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混合碱效应对CBN磨具用玻璃结合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调节结合剂配方,改善结合剂性能是提高CBN磨具使用性能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研究了Na2O-Li2O、Na2O-K2O、Na2O-Li2O-K2O不同混合碱对CBN磨具用硼铝硅酸盐玻璃结合剂熔融温度、抗折强度、矿物组成、热膨胀系数及热膨胀软化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R2O总量为20%不变的情况下, 调节碱金属氧化物的组成及比例可使玻璃结合剂的某些性能出现明显的"混合碱效应":抗折强度从40.37 MPa增至51.89 MPa,热膨胀系数从10.32×10-6/℃降至 8.40×10-6/℃, 添加三元混合碱系列的玻璃结合剂性能比添加二元混合碱系列的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常规的熔体冷却法制备了以Bi2O3–B2O3–ZnO为基体,外加氧化物(SiO2、GeO2、TeO2和Sb2O5)的玻璃试样,对比研究了氧化物对玻璃结构、转变温度、软化温度、析晶温度、热膨胀系数、抗弯强度和化学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基体中加入SiO2,对降低玻璃的热膨胀系数最有效;加入TeO2,对降低玻璃的转变温度和软化温度最有效;加入Sb2O5,不仅能降低玻璃的转变温度和软化温度,使ΔT最大,而且能改善铋酸盐玻璃在封接过程中易析晶的问题,热膨胀系数较低,抗弯强度最大,化学稳定性最好。通过利用Fourier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热分析研究了玻璃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某些周期表第五族元素P、Sb、Bi的氧化物对于Pbo-B_2O_3-SiO_2系玻璃形成范围的影响;测定了玻璃的析晶性能、显微硬度、热膨胀系数、软化温度、化学稳定性等性能,并指出其中某些玻璃可用做封接材料。  相似文献   

4.
硼硅酸盐玻璃具有优良的抗热冲击性能和优异的光学性能。主要探讨了Al2 O3对硼硅酸盐玻璃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测试分析了Al2 O3含量不同时玻璃的结构变化,测试了玻璃的热膨胀系数,转变温度、膨胀软化温度、粘度和化学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Al2 O3的加入使得玻璃结构中[ BO4]减少,[ BO3]相应增加,从而使得玻璃结构疏松。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增大,Tg 和膨胀软化点Td 降低,化学稳定性减弱;但玻璃的软化点Tf 在Al2 O3含量小于3%时,随Al2 O3含量增加有降低趋势,大于3%时随Al2 O3含量增加有增大的趋势。玻璃的高温粘度随Al2 O3的加入增大,但低温粘度减小。  相似文献   

5.
李宏  唐小喆  姚亚蕊 《硅酸盐通报》2017,36(10):3248-3253
以Bi2O3-B2O3-ZnO-SiO2体系为基础玻璃,通过调整玻璃组分,研究分析了B2O3、K2O和ZnO含量对玻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的热膨胀系数、软化温度及化学稳定性会随着玻璃组分中B2O3、K2O和ZnO含量的不同而改变,当B2O3、K2O和ZnO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3%和5%时,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和软化温度分别为83.524×10-7℃-1和525.9℃,且化学稳定性良好,符合汽车玻璃油墨对低熔点玻璃粉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R2O-A l2O3-B2O3-SiO2-TiO2-F玻璃系统中在碱金属氧化物R2O(Li2O、Na2O、K2O)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节R2O的组成,分别研究了组成变化对玻璃热膨胀系数、化学稳定性和转变温度Tg、软化温度Tf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R2O组分的调节可以明显降低玻璃的热膨胀系数、酸性失重、转变温度Tg以及软化温度Tf,而对碱性失重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整ω(Bi_2O_3)/ω(BaO)比例关系,研究了Bi_2O_3-B_2O_3-BaO低熔点玻璃体系结构和性能,通过DTA测定了玻璃软化温度和转变温度,热膨胀测试仪测试玻璃膨胀系数,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别研究玻璃结构和玻璃化程度。结果表明:玻璃的软化温度和转变温度都随着BaO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均处于较低的温度变化区间;玻璃的热膨胀系数随着BaO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升高,XRD表明,玻璃的玻璃化程度良好,没有析晶。  相似文献   

8.
n(B2O3)/n(SiO2)对硼硅酸盐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热膨胀仪、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仪研究了硼硅酸盐玻璃的结构与性能随n(B2O3)/n(SiO2)和n(B2O3)/n(Na2O)的变化规律,深入探讨了结构对分相、热膨胀系数和膨胀软化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热膨胀系数取决于玻璃中[BO3]、[BO4]和[SiO4]的数量变化;玻璃的转变温度和软化温度主要由SiO2决定;[BO3]对玻璃的分相有着重要的影响;不论n(B2O3)/n(Na2O)比值多少,玻璃结构中均存在[BO3]和被破坏的[SiO4]。  相似文献   

9.
负热膨胀填料是调节低温封接玻璃热膨胀系数和性能的重要组分。本文以PbO-B_2O_3-ZnO-F系低温封接玻璃作为基体,研究了不同粒径和加入量的CaPbTiO_3对封接玻璃的热膨胀系数、转变温度Tg、软化温度Tf和流散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基体玻璃中加入CaPbTiO_3填料后,可显著降低复合玻璃的热膨胀系数,而流散性变化较大;随CaPbTiO_3填料粒度的减小和加入量的增加,对基体玻璃粘滞流动阻力也逐渐增大,以致复合玻璃的流散性变差,一般填料加入量要控制在50wt%以内,以免封接温度过高;通过不同粒径和加入量的CaPbTiO_3的引入,可制备出系列化热膨胀系数和封接温度的复合玻璃。  相似文献   

10.
采用传统高温熔融法制备得到了多组无铅电光源玻璃,利用热膨胀仪对各组分玻璃的热膨胀性能进行测试.分析了不同氧化物替代Na2O后对热膨胀系数和膨胀软化温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当三元碱金属氧化物(Li2O,Na2O与K2O)共存时,热膨胀性能出现复杂的混合碱效应;当碱土金属部分取代碱金属时,碱土金属氧化物对性能的影响并非按照离子的大小呈现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玻璃的电阻率和介电性能不仅与碱金属的含量有关,还与其相对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自然补偿器的设计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荣杰 《广东化工》2009,36(7):256-257,273
文章主要介绍了自然补偿器的设计和应用。通过对配管设计等原则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便于更好地掌握自然补偿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林伟忠 《化肥设计》1998,36(4):53-57
详细介绍管壳式换热器中管子和管板的各种胀接方法包括机械胀接、爆炸胀接、液压胀接和胀接等。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涂装烘炉及相关部件热膨胀在工程实践中的处理过程,对不同构件的热变形,进行了分类和整理。提出了用绘制热膨胀分配图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炉体及炉内构件的热变形问题的思想,给出并详细阐述了4项具体措施。经工程实例验证,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其他类型烘炉热变形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徐子芳 《水泥工程》2005,(3):69-70,74
通过常规实验和基础实验,采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了膨胀剂的适宜掺量和对水泥砂浆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膨胀剂能补偿部分收缩,有效抑制或减少裂缝的产生,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试验条件下试验所用膨胀剂的适宜掺量应小于6%:对补偿收缩混凝土,其限制膨胀率应作为第一性指标。  相似文献   

15.
换热器换热管与管板的胀管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荣贵 《化肥设计》2002,40(6):8-11
介绍不同材料胀管连接使用的温度及压力范围,分析了影响胀接强度及密封性能的主要因素,对机械胀接法与液压胀接法中的特殊要求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
立式带膨胀节换热器轴向膨胀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静力学对带有膨胀节的立式换热器轴向膨胀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分别考虑热膨胀、内压等因素引起轴向伸长和重力导致的轴向变形。通过算例对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热膨胀是主要因素,其他因素影响在总变形量的5%以内。  相似文献   

17.
螺环原碳酸酯类膨胀单体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膨胀单体和膨胀聚合反应的特点是在聚合过程中能产生体积膨胀 ,可以用于环氧树脂粘合剂的改性研究。膨胀单体中很重要的一类是螺环原碳酸酯。本文综述此类单体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8.
Q相-C2S-C4AF-C12A7水泥作为膨胀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奉华  徐德龙 《硅酸盐通报》2005,24(4):107-109,113
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基体、Q相-C2S-C4AF-C12A7水泥作为膨胀剂、加入少量石膏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研究。研究表明:Q相-C2S-C4AF-C12A7水泥能够作为膨胀组分,调节Q相-C2S-C4AF-C12A7水泥和SO3的量,能够得到所要求的膨胀水泥。从DTA和XRD得知,其膨胀源主要是钙矾石(AFt),它形成的速度及数量,可以通过控制Q相-C2S-C4AF-C12A7水泥和SO3的量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从高分子材料设计角度研究一种固化时具有适当膨胀性或较低收缩率的材料。对膨胀聚合反应研究发现,带有膨胀基团双环原酸酯的材料在阳离子引发剂存在下开环时具有膨胀特性。我们采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制备了带有活泼羟基的双环原酸酯4-羟甲基-2,6,7-三氧杂二环(2,2,2)辛烷,首次进行了双环原酸酯4-羟甲基-2,6,7-三氧杂二环(2,2,2)辛烷和大分子未封端聚醚预聚物的反应,得到了具有较大相对分子质量的两端带有双环原酸酯膨胀基团的长链大分子膨胀单体。在阳离子引发剂的作用下,该物质于130℃能够发生开环聚合反应,膨胀率平均为0.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