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8 毫秒
1.
以PW 2000喷油泵为基础,通过喷油泵性能测试对比研究与分析,研究在高喷射压力强化条件下,等压出油阀偶件回油阀开启压力、回油孔直径、回油阀座面角度对喷油泵泵端压力、嘴端压力、残余压力、喷油规律综合性能及燃油液力系统穴蚀、二次喷射的影响规律与程度。研究表明,等压出油阀偶件回油阀开启压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系统残余压力的大小,加大回油孔直径、降低回油阀开启压力、增加回油阀座面角度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回油量,降低了残余压力,这有利于解决二次喷射问题,但对喷油定时稳定性及解决燃油液力系统穴蚀问题不利。  相似文献   

2.
董尧清  王志华  翁立克  赵瑜 《柴油机》2005,27(5):22-25,34
对配有常规等容阀、带削扁的等容阀、阻尼阀、等压出油阀的双弹簧喷油器燃油系统高压喷射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消除本研究系统中出现的二次喷射,对这四种不同出油阀选择方案进行了比较。同时还分析了出油阀的主要结构参数对喷射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PW 2000喷油泵等压出油阀偶件为例,通过零件可靠性设计与工艺改进、参数优化计算与试验分析,研究高喷射压力强化条件下等压出油阀偶件可靠性质量的设计改进与提高。研究表明,根据燃油喷射系统喷油泵实际强化程度与性能要求,通过设计与制造工艺的改进如合理调整回油阀开启压力、回油阀座座面角度,控制回油阀升程、优化回油阀弹簧及其上下座细节性设计、零件表面粗糙度的提高等方法,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和改进等压出油阀偶件可靠性质量。  相似文献   

4.
5000马力高速大功率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德 《柴油机》1998,(1):17-21
本文在介绍5000马力高速大功率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喷油泵柱塞偶件、等压出油阀组件及驱动机构、调节机构、润滑方法和安装方式等与插入式、低惯性喷油器、针阀偶件等的主要特点的同时,着重阐述该燃油喷射系统匹配该高速大功率柴油机的性能试验和测试情况,并在获得的供油提前角、喷油提前角、高压油管峰值压力、燃烧始点、最高燃烧压力等具体数据和针阀升程、高压油管压力波、示功图等实测曲线的基础上,对其供油规律和喷油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进而提出一些关于燃油喷射系统的供油特性、喷射特性和该机燃烧始点。燃烧持续时间和最大燃烧压力方面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高强化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防穴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财鹤 《柴油机》2001,(4):11-16
高强化16V240ZB柴油机的燃油喷射系统曾出现过穴蚀、二次喷射以及喷油器针阀断裂、喷油泵柱塞卡住、供油凸轮剥离等一系列问题。采用改进而成的缓冲型出油阀后,达到了减轻二次喷射的效果,使喷油嘴的穴蚀现象有了一定程度的减轻。通过在结构设计、材料、热处理、制造精度、维护保养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了燃油喷射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喷油泵顶隙式柱塞偶件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喷油泵顶隙式柱塞偶件、非顶隙式柱塞偶件以及等压出油阀、阻尼阀做交叉试验,通过喷油泵泵端压力、嘴端压 力、喷油速率、喷油始点、单喷射油量的检测分析,研究当前直列高喷射压力条件下,顶隙式柱塞偶件的喷油提前特性及 其对喷油泵综合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喷油泵工作转速与循环油量范围内,顶隙式柱塞偶件较普通型柱塞偶件 而言,有1.8°的喷油提前功能,泵端压力、嘴端压力、喷油速率性能基本一致。除此以外,顶隙式柱塞偶件还可以降低喷 油泵中、低速油量,从而可以调整供油速度特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阻尼阀的结构原理及在单缸喷油泵上的应用研究.对在3种单缸喷油泵上采用阻尼阀装置时的供油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单缸喷油泵上采用阻尼阀装置能获得较高的喷射压力,同时又能消除二次喷射现象,并能有效降低燃油消耗率,论文还研究了不同阻尼阀孔径对供油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提高压阻尼阀部件工效和可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环保法规的即将出台,柴油机行业都在围绕柴油机尾气排放达“欧Ⅰ”标准而努力改进设计。使用阻尼出油阀可以在提高喷射压力的同时避免二次喷射、不稳定喷射以及穴蚀等弊病,有利于改善柴油机的废气排放。 1 工作原理 阻尼阀结构见图1,供油时出油阀打开后,阻尼阀克服阻尼弹簧力而升起,燃油就可不受阻碍地进入高压油管。供油结束,柱塞高压腔内压力  相似文献   

9.
李明德  赵伟 《柴油机》1999,(5):7-15
本文介绍150MPa燃油喷射系统的试验研究;着重阐述不同方案燃油凸轮、针阀偶件、出油阀偶件、柱塞偶件和高压油管在喷油泵试验台上匹配试验后获得的试验数据以及该喷射系统峰值压力达到大于等于150MPa的情况;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带双弹簧喷油器燃油系统的喷射特性.通过HYDSIM液力模拟计算,对带单弹簧和双弹簧两种喷油系统的喷油提前角、喷油持续时间、平均喷射压力和喷油速率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双弹簧喷油器能实现先缓后急的燃油喷射,获得⊿型的理想喷油规律.针对两个实际喷油系统中出现二次喷射,提出了消除二次喷射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1.
IntodcttonThe inveshgation of liquldgas tWo-phase flow uP todate indicates the the stUdy is not ouly in ndhaldeveopment period, but also will be a sphere of lwtwith twt views, for itS changeability andcomPlealty[']. For diesel fuel injechon system withW-Pipe-nozale system, liquld-gaS tWo-phaSe fiowPhenom ekistS, will influenee engine PerfOnnanCes,such as fuel economy, stability of engine OPeraon,regUlarity of fuel injection, and Pmpagation velocity ofPressare wave of the fuel injection…  相似文献   

12.
通过改进出油阀结构完善喷油泵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柴油机高压喷射技术的应用,喷油系统穴蚀和二次喷射出现的可能性增加,改进出没阀结构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笔者就已出现的各种油阀型式进行了介绍,并对它们解决这类问题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通过改变喷油泵出油阀弹簧刚度及开启压力 ,借助特制的透明出油阀紧帽腔、CCD摄像机、高速A/ D采集卡、图像采集卡和微型计算机等测试及处理设备 ,对喷油系统中的汽泡现象进行了试验研究 ,揭示出了出油阀弹簧刚度及开启压力对出油阀紧帽腔中汽泡数量和汽泡分布区域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4.
柴油机喷油系统中的空泡及其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本文论述了柴油机喷油系统中出油阀紧帽腔、高压油管、油嘴盛油槽处空泡的测试及其产生与溃灭过程.供油系统中是否存在空泡,可从压力波尾部的振荡情况来判断.文中还阐明了空泡对发动机燃油消耗与不规则喷射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吴哲  陈永艳 《柴油机》2017,39(1):26-28, 41
对单体泵控制阀区域在阀打开过程中的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在泵体上设计光学透视窗口,采用高速摄像仪器获得阀开启过程中不同开度下控制阀出口端的流场图片;对图片进行处理,量化空化强度,获得空化相对亮度值RB。通过分析压差与RB的关系,发现:相同开度下,随压差的增大,RB增大。与稳定开度结果不同的是,阀打开过程中,虽然压差随开度降低,但空化随开度的增大一直增强,即便在大开度时压差已经很小,依然有较大的空化强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采用普通泵-管-嘴燃油系统的液化石油气(LPG)直喷式发动机,建立了考虑高压油泵柱塞偶件燃油泄漏量影响的燃油系统数学模型,并对燃油喷射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及其计算结果的试验验证,揭示了LPG发动机燃油喷射过程的基本规律与工作特征。研究表明:由于LPG具有较高的饱和蒸汽压和可压缩性,致使其压力上升和下降都比较缓慢,供油持续期加长,油管内燃油残余压力较高,压力波动较大,容易发生二次喷射;通过增大出油阀卸载容积的办法,可以消除LPG的二次喷射等异常喷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