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纵观世界各国,中国的城镇化起步较晚,这些年我们将城镇化作为一个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课题进行探索,因为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这是一个关系到中国当前和长远、涉及发展与民生的重大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令人瞩目的快速城镇化过程,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大幅度增加,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经济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快速  相似文献   

2.
论述未来10年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趋势;根据中国未来10年城镇人口和家庭结构预测、城镇化水平预测和城镇居住条件改善预测结果,对全国和区域的城镇住宅需求作出预测,并推算出未来10年城镇房地产需求;简要阐述城镇房地产对建筑防水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3.
孙克放 《住宅产业》2010,(12):50-54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城镇化水平达47%,城镇人口已达6.1亿。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也促进了住宅的较快发。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万亿元;2009年达到34万亿元;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同期,我国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增加值占到GDP的比重达到1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20%,真正起到了支柱产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你说我说     
<正>我国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时期。2007年底,全国设市城市有655个,建制镇20000个,城镇人口达到5.9亿,城镇化水平为44.9%,每年仍有千万以上农村人口迁入城镇工作和生活。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城镇人居环境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城镇综合  相似文献   

5.
以"五普"和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多种方法,对2000-2005年间全国及分省统计公布的常住人口、城镇人口及人口城镇化水平进行校正和修补,进而分析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城镇化水平变动状况的省际差异。发现:(1)从数据校正和修补情况看,现有的统计数据可能存在总人口、常住人口偏大而城镇人口、人口城镇化率偏小的问题;(2)2000-2005年间,全国人口城镇化水平呈现加速增长态势,而年均提高幅度在1.3个百分点左右;城镇人口分布和人口城镇化率的总体格局基本未变,但部分城镇化水平低、经济基础较弱省区的城镇人口、人口城镇化水平出现超高速增长态势;人口城镇化水平的省际差异呈现逐年缩小的趋势,差异主要体现在政策区域之间,其对总体差异的影响依然在加大;(3)人口城镇化率和人均GDP呈现对数关系,而且随时间推移,二者相关性逐年增强。  相似文献   

6.
郭晋杰 《山西建筑》2011,37(4):12-13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平台,通过对农六师军户农场城镇人口、城镇化水平、城镇体系等进行综合分析,总结了农场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如何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及城镇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是生产方式、生活居住方式和社区组织方式转化的过程,是人口、财富、技术、服务聚集的过程。城镇化是在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带动下发生和发展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和服务业的推进,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2003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已达到40.53%,城镇人口已达到52376万人。与199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20017万人,提高了12.69个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可以说,这一方针既借鉴了世界各国城镇化发展的经验也是我国城镇化多年实践的宝贵结晶。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已经进入了快速增长的起飞阶段。椐统计,2001年底全国城镇化率达到37.7%,城镇人口数量增加到4.81亿。设市城市数量662个,建制镇20358个。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城镇密集区已形成规模;省会、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环境多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过程,具有多维性。城镇建设必须根据上述各种条件,从国土资源和环境特征出发,走一条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云南省城镇发展总体水平较低,2003年,其城镇化水平为26.6%。根据《云南城镇布局规划》,到2010年,全省城镇人口为1500万人,城镇化水平33%;2020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230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47%。与2003年相比,城市人口将增加1200万,年均增加城镇人口71万。要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使城镇人口增长与其就业容量,基础设施与环境承载能力,规划与管理之间建立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邹德慈先生重点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和城市设计等前沿性课题,特别关注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问题,本刊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邹德慈院士,现刊出他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以飨广大读者。城镇化年均增长1%记者: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及未来发展趋势如何?邹德慈(以下简称邹):按照统计,2002年底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为39.1%,全国城镇总人口5个亿,城镇人口总量占世界第一,虽然我们的城镇化水平不算很高,但城镇人口比美国全国人口还多50%。从中央和国家的方针来说,还要继续推进城镇化,重要的出发点是要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希望有更多…  相似文献   

11.
吴大梅 《小城镇建设》2005,(7):92-92,106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的城镇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1995年以来,城镇化增长率平均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近3年为1.4%左右。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实际城镇化水平偏低。2002年,全市的城镇化水平达到47.72%,但就3县的城镇化水平而言,实际不到15%。二是在被统计为城镇人口中有大量流动人口(特别是城郊镇)。三是许多城镇无论在行政管理体制、经济发展模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社区  相似文献   

12.
标题新闻     
《上海城市规划》2009,(2):64-64
中国城镇化水平达45.68%城镇人口突破6亿 (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国今年将解决260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问题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3.
基于VAR模型对我国1995~2014年的城镇化进程相关指标和建筑业发展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分析。以城镇人口数量和人均GDP作为衡量城镇化进程的主要指标,以建筑业增值作为衡量建筑业发展的主要指标。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化进程与建筑业发展之间有显著的影响,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动和人均GDP的变动是引起建筑业发展的原因。方差分解的结果显示,城镇人口和人均GDP对建筑业变动的贡献分别为6.77%和29.97%。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对建筑业的拉动作用逐渐明显,在滞后期为4年后,趋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4.
基于山西省城镇住房调查以及《山西统计年鉴》等数据,预测山西"十三五"期间总人口、城镇人口、城镇住房年均需求量,得出各类住房年均需求量及所占比例;提出完善城镇住房供应体系,以及加快发展共有产权住房的对策建议,为山西省和我国中西部做好住房保障工作和住房发展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3.7%。但是,在空间快速城镇化的同时,我国"人口城镇化"缓慢的问题依然突出,大量由农村转移到城镇的新进城镇人口缺乏稳定的就业与相应的文化、技术教育,这逐渐成为阻碍我国城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矛盾,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方向。至此,新型城镇化将成为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家战略调整的重点,而与新型城镇化相关的议题也将成为新一轮城镇发展建设中各方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城镇化。中国城镇化过程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中国以新型工业化道路带动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并存;二是大量富裕的农民和富余劳动力进城,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城市集中体现了综合国力、政府管理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因此,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城市发展带动农村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城镇化水平从概念上讲是一个统计数,是城镇人口和全国总人口的百分比,也可以明确为生活在城镇、直接从事非农生产(或第一产业)人口和全国人口的百分比。城镇化水平要与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  相似文献   

17.
正改革开放以后的30多年里,中国的城镇化非常迅速,城镇的常住人口迅速增加,城镇化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的城镇人口是1.72亿,到去年年底是7.3亿,所以现在城镇化率实际上是53.7%。这比世界目前城镇化的平均水平高不到1个百分点。与过去的城镇化不同,此次提出"新型城镇化"就是要转型。重点推进分步实现新型城镇化要实现的目标,包括五个方面:第一,城镇化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徐绍史 《城市开发》2014,(10):13-15
正城市作为现代文明的载体,其治理能力和水平是一个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和标志。纵观世界各国,中国的城镇化起步较晚,却是关系中国当前和长远、涉及发展与民生的重大战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令人瞩目的快速城镇化过程,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大幅度增加,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经济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快速城镇化中积累起来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大量农业转移人口未能真正融入到城市社会,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7):31-33
流通业发展与城镇化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密切相关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间存在一种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良性关系。文章运用省际面板数据对流通产业发展与城镇化间的长期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流通产业发展与城镇化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流通产业发展对城镇化进程具有长期正向促进作用,流通业发展的短期波动不会影响二者的长期均衡关系,而城镇化可为流通业发展营造广阔的市场环境,为进一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提供充足动力。因此,为推动流通业发展和城镇化沿着一条均衡路径长期持续进行,要着眼于长远,注重流通业固定资产长期稳定投入,稳步开发居民消费;要建立连接全国各城镇的流通网,提高流通便利性与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加快商品供应速度,扩大商品供应数量,提升城镇对非城镇人口吸引力,促使非城镇人口持续主动地向城镇转移;要规范流通企业市场行为,鼓励支持大型流通企业兼并重组,提高流通业集中度,提升流通业整体资本报酬率。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2)
目前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但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严峻的挑战。文章讨论生态文明建设对城镇化的重要意义,然后提出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以期对提高城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