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介绍了一起进口500kV变压器夹件接地电流过大的现场处理情况。早期进口的变压器铁心、夹件接地点在油箱顶部或上部,应对铁心、夹件的接地线引至油箱下部接地,便于运行中监测接地电流,及时发现铁心、夹件接地故障。当出现夹件或铁心多点接地故障后,在不具备条件彻底消除故障的情况下,通过对故障性质的综合分析判断,采用串入限流电阻的方法来限制接地电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变电站在正常运行时主变压器夹件接地电流过大的现象,通过带电检测、停电钻芯检查排查故障点,分析故障原因并对故障进行处理,对主变压器的安装、验收、检测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一起500 k V变压器夹件多点接地故障进行了调查分析,结合现场测试、现场调查指出:此次变压器夹件多点接地故障的直接原因是由于该型号变压器夹件定位销的特殊结构;"5.12"大地震是造成此次故障的间接原因。通过测量夹件对地绝缘电阻和夹件接地电流的在线监视可以有效地发现此类故障,对于预防此类变压器事故的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起220kV变压器在返厂大修后的交接试验中发现夹件对地绝缘异常的缺陷.结合现场测试及分析,明确该主变夹件对地绝缘电阻偏低原因为下夹件底座与油箱底部间绝缘件受潮,并结合此次故障提出变压器夹件对地故障的排查方法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大型变压器运行时铁心夹件必须单点接地,当铁心夹件引出接地线断线后,会导致变压器铁心或夹件处于悬浮状态,并在运行条件下产生一定的悬浮电压,引起变压器故障。同时在铁心引出接地线断开后会导致夹件接地电流增大,但小于正常状态下的铁心夹件电流之和。在常规停电例行试验时铁心夹件绝缘电阻试验无法有效对铁心夹件断线进行判断分析。以构建铁心夹件二端口间的模型分析为基础,通过检测变压器铁心夹件两个端口的各电容量值,采用纵横分析法对变压器铁心夹件的连接状态进行更全面的判断分析。同时结合实际故障案例的论证分析,指出当前相关标准规程中关于变压器铁心夹件试验分析判断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对一起特高压变压器夹件接地电流异常变化的案例进行分析。通过综合现场检查情况,结合铁芯夹件接地原理,准确判断出变压器夹件接地电流异常原因。  相似文献   

7.
介绍变压器铁芯和夹件接地回路及变压器铁心多点接地检测装置。对由于铁芯与夹件接地引出回路接线错误由此因外界电磁场在寄生回路上产生的感应电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工程施工中应注意闭合回路问题。  相似文献   

8.
浅析几起变压器夹件接地故障及其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礼 《变压器》2007,44(3):49-50
1 引言 目前,国产和进口的大型变压器铁心及夹件各用一只小套管引至油箱外部与主网接地连在一起.铁心及夹件均需接地并且只能是一点接地.铁心接地故障已成为变压器频发性故障之一.据运行部门统计,它在变压器总事故中占第三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年来,我公司安装的几台大型变压器在交接试验时先后发生了夹件的多点接地故障.下面笔者就这种现象,浅谈一下故障发生的原因及如何预防、处理.  相似文献   

9.
陈晓林 《电气时代》2012,(10):84-85
变压器夹件包括铁心多点接地故障是变压器多见的故障,但接地点的查找和处理相当困难,应结合设备历史运行、检修状况,根据现场检查情况、试验数据等,制订准确、合理且有效的处理方案,以提高今后处理该类故障的效率和经济性。变压器运行时,铁心、夹件等构件对地会产生悬浮电位,当其够大时会对绕组或地放电。因此,变压器铁心、夹件必须进行有效接地。同时应避免多点接地,否则接地点之间可能形成闭  相似文献   

10.
某风电场110kV#1主变投运后频繁出现轻瓦斯报警,最终导致重瓦斯、压力释放阀动作跳闸故障。结合现场检查、试验、油色谱分析结果及解体检查情况,分析认为,#1主变低压绕组存在绝缘缺陷,长期带缺陷运行过程中,缺陷劣化发展为电弧放电,最终导致低压绕组b相对铁心和夹件等接地体放电是造成#1主变接地故障损坏的根本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配电网易发生间歇性弧光接地故障,产生过电压,危及人身设备安全,甚至引发电缆通道火灾。针对该问题,提出了接地故障相主动降压消弧控制原理与技术,研发了成套装置,通过灵活调控零序电压,控制故障点电压低于故障电弧重燃电压,强迫故障电弧自行熄灭,实现间歇性弧光接地故障的不停电消除,且有效抑制过电压。通过大量实验室测试、实际变电站实测与运行,验证了接地故障相主动降压消弧技术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对变电站主接地网接地电阻值、故障时对地电流值以及主接地网接地电位升高等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设计规程对变电站主接地网接地电阻值的计算方法和是否合乎现场判断进行论述,指出应该正确理解有关技术标准对变电站主接地网接地电阻值的规定。某变电站母线故障引起的连锁事故说明,在设计中应该明确主接地网接地电阻值概念,运行中应该加强对变电站主接地网接地电阻管理,消除变电站主接地网存在的问题和事故隐患,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13.
对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和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加以比较分析,并分别以具有代表性且应用比较广泛的经小电阻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2种方式进行了比较。得出小电阻接地系统存在有利于限制故障情况下过电压、易于检测故障点、对通讯干扰较大;而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接地电流小、减缓恢复电压的上升速度、电磁兼容性好、不利于查找故障线路等优缺点。提出了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有利于电网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4.
为限制接地故障电流,同时方便应用定子接地保护,大型发电机上采用了一种折中的组合型接地方式:在接地变压器低压侧负载电阻两端并联一个电感。给出了组合型接地方式的等值电路;对组合型接地方式进行选型计算,原则是电阻电流等于补偿后的电容电流,并将故障电流限制在10~25 A范围内。将组合型接地方式和常规的高阻接地方式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组合型接地方式的并联电感值越小,越能有效地限制接地故障电流,但是采用组合型接地方式后失谐度、阻尼率会减小,进而导致传递过电压、位移电压有所增大。希望分析及探讨有助于组合型接地方式的选型设计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JDBH型小接地电流系统消弧、过压、感电保护装置是一种针对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以并联分流为原理,将故障相与接地网直接连接,实现并联分流、电压钳位,熄灭故障点电弧,实现对人体和设备进行保护的装置。文中介绍了装置的基本原理、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为了限制单相接地故障电流,部分大型水电机组采取了接地电阻并联电感的组合型接地方式,但接地电阻和电感的参数选取对接地故障电流、传递过电压、中性点位移电压、零序电压保护灵敏度有影响.综合考虑组合型接地方式下的接地故障电流、传递过电压、中性点位移电压、零序电压保护灵敏度指标,建立了针对水电机组组合接地参数设计的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基于配电网柔性接地控制的故障消弧与馈线保护新原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解决中性点非有效接地配电网中长期存在的单相接地故障消弧与保护难题,提出基于零序电压柔性控制的配电网接地故障消弧与保护新原理。在配电网发生接地故障的初始时刻,通过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有源逆变器注入零序电流补偿接地故障全电流,实现对零序电压的控制,促使故障点电压为0,实现瞬时故障100%消弧。接地故障发生后,经一定延时,控制电流注入,增大故障残流,精确测量零序电压和各馈线零序电流变化量,实现接地故障的动态感知和可靠保护。该技术有望降低故障建弧率,减少故障停电时间,促进配电网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检测中常用的低频信号注入法容易受到各支路电缆中存在的对地电容的影响,在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选取适当的小波函数,可以有效地克服对地电容的影响。当直流接地故障发生后,向直流系统中注入低频信号,利用小波变换算法从检测到低频电流中提取出与注入信号同频的低频电流,通过计算该电流信号中的阻性分量求得该支路的接地电阻值,从而可以判断出故障支路。经过m atlab仿真分析,这种方法可在对地大电容情况下都准确提取出低频电流相量特征,正确判断出故障支路。  相似文献   

19.
针对石墨基柔性接地材料在配电系统接地中的应用问题,构建了有限元仿真模型对一组10kV配电网石墨基柔性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进行计算,并结合石墨基柔性接地材料的固有特性和常用降阻方式,结果发现在城市配电网应优先采用矩形框式的结构以减小接地电阻;对短路故障下和雷击故障下石墨基柔性接地装置在的温升情况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测试装置可在短路故障工况下正常运行,而在三十年一遇雷击故障下局部温升过高。研究结果对10kV城市配电网中石墨基柔性接地装置的设计、选型和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配电网中性点典型接地方式和复合接地消弧方式的接线形式。围绕单相接地故障分析,在广泛调研和梳理10 kV配电网典型网络结构及接入设备基础上,遵循现有电力设计标准规范,建立了反映配电网工程实际的精准仿真模型。分别阐述了转移接地方式和智能接地方式的工作原理,仿真分析了其故障处理过程,并提出一种利用本线路故障接地和操作接地的暂态信号首半波接地故障进行选线的方法,同时分析了过渡电阻对智能多模接地方式下零序电流保护的影响,为复合接地消弧方式的工程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