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聚苯胺的掺杂及其导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成出了本征态聚苯胺(EB)和掺杂态聚苯胺(ES),研究了p-甲苯磺酸掺杂剂用量和模压温度对ES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ES的电导率随p-甲苯磺酸掺杂剂用量的增加和模压温度的提高而增大。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掺杂主要发生在醌式氮原子上。  相似文献   

2.
导电聚苯胺的大分子功能质子磺酸掺杂及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美荣  李新贵 《石油化工》2003,32(9):820-825
系统总结了大分子功能质子磺酸对聚苯胺的各种掺杂方法 ,特别是苯胺聚合过程中的原位掺杂法 ,列举了可溶性高电导率聚苯胺尤其是纳米级导电聚苯胺的典型制备实例。论述了掺杂剂对聚苯胺的溶解性、电导性及其与普通聚合物的相容性等方面的改进作用。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以多聚磷酸为掺杂剂,苯胺为单体,通过过硫酸盐氧化聚合方法制备了掺杂态聚苯胺。采用L25(56)正交设计方案,考察了各因素对掺杂态聚苯胺产量和电导率的影响。使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热重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掺杂态聚苯胺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反应温度15℃,n(过硫酸铵)∶n(苯胺)=1∶1,n(多聚磷酸)∶n(苯胺)=2∶1,反应时间2h,过硫酸铵滴加时间60min,多聚磷酸初始反应浓度1.5mol/L。该掺杂态聚苯胺的结构呈纳米纤维状,并以一种松散方式构成类似棉花状的团絮形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掺杂态聚苯胺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氧化法合成了导电高分子聚苯胺(PANI),研究了氧化剂过硫酸铵(APS)与苯胺(ANI)单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对PANI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用3种掺杂剂盐酸(HCl),对甲苯磺酸(TSA)和三氯化铁(FC)掺杂本征态聚苯胺(EB),并且通过傅立叶红外(FTIR)和热重分析(TGA)研究了掺杂态PANI的掺杂程度、导电性及其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合成PANI时,当n(APS)/n(ANI)在0.8-1.0之间,聚合物的产率高、电导率适宜。PANI的氧化程度随着氧化剂用量的增加而升高,同时导致产物的分子质量下降。掺杂PANI的导电性按照PANI-HCl,PANI-TSA和PANI-FC的顺序依次降低,其中PANI-TSA的热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5.
以盐酸为掺杂剂,采用无模板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了高聚合回收产率(90%)的微/纳米结构导电聚苯胺。通过场发射扣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四探针技术对聚苯胺的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苯胺在1.0 mol/L盐酸水溶液中0℃反应24 h(无搅拌),可制得直径为30~43 nm、长度为186~600nm的聚苯胺纳米纤维;当聚合反应时间为72h时,可得到直径为43~57nm、长度为0.86~1.43μm的聚苯胺纳米纤维和外直径为1.2~2.2μm的纳米纤维自组装聚苯胺微球。盐酸掺杂微/纳米结构聚苯胺的导电性良好,室温电导率可达5.0 S/cm,且在不同溶剂中表现出明显的溶致变色性能。  相似文献   

6.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两元驱界面性质对乳状液稳定性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应用电导率仪测定了聚丙烯酰胺与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电导率,考查了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应用界面张力仪、表面粘弹性仪和Zeta电位仪测定了油水界面性质,研究了界面性质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复合能够形成稳定的聚集体,较小的界面张力、较大的界面剪切粘度值以及较高的Zeta电位有利于乳状液的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7.
水溶性导电聚苯胺具有优异的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用对羟基苯磺酸(HBSA)为掺杂剂,过硫酸铵(APS)为氧化剂,通过氧化聚合法制备了水溶性导电聚苯胺,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HBSA用量1.74g、苯胺(AN)用量0.91mL、APS用量0.01mol,即HBSA/APS/AN摩尔比为1:1:1,反应温度为5℃。此条件下,合成的聚苯胺有最高的电导率、溶解率和收率。用红外光谱对聚合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形貌TiO_2材料因其结构不同性能存在差异,TiO_2纳米材料包括一维TiO_2纳米棒、纳米管、纳米线、纳米纤维,二维TiO_2纳米片,三维TiO_2,TiO_2薄膜等。详述了通过表面活性剂、封端剂、结构导向剂、吸收螯合配体等对TiO_2形貌结构调控制备不同形貌TiO_2材料的最新研究及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9.
导电聚苯胺高分子聚合物在抗静电腈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电高分子特殊的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使它成为材料科学的研究热点,成为不可替代的新兴基础有机功能材料之一,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众多导电高分子材料中,聚苯胺具有原料价格低、电化学性能良好、电导率较高、性能稳定、合成方法简便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抗静电腈纶的开发过程中,采用结构型导电聚苯胺高分子与聚丙烯腈通过共混、扩散或原位聚合方法制成聚丙烯腈—聚苯胺导电复合材料,经湿法纺丝已成功生产出抗静电腈纶。  相似文献   

10.
用乙炔黑吸附化学聚合新工艺制备导电聚苯胺,可保持电导率不变,但转化率和堆密度提高,并明显改善了聚苯胺的颗粒形态和制膜加工性,使由其制备的聚苯胺复合正极膜和固体聚苯胺锂蓄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得以改进。  相似文献   

11.
以PdCl_2为金属前驱体,苯胺为单体,避光条件下液相合成了有机酸掺杂的Pd-聚苯胺(PANI)-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和Pd-PANI-磺基水杨酸(SSA)纳米复合材料。用XRD、FESEM、FT-IR和UV-vis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四探针法对其导电性能进行了测试。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研究了有机酸掺杂Pd-PANI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结果表明,2种有机酸均成功掺杂到纳米复合材料中。Pd-PANI-DBSA纳米复合材料在15.3°和23.1°出现2个衍射峰,形貌呈类球状,电导率是Pd-PANI-SSA纳米复合材料的3.24倍,修饰电极对甲醇展示了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和抗中毒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液法合成了苯乙烯-马来酸高碳醇酯-丙烯酰胺三元共聚物,通过评价清蜡、分散和防蜡性能筛选出表面活性剂AP-4、JFC和CDA,正交试验优选出了表面活性剂比例,在优选出的表面活性剂型清蜡分散体系中加入不同量的三元共聚物制备出了清防蜡剂CPB。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清蜡率可以达到85%,防蜡率为25.38%;通过加入8%三元共聚物于活性剂混合体系后防蜡率大幅提高,复配试剂加量为0.8%时,原油凝固点降低7℃,防蜡率大于60%。  相似文献   

13.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碱的共同作用,是多年的热门研究课题,它对混合体系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测量混合物溶液电导率和界面张力,深入研究了两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Marlon ARL(MARL)在含有生物聚合物(黄原胶)和碱(NaOH)的溶液中的作用.由于三元复合驱(ASP)是最有前景的提高采收率方法之一,且油水界面张力是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针对阿尔及利亚原油的特点,优化出三元复合驱的浓度(质量分数)配方:碱0.007,MARL0.02,聚合物0.002.测量结果显示,不同组分的混合物对电导率和界面张力有重要影响;同时,SDS和MARL两种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三元复合驱和油水体系的电导率和界面张力.  相似文献   

14.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破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破乳剂种类、采出液组成对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采出液破乳脱水效果的影响。考察了不同驱油体系的界面张力与电导率。从5种商品破乳剂中筛选出最佳非离子型破乳剂BSE-238。该破乳剂在50℃下的脱水速率快,脱水率高,最终达到83.33%,最佳用量为50 mg/L。在此条件下,含不同浓度HPAM、吡咯啉表面活性剂及其复合体系(浓度比1∶1)的采出液脱水率均随着驱油剂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并且破乳难度依HAPM、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的顺序增加。在二元驱采出液中加入FeSO4、盐酸和氯化钠后,脱水率可小幅提高。驱油剂对界面张力的影响为:吡咯啉二元复合体系HPAM。相同浓度下的电导率大小为:二元复合体系吡咯啉HPAM,与脱水率相符。  相似文献   

15.
通过界面张力、增溶率、吸附量以及驱油效率的测定,研究了OCS表面活性剂用于大港油田枣1219断块油藏表面活性剂驱的性能。结果表明,OCS表面活性剂用于大港油田枣1219断块油藏原油时,油水界面张力均可以达到1×10-2mN/m的数量级,最低可以达到1×10-3mN/m。在注入浓度0.5%时,OCS表面活性剂在大港油田枣1219断块岩心上的吸附量小于2mg/g油砂。室内岩心驱油试验结果表明,当OCS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0.5%时,OCS表面活性剂驱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12.2%。可以满足大港油田枣1219断块油藏进行表面活性剂驱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的二氧化硅介孔材料(AMS)是通过引入带胺基或季铵盐的碱性硅烷助结构导向剂(CSDA)来合成的.笔者采用该合成路线合成出了各种不同的介观结构(AMS-1~10),包括三维六方、四方、立方、二维六方、双连续立方以及层状相等.另外,采用手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模板剂首次合成出具有二维六方晶系结构排列、不同曲率、有序螺旋状孔道绕着六角柱的中心旋转的氧化硅介孔材料.在最近的研究工作中发现,这种螺旋的孔道及形貌可以通过合成过程中的搅拌速率来控制.通过萃取,可以得到氨基或季铵盐表面修饰的具有不同结构的介孔材料.最后,根据动力学和热力学理论论述了AMS介孔材料的合成机理.  相似文献   

17.
TQ 423.2 JSH 953041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增溶氨甲酸氮草二solu-bilization of earbamazepine by nonionie surfae-tants〔刊,英〕/Ammar HO…// Pharmazie一1994,49(10).一746~748 研究T利用Cetomacrogol 1000(CM)和Tri-tonX一100(TX)增溶氨甲酸氮草(I)。TX对I的增溶能力比CM对l的增溶能力略高.一个CM胶束增溶一个1分子,而一个TX胶束增溶二个I分子。运用分光光度测定法和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测定提供胶束中增溶分子环境的数据.1在烃内芯以及毗邻两个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的烃内芯的聚氧乙烯区域中增溶.同时也研究了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18.
聚苯胺是一种重要的本征型导电高分子材料,性能独特的聚苯胺纳米纤维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聚苯胺纳米纤维可以通过化学途径方便地合成出来,但对于纳米纤维的形成机理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本工作综述了通过化学途径合成聚苯胺纳米纤维的各种方法,分析了苯胺的化学氧化聚合过程中聚苯胺纳米纤维的形成和生长机理,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纳米材料在聚合物压裂液和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中的最新研究进展.纳米材料在水基压裂液中的应用主要为:压裂液体系空间网络结构增强、聚合物交联、压裂液滤失控制和破胶、地层微粒运移控制、岩石表面润湿性改变和用作支撑剂.在分析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分子模拟研究纳米材料在水基压裂液中的应用机理、研究地层条件下纳米材料分...  相似文献   

20.
采用纳米CaCO3、纳米ZnO和纳米TiO2复配纳米材料对SBS沥青进行改性,并优化了制备工艺条件;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纳米材料在SBS沥青中的改性机理。结果表明:纳米CaCO3、纳米ZnO和纳米TiO2质量分数比为1∶2∶1、总添加质量分数为4%时,对SBS沥青的改性效果和经济性最好;在反应温度170~180 ℃、反应时间40 min、最高剪切速率为7000 r/min、剪切次数为2次时,制备的纳米改性沥青的综合性能最优。纳米材料提高了沥青的热稳定性,增强了沥青的抗老化性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纳米粒子表面形成反胶束,改变了纳米粒子表面性质,使得纳米材料在沥青中可以均匀分散和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