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4.
5.
6.
城壕油田西259井区长3特低渗透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测井资料、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粒度分析和压汞等化验分析资料,综合分析了城壕油田西259区块长3特低渗透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它们的影响因素,评价了该储层的储集性能。长3油藏的储层物性总体较差,粒间孔、溶蚀孔、晶间孔等孔隙发育,孔隙结构属小孔隙、微细喉道类型。长3油藏的特低渗透特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共同影响,沉积微相控制着储层特征,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明显好于水下分流间湾,而且成分成熟度低和粒度偏细也是造成特低渗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成岩压实、胶结作用使储层的孔隙度、渗透性进一步减小、变差,而溶蚀作用和成岩缝的产生又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的特低渗透特征。将长3油藏储集岩分为3类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砂体是主要储层分布相带。 相似文献
7.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4,(1)
为解决长庆低渗透油田多段压裂、注水开发水平井见水问题,结合水平井生产现状,分析了水平井见水规律及见水特征,研发了可捞式机械桥塞、水平井封隔器、桥式单流阀等配套关键工具,设计形成了水平井趾部、中部、跟部单段见水或多段见水的机械封堵工艺管柱,并成功应用于矿场。共实施8口井,有效率100%,累计增油2 841t,累计降水2 160 m~3,控水增油效果显著。该机械堵水工艺为见水水平井有效治理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9.
10.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某研究区在注水过程中油井容易发生过早见水和水淹、产量下降快、采收率低的问题,利用见水特征曲线对研究区单井进行了见水特征分析,判断出单井的见水类型,根据不同的见水类型提出不同的解决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开发前期属于条带型见水;开发中期,裂缝发育的区块属于裂缝型见水,裂缝不发育的区块属于水锥型见水;开发后期,整个区块都属于层状型见水。 相似文献
11.
12.
为了提高埕东油田西区采油污水配制聚合物溶液的粘度,根据该区污水配制聚合物溶液粘度降低的影响因素和污水的特点,提出了首先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去除污水中还原态硫化物,然后采用超滤反渗透工艺降低金属离子的质量浓度,形成了一套采油污水生物接触氧化与超滤反渗透处理集成工艺.通过工艺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污水中显著影响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因素——物质的质量浓度,将污水中还原性硫化物的质量浓度由6mg/L降低为0 mg/L,钠离子的质量浓度由3 541 mg/L降低为248mg/L,镁离子的质量浓度由120 mg/L降低为0 mg/L,用处理后的污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的粘度达到35 mPa.B,粘度保持率达70%以上,达到现场聚合物驱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3.
14.
长庆油田Z油区的储层类型主要为陆相碎屑岩储层,其特点是地质情况较为复杂,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制约着油田的开发效果。本文以长3为例,通过对长庆油田Z区域的数据及资料分析来研究长3储层岩性特征、孔隙结构、渗透率特征,并分析储层非均质性对注水开发的影响。研究发现,Z油区长3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其渗透率的变异系数(Vk)0.754、突进系数(Tk)3.298、级差(Jk)53、均质系数(Kp)0.302,储层非均质性强,从而导致该区开发效果较差。研究分析表明,该区呈现的强非均质性,主要是受了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大庆油田机械堵水技术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大庆油田不同含水开发阶段控水措施面临的矛盾,论述了机械堵水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堵水用封隔器由挤压式逐步发展为压缩式和平衡压缩式,提高了工艺的密封率和成功率;堵水器由同心活动式配产器逐步发展为偏心式配产器、滑套式堵水器、液压式一次可调层堵水器、机械式和液压式重复可调层堵水器,实现了不动管柱分层调配,降低了作业成本,提高了工艺有效率;管柱由整体式发展为丢手式。克服了整体管柱泵抽时的上下蠕动,提高了封隔器的密封性。此外,针对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油井控水技术将面临着多层高含水的矛盾。指出”十一五”期间及以后堵水技术应向地面方便重复调层的分层采油技术及智能分采技术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水驱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方法综述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水驱油田所应用的开发效果评价方法,包括状态对比法、系统动态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 法、灰色系统理论法等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各种方法存在的优点和不足,指出状态对比法及模糊综合评判 法比较适合油田应用,并对各种评价方法在应用与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将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较深 入的探讨。研究成果对水驱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方法优选及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油田水驱开发系统复杂,指标繁多,指标之间相互有部分交叉、覆盖、包含等成分.为了理顺这些指标之间的结构、关系,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分析了水驱油田开发系统,建立了油田开发系统结构及其信息表征体系结构,明晰了油田开发巨系统的结构,获取了水驱油田开发巨系统、子系统、孙系统及系统之间的协调性与整体性的外在信息表征体系.这些指标归属3大体系:地质状态指标体系、控制状态指标体系、生产状态指标体系.将这些指标综合起来即为综合评价水驱油田开发效果的主要初始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在低渗透注水油田的开发过程中,存在许多井欠注的问题,常规的酸化、压裂等措施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增压注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丘陵油田实施这一措施后,见到了比较好的效果.这一技术对类似油田欠注井的增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