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驱四维地震技术--叠前互均化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互均化处理是四维地震的关键技术,目的是尽可能地减少或消除由非油藏因素引起的地震资料的不一致性,使由油藏动态变化所造成的地震变化得以最佳成像。互均化处理一般分为叠前互均化处理和叠后互均化处理。叠后互均化处理比叠前互均化处理容易实现,但是不能完全消除非油气藏因素产生的影响,而叠前互均化处理可以最大程度地消除由于采集、处理等因素造成的不一致性。以高29断块四维地震叠前互均化试处理为例,探讨了叠前互均化处理方法,建立了叠前互均化处理流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郭念民  吴国忱  尚新民 《石油物探》2011,50(6):600-606,529
时移地震是一种先进的现代油藏管理与监测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非重复时移地震资料在两次采集时并未考虑时移地震监测的需要,重复性差,即使经过叠前一致性处理,两期资料在时间、能量、带宽和相位等方面仍存在明显差异.互均化处理方法通过求取各个校正算子,得到最佳匹配滤波器,对监测数据进行校正处理,可以有效提高两期地震资料的一致性.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模拟了水驱油藏的时移地震响应,同时加入了时间、振幅、带宽和相位的变化等非重复性影响因素,并结合零时重复/非重复采集的试验数据,分析了互均化处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通过互均化处理可以大大削弱非重复性因素的影响,得到理想的差值响应.应用互均化方法对采集时间相隔13年的实际地震资料进行处理,降低了非期望的地震响应差异,突出了长期开采导致储层流体变化引起的时移地震响应.  相似文献   

3.
水驱四维地震技术--叠后互均化处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叠后互均化处理通常包括时移校正、振幅校正、频带校正、相位校正和波形校正。针对渤海湾地区上第三系高孔中高渗储层两次采集的三维陆上地震资料的特点,提出了叠后互均化处理的流程,得到的实际资料处理结果,不但与已知生产井和注水井吻合,而且得到开发调整井和油藏数值模拟的证实,说明了处理流程的合理性和结果的有效生,但在断层复杂区和低信噪比区,最好先做叠前互均化,然后再进行叠后互均化。  相似文献   

4.
由于两期地震数据采集目的不同、采集方式不同,造成两期地震资料的振幅能量、时间、频率和相位等方面存在很强的不一致性,从而加大了时移地震资料处理的难度。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两期资料非重复性的影响因素,并从面元大小、反射中心点位置、覆盖次数、方位角、信噪比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数据体匹配,得到了一致性较好的初始地震数据。然后采用叠前共约束一致性处理方法,包括共约束一致性频率、相位、速度、剩余静校正等,提高两期资料的整体一致性。最后使用叠后互均化处理方法进一步改善两期资料的一致性,可以消除两期资料在时间、振幅、频率、相位等方面的不一致性,得到较好的时移地震处理成果。通过实际常规地震数据和高密度地震数据非重复时移地震资料处理,求出了油藏变化引起的时移地震响应,为后续解释和剩余油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油气地球物理》2014,(4):36-39
油气开采造成的地震响应差异较弱,而时移地震资料的非重复性或不一致性造成的地震响应差异较大,致使淹没由油藏特征变化产生的弱的真实时移响应。非重复采集引起的对油藏变化无关的地震响应差异主要体现在时延、能量、相位及频率4个方面,为了得到真正的油气藏时移变化响应,对非重复采集两期地震资料进行了观测系统、能量、相位及频率等关键环节的叠前一致性及互约束处理,有效解决了非重复采集时移地震资料因非油藏因素引起的地震资料差异,为后续时移地震属性分析及剩余油的落实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水驱油田剩余油分布预测的岩石物理依据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雯林 《岩性油气藏》2010,22(3):91-94,123
将中国东部老油田长期水驱开采中引起的储层物性变化换算成速度变化时,发现这种速度变化明显大于只计算水置换油时所引起的速度变化。根据这一特征,可利用地震资料来预测剩余油的分布。应用时间推移地震求取水驱开采前后两次三维地震的振幅差异时,由于突出了流体的地震响应差异,比直接应用常规地震油气检测技术预测剩余油分布更为有效,而模型和实例也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一种利用时间推移地震进行叠前含油饱和度反演并预测剩余油分布的更为精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ʱ�����Ƶ���̽�е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互均化技术是时间推移地震勘探数据处理的核心步骤,它能有效地消除因时间推移地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流程和处理参数不一致性在时延地震差异剖面上产生的假异常,突出因油气藏开发效应而产生的地震响应差异,使时间推移地震差异剖面的异常对应于油气藏特性的变化。典型的叠后互均化处理技术包括四个基本步骤:(1)空间校正,(2)匹配滤波,(3)振幅平衡;(4)速度校正。  相似文献   

8.
以胜利油区继承性数据和开发阶段最新采集的三维地震数据为实例,探讨了时移地震的可行性实践,研究了多次采集的地震数据在开发中的应用。分析了引起采集地震数据不一致的因素,并进行叠前的一致性及叠后的互均化处理,消除由于采集、处理不一致对地震数据在能量、频率、相位等方面的影响,突出油藏变化带来的地震属性差异;与生产动态数据相结合,分析油藏的连通性以及剩余油分布,指导注采方案调整,最终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胜利油区的探索实践表明,时移地震可以有条件地开展实际试验研究与应用,如何利用重新采集的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并综合油藏工程等技术解决更多的开发难题是一个策略问题。在油田开发实际应用中应当协同考虑时移和多次采集地震数据2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用地震法进行水驱油藏监测时,地震资料的质量是影响监测能力的一个主要因素。基于Kuster-Toksoz岩石物理模型和Biot双相介质中的波动理论,通过波场仿真和波场分析,讨论了不同储集层厚度和孔隙度情况下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对水驱油藏地震监测的影响以及地震波振幅和相似属性在时移地震中的抗噪性。结果表明:①对于1/12波长以上的薄层,用地震法监测水驱油藏时,不同薄层厚度对地震资料信噪比的要求基本相同;②孔隙度大的储集层对地震资料信噪比的要求比孔隙度小的储集层低;③利用均方根振幅和相似系数可提高用地震法监测油藏的能力;④相似系数比振幅属性的抗噪性强,更适于监测水驱过程中油藏的变化。图7参9  相似文献   

10.
墨西哥湾South Timbalier 295区块浊积岩储层的4D地震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outh Timbalier区块295油区二次地震测量的振幅有着很大的差异,它与各个储层的油气产量有关。K8砂体(溶解气驱储层)表现为与气逸相产在的振幅增加;而K40砂体(水驱油储层)的振幅随着水饱和度的增加而减小。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对二次测量各自进行处理后(叠后)优化二者之间相关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重建面元,互相关,通带滤波和互均衡等。我们开发了一种表征两次地震测量间相关性的统计方法,利用这种统计分析可把记录岩石流体特性变化引起的振幅差异与地震数据错误相关导致的振幅差异区分开来。时延地震分析提供了一种对油气生产过程成像的重要方法,它可用于提高储层描述能力和指导开采产决策。  相似文献   

11.
合成甲基叔戊基醚的化学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甲基叔戊基醚的化学平衡研究是在测量平衡常数的基础上进行的,由平衡常数推算出反应的ΔH°和ΔS°。反应以甲基叔戊基醚分解的方式进行,以酸性树脂为催化剂,压力控制在1.0MPa,在40—90℃范围内,由试验测得3个反应的标准焓变和熵变分别为:ΔH°1=-34.9±1.4kJ/mol,ΔH°2=-28.1±1.1kJ/mol,ΔH°3=-6.95±1.1kJ/mol;ΔS°1=-75.59±3.9J/(mol·K),ΔS°2=-74.8±3.4J/(mol·K),ΔS°3=-1.16±3.1J/(mol·K)  相似文献   

12.
用微地震法监测压裂裂缝转向过程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应用微地震法,全程监测松辽盆地朝阳沟油田3口井、7个层(次)的压裂施工过程,监测结果与油田生产动态相符,取得了成功。监测中发现了有代表性的3种形式的裂缝转向机制:①对于不同因素控制的不同走向的两条裂缝,分别压开转向效果最明显;②对于同一因素控制下的裂缝,尽管初裂缝走向不同,但裂缝在延伸过程中仍转回原来的方向,由于起点不同,二者只是平行,并不一定重合;③同一因素控制下的裂缝也可能出现小角度转向,由于偏离的方向小,受到的转回原来方向的约束力也小,可以出现较长的、不同走向新缝。其中,以压开不同控制因素下的两条裂缝效果最好。总结监测结果,得出判定裂缝发生转向的3个标准:①监测到的裂缝走向、形态不同;②第二次压裂的破裂压力应比第一次压裂的破裂压力显著升高;③新裂缝与原来的裂缝不是同一条缝,观测到的裂缝高度也会有所差别。这些标准与实际情况十分吻合。图4表2参5  相似文献   

13.
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80层经过数十年的注水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储层润湿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利用不同含水开发阶段检查井岩心分析资料及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研究了储层润湿性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储层润湿性变化的机理,分析了润湿性变化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长期注水冲刷使储层润湿性由弱亲水转变为亲水,而且随着含水率的上升,其亲水性逐渐增强;注水过程中束缚水剥蚀力和界面收缩力的增大是储层润湿性变化的主要原因;储层亲水性增强有利于剩余油的采出和最终采收率的提高,使开发效果变好。  相似文献   

14.
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在表现特征调节手段、内部利益分配上发生的新变化;分析了引起变化的内在原因;指出工会工作必须积极探索这些新变化,努力开拓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新的管件品种——缩径管的研制开发过程,介绍了产品的结构尺寸和联接型式的设计、制造工艺的研究以及验证试验、应用特点等。  相似文献   

16.
王庆鹏  李午申  陈翠欣 《焊管》2005,28(3):10-12,16
Leblond相变模型可以把HAZ所经历的热循环和发生的相变过程相联系,因此可以用于HAZ相变的计算。根据进口X80级管线钢的试验结果,提出了X80钢的Leblond相变模型参数。然后通过SYSWELD数值模拟软件,利用Leblond相变模型,对X80钢各组织的相变过程、X80钢的SH—CCT图以及不同工艺条件下焊件的HAZ的相变过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情况吻合,证明提出的X80钢Leblond模型参数可以用于实际计算。  相似文献   

17.
孤岛油区浅层气藏开采规律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孤岛油区气藏是胜利油田开发较早的气藏之一,也是目前胜利油区最大的浅层气藏,目前已进入开发后期。随着采出程度的提高,出现了地层压力逐年下降,停产井增多,气井出砂出水严重,低产能井增多等诸多问题。通过进行气藏精细描述研究,分析各类含气砂体的开采规律,明确该气藏资源动用、采出、封闭、剩余等情况,以提高该气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8.
旋流器轴向压降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采用在旋流管管身轴线方向布置测点的方法 ,对旋流器轴向压降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发现 ,旋流管的压降比PDR与分流比Rf 之间的关系仅与旋流管结构尺寸有关 ,不随入口流量变化而改变。在旋流器主体尺寸、溢流孔直径确定的情况下 ,入口流量保持一定时 ,旋流管沿轴线上各点的压降Δpn随着分流比减小而增加 ,且与底流口压力相比 ,旋流管中间点上的压力对分流比的变化比较敏感。分流比下降 ,旋流管内旋流的角动量增大。对于确定的分流比 ,沿轴线各测点处的压降与入口到底流口之间的压降之比Δpn/Δpu 不随无量纲溢流孔径Do/D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9.
以09号蜡和己二胺为原料,在无催化剂、无交换气、常压的条件下合成高熔点相变蜡。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实验方案,然后采用控制单一变量的方法确定的最优工艺条件为n(己二胺):n(09号蜡)=0.65,低温反应温度165~175 ℃,低温反应时间2.0~2.5 h,高温反应温度190~195 ℃,高温反应时间1.5~2.0 h。经过DSC差式扫描量热仪表征,高熔点相变蜡的焓变量大于170 J/g,熔点为140~145 ℃,其焓变量和熔点高于目前国内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水平井变质量管内流动损失的数值研究(一):单支孔流动》[1]的续文,研究多支管水平井筒中流动压降和摩阻。水平井筒中压降及壁面摩擦阻力的沿程变化对水平井的产量有很大影响,因此,掌握水平段的多支孔流动损失和压降规律,对优化水平井长度及开采工艺设计、准确预测水平井产油量至关重要。本文仍采用数值方法,在预测壁面单支管注入对管流压降及壁面摩擦阻力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壁面多支管注入对管流压降及壁面摩擦阻力影响,给出压降系数与壁面注入速度及截面雷诺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