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发电机定冷水系统在运行3年后出现定子线棒超温和温差大的问题,检查分析了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对发电机定冷水系统采用了化学清洗方式清除积垢,清洗后线棒通流能力得到恢复,各线棒流量均一性得到改善.清洗后的定冷水系统采取碱化树脂对定冷水水质进行调整优化,提高了定冷水pH值,碱化处理方式对控制铜腐蚀、降低定冷水铜含量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国内外控制定冷水水质的现状,阐述了微碱化三层床技术的原理,介绍了采用该技术原理的实验装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且将该技术方案应用于某发电厂定冷水水质的处理,实践表明:通过该技术方案处理后定冷水的pH值、Cu2+浓度及电导率各项指标全部达到定冷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3.
发电机内冷水微碱化控制与系统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发电杌内冷水运行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改变内冷水小混床树脂类型,提高内冷水pH值的方法,解决了发电机内冷水水质不稳定的问题,为同类型机组内冷水水质的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660 MW汽轮发电机在投运后的第3个月出现定子冷却水进出口压差逐渐增大、流量逐渐下降的现象,通过热水流试验和局部检查,找出定子线棒铜腐蚀是引起发电机运行异常的原因,并分析了造成定子线棒铜腐蚀的原因,提出了后续运行的预防措施,为机组同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介绍300MW亚临界机组,内冷水化学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方案及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6.
发电机铜导线受内冷水腐蚀的机理及防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社生 《广东电力》2002,15(2):16-19,26
对水冷式发电机空心铜导线的腐蚀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理论研究,指出提高发电机冷却系统的防腐能力,关键是提高水的pH值,并结合现场实践经验、反复试验结果和国内外有关方面积累的经验教训,经综合比较,提出了可行的防腐操作方法-加氨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陈建华 《青海电力》2009,28(3):56-58
针对某电厂330 MW发电机定冷水系统的腐蚀及杂质的进入以及防腐方法的不当所引起发电机定子线圈内部运行异常现象,通过对发电机线圈内部杂质的来源进行分析,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要求,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8.
针对一起300 MW水氢氢冷汽轮发电机定冷水系统所出现的故障,通过对发电机定冷水系统结构的分析,对引起发电机定冷水含氢气的各种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在定冷水系统运行、检修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为同类型发电机定冷水系统的运行、检修提供了解决办法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电厂2号机组发电机定子线棒堵塞温差大的隐患,介绍了处理过程及水锤.法吹扫的方法,对定冷水pH值偏低采取了防范措施,对定冷水水质处理提出了改进建议.分析结果表明:故障原因为机组安装期间,发电机定子内冷水系统循环冲洗不彻底,致使异物进入管道内.  相似文献   

10.
杨新生 《电力设备》2003,4(6):37-39
针对在生产现场中水冷发电机尤其是双水内冷发电机的内冷水的水质监控,存在着标准中的指标不能都同时达标的现象,从分析标准入手,结合现场试验结果,提出见解,供所有参与同类工作的技术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碱性处理技术改善发电机内冷水水质的基本原理以及该技术在吴泾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00 MW机组上试验研究和成功应用的情况,提出了将氢型混床改为碱化混床运行时应考虑对系统改进和运行控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发电机定子冷却水长期采用除盐水和凝结水做为补充水,小混床+间断换水处理的运行方式时,pH值经常小于7.0,铜离子含量大多数时间大于40μg/L,不能满足DL/T801-2002要求。采用定子冷却水微碱处理系统后,定子冷却水水质明显改善:电导率0.1μS/cm~0.8μS/cm,pH值7.2~7.8,铜离子小于40μg/L。  相似文献   

13.
大型发电机蒸发冷却技术中新型冷却介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冷却介质HCFC-C,并就其物理化学性能以及传热冷却性能与CFC-113进行了实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HCFC-C作为新型环境介质完全能够替代蒸发冷却系统当中使用的CFC-113,从而确保蒸发冷却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秦山二期650 MW发电机注入式定子单相接地保护的调试和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发电机中性点经配电变压器二次侧接电阻的等效电路对注入式单相接地保护导纳判据的影响,探讨了考虑相应参数的影响来提高接地故障过渡电阻值的计算精度,进一步提高了保护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5.
详细介绍一种采用CAN总线技术的高炉冷却壁水温差及热流强度在线监测技术, 描述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及结构。该系统安装简便,可靠性高。采用该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高炉冷却系统的水温差、流量及热负荷,为高炉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采用碱性处理方式控制发电机内冷水水质为微弱碱性,可减缓发电机空芯铜导线腐蚀。碱性处理方式包括直接投加碱化剂和钠型混床旁路处理等。本文通过试验,比较研究了直接投加碱化剂和钠型混床旁路处理的应用工艺条件和处理后的水质情况。  相似文献   

17.
冯海棠  叶弦  任伟康 《广东电力》2008,21(12):80-83
云浮发电厂4台机组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均存在内冷水pH值偏低、铜离子质量浓度ρ(Cu^2+)过大的问题,以2号机组(125MW)为例,介绍了发电机内冷水系统技术改造的过程。第一次改造是加装了SZSY-2型发电机内冷水处理系统,通过离子交换法和在转子冷却水回路中增加气水分离装置,来减少内冷水中CO2的成分,从而提高水质。改造后,内冷水pH值为6.9~7.25,ρ(Cu^2+)为17~22μg/L,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但存在回水座甩水的现象。在第二次改造中,通过详细分析甩水原因,最后采用增加排水和回气管路的办法来解决甩水问题。  相似文献   

18.
庹文群  郑伟德  贾秀英  钟练 《湖南电力》2006,26(3):18-19,25
华能岳阳电厂一期2台362.5MW机组投产以来,存在内冷水pH值低,定子线棒内壁腐蚀严重和堵塞等问题.通过摸索总结,目前采用离子交换微碱化技术,调节内冷水呈微碱性,从而有效地抑制了铜导线的腐蚀,水质优于国家标准值.  相似文献   

19.
浅谈电站直接空冷系统ITD值的优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卫  张国庆 《电力学报》2000,15(3):175-177
初始换热温差ITD值的优化是直接空冷电站设计过程中较为关键的部分 ,关系到整个电站设计是否经济、合理。该文对ITD值的优化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 ,并对关键参数的取值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