口的生态环境状况。黄河三角洲现有法规制度已初步形成体系框架,为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制度保障,然而这些制度存在管理范围交叉重叠,生态用水保障较弱,流路保护效力偏低,配套规划滞后和标准有待统一等问题,建议确立黄河三角洲生态协调机制、黄河三角洲生态用水保障制度、严格的入海河道管理保护制度和黄河三角洲生态综合监测制度,同时,作为配套措施,加快推动《黄河河口综合治理规划》的批复,划定容沙区范围,制定地表水和海水统一的水质监测标准。  相似文献   

6.
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水资源、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构建人水和谐格局,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黄河三角洲作为世界少见的河口湿地系统,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多元的生态功能价值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承载区。文章梳理了黄河三角洲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归纳出制约黄河三角洲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提升黄河三角洲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保障黄河口水生态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支持黄河三角洲持续发展”项目简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支持黄河三角洲持续发展”项目是为实现黄河三角洲持续发展而进行大规模投资的准备工作,主要是通过支持筹备实施21世纪议程项目,尤其是支持黄河入海流路治理、农业、自然环境保护、工业、城市发...  相似文献   

8.
《山东水利》2009,(5):64-64
4月14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水利发展战略规划研讨会在东营市召开,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水利发展战略规划》进行讨论和征求意见。山东省水利厅厅长杜昌文、副厅长马承新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9.
《人民黄河》2021,43(7)
正黄河三角洲发展优势明显,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黄河三角洲的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文化产业发展是黄河三角洲产业发展体系的重点。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是黄河文明研究的集成之作,包括专家访谈、文明对话、学科建设、决策建议、学术信息等专题,该书论述了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文化发展与黄河学、一带一路倡议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加快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不仅关系到环渤海地区整体实力的提升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也关系到环渤海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必须建立最严格的黄河三角洲黄河水资源管理体系,提高各级河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推进治黄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做好黄河三角洲水环境治理,维持良好的水环境质量对于促进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有着重要意义.以黄河三角洲所在东营市为重点,详细分析了黄河三角洲水环境现状,从城市排水管网、黑臭水体治理、生活污水处理3个方面,解析了黄河三角洲目前水环境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4种主要污染源,提出了黄河三角洲雨污合流管网清零、城乡黑臭水体清零...  相似文献   

12.
从黄河三角洲自然地理条件出发,结合该区黄河来水日趋减少,且近年又多有断流发生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黄河三角洲灌溉水源紧缺的对策:修建平原水库,搞好渠道防渗,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做好计划用水,推行蓄淡压盐、种植旱作物等农业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于黄河三角洲,必须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调度力度,切实保障黄河三角洲的水资源需求;应该将黄河三角洲纳入国家管理,改革管理机制,并建立一定的水文信息系统。首先应从宏观层次上进行黄河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立法由政府实施对黄河水资源的资源权属管理,建立一个权威体制对全流域的水资源进行统一调度管理。其次,应利用经济杠杆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实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第三,在水资源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营机制改革的基础上,采用季节价、累进价、基本水费制等措施鼓励节水。  相似文献   

14.
黄河以它穿透时空的伟力,一路奔泻东流,几经沧桑,缔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也缔造了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黄河三角洲。 巨大的反差 历史的时针指向了1983年10月,在黄河入海的地方诞生了一座新兴的城市——东营市。建市之初,百业待兴,黄河三角洲脆弱的农业生产条件使东营决策者们深深的意识到,支撑黄河三角洲开发成败的是水,决定胜利油田发展快慢的是水,维系全市160多万人民生命的是水。没有水利的发展,就  相似文献   

15.
关于潢河三角洲的灌水源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黄河三角洲自然地条件出发,结合该区黄河来水日趋减少,且近年又多有断流发生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黄河三角洲灌溉水源紧缺的对策;修建平原水库,搞好渠道防渗,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做好计划用水,推行蓄淡压盐,种植旱作物等农业措施。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山东省继沂蒙山区“中德粮援项目”之后又一个利用外资开发农业、水利的大型项目。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有效地对盐碱地进行了治理与改造,使绝产地变成了中产田,使低产田变成了高产田,显著提高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该项目的实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相似文献   

17.
水沙变异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办法,着重分析了黄河口水沙变异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86年后,黄河口来水来沙剧烈减少,水沙搭配关系恶化,水沙过程发生变异。黄河口水沙变异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巨大,主要表现为:阻滞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的自然演替发展;恶化了黄河三角洲湿地植被和生物生存环境;加剧了黄河三角洲海岸的侵蚀后退。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三峡建设》2009,(4):12-21
现代黄河三角洲,巢黄河文化于大成,在与海岱文化的融合中,演绎出了数不清的历史活剧,留下了诸多说不清道不自的历史之谜。为什么历史上每一支与黄河相交形成的三角洲,历来都会成为中国文化的摇篮?继黄河文化与搭成黄河三角洲这块既年轻叉古老的广阔地域,叉给这里留下了怎样难解的历史之谜?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三角洲沉积物工程地质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统计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工程取样试验结果,分析了黄河三角洲沉积物的物质组成、矿物成分及其基本的工程地质特性。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沉积物工程地质性质较差,具有较强的压缩性,强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0.
根据黄河三角洲2003—2020年卫星遥感影像,推算影像成像时潮位数据,筛选高潮和低潮两组影像,解译两组影像瞬时水边界;分析黄河三角洲整体和局部变化、新生沙洲以及入海口位置、方向的变化范围;提出海岸带变化表征指标,用以表征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形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3年以来,黄河三角洲海岸带一直处于淤积与侵蚀并存的状态,高潮时,淤积总面积66.39 km2,侵蚀总面积64.46 km2,8条断面中有5条断面呈淤积趋势,最大淤积距离10.30 km, 3条断面呈侵蚀趋势,最大侵蚀距离4.51 km;低潮时,淤积总面积90.36 km2,侵蚀总面积33.50 km2,5条断面呈淤积趋势,最大淤积距离9.62 km, 3条断面呈侵蚀趋势,最大侵蚀距离3.91 km; 2013年入海口处出现小规模沙洲,2020年沙洲最大面积达19.57 km2;2007年入海口改道北向,2020年入海方向最大方位角为336°,入海口最大向西北偏移12.3 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