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着重从应用的角度出发 ,介绍目前广泛应用于欧美企业测量系统精度的评定方法———R&R法 (重复性和再现性法 )。该法从测量设备本身误差R(重复性 )、测试人员的操作误差R(再现性 )和评定样件的选取三方面综合考虑对测试系统精度的影响 ,实现了测量系统精度的综合评定  相似文献   

2.
施亮星  何桢 《工业工程》2007,10(6):100-104
探讨在典型计量型测量系统条件下,样本含量的选择对测量系统重复性和再现性误差估计的影响。以重复性与再现性相关统计量的区间估计的探讨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分析方案中测量人数、样品数和重复测量轮数的选择对置信区间的影响,从而给出测量系统重复性与再现性评定中合理确定样本含量的方法,为提高测量系统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的效率和有效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探讨在典型计量型测量系统条件下,样本含量的选择对测量系统重复性和再现性误差估计的影响.以重复性与再现性相关统计量的区间估计的探讨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分析方案中测量人数、样品数和重复测量轮数的选择对置信区间的影响,从而给出测量系统重复性与再现性评定中合理确定样本含量的方法,为提高测量系统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的效率和有效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准确测量是生产高质量IGBT的重要保证。本文介绍了IGBT检测误差产生的各种原因及其对测量数据统计特性的影响,重点讨论了量具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在Gage R&R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Gage R&R分析在IGBT检测过程中的应用,并将Gage R&R分析成功的应用到半导体检测领域。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验GR&R法在电能表检定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重复性:用GR&R法在正常和正确操作情况下,由同一操作人员,在同一实验室内,使用同一仪器,并在短期内,对相同试样所作多个单次测试结果,在95%概率水平两个独立测试结果的最大差值。2.再现性:两个不同的实验室对同一试样进行测定两个分析结果接近的程度,再现性的值总是大于或等于重复性,因为再现性的测量结果考虑了重复性引起的偏差。结论:本法可以作为检验“检检定系统是否正常”的一个工具  相似文献   

6.
JD18投影万能测长仪的测量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JD18投影万能测长仪组成的测量系统为研究对象,制定了万能测长仪测量系统分析计划,依次对该测量系统进行稳定性、偏倚和线性的分析,认为该万能测量仪的稳定性、偏倚及线性满足要求,采用均值-极差法对测量系统的重复性与再现性进行分析,其重复性与再现性指标10%%R&R=26.45<30%,测量系统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7.
孟东林  吴钒  王维龙 《计量学报》2017,38(6):758-762
介绍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开发的一套精密球面近场扫描法天线校准装置(400 MHz~110 GHz)在测量天线归一化方向图(限于幅度)时的不确定度评定。以“自我比较法”为基础,简介了探头、安装对准、数据采样和射频系统等引入的18个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结果,重点针对天线暗室反射引入的不确定度不易评估的难题,基于射线追踪法提出了一种分析、测量和计算相结合的“干扰法”。评估结果表明该套近场系统在-40 dB副瓣电平内,重复性优于0.1 dB (26 GHz)、在忽略探头极化误差时的扩展不确定度优于2.7 dB。最后分析了球面近场天线测量的不确定度特点。  相似文献   

8.
针对激光跟踪仪在使用过程中精度方面的问题,设计了三组实验,运用均值极差法对比分析了千分尺与激光跟踪仪测量系统的重复性与再现性,确定了激光仪的测量公差,并分析了激光仪精度的变异分量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测试》2015,(Z1):138-142
为确保质量参数量值传递的准确性,保证标准砝码检定装置的溯源性,该文对标准砝码检定装置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不确定度评定中综合考虑测量重复性、仪器误差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最终得到了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评定结果小于仪器误差的三分之一,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利用测量方法的重复性标准差与再现性标准差对实验室的评定方法,分别就存在标准物料与不存在标准物料两种情况给出了对实验室按照精密度和偏倚进行评定的方法,同时也给出了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绝缘电阻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运用GUM法对绝缘电阻表100V档50MΩ点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从重复性、标准装置最大允许误差和最小步进等6个方面分析影响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因素。结果表明标准装置最小步进和环境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很小,可忽略。GUM法简单、高效、精度高,适用于绝缘电阻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  相似文献   

12.
基于改进置换算法的圆参数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按最小包容区域法评定圆度误差的改进置换算法,利用拟合精度较高的相对代数距离法设置置换算法的起点,符合最小条件,减少迭代次数,加快计算速度,提高拟合精度.建立了圆参数评定的数学模型,设计了相应的误差评定软件,成功地应用到了微机型万能工具显微镜的测量软件上,并给出一个影像法测量光滑环规直径和圆度误差的实例,将改进置换算法的评定结果与其它评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置换算法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和计算速度.  相似文献   

13.
表面粗糙度仪的测量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以JB-1C型表面粗糙度测试仪组成的测景系统为研究对象,制定了表面粗糙度仪测量系统分析计划.采用均值-极差法对测量系统的重复性与再现性的分析步骤、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做了详尽的剖析和讨论.认为该测量系统的偏倚、线性和稳定性能满足要求,其重复性与再现性指标10%≤%R&R=17.9%<30%.测量系统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14.
色差对机器视觉尺寸测量精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机器视觉尺寸测量系统照明光源为复色光时,色差会使图像边缘轮廓变得模糊,主要研究色差对尺寸测量精度的影响。方法以搭建的机器视觉尺寸测量系统为平台,分别采用白色(复色光)、红色、绿色、蓝色的LED背光源作为照明光源,采集标准圆柱体图像,经软件系统处理后获得测量结果。结果当照明光源为复色光时,重复性测量误差和线性度误差分别在1μm和2μm以内;当采用单色光作为光源时,重复性测量误差和线性度误差分别控制在0.5μm和1μm以内。结论色差对机器视觉尺寸测量的重复性和线性精度都有影响,可以采用单色光来避免色差,从而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5.
正测量数据由测量系统给出,是判断产品尺寸是否合格的依据。测量系统误差主要是"人、机、料、法、环、测"等各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测量系统分析,特别是自制专用测量工装,在使用前必须进行重复性和再现性(GRR)分析。一、GRR工具简介1.定义在测量过程中,由检验人员、设备/仪器/量具、测量对象、操作方法和环境所构成的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复现性,被称为GRR,它是分析测量系统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6.
双盘式渐开线测量仪的测量误差源可以分为影响生成理论渐开线精度的误差因素、影响被测渐开线齿形在测量过程中位置精度的误差因素等.对所有误差源引起的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指南>(GUM)与蒙特卡罗法计算了仪器测量渐开线圆柱齿轮(m=4、z=30、α=20°)齿形时的测量不确定度(U99)分别为0.67μm与0.54μm.对部分误差源进行补偿后,测量仪的测量不确定度(U99)分别为0.34μm与0.36μm.蒙特卡罗法消除了GUM评定仪器测量不确定度过程中的一些缺点,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值更接近于真实值.经过分析可知,双盘式渐开线测量仪的测量精度可以满足1级(GB/T10095.1-2001)精度渐开线圆柱齿轮齿形的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于寻找符合最小条件的圆度误差评定方法。首先详细介绍圆度误差评定的最小二乘法、最小包容区域法和最优函数法的算法模型与实现方法;然后,在三坐标测量机上对被测圆进行采样点坐标数据提取,分别用最小二乘法、最小包容区域法和最优函数法对给定圆进行误差评定。结果表明,最小包容区域法评定精度最高,最优函数法评定精度次之,最小二乘法评定精度较低。  相似文献   

18.
轴瓦厚度测量机稳定性的测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轴瓦厚度测量系统分析计划的制订,测量系统偏倚特性、稳定性和线性分析.对测量系统的重复性与再现性分析步骤、计算过程、分析结果做了详尽的剖析与讨论.认为自行开发研制的轴瓦厚度测量机的偏倚特性、稳定性和线性能满足测量要求,其重复性与再现性指标R&R%<30%,基本上具有所需的测量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圆度误差是评价机床加工精度的重要指标.为实现机床圆度误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对基于球杆仪测量的机床圆度误差的贡献因素及不确定度评定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采用最小二乘法(least sqaure method,LSM)对圆度误差进行评定.然后,基于黑箱理论提出了多源融合误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接着,根据球杆仪测量机床圆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三角测量的原理出发,对双光源光切法三维轮廓测量系统的精度进行了深入讨论,分析了系统各环节的误差产生原因及对测量精度的影响程度,得出了系统误差、特别是光学系统成象倍率误差是影响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各环节误差的改进措施,并进行了对比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