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化工机械》2021,48(1):69-75
为进一步提高油田采出液油水分离效率,提出了一种多相耦合分离方法,向油水混合液中加入第3相介质固体颗粒,提高旋流器分离性能。采用离散相模型,在不同固体颗粒密度条件下,对旋流器内的固体颗粒分布等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加入固体颗粒可以提高旋流器的油水分离效率,最大可提高2.88%。  相似文献   

2.
付全荣  刘爱凤  刘涛 《广东化工》2013,(13):206-207,214
文章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选用RSM湍流模型对固—液水力旋流器中水细煤粉两相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给出了旋流器内的压降分布和切向速度分布。其中,在同一轴向位置上,压力随半径的减小而减小,在径向方向上压力梯度很大;沿半径的方向,切向速度由外到内可以分为3部分:紧靠器壁的边界层、中间部分的上升段以及中心部分的下降段。此外对粒径在0.5~0.9μm的煤粉颗粒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文章的工作对进一步合理设计旋流器进行实验,计算旋流器内的多相流动提供了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应用Fluent软件和雷诺应力模型(RSM)对导叶式旋流器内部三维强旋湍流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不同入口流量对旋流器内速度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旋流器内径向速度远小于切向速度和轴向速度,锥段的切向速度明显小于柱段的切向速度;随着流量的增加,各向速度均增加,最大切向速度的分布直径并不随流量的变化而改变,且最大切向速度位于准自由涡与准强制涡的分界处。通过计算还发现,在旋流器圆柱段存在循环流和短路流,锥段的上行区域均小于柱段,而且截面越靠底流口,上行区域越小。  相似文献   

4.
采用流场模拟方法研究了内锥式脱油型水力旋流器的内部流场,其中湍流模型采用多相流中的ReynoIds应力模型,基本方程的离散和求解采用SIMPLEC算法,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内锥式脱油旋流器进行数值模拟,揭示了特性参数对旋流分离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水力旋流器内非牛顿流体多相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圃  王博 《化工学报》2012,63(11):3460-3469
利用一种非牛顿流体黏度修正模型描述水力旋流器内高浓度矿浆的非牛顿流动特性,并结合雷诺应力模型(RSM)、混合多相流模型(Mixture)以及拉格朗日颗粒追踪模型(LPT)建立了一种适用于模拟水力旋流器内非牛顿流体多相流场的数学模型。模拟结果与报道的实验值的相对误差均在10%以内,表明了该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非牛顿流体黏度的空间分布与矿浆密度的空间分布类似。沿零轴速包络面(LZVV)的轮廓存在一个高密度环,其原因为某粒径范围内的颗粒受到的径向合力为零,颗粒群沿LZVV做高速旋转运动。分散相的空间分布取决于不同粒径的颗粒受力。对于不同粒径的单位质量颗粒,向外离心力的数值大约为向内压力梯度力的两倍左右,使得大颗粒进入下行流并在底流口收集。随着颗粒粒径的减小,总体向内且具有波动性的流体曳力呈指数增长。向内的流体曳力将部分颗粒推向轴心,经上行流逃逸,同时也增强了颗粒运动的随机性。当颗粒粒径小于一定值后,流体曳力远远大于离心力和压力梯度力,颗粒运动的随机性非常强,宏观表现为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6.
导向叶片对导叶式旋流器内流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Fluent软件,采用雷诺应力模型对导叶式水力旋流器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内部流场的轴向速度、切相速度和径向速度的分布规律,对比不同结构参数的导向叶片对旋流器内速度场的影响。通过分析,导叶式旋流器的叶片有最适宜的角度,它可减小湍流脉动,增加旋流器分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计算流体力学模型,采用Fluent软件,选用雷诺应力模型(RSM模型)作为湍流模型对该工艺中的液-液旋流分相器进行流体力学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仿真优化旋流器的各结构参数,同时研究不同操作参数和物性参数对旋流器分离效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参数的优化.模拟结果表明,溢流口直径为30 mm,溢流管伸入长度为60 mm,圆柱段长度为80 mm时旋流器分离效率最佳.  相似文献   

8.
搅拌槽内多相流动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过程工业中广泛应用的搅拌槽反应器内多相流动数值模拟研究的进展.讨论多相湍流模型、相间作用力模型及搅拌桨处理方法等重要的数值模拟技术和方法,并对有关的计算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针对搅拌槽内的各种多相体系,论述了不同研究者在桨区处理、相间动量传递描述和分散相的引入对体系湍流特性影响等方面的模拟方法并对结果作了比较.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水力旋流器湍流数值模拟及湍流结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湍流代数应力模型对水力旋流器内湍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实测数据。用数值计算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揭示了旋流器内的湍流结构,结果表明,旋流器内湍动能分布呈两边高中间低的不对称鞍形;湍动勇耗散率分布与湍动能的分布有十分相似的规律;溢流管端以下内旋流区域中湍流压力脉动强度以及压力相对脉动强度均很大。  相似文献   

10.
针对油田含聚污水处理难度大的问题,利用CFD和多孔介质模型建立了旋流器内部流体的计算模型,数值模拟分析了大锥段注气旋流器内多相流体速度场和压力场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大锥段注气后,在旋流区和大锥段区的径向速度和流向溢流口的轴向速度明显提高,分离性能有所改善;产生的气浮选效应使混合液的分离难度降低,压力降减小,节约了能源。提出旋流器流场分界区的概念,研究表明在分界区注气能更好地改善分离效果,分界区的位置取决于旋流器的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