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鹏程  原遵东  于帆  卢小丰 《计量学报》2007,28(Z1):169-173
采用具有线光谱的氖灯和汞灯的谱线为波长标准,研究精密双光栅单色仪的波长特性.进行了波长标定、重复性和稳定性实验,重复性为0.005 nm,稳定性为0.035 nm.给出了相同缝宽设置下波长标定的不确定度评定.实验结果表明,被标定单色仪的波长修正值与波长基本上呈线性关系,并由此确定线性拟合方程.发现单色仪波长误差与狭缝宽度设置有关,对精密测量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主动式双波长红外激光的测温方法,可实现对未知发射率表面真实温度的测量.高精度的标定源是保证双波长红外测温系统测温精确性的重要基础,但目前双波长测温领域的研究工作缺乏关于标定实验结果的公开报道.因此,设计搭建了主动式红外激光测温标定源,研究该标定源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并对双波长激光测温系统进行标定.结果表明:所搭建主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溶液中的应用;确定了纳米TiO2-亚甲基蓝混合液吸光度测定的最佳工作条件:测量波长660 nm,参比波长720 nm,TiO2含量小于150 mg/L,RSD(相对标准偏差)≤1.6%.与一般采用的离心或过滤分离的方法相比,双波长法测定的混合液中亚甲基蓝的吸光度与标准溶液的最为接近,浓度-吸光度的线性关系也较吻合,其线性相关系数r=0.9993.另外,本文还测定了几种常见染料光催化降解(纳米TiO2)的双波长法评测工作条件;对实际光催化降解反应的测试结果表明,与离心法和过滤法相比,双波长法测定快速,结果更为准确,有效的避免了实验的系统误差及偶然误差.  相似文献   

4.
针对已有单波长方法测量小通道竖直上升气液两相气泡流相分布参数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用双波长透射法进行测量研究。通过几何光学原理计算双波长激光经过气液两相流的光强分布,然后提取双波长光强分布特征量,建立了一种基于双波长测量理论的气泡流相分布参数识别模型。利用Trace Pro模拟445 nm、635 nm的激光经过位于管道截面不同位置处的不同尺寸气泡时,得到相应光强分布曲线并提取出特征量,使用仿真得到的特征量数据集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将训练好的神经网络用来预测实验中气泡流的相分布。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对气泡中心位置、半径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018 mm、0.007 mm,均优于单波长方法,证明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在搭建的实验平台进行了气泡流测量,重建了气泡流的三维图。  相似文献   

5.
针对桥丝辐射温度检测中存在被测目标体积小,红外辐射量小,远距离传输损耗大等难点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双波长光纤温度测量系统.根据电火工品热辐射的原理,得出双波长测温教学模型,采取有效的光学光纤耦合和提高系统信噪比的措施,采用InSb(响应波长范围为0.8 ~3 μm)和HgCdTe(响应波长范围为3~5 μm)双波段探测...  相似文献   

6.
根据杨氏双缝干涉理论,应用MATLAB软件编程,精确计算干涉的光程差,当*~D时,模拟了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光强分布图形,通过改变双缝间距、波长和焦距等参数,观察到双缝干涉条纹的相应变化,这与光学理论相符合。这种方法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双缝干涉的特征和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美国威廉姆逊双波长红外高温计与一般比色高温计在传感器的结构原理、信号稀释比、波长选择、长期稳定性以及抗干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前者突出的特点是:单检测器可以减少检测器因环境条件变化带来的误差;信号稀释比可达到60001;最佳灵活的波长选择;长期稳定性好、对光路中的瞬间干扰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甲烷气体浓度测量的精度和稳定度,避免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本文在空间双波长差分法的基础上,采用旋转滤光盘装置,实现了双波长时间差分检测法,从而避免了光源不稳定、背景光干扰以及探测器零漂的因素的干扰,有效的提高了测量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最大相对误差和稳定度均满足工程应用要求,具有较好实用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文中介绍利用经典的晶体X射线光谱学技术结合近来飞速发展起来的同步辐射开展的57□Fe穆森堡尔共振核14.4keV能级的波长测量实验,以及在实验中使用的各种精密仪器、设备.实验给出的14 4keV穆森堡尔波长为0.08602555nm、不确实度为0.6ppm.  相似文献   

10.
基于VC++的FBG解调系统软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基于DSP的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波长解调系统原理.系统使用单片DSP进行信号采集,通过USB2.0高速串行口将采集的数据传送给上位机,由上位机软件对FBG波长进行解调.FBG波长的解调包括数字滤波、波长峰值计算和在线拟合标定,提出了VC++和MATLAB混合编程的方式实现巴特沃斯数字滤波和波长的拟合标定,并由质心法获得波长峰值.通过测试实验获得了准确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分光光度计和比色管,研究了以XO为显色剂并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电镀Zn-Ni合金溶液中的Zn^2 与Ni^2 含量的方法,分析了测量波长与参比波长的选择、溶液酸度与显色条件、测量的线性范围以及有机络合剂和Fe^3 等干扰因素的排除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能连续测定镀液中的Zn^2 与Ni^2+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光学拓扑成像方法作为现有脑功能成像模态的有益补充,可以直接同时提供脑组织中氧合血红蛋白(HbO2)和脱氧血红蛋白(Hb)的变化信息,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目前推出的光学拓扑成像系统价格昂贵,难以推广,因此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双波长数字锁相光学拓扑成像系统.该系统采用数字锁相检测技术从叠加信号中提取各个分信号的幅值信息,并以修正的Beer-Lambert定律为模型计算每对相邻的源点和探测点之间脑组织的吸收系数变化量.对该拓扑成像系统进行了可行性验证和模拟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拓扑成像系统不仅能实现双波长同步测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目标位置进行有效分辨,并准确反映其吸收系数变化趋势,在大脑皮层各调控区的应激反应过程定性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温度量值复现与传递以及国际比对中经常需要对亮度温度进行波长修正.探讨了钨带灯结构与亮度温度模型的关系,计算了T型钨带灯在400~1100 nm亮度温度对波长的导数,并利用实验数据进行了大波长间隔的修正验证.定性分析了不同结构钨带灯与T型钨带灯亮度温度-波长特性的差异.利用钨带灯的亮度温度-波长特性进行波长修正可减小温度量值传递的不确定度,扩展钨带灯应用的光谱范围.  相似文献   

14.
齐江 《高技术通讯》2000,10(10):39-42
本文报道了半导体光放大器 (SOA)在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双泵浦光作用下 ,利用其四波混频 (FWM )效应实现的全光波长变换实验 ,其变换效率和信噪比在很宽的调谐范围内较高并且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散射型光电感烟探测器的光散射原理及粉尘、烟雾颗粒的分布。根据不同波长对相同颗粒的散射特性的差异,通过无因次粒径参量简单计算分析,采用双波长比较方式,对不同散射区特性进行分析。说明利用双波长比较方式,实现光电散射型感烟探测器抗粉尘颗粒干扰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消光法波长选择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消光法颗粒粒径测量中,被测颗粒系的消光光谱包含有颗粒粒径、折射率等信息.在可见及可见-红外波段内,对单峰R-R分布的消光光谱,一阶微分以及二阶微分消光光谱进行主成分变换.通过分析比较,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特征波长的选择算法.该算法首先对一阶微分消光光谱进行主成分变换,然后将每个波长下的一阶微分消光谱对主成分贡献率的大小作为特征波长选择的主要依据,同时将光谱范围的边界波长也作为特征波长,这样的波长选择方法保证了选出的光谱消光值具有较高的信息量.文中分别对单峰及双峰R-R分布的颗粒系采用独立模式反演算法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仿真实验证实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该文由双缝实验的逻辑性推理,在几个著名的双缝干涉拓展实验的基础上,根据粒子波动性存在与否,提出了几个双缝干涉实验的变种实验。在皮尔·梅利实验条件下,在粒子丧失波动性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恢复粒子波动性的实验构想,观察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在空间运行的表现状态。根据实验结果,获取粒子波粒二象性转化的条件,人为编辑控制粒子的波粒二象特性,获取控制粒子在空间行进路径的技术。目前的光刻机受波长影响,工艺在纳米级别,根据实验结果故意破坏刻蚀粒子的波动特性,获取能改进光刻精度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8.
用双离子束溅射法制备了SiOxNy薄膜,并对薄膜的结构和光致发光(PL)性质进行了研究.XRD和TEM的实验结果表明薄膜是非晶结构;用XPS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在397.8eV位置处出现一个对应于N1s的对称峰,表明样品中的N原子主要与Si原子结合,FTIR的实验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光吸收测量结果显示SiOxNy薄膜的光学带隙比Si-SiO2薄膜宽.在225nm波长的激发下,测得在590nm处有强的黄光发射,并利用能带模型讨论了可能的发光机制.  相似文献   

19.
<正>日立557型双波长双光束分光光度计由微型计算机进行控制和数据处理,可在190nm一gO0nm内进行双波长自动扫描并绘制光谱吸收曲线,是适合研究领域定量和定性分板的多功能Uv一vIS分光光度计。  相似文献   

20.
可调合成波长链绝对距离干涉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晁志霞  殷纯永  徐毅  许婕 《计量学报》2002,23(3):161-163,177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半导体激光器的波长调谐特性实现的可调合成波长链绝对距离干涉测量方法 ,针对不同的待测距离 ,可选择不同的合成波长链 ,完成对待测距离的由粗测到精测的整个过程。文中基于这种方法构建了干涉测量系统 ,该系统利用压电陶瓷调制的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双光束干涉仪 ,使待测距离被包含于一个交流信号的相位项中 ,从而使小数条纹的测量转化为相位测量 ,合成波干涉条纹的小数级次由单波长干涉信号的相位测量值计算得到。文中以外尺寸测量为例描述了实验装置 ,实验结果表明 ,在现有的测量系统和实验条件下 ,待测距离小于 5mm时的测量极限偏差优于 2 0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