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警示     
《中国食品》2021,(2):156-157
慎泡慎喝自制药酒 谨防食物中毒及死亡事件近期,部分地区出现饮用自制药酒中毒事件。为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广东省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群众自行泡制药酒要科学谨慎,不饮用不明中药材泡制的酒,谨防食物中毒及死亡事件的发生。同时,严禁食品经营单位非法泡制及销售泡制酒。  相似文献   

2.
大茶药中毒样品中钩吻生物碱的快速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梅州山区常有误食大茶药类植物煲汤引起食物中毒的事件发生,因此必须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钩吻生物碱检测方法,以便为抢救中毒者提供实验室依据。取引起食物中毒的汤料植物,用0.3mol/L醋酸溶液浸泡后。浸泡液调至碱性。用乙醚提取,挥干乙醚后,残渣用“重铬酸钾-硫酸反应”和“钒硫酸反应”进行定性检测,同时用已知可食用的植物(马蓝等)做阴性对照。在几起此类食物中毒事件中。汤料植物均检出钩吻生物碱。本法操作简便,试剂易得。结果易于辨别,不需使用贵重仪器,适合在基层痰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室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为掌握北京市发生食物中毒事故规律和流行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方法 对2010年北京市卫生监督所接到的25起食物中毒事故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全年共发生食物中毒事故25起,发病人数396人,与2009年同期相比,发生起数降低44.4%,发病人数减少30.5%。微生物及动植物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因素;集体食堂是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主要责任单位,其次是饮食服务单位;第三季度是食物中毒的主要发病季节;植物类食品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 加工不当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结论 加强对重点单位集体食堂的监管和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建立和健全食物中毒事故预警机制,最大限度减少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北京市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规律和流行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方法对2010年北京市卫生监督所接到的25起食物中毒事故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全年共发生食物中毒事故25起,发病人数396人,与2009年同期相比,发生起数降低44.4%,发病人数减少30.5%。微生物及动植物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因素;集体食堂是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主要责任单位,其次是饮食服务单位;第三季度是食物中毒的主要发病季节;植物类食品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加工不当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对重点单位集体食堂的监管和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建立和健全食物中毒事故预警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本次事件的调查,及时查明中毒原因,以总结经验,为食物中毒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国家《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开展现场调查,对可疑植物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 9人中有8人发病,罹患率88.89%,临床症状以恶心、呕吐、头晕、腹痛为主。流行曲线提示为点源暴发,5月16日早餐为可疑餐次,山野菜为可疑食物。结论本次中毒事件为一起因误食野生有毒植物——藜芦引起的植物性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此次食物中毒事件波及范围和原因,并提出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开展病例搜索和个案调查,收集可疑餐次就餐食物及发病情况,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比较分析就餐食物与发病的关联性,现场勘查和访谈了解可疑食物的制作过程、原料来源等。同时采集病例血液、尿液、剩余食物等进行检测。结果:本次调查共发现7例病例(罹患率87.50%)。临床表现以头晕(71.43%)、恶心(42.86%)、眼睑下垂(42.86%)等神经系统中毒症状为主。流行曲线提示为点源暴露模式,平均潜伏期为64.20 min(范围:20~130 min)。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食用鸭汤与发病的AR为1,食用鸭汤与发病有统计学关联,且鸭汤进食量与临床分级呈现正相关(Spearman检验,rs=0.96,P<0.05);在剩余鸭汤中检出了钩吻素甲。结论:该事件是一起误食含有“钩吻素甲”的鸭汤引起的聚集性食物中毒事件,中毒餐次为2月28日晚餐,致病食物为中草药炖鸭汤,毒素为钩吻素甲,中毒原因可能是患者所购“纸皮藤”中混入钩吻的根茎。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近年韶关市植物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和特点,为预防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2-2011年植物性食物中毒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2-2011年韶关市共发生植物性食物中毒31起,中毒人数384人,死亡8人,中毒死亡人数占同期食物中毒死亡人数的72.73%.第二季度为全年中毒高发季节;引起中毒的食物主要为毒蘑菇和苦瓠瓜;中毒发生场所主要在家庭和学校;学生为高发人群;钩吻及毒蘑菇中毒是造成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 针对韶关市植物性食物中毒以学生为高发人群,家庭和学校为高发场所的特点,要加强学校、学生食物中毒的预防,要提高食品安全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归纳2015—2017年广西钩吻碱导致暴发事件特点,为防控钩吻碱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7年广西监测、处理的钩吻碱中毒事件,分析事件发生原因、可疑暴露食品、临床特征、治疗方法等。结果 2015—2017年累积暴露27人,发病21人,死亡10人,病死率47.6%,平均潜伏期30 min。病例分布中,男性占61.9%(13/21),50~60岁占47.6%(10/21),外地占71.4%(15/21),农民工占61.9%(13/21)。主要临床症状为头晕、视力模糊(均占100.0%,21/21)。暴露环节中,钩吻根茎、花粉和叶子均出现中毒,自泡米酒中毒病死率最高(77.8%,7/9)。结论 广西钩吻碱中毒途径众多,外来人口(农民工)更容易误食含钩吻碱植物,应加强宣传提高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9.
赵馨凝 《中国食品》2022,(22):100-102
<正>药酒,在中医药学上又被称为酒剂,一般是在酒中泡制植物的根叶、花茎、果实和动物以及动物内脏,一定时间段后去除固体物而制成的液体,除此之外也有某些药酒是通过发酵等各种方法泡制而成。有些学者认为,最开始的药酒是人类摘取的野生果子在合适的环境下,自然发酵而成。从古至今,药酒之所以备受人们青睐,主要是因为其有三大优势:一是药酒使用和服用都十分方便,而且能够长期服用,慢性患者或身体虚弱的人可以通过服用药酒来强身健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动物急性钩吻素子染毒实验,建立一种测定小鼠钩吻素子的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方法。方法小鼠经钩吻浸泡药酒染毒后取材,其血液、胃液、尿液通过1%甲酸乙腈沉淀蛋白后,进行上机分析。采用5 mmol/L乙酸铵-0.1%甲酸(A)和乙腈(B)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正离子化信号采用母离子模式和子离子模式对钩吻素子进行监测。结果该实验结果显示1 h取材的动物样本,经过分析,胃液与尿液的差异性更大,且胃内容物钩吻素子含量较高。结论应急采样中,优先提供胃液物进行检验,其次到尿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分析一起野蘑菇中毒事件,为毒蘑菇中毒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食品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动物试验,查找本次食物中毒原因。结果 搜索发现同一家庭中毒患者4名,罹患率80.0%,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平均潜伏期3h,食用野蘑菇与发病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采集剩余野蘑菇7个及患者指认的草坪现场同一种类野蘑菇4个,经形态学鉴定为大青褶伞,动物试验显示该野蘑菇有消化系统毒性。结论 本次中毒事件为一起误食有毒大青褶伞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04—2014年北京市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提出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14年的食物中毒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4年共发生食物中毒事件468起,报告发病总人数为7 199人,死亡1人。食物中毒事件总体呈下降趋势,2010—2014年趋于平稳,高峰主要集中在8、9月份。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责任单位主要是餐饮单位(143起,1 739人)和企事业单位食堂(118起,2 145人),事件数和发病人数均排在前两位。主要致病因素为细菌、有毒植物和化学物。细菌性因素主要以副溶血性弧菌(18.36%,38/207)、金黄色葡萄球菌(13.53%,28/207)、变形杆菌(12.56%,26/207)等为主,有毒植物因素主要是菜豆(89.14%,156/175),化学性因素主要以亚硝酸盐(76.09%,35/46)为主。结论应开展预防有毒植物和细菌性食物中毒知识的宣传教育,并加大对餐饮单位和集体单位食堂的监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04--2009年甘肃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的14起植物性食物中毒事件,为预防此类事件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9年甘肃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的所有植物性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09年甘肃省共报告植物性食物中毒事件14起,中毒203例,死亡8例,病死率为3.94%。事件发生主要集中在春夏季,7月和8月高发。农村地区明显高于城市。中毒食物主要有毒蘑菇(6例)、菜豆(3例)和发芽马铃薯(1例),有毒蘑菇致死人数占87.5%。结论:蘑菇中毒是导致植物性食物中毒事件中的主要死亡原因,陇南地区农村家庭和学校等集体食堂是防范重点。建议采取重点地区重点防控,有针对性地进行综合干预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甘肃省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情况,分析并探索该类事件的分布特点、发生原因,总结其发生、发展规律,为开展相应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的报告,分析甘肃省各类食物中毒事件的时间、地区、中毒场所分布和致病原因等特征。结果:2004--2010年间甘肃省发生的各类食物中毒事件均呈现集中在二、三季度高发的趋势,其中化学和有毒植物类食物中毒的报告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各类食物中毒事件的多发场所主要为家庭(41.2%)、学校食堂(20.6%)和农村聚餐等(19.1%)。微生物类食物中毒所占比重最大(41.2%)、波及人数最广泛(83.9%);有毒植物类发病率最高(37.5%,P〈0.01),其中以毒蘑菇、菜豆中毒为高发病率的主要原因(72.0%、60.2%);总体来讲化学类病死率最高(19.7%,P〈0.01),但病死率最高的前3位原因是肉毒梭菌(50%)、农药鼠药(46.3%)和毒蘑菇中毒(38.9%)。结论:从事件波及范围、构成比来看,微生物所导致的食物中毒仍是较大的食品安全问题;从致死性角度看,化学类的农药/鼠药和有毒植物类的毒蘑菇中毒更具危险性。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1998年~2003年家庭进餐引起的食物中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做好家庭进餐食物中毒的预防工作,对云南省1998年至2003年家庭进餐引起的食物中毒情况进行分析。6年间全省共发生家庭进餐所引起的食物中毒286起、发病3592人、死亡165人;占同期全部食物中毒起数、发病人数、死亡人数的53.16%、29.05%、93.75%,中毒起数逐年上升,中毒食品以植物性食品居首,植物性食品以误食毒草造成的中毒居首,农村婚、丧事家庭进餐引起的中毒发病人数多。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工作,破除陈规陋习,不断改善群众的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提高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知识的知晓率,是预防家庭进餐引起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分析浙江省长兴县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中毒蘑菇的种类,分析事件发生原因,总结调查处置经验,为中毒患者的救治和中毒的预防提供借鉴。方法 对中毒事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毒蘑菇样品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系统学鉴定。结果 本次毒蘑菇中毒事件共发病3人,其中1例重症,2例轻症,罹患率为100%,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其中1例经短暂“假愈期”后出现严重横纹肌溶解中毒症状,血清肌酸激酶(CK)最高达318 200 U/L。毒蘑菇样品经形态学及分子系统学鉴定为亚稀褶红菇。结论 本次事件是一起因误食亚稀褶红菇引起的毒蘑菇中毒事件。加强宣传教育,提升民众防范意识,提高医疗机构的诊断救治能力是预防毒蘑菇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012—2017年云南省有毒动植物中毒事件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2—2017年云南省报告的有毒动植物中毒事件资料建立数据库,并按时间、地区、场所、中毒因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报告有毒动植物中毒事件530起,发病4 147人,死亡64人。第四季度为发病高峰,报告起数、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年总数的30.8%(163/530)、37.4%(1 553/4 147)和50.0%(32/64);有毒植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较多的州(市)为楚雄州、大理州、玉溪市,占总数的44.2%(212/480);有毒动物中毒报告起数较多的州(市)为迪庆州、怒江州、保山市,占总数的80.0%(40/50)。家庭中毒报告起数、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数的63.6%(337/530)、40.3%(1 672/4 147)和89.1%(57/64)。引起有毒动物中毒事件的食物主要是蜂蛹(7.9%,42/530),引起有毒植物中毒事件的食物前5位依次为乌头(30.2%,160/530)、四季豆(29.2%,155/530)、蓖麻子(5.3%,28/530)、蜂蜜(3.8%,20/530)和油桐(3.6%,19/530)。结论 云南省有毒动植物中毒问题突出,应完善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体系,广泛宣传有毒动植物中毒的预防知识,以有效地减少云南省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一起河鲀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人群关于河鲀安全性的知识、态度、行为(KAP)调查,探讨河鲀食用安全的风险管理措施。方法通过病例搜索,调查病例家庭成员进食史及发病情况,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发病的高危因素,制作调查问卷调查了解当地村民有关河鲀中毒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共搜索到14例病例,其中1例死亡。症状主要为头晕(100%)、四肢无力(79%)、四肢肌肉麻痹和行走困难(71%)、口舌肢端麻痹(71%)等。食用河鲀是发病的危险因素,加工过程保留鱼肝共同煮食可增加中毒的危险(RR=1.8,95%CI=1.1~3.1)。KAP调查发现70%(33/47)的村民近3年曾进食过河鲀,其中88%(29/33)来源于市场或流动摊贩;98%(46/47)的村民知道河鲀有毒,94%(44/47)的村民知道国家法律禁止食用河鲀鱼,但仍有94%(44/47)的人认为其味道鲜美值得品尝。结论食用混杂于无毒河鲀中的有毒河鲀是导致本次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居民对河鲀安全性知晓率高但依从性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