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南钻探始于1978年的南参1井,钻进过程中见到较好的油气显示,1979年钻探的南参2井在N2^1获工业油流,从而发现了乌南油田。油藏主要受断裂、断块控制,每一独立的断块均有可能单独形成油气藏。平面上,高部位油气富集程度高。构造主体部位已发现乌4、乌5井断块油藏,并见气层;低部位的乌14并断块高部位含油、低部位见水。纵向上,油气集中分布在N2^1上部。近年来通过滚动勘探,在乌5断块所部署的乌19、乌1—02、乌北1-4和乌北3-3等井在试油、试采过程中获得了高产油流,而且至今生产状况一直较好。依照乌南油田1998年储量报告,上述井均在含油面积之外,属于滚动扩边井。为了更深入的认识乌南油田地质和油藏特征,进一步落实该区的断裂构造特征,需要对该区进行精确的地震资料解释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DSB变质岩潜山油藏1983年投入开采以来,经历27年的开发,目前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如何准确认识潜山裂缝内部油藏剩余油分布,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是目前油田开发中的主要问题。在裂缝建模技术的基础上,利用油藏水锥研究与双孔双渗油藏数值模拟相结合且互为验证,对DSB变质岩潜山油藏进行了研究,清晰展现油田剩余油空间分布,为油田...  相似文献   

3.
姜达贵 《测井技术》2017,(5):550-554
海拉尔油田变质岩潜山油藏裂缝发育程度差,有效储层识别难,在油田开发过程出现大量低产低效井,经济有效开发效果差。为进一步挖掘油层潜力,提高油井产量,提出利用自然电位评价海拉尔油田变质岩潜山油藏裂缝性储层的有效性。依据岩心分析、地质特征研究、测井资料、录井资料及生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在基质渗透率极低的情况下,自然电位异常主要是有效裂缝导致,根据实际生产资料与自然电位异常幅度的关系,制定有效储层识别标准,并在现场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该方法适用性强,对油田综合调整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渤海油田某潜山构造的深部变质岩潜山具有巨大的成藏潜力,但该构造地质条件复杂,目的层较深,钻井面临机械钻速低、储层保护难度大、井壁失稳和漏失风险高等技术难点,为此,进行了钻头及提速工具优化设计、井壁稳定技术、储层保护技术、螺杆钻具优化、防漏堵漏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渤海油田变质岩潜山油藏钻井关键技术。该构造的7口探井应用了该技术,克服了该构造存在的技术难点,机械钻速得到提高,其中3口探井获得高产油气流。研究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渤海油田变质岩潜山油藏钻井关键技术可为渤海油田深层变质岩潜山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试论中国型(C-型)冲断带及其油气勘探问题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本世纪六十到七十年代,在加拿大和美国的落矶山冲断带发现许多大油气田后,引起了地质工作者的广泛兴趣。苏联近年在前喀尔巴阡冲断带也发现了许多油气田。在意大利和德国的阿尔卑斯冲断带也有所发现。我国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克-乌冲断带自1979年以来也发现了大量断裂掩覆油藏,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在冲断带找油,已列为我国第二次石油普查的新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6.
利用岩电资料研究变质岩古潜山裂缝发育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井曲线资料中的密度、中子、时差、钻时、放射性、电阻等,是研究变质岩古潜山裂缝发育分布规律的重要参数.将变质岩油藏中各投产井的出油情况及相对应曲线的相应值进行定量研究,可获得其模式图版,指导油藏开发.该图版在沈阳油田两个变质岩油藏的开发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使预测投产井段的出油几率达到70%左右.  相似文献   

7.
辽河坳陷变质岩潜山内幕油气成藏规律初探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从形成变质岩潜山内幕油藏的基本条件入手,提出"优势岩性"的概念,认为变质岩潜山中"优势岩性"可以成为储集层、非"优势岩性"成为潜山内幕的隔层。原岩恢复研究发现辽河坳陷部分地区的非储集岩(角闪岩类)的母岩为沉积岩,角闪岩继承了沉积岩母岩的层状结构形成潜山内幕层状隔层。在此基础上对辽河坳陷的变质岩潜山内幕油藏进行分析,提出了变质岩潜山内幕油藏具有层状结构,建立了变质岩潜山内幕油藏的成藏模式。在潜山油气勘探中提出"岩性选优势、山内寻隔层、内幕探油藏"的变质岩潜山内幕油藏勘探思路,为辽河油田变质岩潜山内幕油藏的勘探提供认识依据。  相似文献   

8.
八区克上组油藏S_(4+5)层剩余油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八区克上组油藏S4+5层长期注水不满足,地层压力持续下降,加之油水井井况变差,井网不完善,全区产量不断下降,油藏急需进行调整。2008年进行精细油藏描述,采用多种技术方法,定量描述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平面上,剩余油集中分布在克乌断裂附近、井网不完善且有效厚度较大的部位;纵向上,剩余可采储量主要集中在S51、S52-2、S41-1、S42-2层。根据剩余油研究,部署控制井及试验井组符合率高,为油藏整体二次开发,提高油藏采收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克下组油藏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乌逆掩断裂带南白碱滩断裂下盘,属于一套山前陆相盆地边缘冲积扇沉积.冲积扇体其有独立的成藏体系,针对这一典型特征,充分运用砾岩组分和重矿物资料,落实八区克下组发育的三大冲积扇体,并在充分研究各沉积微相发育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了扇体的平面展布.最后结合油田生产状况,研究了剩余油...  相似文献   

10.
以渤海潜山锦州25-1南油田为研究区,通过多专业结合建立了一套潜山裂缝储层预测技术及油藏高效开发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基于海上窄方位角地震资料,利用叠前横波阻抗和不同方位角各向异性差异等属性对潜山裂缝储层进行定量预测;在此基础上整合多尺度信息建立油田的三维地质模型;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开展潜山油藏开发井型、井位及注采参数优化,形成海上变质岩潜山水平井顶底交错注采开发模式;在油田的实际生产中总结见水规律,形成潜山油藏基于见水诊断的稳油控水技术。通过一系列技术的应用,锦州25-1南油田潜山油藏累增油量达到179.4万m~3,预计采收率可达到25.9%。  相似文献   

11.
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夏断阶带上的克拉玛依油田,于1951年开始进行地面地质调查,1955年10月出油,六十年代初已基本探明了主断裂上盘和下盘的三叠系油藏,六十年代中期又发现了八区和五区的二叠系油藏。至此,油田的基本面貌呈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12.
乌-夏地区发育油气藏类型主要有背斜油气藏、断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稠油封闭油气藏和复合油气藏,稠油封闭油气藏是乌-夏地区典型的油气藏类型.乌-夏地区主要合油层位为风城组、夏子街组、下乌尔禾组、百口泉组、克下组、克上组和八道湾组等3个层系的7层组.各种类型油气藏中,与断层有关的油气藏数量最多,而岩性油气藏数量虽少,但对储量的贡献却相对很大,因此岩性油气藏和断层-岩性油气藏是下一步勘探的重点.乌-夏地区稠油油藏储量非常丰富,所以对稠油油藏成藏机理和勘探开发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克乌断裂地质特征的探讨及进一步勘探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克乌断裂具有逆掩断层性质: 克乌断裂是克拉玛依油田著名的大断裂,它长百余公里,贯穿克乌油区。许多高产区的发育与它密切相关,早被地质界所重视,已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积累了大量丰富的资料,提出了许多可贵的见解。对油田的勘探开发工作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六十年  相似文献   

14.
八区位于克拉玛依油田中部,克乌大断裂以南。从1956年开始勘探,到1979年底共打探井检查井生产井184口,井深1103~4374米,勘探面积已达180平方公里,三迭系油藏首先于1958年8月发现,二迭系、侏罗系和石炭系工业油藏分别于1959年,1960年和1977年发现。这四层系的产油量占克拉玛依全油区产量的五分之一。八区不仅产量大,产  相似文献   

15.
变质岩古潜山内幕油藏成藏因素及勘探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辽河坳陷典型变质岩古潜山内幕油藏及其优势岩性分析基础上,对辽河坳陷变质岩古潜山内幕油藏成藏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变质岩古潜山内幕油藏成藏的主控因素.提出了"岩性选优势、山内寻隔层、内幕探油藏"的变质岩古潜山内幕油藏勘探思路,并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对变质岩古潜山内幕油藏的勘探方法进行了总结,指出了辽河坳陷变质岩古潜山内幕油藏的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16.
<正>着力油气勘探理论创新,渤海油田发现了全球最大的变质岩油田。2月25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我国渤海深层油气勘探再获发现。渤中26-6油田新钻探井测试产能创新高,新增油气探明储量超4000万立方米,探明油气储量超2亿立方米,成为全球最大变质岩油田。断裂带深层勘探路在何方渤海湾是个富油盆地,近年来重大油气发现屡有斩获。但“富地主”也有“贫瘠地”。渤中26-6油田正处于这个“贫瘠地”——深部断裂带附近。  相似文献   

17.
针对苏德尔特油田布达特群潜山变质岩裂缝油藏岩性复杂、储层介质类型复杂、有效储层识别难和储量参数确定难的特点,开展了裂缝储层特征的综合研究。在总结该区岩心裂缝特征和测井响应特征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针对变质岩裂缝储层测井综合评价的方法,通过实际应用测井解释符合率在86%以上,较好地解决了布达特群变质岩潜山裂缝油藏测井综合评价技术难题,为该区储量评价和开发方案的编制与实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根据低效油田乌5井区油藏物性差、射孔层段多单层薄、射孔跨度大的特点,在投产时都需要进行压裂改造。为了提高射孔层段的动用程度,2004年在该井区进行了11井次的限流压裂试验,取得了较好增产效果。限流压裂工艺技术是提高低效油田乌5井区压裂增产效果的有效技术手段,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新疆克拉玛依低效油田乌5井区属低孔、低渗、低饱和度的油藏,产量低,开采困难。针对乌5井区油藏地质特征,指出了该井区压裂改造的技术难点;给出了乌5井区的压裂改造方案,先进行优化压裂设计,选择高性能的压裂液,进行施工过程的控制和压后排液管理。现场压裂施工使油井增产明显。  相似文献   

20.
渤海JZ25-1S油田太古界潜山油藏是1个孔、缝十分发育的变质岩似层状底水油藏,其地质结构极其复杂,具有裂缝空间发育规律差异大、潜山内幕裂缝发育段的连通模式不明确、优质储层变化大、非均质性极强、连续性及可对比性差等特点。结合JZ25-1S潜山油藏高产井的特点,从岩性、构造裂缝发育及井型等因素出发,分析潜山油藏产能的主控因素,提出潜山油藏高效开发建议,为后续潜山油藏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