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机械传动》2013,(11):71-73
凸环面蜗杆刀具加工是解决大型内齿轮加工的新型途径之一,具有高效高精度等特点,其理论的研究以及实体的仿真是其难点。本文在运用解析几何学的理论基础上,建立凸环面蜗杆的齿面轨迹方程以及螺旋线公式的推导。在SolidWorks环境上,运用扫描工具,结合引导线来控制扫描过程中的截面的位置,最终实现凸环面蜗杆的实体建模。  相似文献   

2.
陈典正 《机械制造》1989,27(10):29-30
蜗杆(一般常用为阿基米德蜗杆)的齿形误差是其齿形角偏差和齿廓直线性误差的综合反映,它是影响蜗轮蜗杆的啮合与传动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蜗杆齿形误差的检验目前尚无专用仪器。在生产现场,常用万能量角器直接测量齿形半角值,但测量精度较低,不能完全反映齿形的实际情况。虽然可送计量室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通用的圆柱蜗杆齿形缺少系统研究,本文对三种通用的圆柱蜗杆蜗轮齿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共轭曲面原理为指导,探讨了在普通机床(如C8955铲齿车床)上用平面砂轮磨削渐开线蜗杆的两种磨削调整方法,并分析了砂轮安装参数对可用齿面和过渡曲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三坐标测量机检测渐开线蜗杆的齿形赵刚高继光刘丕利江君正郝玉琴尚连峰直径较大、头数较多的渐开线蜗杆齿形,在一般渐开线齿形检查仪上检测往往遇到很大困难,甚至无法测量。若有条件利用三坐标测量机检测,可获得较满意效果。现将其原理及方法介绍如下:一、测球中...  相似文献   

6.
封增祺 《机械》1989,16(6):14-15
前言众所周知,当圆弧圆柱蜗杆(亦称尼曼蜗杆)的螺旋升角很小时(≤5°),蜗杆螺旋齿的齿形表面是用安置在齿槽轴向截面内的样板来检验的。当蜗杆的升角较大时,检验样板应当安置在齿槽的法向截面内。因  相似文献   

7.
仔细分析了某型摩托车里程表主动齿轮(形式上相当于一个渐开线圆柱蜗杆)的轴向齿形。结果发现,对一些螺旋角很大的渐开线圆柱蜗杆,完全可以将其轴向齿廓看成直线段,并按阿基米德蜗杆来加工,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加工难度,而且几乎不会对其齿形精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房华林 《机械制造》1995,33(9):15-16
本文分析了采用齿槽法向直廓车削法加工阿基米德蜗杆在原理上所产生的齿形误差,例举了有关误差数值,并提出了弥补方法。  相似文献   

9.
陈燕  王芳  高巧侠  余晓宇 《机械设计》2020,37(7):104-109
针对目前包络环面蜗杆齿面磨削加工中存在的专用机床昂贵、操作繁琐复杂、加工效率低精度低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通用机床的齿面以车代磨加工方法。应用微分几何和齿轮啮合原理,建立各种包络环面蜗杆齿面的统一数学模型。分析包络环面蜗杆齿面以车代磨的实现原理,研究NC程序的编制方案及齿厚控制、出入口修缘量、刀具宽度选取及精度控制等关键技术问题。以尼龙TI蜗杆为例,车削出蜗杆齿面,通过配对检测得出接触斑点与理论相符,表明加工方法正确可行。研究工作为实现硬齿面包络环面蜗杆齿面以车代磨奠定理论基础和初步试验探索。  相似文献   

10.
<正> 理论及生产实践证明,凹面齿圆柱蜗杆较普通圆柱蜗杆(ZA、ZN蜗杆)在承载能力及传动效率方面都高得很多。当前国外应用最多的凹面齿蜗杆是尼曼蜗杆(我国称ZC1蜗杆)及ZC2型蜗杆。国内一些厂家正进行研制,以代替进口设备的备件。由于这两种蜗杆在磨削时其砂轮修整器的调整过程复杂,并难以保证齿形精度的一致性和初始啮合区域的位置,常采用研磨或刮研,影响传动质量和生产效率。为了提高加工精度及简化调整机构、调整过程,笔者曾提出用杯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平面包络鼓形蜗杆传动具有更佳的承载能力与良好的传动性能,利用微分几何及啮合理论建立平面二次包络鼓形蜗杆传动的包络理论,依照鼓形蜗杆齿廓螺旋线创建鼓形蜗杆实体模型,采用二次开发使鼓形蜗杆与具有内齿轮特性的面进行布尔运算,求解出高精度的二次包络内蜗轮齿面。与一次包络鼓形蜗杆副相比,鼓行蜗杆副具有双线接触、接触面大、齿面间易形成动压油膜和承载能力更强等优点,其内置蜗杆结构为后续机器人智能关节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总结归纳阿基米德蜗轮制造经验,开发了基于VB程序的阿基米德蜗轮飞刀齿形计算程序,使用该程序能迅速精确地求解出蜗轮飞刀齿形数据,使计算过程由繁变简,刀具质量和效率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几何推导确定蜗轮齿厚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环面蜗杆副的相对运动方向是沿蜗杆齿面螺旋线的方向.因此,蜗杆螺旋线方向的齿形是影响蜗杆副啮合性能的主要因素.根据空间啮合原理,文中提出了环面蜗杆螺旋线方向的合理齿形是蜗杆齿面的法曲率半径变化曲线.在以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用先进的三维软件对曲率齿形环面蜗杆的啮合性能进行了研究,首次观察到三维立体蜗杆副上的接触线.研究结果验证了曲率齿形环面蜗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以及曲率齿形环面蜗杆的优良性能,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数控加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渐开线齿形误差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渐开线齿形误差的测量方法,包括标准曲线法、标准轨迹法和坐标法,并且分析和比对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渐开线齿形误差的计算,以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6.
摆线凸轮活齿传动原理及齿形理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型摆线凸轮活齿传动是一种内齿轮齿廓为摆线及其等距线的二齿差活齿行星传动。在简要介绍其传动的原理和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求解凸轮廓形的齿廓法线法,论证了正、负号凸轮活齿传动齿廓的一致性。详细推导了摆线内齿轮活齿传动凸轮共轭齿形的啮合方程,给出了数值算例及啮合仿真结果,并讨论了该传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为准确掌握变齿厚渐开线齿轮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宏微观啮合性能及各设计参数对啮合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传动副数学模型,推导出啮合几何学方程,研究了螺旋角、传动比、法向模数及压力角等主要设计参数对啮合性能的影响规律;综合考虑选取优化设计参数并进行传动副样件加工,通过传动副对检试验考察了接触斑点的分布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在满足环面蜗杆喉部中径强度和刚度要求的情况下,适当螺旋角、较大传动比、较大法向模数和较大压力角会获得优异的接触线分布、接触区域和较优的微观啮合质量;右侧的微观啮合质量优于左侧的微观啮合质量;传动副样件接触斑点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右侧齿面接触斑点分布更好,验证了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毕诚  董学朱 《机械传动》2001,25(1):36-39
对直廓环面蜗杆传动类型进行分类,对现有主要修形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Ⅱ型为首选传动类型;以△i和△a综合修形最佳,引入修形量△b>0可以扩大蜗轮齿面接触区,并给出了△i、△a和△b修形参数的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19.
从传动摩擦学观点出发,对啮合理论和润滑理论进行了耦合研究。探讨了齿面接触点上的卷吸速度,并对相对滑动速度在接触线法向的分量和卷吸速度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对双包络环面蜗杆传动作润滑分析时以用卷吸速度作为运动参数为宜,因而提出用卷滑比来作为衡量齿面摩擦学性能的运动参数。  相似文献   

20.
基于CAXA制造工程师计算机软件平台下,根据蜗杆传动原理,通过建立精确的阿基米德蜗杆的齿廓,实现阿基米德蜗杆计算机三维精确造型,该方法为蜗杆设计、啮合、磨损分析及加工制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