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章对DOCSIS系统作了一些定位的分析、横向的比较和纵向发展的简介. 第一节双向宽带网的主流技术及中国有线电视宽带网的现状 一、DOCSIS是目前宽带网的主流技术 DOCSIS是Data Over Cable System Interface Specification的缩写,即在有线电视系统中的数据接口规范.DOCSIS系统俗称CM系统,因为DOCSIS系统中有两个主要设备:一是电缆调制解调器,即Cable Modem,简称CM;二是CMTS,即Cable Modem Termination System的缩写.CMTS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交换机,常置于前端或分前端机房中,而CM则置于用户端.  相似文献   

2.
一 前言 自1997年DOCSIS标准产生到现在,DOCSIS标准经历了近10年的发展,其版本也由最初的DOCSIS 1.0、DOCSIS 1.1、DOCSIS 2.0到目前最新的DOCSIS 3.0版本,每个版本都会兼容前一个版本并且会有一些新的技术融合进来。  相似文献   

3.
在简要介绍DOCSIS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重点叙述了DOCSIS2.0上行物理层新增加的S-CDMA调制技术,并且对DOCSIS2.0与DOCSIS1.x在上行物理层所采用调制技术以及不同调制方式和带宽下的频谱效率、最大数据带宽、载噪比门限等方面作了详细分析和比较,最后对基于DOCSIS ATP2.0 Cable Modem的测试作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融合EPON与DOCSIS的EoC技术与双向网改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国内HFC网络双向网改的历史进行了回顾,描述了DOCSIS在中国的渊源,对当前主流EoC技术进行分析,并指出其在实际部署中存在的问题,引出一种集成EPON ONU和DOCSIS的EoC创新方法,对DOCSIS EoC的实现方法、网改及网管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5.
有线电缆数据服务传输规范(DOCSIS)是为基于光纤同轴混合网(HFC)的宽带多媒体接入应用而开发的工业标准.新出台的DOCSIS2.0版本与目前广泛应用的1.x版本的一个主要差别是在上行信道接入方案中加入了同步码分多址(S-CDMA)技术.针对DOCSIS2.0与DOCSIS1.1的这一区别,着重阐述DOCSIS2.0中采用的两种多址接入技术,即高级时分多址(TDMA)技术与S-CDMA技术的性能比较,并建立模型,用MATLAB仿真它们在不同信道条件下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DVB—RC与DOCSIS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针对目前交互式有线电视系统的两种主要标准DVB-RC和DOCSIS进行了技术,应用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比较。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宽带网的迅猛发展,目前CableLabs已经着手开始DOCSIS 3.0版本的制定工作,DOCSIS 3.0将我们提供更高的网络接入速度。  相似文献   

8.
1 横向:CCMTS支持C—DOCSIS全系列架构 C—DOCSIS是由广电总局科技司牵头,中国主流运营商及企业参与制订的NGB接入网中国行业标准。CCMTS是由数码视讯集团旗下鼎点视讯科技有限公司基于C—DOCSIS标准而开发的工业级产品,传承了C—DOCSIS技术架构的优势.同时也融入了工业设计的考量与智慧。  相似文献   

9.
浅析DOCSIS标准及其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DOCSIS标准发展的历程。标准的逻辑组成及结构和DOCSIS标准对HFC网络的性能要求。对DOCSIS系列标准的技术特点进行了阐述,指出DOCSIS标准的演进对于有线电视网络发展双向宽带数据业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第四章DOCSIS3.0概述与工作原理在讲完DOCSIS3.0第一部分物理层规范后,现在我们进入DOCSIS3.0第二部分MAC层和高层协议部分。MAC层协议是DOCSIS的最核心部分,为便于对该部分的理解,本书特别设立第四章,即DOCSIS3.0概述与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1.
—DOCSIS标准发展概述及基本特点 1.标准发展过程为规范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Modem.CM)的宽带接入,美国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主流有线电视设备供应商、电视工业研究机构等于1988年组建成立非赢利组织CableLabs(有线电视实验室)。CableLabs主要研究新的广播电视技术.发布规范、认证产品。1995年11月.  相似文献   

12.
第二章数据传输结构和协议栈本章对DOCSIS系统的理解提供了一个路线图,可作为理解今后各章的纲领。第一节数据传输的参考结构一、DOCSIS网络DOCSIS网络示于图2-1。  相似文献   

13.
孙靓  苏晓华  冯振明 《电视技术》2004,(3):25-27,31
在阐述DOCSIS接口规范及协议堆栈的基础上,介绍了Cable Modem系统的软、硬件构成,并分析了DOCSIS中Cable Modem系统上、下行数据流的构成、流向和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分析比较DOCSIS与Euro-DOCSIS的区别,并介绍兼容这两种规范的新一代CMTS及其设计.  相似文献   

15.
琚艳锋 《中国有线电视》2013,(12):1388-139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网融合已成为全球公认的未来信息通信的发展方向。由于行业的垄断,三网融合至今尚未完成。阐述我国的3种网络的特点以及DOCSIS3.0技术,分析DOCSIS3.0在三网融合中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6.
HFC网络上行通道的汇聚噪声是制约开展交互式数据业务的一大瓶颈。DOCSIS2.0规范了两种完全独立的调制编码技术,即:A-TDMA和S-CDMA,较好地解决了汇聚噪声问题。  相似文献   

17.
DOCSIS与EPON技术综合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向网络改造是采用DOCSIS还是EPON技术,在全国范围内争论不休,从技术、应用、成本和未来发展等各方面综合分析了两种技术的特点,为网络运营商在选择网络改造路线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HFC网络上行通道的汇聚噪声是制约开展交互式数据业务的一大瓶颈。DOCSIS2.0规范了两种完全独立的调制编码技术,即A-TDMA和S-CDMA,较好地解决了汇聚噪声问题。  相似文献   

19.
高宗敏 《有线电视技术》2012,19(12):115-118
第十章DOCSIS工程调试第一节DOCSIS工程调试的特点及其重要性一、DOCSIS在中国——历史回顾与现状我国的有线电视双向改造的试点工作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开始了,已有近十八年的时间。最初的十年只有一种模式,即DOCSIS模式,又称CM系统。在多个城市进行了试点工作,有的城市进展得比较好,有的城市则不那么理想,总体说来还是不理想的。反映的主要问题是系统不稳定、常常掉线。我们的产品,例如双向放大器和光节点等也是按照DOCSIS标  相似文献   

20.
《有线电视技术》2014,(9):116-117
2014年8月,慕尼黑―DOCSIS(数据电缆服务接口规范)3.1为HFC(混合光纤同轴)网络提供了高速数据传输服务.为了帮助DOCSIS3.1标准的规划部署,罗德与施瓦茨公司提供了首款DOCSIS 3.1 信号分析软件R&SDSA。通过该软件,有线前端设备、电缆调制解调器和网络器件制造商以及有线电视运营商可以对实际的DOCSIS3.1 信号进行高精度的BER 和MER 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