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韩莉  胡义  么连福 《仪器仪表学报》2003,24(Z2):635-637
利用遗传算法和单纯形混合参数寻优方法给出了在电路元件参数的设计中心值和特性指标函数的容差范围都确定的情况下,保证百分之百合格率的电路元件参数容差的优化算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糊线性规划的模拟电路软故障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阐述了一种新的容差条件下基于模糊线性规划理论的模拟电路软故障诊断方法.通过灵敏度分析建立电路测试节点电压增量方程,确立各个元件的模糊隶属函数,从而建立起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的模糊线性规划方程组.通过求解方程组来确定电路中各元件在一定故障情况下的最小变化量.在容差条件下,将方程组的解与各元件容差范围相比较来定位故障元件.从而,兼顾故障元件定位和故障元件参数偏移量确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模拟电路元件参数在一定容差范围内随机变化条件下的软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3.
研究容差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的方法,在简要介绍容差模拟电路和遗传算法的基础上,探索了应用遗传算法求取容差模拟电路可行域的可行性,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角度区间含容差线性模拟电路的故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度故障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映线性模拟电路故障的特征,它把无限多的固定参数故障转化为有限几个角度故障模型,对于线性模拟电路的故障诊断很有价值.但现有的诊断方法采用预定的门限值来处理容差问题,而门限值的确定是一个难题.证明了角度故障模型是线性模拟电路中故障元件的单调函数,并据此提出了采用角度最大值、最小值构成的故障特征角度区间来处理电路的容差问题.因为容差问题需要多次调用Pspice仿真,还实现了采用MATLAB自动调用Pspice仿真引擎的程序,这大大地减少了仿真计算时间.通过电路仿真实验表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含容差模拟电路的故障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EPS电流采样模块容差分析,利用了PSPICE软件对EPS采样电路误差进行了仿真和分析,讨论了元器件参数的温漂变化、精度以及环境温度对采样电路的影响,并对灵敏度以及最坏情况的结果进行了计算和探讨。结果表明:在EPS中,最坏情况分析法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泛、操作最简便的方法,该方法确保了所有零件组合的容差在最大范围或最小范围都有考虑,符合实际应用产品的严谨度和高可靠性,为EPS电流采样电路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元件参数偏移故障定位诊断困难的问题,通过分析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电路结构的特征,对电流信号进行傅里叶分析提取有效特征量,基于容差参数区间估计法对元件参数偏移故障进行诊断。通过模拟各种元件参数偏移故障,验证容差参数区间估计法对于此类故障诊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此方法不但简单易于操作且对于定位诊断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元件参数偏移故障有很好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7.
斜率故障模型较好地解决了线性模拟电路的软故障诊断问题,但软故障诊断过程中的容差影响问题仍然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难题.提出了一种结合了斜率故障模型和正态商分布的模拟电路软故障诊断的容差处理新方法.对比分析了几种典型的基于斜率故障模型的容差处理方法,推导了容差影响下斜率故障特征的近似概率分布函数,给出了提高近似精度的基本条件.证明了正态商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在一定范围内的单调连续映射关系,并由此推导出容差影响下斜率故障特征变化范围的估计公式.设计了一种新的测点选择算法,大大减小了最优测点选择的计算量.实验证明,提出的故障诊断方法对容差影响下的软故障具有良好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套用于测试极限电流型氧敏元件性能的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主要包括注气排气装置、流量控制及测量装置、供电加热装置、控温测温装置、测试电路等,可以很好地模拟氧敏元件的各种现场使用环境,能满足极限电流型氧敏元件的测试要求。设计相应的测试电路,可用于测试浓差型和半导体电阻型氧敏元件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空间相机测温电路的测温精度,提出用容差分析法研究测温电路的性能。研究了测温电路原理和影响测温精度的各种因素;讨论了电路容差分析的各种方法,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确定了本课题采用的分析方法。应用最坏情况分析法对测温电路进行了容差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种提高测温精度的方法,并进行分析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测温电路在-14℃~+50℃内的测温精度满足指标要求,测温精度达到±0.3℃。与改进前的电路相比,性能提高了30倍。  相似文献   

10.
空间三指-三瓣式大容差末端执行器容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容差能力是空间大型机械臂末端执行器的首要性能要求,大容差能力可以使末端执行器能弥补大型机械臂末端定位误差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具有大容差性能的末端执行器设计方案,并提出了基于坐标变换和关键点投影的方法,分析了影响末端执行器容差性能的关键因素,从而确定了接口的外径和楔形角以及末端执行器的包络空间尺寸是影响末端执行器容差性能的主要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对末端执行器和接口进行详细设计。通过ADAMS对详细设计的末端执行器进行了容差性能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末端执行器方案满足容差性能要求,并验证了容差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用于无损检测的超声波发射电路,以MAX038和单片机为核心器件,辅以DA数模转换器、高速运算放大器以及逆变电路,实现了低成本、高精度、频率连续可调的超声波发射电路。  相似文献   

12.
针对液压系统中阀芯位移需实时检测的设计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分离元件的液压阀用位移传感器检测电路,并详细分析了正弦发生模块和解调模块的工作原理,然后将该电路与采用集成芯片AD698搭建的检测电路在线性度、滞环、输出电压的阶跃响应、正弦跟随特性以及稳定性方面进行了实验对比。实验表明,使用分离元件搭建的检测电路在动静态性能方面略差于采用集成芯片搭建的检测电路,但电路成本低,温度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非晶丝单磁芯双绕组结构,多谐振荡桥路励磁的新型磁场检测传感器,并建立了传感器的理论模型,在电路的时间常数远小于振荡周期的条件下给出了桥路输出信号与被测磁场及电路参数、磁芯参数间的定量关系,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在一定范围内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非常接近。利用该传感器设计了钢板缺陷检测系统,结果表明它可检测微小缺陷,具有灵敏度高、体积小和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针对平衡电磁检测技术对铁磁构件表面纵向裂纹缺陷的长度、横向裂纹缺陷的宽度量化检测问题,提出平衡电磁检测技术传感器移动与数据采集同步的方法.分析了平衡电磁检测技术对铁磁构件表面纵向裂纹缺陷长度、横向裂纹缺陷宽度的检测原理,研究了基于FP GA的平衡电磁检测技术同步数据采集控制系统,搭建了三轴检测机械平台,完成了信号处理电...  相似文献   

15.
地铁的给排水系统是地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地铁系统的安全。但是,目前的地铁模拟给排水系统,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一种地铁给排水模拟系统中水位测控系统的设计。该水位测控系统主要由水位测量模块、键盘模块、显示模块、通讯模块和给排水控制模块组成。实验表明,以ATmega8单片机为主控芯片,利用电感式压力传感器实现水位测量,测量范围为0—30cm,精度为±0.1cm,效应时间小于1s。该水位测控系统电路简单、成本低,且性能稳定。同时,该水位测控系统也可为其它水位监控系统提供一些平台,具有实际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强降雨造成汽车被淹而导致车主经济损失问题,通过创新设计研究并研制出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易于推广的汽车涉水远程报警装置,在水位高度值超过设定安全高度值时远程报警通知车主及时转移汽车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研制的涉水远程报警装置由测距装置、单片机控制系统、电话拨号电路和通信电路组成。测距装置由超声波发生模块、驱动放大模块、超声波发射模块、超声波接收模块和超声波分析测距模块组成;控制系统采用单片机控制实现了整个装置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  相似文献   

17.
基于整车可靠度分解,在置信度、可靠度指标要求下,对系统进行可靠度框图分解,得出零部件级的可靠度要求。简要分析载荷谱的线性累加伪损伤,获取零部件一倍寿命伪损伤值,进而得出最优的样本量区间。根据扭转梁系统R97C50的案例要求,比较扭转梁的零件级试验开发成本、系统级试验开发成本、整车级试验开发成本之间的差异,由零部件试验成本固定为基础,得出系统试验的样本量应该控制为不大于2个样本量,达到优化系统试验成本的目的;使用整车级试验去验证系统级可靠度的成本是系统级试验开发成本的20倍。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种以AD590为测温元件、AT89C51为核心、液晶显示器为显示器件的温度测量系统。该测温系统测温准确,显示直观,电路设计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9.
中央空调计量系统,运用了模电、数电、传感器、单片机等基础知识.采用计量每户实际消耗的能量,准确反应户内受益程度及服务商的服务成本。该设计为系统的温度采样变送电路设计,采用两只温度传感器分别测量入出户载冷剂的温度.由于采用了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元件和分段线性化近似,使该电路成本低.敏感度高.线性良好,特别是采用测量温差方法,两个传感器具有同向系统误差,使系统误差得以相互抵消提高了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20.
The present work studies the operation control of so-called collect-and-place component placement machines. These kinds of machines are suited for the flexible manufacturing of various printed circuit board products. These machines operate in cycles where a set of components is first collected from the component feeders to the vacuum nozzles of the component placement head. The head then moves on the circuit board and places the components to their appropriate locations. Different component types require the use of different nozzle types, but the placement head has only a limited capacity for nozzles. Hence, the ability to change nozzles every now and then allows the manipulation of a great variety of component types with the same machine. This is accomplished by storing a larger selection of nozzles in a separate nozzle magazine from where the nozzle collection of the placement head can be updated. The cost of changing the nozzle setup is, however, relatively large compared to the time costs of other operations in the placement cycle. What complicates things more is that the nozzle change cost is affected by the organization of nozzles in the magazine, too. The aim of this work is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s of the nozzle magazine in such a way that the change operation times are as small as possible. We develop two heuristics (a genetic algorithm and a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this purpose and evaluate their performance on sample problems. Both heuristic approaches are capable of processing realistic production problems, in particular the genetic algorithm finds near-optimal results for small problem instances and outperforms clearly our other approaches for larger probl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