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四次会见》是亨利·詹姆斯早期关于国际题材的短篇名作。评论家通常把詹姆斯国际主题小说中主人公的悲剧结局解读为美国天真对欧洲世俗的失败。这样的解读过于笼统。此篇文章以赛义德的后殖民文化批判理论为依据,结合詹姆斯本人关于欧美文化的观点,试图从文化角度对《四次会见》中主人公卡罗琳·斯宾塞悲剧结局的根源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考察成语具有语言、文化“全息块”、“活化石”的特点出发,提出了“成语文化”这一全新的概念。进而分析了成语文化的四个主要特征:蕴含性、典型性、系统性、丰富性。文章认为,成语文化的研究应该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其中主要是成语文化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辞书研究。文章还认为,在条件成熟时,可建立“成语文化学”。  相似文献   

3.
《史记》对母子关系的叙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代社会中的母子关系格局或其时的观念对于母子关系的理解.在《史记》中,上古帝王的母子关系呈现了周前"夫妇不分"的性别关系;近世帝王母子关系显现了周代以来社会政治对于母子关系的性别建构;在中下层社会的母子关系中,母亲担当了儿子道德培养的职能并成为儿子生命的守护者.总体而言,《史记》中的母亲在母子性别关系结构中处于从属地位.  相似文献   

4.
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学者论述甚多,但大都偏执一方,或云出于义愤,或云实现父愿,或云出于史官之职责等等。作者从历史和自身两个角度论述了司马迁著述《史记》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法,更是一种认知方式.以总结隐喻的认知机制为基础,综合探讨了隐喻的翻译方法并将其运用到《红高粱家族》葛氏译本的分析中.研究发现葛氏译本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原作中的隐喻,有利于英语读者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意象、缩小不同民族间的认知差异;同时,这也为分析和判断莫言英译作品的隐喻译介效果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史记》是我国伟大的历史著作,开创了不虚美、不隐恶客观记载历史的实录精神。正因如此,它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笔者在研读《史记》时,发现太史公除了原原本本记载历史事件外,其对历史人物的外貌描写也是秉承实录精神,对人物外貌进行客观直录。因此,文章尝试从其对先贤将相外貌的直录和对芸芸众生的凡人外貌的尚真的两个层面,来管窥其坚持的实录精神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从哲学"类"的视角分析体育的"类文化"本质。结果表明:体育是运动技能提高与人性完善协调发展的"类文化"活动,是人的物性生命"以文化成"人性生命的"类生命"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史籍中有关于汉代户赋的记载。《汉书》记载:“五年五月诏:‘非七大夫以下,皆复其身及户,勿事。”注引应劭曰:“不输户赋也。”如淳曰:“事,谓役使也。”师古曰:“复其身及一户之内,皆不得徭赋也。”《史记》记载:“封者食租税,岁率户二百。千户之君则二十万,朝觐聘享出其中。”宋人徐天麟在《西汉会要》卷五一中列有“户赋”一条。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学者论述甚多,但大都偏执一方,或云出于义愤,或云实现父愿,或云出于史官之职责等等。作者从历史和自身两个角度论述了马马迁著述《史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英国导演丹尼.保尔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通过精心的营构,体现了后殖民文化语境下资本主义文化霸权的双重性和复制性。本文试从影像本身的四个特征来诠释这种双重性和复制性。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实现中国梦、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底与精神命脉. 习近平在内政外交上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维,蕴含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深理解. 以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为指导,创新传统文化研究,可能获得新的丰硕成果,包括:以探讨内源性精神动力为目的的传统文化价值研究、以探讨优秀文化基因以及基因重组为目的的传统文化内容研究,以探讨普遍性价值、建立文化自信为目的的传统文化现代化研究. 创新研究有助于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从语义对等、风格对等和读者反映三方面通过举例来逐一对许渊冲的《离骚》英译本和霍克斯的《离骚》英译本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各个译本的得失,领略两位译者不同的汉英翻译技巧,许译本更加注重形式对等,而霍译本更加注重语意对等和读者反映。对于《离骚》这样的典籍,两位译者的翻译都有不完美之处,只有肯定功能对等对汉英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时在注重功能对等的同时更加注重形式对等,才能使译本得到更多读者的认同。  相似文献   

13.
李商隐咏史诗中表现出的女色祸国倾向,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历史上确有其事的女色祸国,二是女色和帝王的好色相结合的误国。李商隐咏史诗中表现出这一倾向的原因,与当时晚唐社会的历史环境及政治背景有关,也与诗人自身特殊的经历有关。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新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就新形势下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课程改革 ,包括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旅游的本质、旅游业的灵魂。目前,大众旅游在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旅游资源造成了很大影响,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该文从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入手,从广义的文化安全角度来探讨目前不同类型人文旅游资源所面临的文化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地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楚辞》是对中国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的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英译是融合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为一体的跨时空对话活动。在当今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形势下,尤其需要学贯中西、译研并举的中国译者的主动译介。译者应注意保持译文的异域风味与流畅可读性的统一,采用化深为浅、韵律变换、译注兼顾等方法再现原文的思想内涵和美学情致。《楚辞》英译作为中国典籍英译的缩影,在中学西传的过程中具有进一步推介中国学术、客观诠释中国形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的教育科学研究中,存在着两种比较明显的趋向:一是对国外的教育理论顶礼膜拜的"尊奉热",二是排斥国外教育理论的狭隘的本土主义。这两种思潮是文化进化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在教育领域的表现。立足于本土文化,对国外的教育理论进行扬弃式的吸收,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应当是我们教育理论研究者们的理性选择和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8.
无论何种语言教学,其实质肯定不仅仅是教授该语言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同样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在实施一种文化教育,所以在实施这种语言文化教育的同时就不能仅仅只向学生传输语言本身的知识,更要结合语言特点赋予其丰富的语言文化信息,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英语授受的效果。本文旨在通过理论与笔者自身大学四年英语教学实际经历相结合的方式,浅析英语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所起的良好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承担起传承文化、发展文化、繁荣文化的历史责任。高等学校作为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推动力量,本文旨在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对构建校园文化的路径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中西饮食文化的特点及现状的对比性分析,论证了整个中西文化在如今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已经和谐地共存在一起,这同时又促进了文化向多样性发展,提出应当尊重和容忍异质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