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促进发电厂热控调节系统品质优化工作经验的沟通和交流,探讨控制系统优化对机组节能降耗的影响,推动控制系统优化工作的健康发展,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了电力行业热控调节系统运行情况的调研。总结、介绍了热控调节系统运行和优化软件应用情况,探讨了热控调节系统优化对机组节能降耗的影响, 提出了当前电厂过程控制系统应优先进行的工作和未来电厂过程控制优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提高电厂热控系统可靠性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分析了热控系统的运行环境,介绍了提高热控系统可靠性的技术研究内容,包括热控系统典型控制策略、<分散控制系统故障应急处理预案>的完善,热控设备可靠性分类与测量仪表合理校验周期及校验方法、热控系统可靠性评估标准等.重点讨论了提高TSI系统运行可靠性、提高热控系统接地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的技术措施,以及热控控制逻辑和单点信号保护逻辑的优化等内容.该项技术研究工作有利于促进热控专业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提高监督工作的实效性和机组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浅谈近年来火电厂热控技术的更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 《宁夏电力》1996,(1):20-22
本文概括介绍了近年来国内火电厂热控技术的发展情况。论述了随着计算机、电讯等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热控技术在硬件设备、软件功能、应用范围等力面的更新变化,并对目前火电厂主要热控系统进行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热控数字化设计的发展要求,研发了基于数据库,采用面向对象技术构建的热控数字化智能设计方案,介绍了热控数字化设计平台的架构和功能模块,并对此平台后续功能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新建机组的热控误动有60%来自于安装和调试,因此在基建工程阶段开展热控系统可靠性过程控制非常必要.介绍了基建工程中开展热控系统可靠性控制的方法,分析了热工测点、取样系统、控制设备安装位置、电缆接线、接地等对控制系统可靠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火电厂热控系统的容错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热控系统故障导致机组跳闸的原因分析,提出采用容错设计提高热控系统可靠性的观点。讨论了冗余配置、逻辑优化、信号鉴别、坏值剔除、容错控制、软测量技术与故障诊断等几种容错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1前 言卫星等航天器在太空运行期间 ,热控是其一个重要的控制部分。航天器热控是指控制航天器内外热交换过程 ,使其热平衡温度处于要求的温度范围内。太空中真空度较低 ,在空间运行阶段卫星主要通过辐射散热 ,而散热方式可以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 ,被动式散热主要通过材料的选择来实现 ,本文所提到的是采用主动式散热 ,即利用百叶窗控制热量交换。国内外许多卫星的热控系统采用百叶窗技术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尽管热控百叶窗能够大幅度地改变辐射表面的辐射率 ,调节卫星内部和外部的热交换 ,但是热控百叶窗有其不足之处 ,主要表现为 :叶片采…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国内火电厂热控系统技术改造的状况 ,简要论述了对技改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及控制功能设计等技术问题的认识 ,提出相关技术原则的建议。供发电厂领导及热控技术人员在相关热控系统改造立项的技术评价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陈浩  石辉  周过海 《湖南电力》2021,41(5):97-100
分析分布式储能电站集群控制、 区域控制模式应用于电网调度技术的可行性.参照聚合理论,简单介绍了群控、域控模式应用的特点以及分布式储能电站群控、域控模式的实现方法.结合湖南电网运行特点,介绍了分布式储能电站群控、域控模式应用场景,并进一步提出了群控、域控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高天云 《中国电力》2002,35(5):62-65
汇总了上海电网2001年度热控保护动作原因分布及近年来变化趋势,结合热控保护动作情况简要分析了热控保护系统的可靠性,根据可靠性理论和实践及目前上海电网热控设备的现状,就如何提高热控保护系统可靠性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电网建设项目投融资现状和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帅 《华东电力》2007,35(7):30-32
认为在电力体制改革后,电网建设面临融资瓶颈,按照传统的融资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有电网建设的资金需求,因此,进行电网建设融资模式创新是当务之急.通过分析当前电网建设项目的投融资特点和存在问题并结合金融市场现状,对未来电网建设的一些主要投融资模式进行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以上海吴泾热电厂新建2台300MW火电机组为例,介绍上海电力建设启动调试所热工专业在调试过程中的经验与体会,进而对国内大型火电机组在调试阶段及投产初期热工自动投入率不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火电厂热工自动化安全技术配置若干指导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程工业领域的安全问题正在国际上引起普遍的高度关注,安全仪表系统标准、产品及其应用均有了快速发展。为更好地总结火电厂热工自动化安全技术和经验,必须首先统一安全技术指导思想。讨论了火电厂热工保护设计、分散控制系统(DCS)及其后备监控设备配置和以“开放”的思想引进电控安全技术等3个方面的具体安全技术问题,以期在统一指导思想基础上,对长期以来积累的具体安全技术和经验取得共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火力发电厂仪控系统信号干扰的来源及输入方式的分析,对干扰的来源及输入方式进行分类,从而提出防干扰的一般措施,并用实际案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5.
对热控系统优化工作的内容、方法等有关问题进行了阐述,对优化工作的技术重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优化效果进行了技术性总结。  相似文献   

16.
火电厂仪控设备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健 《华东电力》2006,34(8):101-103
介绍了上海地区几座电厂仪控设备遭雷击受损的分析,遵循经济、实用,高标准、严要求,高起点、安全可靠的原则,参考和引入IEC的有关防雷击标准要求,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仪控设计在PDMS三维设计软件的应用情况,使无差错设计成为现实,并总结了利用PDMS进行仪控设计的优点及不足。  相似文献   

18.
Molecular electronic devices show promise for future applications, but assessment of their utility is limited by the lack of physically based engineering models. In this paper, quantum-mechanical results obtained with density-functional theory (DFT) are used as a starting point to construct an efficient device-level model of a prototype molecular electronic device consisting of a metal/benzene-1,4-dithiolate/metal junction. This model is based on a physically transparent analytical expression with a few parameters that are fitted to DFT results and experimental data.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model describes the I–V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ice accurately and is 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 for implementation within a circuit simulator.  相似文献   

19.
针对含有不确定参数的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自适应反步鲁棒励磁控制器。在设计过程中,基于反步法逐步进行控制器的设计,并引入非线性阻尼算法来减小反步法的"计算膨胀"问题,有效地增强了控制器的鲁棒性。接着介绍了应用浸入与不变自适应控制设计阻尼系数的自适应估计律。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仿真研究,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This work combines an atomistic electronic structure calculation with many-body rate equations to simulate the current-voltage (I–V) characteristics of a weakly-coupled Double Quantum Dot (DQD) system in the spin-blockade regime. Here we performed a NEMO-3D based, atomistic simulation of the geometry of the DQD to obtain its single electron eigen-states, hopping parameters, and Coulomb integrals followed by the evaluation of I–V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many-electron spectrum of the DQD system, derived from this single-electron parameter set. The many-electron spectra and wave-functions are evaluated by exact-diagonalization of the many-electron system. The Hamiltonian is constructed from single electron eigen-states, hopping parameters and Coulomb integrals derived from atomistic NEMO 3-D simulations. Calculated I–V characteristics exhibit multiple regions of prominent Negative Differential Resistances (NDRs) that resemble the experimental trends. Unlike resonant tunnelling devices, however, level crossings in DQDs are negligible, and the NDRs result from a delicate interplay of delocalization, orbital offset and Coulomb interaction. B. Muralidharan, H. Ryu and Z. Huang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