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虚拟超声波无损探伤系统前端电路设计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虚拟式超声波无损探伤设备,介绍了该仪器设备的前端电路设计与实现,主要包括:用于激励超声波探头的脉冲发射电路,高增益的超声波接收电路,以及隔离、滤波等相关的信号调理电路.在前端电路的设计实现中,以AT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实现对信号发射与接收的控制.这些电路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和成熟的技术,电路功能强、易于实现,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实验结果表明,这些电路性能稳定可靠,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工业中对非接触性移动物体的探测和报警需求,设计了基于AT89C52单片机作为微处理器的小型探测系统。该系统由微处理器、超声波发射电路、超声波接收电路、报警电路组成。阐述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超声波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的设计,并且对其中一些参数进行了讨论。通过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对移动物体的探测,具备稳定,可靠性高,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超声波探伤仪收发电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收发电路是超声波探伤仪的重要组成单元,它完成从超声波发射和接收到衰减、检测、放大等一系列超声波信号在探伤仪中的模拟部分的信号处理.简要介绍了超声波探伤仪收发电路的信号处理过程,根据探伤仪对收发电路的要求,分析了收发电路设计要点,详细说明各单元电路中关键器件的选择依据、电路特点和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4.
参量换能器收发电路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超声波参量换能器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一种声学参量换能器结构、超声波发射电路和声波接收电路。发射电路由正弦信号产生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和补偿电路等组成,声波接收电路由前置放大电路和带通滤波电路组成,并利用NI公司的6024E数据采集卡进行数据采集。理论分析表明,当原波信号为87 kHz时,利用该收发电路可以较好地实现参量阵差频信号的发射与接收。  相似文献   

5.
用于超声波测距的发射及接收电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具有超声波测距功能的仪器设备中,用于驱动超声波发射及接收的电路设计种类较多。从产品的成本及体积考虑,多数采用集收发于一体的超声波换能器,采用这种设计的产品,其款式和价格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电路设计方面需要更高的要求,在发射时发射电路不能破坏接收电路,接受电路也不能影响发射;在接收信号时,由于信号较弱,应尽量减少由发射电路所造成的对信号的损耗。我们所设计的电路如附图所示,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针对油田钻井过程中的测漏问题,为保证准确地检测出油井的漏失位置或地层,同时为提高整套测量装置的精度,开展了对测漏仪的关键技术传感器收发电路的设计进行研究。文中讨论了超声波时差法的测量原理,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传感器探头的接收电路和发射电路,实现了利用传感器探头发射和接收信号的功能,为后续电路和信号处理提供了基础。在实验室环境中搭建简易的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探头的发射接收电路的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对中短距离的测量,比如在智能小车避障、车辆定位中对前方的障碍物进行判断,利用主控器件单片机和一系列外围器件进行超声波测距系统的设计.具体设计包括超声波发射电路、超声波接收电路、液晶显示电路及温度补偿电路等硬件模块,并利用Keil C平台进行了相应的软件设计.其中在接收电路中设计的增益控制部分有效地解决了当回波信号过于微弱时系统测量误差加大的难题.在实验室对设计好的测距系统进行了实地性能测试,实验表明,系统的测距最大值为120 cm,测量精度为0.1 cm.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钢轨探伤的超声波发射电路中常用的是基于电容充放电原理的负尖脉冲的激励方式,超声波发射重复频率受电容充放电速度的影响,且激励电压不恒定,直接导致测量结果定量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高铁钢轨探伤的正负脉冲激励的超声波发射电路,采用与超声探头周期相同的正负脉冲对探头进行激励,实验结果表明,该超声波发射电路脉冲在4KHz重复频率下激励电压稳定,接收电路通道间无干扰,符合高铁钢轨探伤使用要求。本文网络版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1643.htm  相似文献   

9.
《无线电》2009,(3):64-65
无线发射接收电路在智能救援车上的应用极大地方便了对智能救援车的控制,电路包括无线发射、接收两部分电路。一、无线发射电路(见图1)1.无线发射电路原理 无线发射电路见图1,集成电路U1采用PT2262。PT2262是台湾普诚公司生产的一种CMOS工艺制造的低功耗低价位通用编码电路,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利用超声波来控制厨用炉灶火焰的节能系统设计方案,给出了基于单片机控制电路、超声波发射电路、超声波接收电路以及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该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控制准确,节能充分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超声波传感器广泛应用于风速、风向的测量,前端电路的设计直接关乎系统性能的好坏.为达到稳定的驱动效果,驱动电路采用了低压驱动方式.为能接收稳定、准确的超声波信号,设计了接收及信号处理电路,进行接收抗干扰限幅处理、前置放大、带通滤波、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和电压比较,将所接收的超声波交变电压信号转换成可供FPGA 直接使用的数字信号.实验结果验证,各个电路模块的设计均满足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刘思双  冯涛  张柯 《电子世界》2013,(23):129-130
该文创新设计了一种多个双频超声波探头的超声波接收电路,适用于海洋鱼类资源探测等需要用到多个超声波探头的场合。该接收电路由前级放大电路,开关切换电路,带通滤波电路和后级放大电路组成。DSPIC单片机负责控制,接收电路多对一分时切换。采用了收发隔离电路,使得超声波探头可以工作在收发一体的工作方式,有效的节约了电路和探头的成本。  相似文献   

13.
模拟集成电路的测试与故障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华 《电子学报》1995,23(10):81-85,31
本文综述了模拟集成电路的测试及故障检测等有关问题,首先介绍面向性能的测试方法,然后讨论故障模型和面向故障的测试方法,在介绍了模拟集成电路的可测性设计技术之后,讨论了利用电源监测进行故障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电子线路综合实验模块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提出了电路基础实验模块化的思想,给出7个基础实验模块的电路设计图,并给出了由这7个模块组成的两个小型综合实验电路系统的设计框图。在基础电路模块设计中充分考虑器件的通用性,提高实验的可行性,并与理论课的相关内容紧密结合,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在综合实验电路设计中既包含模拟电路的内容,又包含数字电路的内容,充分体现电路的综合性,并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电路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5.
吴海峰  李德敏  邹剑 《通信技术》2011,(10):97-98,101
M-Bus是一种专门用于公共事业仪表的总线结构。智能水表数据采集器是智能水表远程抄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地介绍了M-Bus通信协议以及基于M-Bus总线的数据传送工作原理,并根据原理进行了相关的电路设计,具体包括发送电路和接收电路,所设计的两种电路简单实用。采用的控制器是STC系列的双串口单片机STC11F04E,并给出了主程序流程所做的数据采集器具有实时性好,成本低,稳定性高等优点,在具体的应用中有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性能良好的电路装置离不开PCB线路板正确合理的布线设计,地线的布线设计是整个电路布线设计的基础。基于此,主要介绍了模拟电路PCB印制板布线中地线的串联布线与并联布线,直流电源的布线,单元电路的去耦及回路共用地线阻抗的消除等问题,也介绍了布线设计的相关要点,为模拟电路PCB板的布线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由于模拟电路的非线性、易受外界干扰等因素,模拟电路的故障在设备总故障中占很大的比例。因此,对模拟电路的故障诊断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文中针对雷达电路的故障进行快速有效的特征提取,采用神经网络中ELM网络建立诊断系统结构,并通过对具体电路的仿真,输出ELM网络的诊断结果。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操作简便、诊断精度高的特点,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T形电路的回转器实现电路的设计方法。该方法以T形电路为基础,通过修改电路的结构,接入两个电压控制电压源,利用运放电路来实现这两个受控源,给出了一种回转器实现电路的设计过程。给出的设计实例和Multisim电路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所讨论方法易于理解且具有普遍性,对于回转器以外的其它特定二端口电路的设计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低功耗RFID电源产生电路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标签是创新消费模式、提升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热门新科技,但是由于功耗和成本的原因阻碍了其广泛应用.介绍了一种电子标签芯片电源产生电路的优化设计,探讨了限幅电路、整流电路、模拟电源电路、数字电源电路和EEPROM高压电路的低功耗设计技术和实现方法,提出了融合并联分流的限幅电路、改进的桥式整流电路、带有低压检测复位功能的模拟电源电路.低功耗电源产生电路已成功应用到无源电子标签芯片的设计中,并在SMIC O.35μmCMOS工艺下流片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