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智能汽车人机交互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以“设计”为出发点,以未来智能汽车的人机交互为对象,对相关技术、产品和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展开趋势研究。方法 基于百度-湖南大学智能设计与交互体验联合创新实验室架构,由百度人工智能交互设计院联合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智能汽车人机交互设计趋势的相关研究。研究采用桌面研究结合专家访谈和创新工作坊的方式,得到基础数据;通过聚类归纳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结合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经验,探讨智能汽车人机交互设计的未来趋势,形成该领域的设计洞察,获得关于智能汽车人机交互设计的九大趋势。结论 九大趋势分别为从运载工具到交通系统、连接与分离、共享服务、无处不在的显示、接管与移交、实体媒介交互、个性化、多通道融合交互和智能情感交互。九大趋势将对未来智能汽车人机交互设计趋势的研究带来启发,支持未来智能汽车的设计、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2.
未来汽车造型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晏合敏  徐秋莹 《包装工程》2011,32(8):72-74,108
结合近年出现的概念车,具体分析新技术对车身总布置、底盘构造、车体结构、外部及内部空间的影响,未来生活方式会发生如何变化。另外当汽车设计步入"轻周期"时代,设计师在进行汽车设计时需遵循的三大设计原则:美观性原则、易用性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这些设计原则在设计过程中如何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自动驾驶汽车车外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研究与实践,为自动驾驶汽车车外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提供指导。方法从文献研究出发,以汽车车外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案例分析入手,分析了驭势科技城市移动空间、百度—红旗L4级自动驾驶乘用车、Semcon微笑概念汽车和梅赛德斯奔驰F015概念车的车外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并从中总结了汽车车外人机交互界面设计要素,包括位置、技术、文本、图形、色彩、拟人等关键要素,并通过车外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实践与评估、语料分析等方法,总结了汽车车外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要点。结论自动驾驶汽车车外人机交互界面设计要点,即简单明确性、熟悉性、一致性和互动舒适性,对于设计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与实践能够为行人提供可用的汽车车外人机交互界面。  相似文献   

4.
蔡萌亚  王文丽 《包装工程》2023,44(6):430-440
目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汽车座舱逐渐从纯粹的驾驶空间升级为智能移动生活终端,人机交互的智能化趋势日益显著,通过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为汽车智能座舱交互设计的优化方向提供参考,旨在为智能汽车用户带来更好的驾乘体验。方法 总结相关文献发表概况,梳理智能座舱的发展历程并阐述智能座舱及其交互设计的含义,对智能座舱及其交互设计的研究现状、关键技术、设计案例等进行梳理和归纳。结果 总结得出汽车智能座舱交互设计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结论 目前智能座舱交互设计面临着交互性与安全性的矛盾平衡、舱内与舱外的协同交互、智能座舱与其他智慧生活形态的有机连接、智能交互的应用实现等四个主要问题,并呈现出交互模态多元化、复合化,交互方式人性化、情感化,交互设计场景化,交互相关技术日益成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卜捷捷 《硅谷》2011,(1):44-44
在2010年的伦敦、北京、成都、纽约等国际车展上,宝马、丰田、奥迪、大众等知名厂商纷纷推出旗下的概念车和新型跨界汽车,未来汽车的发展已经进入全球视野,就将对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以Level 3级别自动驾驶汽车的接管系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HMI设计对驾驶员在典型接管场景下的驾驶信任度的影响.方法 采取了文献查阅、案例研究、理论分析、用户研究、系统设计、实验评估等研究方法,基于驾驶信任度的理论模型,设计典型驾驶场景下的人机交互界面,增加驾驶员对接管系统的信任度,提高使用Level 3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对HMI设计方案制作了关键原型和效果图,并在模拟驾驶器上进行了设计验证.结果 对方向盘进行灯带变化设计和中控信息基于信任的透明度设计,有效提高了接管场景下人对自动化系统的信任度,并提高了接管效率和用户满意度.结论 信任度是在用户与产品交互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的,HMI设计应该考虑在交互过程中人机信任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未来产品设计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随着制造技术的成熟,产品设计可发挥的空间越来越宽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重新考虑产品与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汽车造型设计为例,从使用者这个角度进行论述,得出未来产品造型设计将把情感化设计作为设计重点,设计定位将更注重个体性与差异性,使用者将参与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人类的各种感官功能将得到充分挖掘,在经历了物质的消费时代后,我们正进入一个情感的消费时代.  相似文献   

8.
孙胜军 《硅谷》2014,(20):196+184-196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轿车的需求量逐年在上涨,随之而来汽车发动机故障越来越多,这对汽车的诊断技术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本文对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技术做出了一定的阐述,同时提出相关案例进行说明,并对汽车发动故障诊断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希望能为汽车行业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数码产品人机交互界面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胡杰明 《包装工程》2014,35(18):61-63
目的研究数码产品的人机互动。方法分别从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定义、设计意义和设计原理研究了数码产品的人机交互界面。一个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好与坏,会直接对软件的使用产生影响,关乎一个数码产品的市场与前景。结论交互界面的设计,需要遵守规范性、易用性、美观与协调、独特性、快捷方式以及安全性的原则,统筹兼备,才能设计出一个好的数码产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研究在已有参数化模板的基础上,利用与模板参数匹配的参数信息文件,通过适当的人机交互,快速地进行模具参数化设计。方法利用CAA技术在CATIA平台上,开发了基于模板的汽车覆盖件交互式模具设计系统,将模板化与参数化的思想相结合,达到了拉延模具设计全流程的标准化。结果系统提供了新产品型面导入、参数批量调整、标准件快速定位和模具结构设计检查等功能,将拉延模具的设计过程流程化。结论系统实现在已有模板基础上全流程完整的模具"再设计"方案,有效地减少了设计人员的重复性工作,提高了模具的设计速度。  相似文献   

11.
刘伟  辛欣  朱燕丛  贾京鹏 《包装工程》2017,38(20):23-26
目的探索交互设计的方法与流程在基于车联网的HMI交互体验设计过程中的应用方式,推进车联网技术在HMI交互产品中的应用。方法以交互设计方法与流程为基础,分析和对比不同课题中交互设计的方法和流程的应用方式,利用策略性设计成果检验方法的有效性。探讨了交互设计方法与流程在HMI交互体验研究和设计中的有效应用方式。结论结合案例表明了交互设计方法与流程在HMI交互体验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指导作用,时刻基于用户中心理念对具体方法进行灵活组合运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旧式纸管机效率很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急需改进.将变频控制和人机界面引入纸管机中,完成对旧式纸管机的技术改造.介绍了变频器控制的要求和纸管机的基本控制方式;重点介绍了变频器和人机界面的通讯,两者的结合使用,实现了纸管机在线调速、产能计算等更多附加功能,使操作简单易行.实际运行表明,新型纸管机的生产效率提高了7倍,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操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汽车中控触屏按键的尺寸及驾驶员交互特性,为设计提出指南及建议.方法 采用文献调研法建立汽车人机界面评测指标,基于驾驶仿真系统,通过实验收集安全性与用户体验维度的主客观数据,对不同尺寸的按键进行测试评估,探索驾驶员的交互操作特性.结果 按键尺寸大小与点击按键位置、视觉主观评分、工作负荷、可用性存在相关性;按键点击位置与按键中心的距离随按键尺寸增大而增大;点击按键位置倾向于左侧;主观评分、可用性与按键尺寸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工作负荷表现则相反.结论 建议中控触屏按键尺寸为9~15 mm,经过公式换算可适应不同尺寸的车载屏幕.车载界面设计布局常用控件应多在左侧或扩大控件的操作热区.将汽车人机界面评测应用于车载中控触屏按键研究中可以为界面设计规范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杜金亮  冯运莉  张颖隆 《材料导报》2021,35(15):15189-15196,15204
随着大气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且全球范围面临着能源危机,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节能减排仍然是全球性的研究主题.汽车行业被要求在不降低安全性的前提下减轻车身质量,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汽车的轻量化推动先进高强钢从第一代发展到如今的第三代.先进高强钢主要通过合金成分设计、热轧、冷轧、热处理等工艺的配合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调控来实现轻量化和安全性,且其内部变形机制研究更有助于把握性能调控过程.第一代、第二代汽车用钢的弊端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主要以铁素体等软相作为基体,导致钢的综合力学性能差,难以实现真正的轻量化;另一方面,第二代汽车钢性能的提升是以大量合金元素的添加为代价,生产成本较高,而且在商业化大生产当中铸造、热处理等工艺难以精细控制,存在诸多弊端.因此,第三代汽车钢得到良性的发展,其综合力学性能填补了第一代与第二代汽车钢之间的空白.Q&P钢作为典型代表,利用淬火-配分工艺,对多相、亚稳态和多尺度的微结构进行精细控制,可以获得马氏体、铁素体和奥氏体的混合组织.与第二代相比,第三代汽车钢的合金元素含量更低,满足了降低成本的要求.面心立方(FCC)与体心立方(BCC)的混合结构使得第三代汽车钢具有高强塑积(抗拉强度×延伸率)的特点,它的性能已接近时代汽车用钢的目标水平.本文概述了新型汽车用Q&P钢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合金元素的作用、成型时的回弹,按照热处理工艺参数顺序(加热温度、淬火温度、配分温度、配分时间)阐述了工艺优化的内在原理.总结了塑性变形的强韧机制——"四种效应、两种机制",思考了Q&P钢动态力学性能对工程实际应用的重要性,根据重大研究成果提出新的Q&P钢强化建议——晶界相变强化.最后描述了当前Q&P钢基础理论研究和工业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对该领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综述了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3个组成部分-载体、活性涂层和活性组分的研究现状及其研究进展,指出了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锻件在装备制造行业领域属于重要的承力基础零部件。随着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锻造行业迫切需要向智能制造方向发展。从智能锻造系统的4个模块阐述了智能锻造技术的发展:第一个模块为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及集成控制系统,是自动化产线的核心,用于执行端命令的下达;第二个模块是多机器人协作优化系统,用于调节机器人及设备运动以保证产线高效运作;第三个模块是锻造产线实时数据存储及分析系统,用于判断实时产线运行状况以触发新事件;第四个模块为新锻件工艺快速开发系统,用于新锻件工艺的设计与开发。还分析了目前智能锻造领域存在的问题,认为只有建立企业、高校和研究所等的紧密联系,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攻关,在此基础上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才能促进智能锻造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是节能、降耗、环保和安全,使用高强度汽车用钢可以有效地达到这一目标。介绍了几种高强度钢,如高强度IF钢、DP双相钢、TRIP钢、BH钢、CP复相钢、马氏体钢、TWIP钢、QP钢等的原理、性能以及开发现状。阐述了第三代高强度汽车用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徐悬  刘键  严扬  杨建明 《包装工程》2020,41(4):10-19
目的对人工智能在产品创意设计方法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性地介绍,从定义、理论研究与传统设计方法的比较加以了系统阐述,对现有的设计理论与技术有所增值。方法利用文献综述的方法,从传统设计方法、基于程序的设计方法、基于数据驱动的生成设计在产品创意设计研究中的成果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比较了不同设计方法的核心思想、优缺点以及设计应用,并分析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设计方法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结论通过智能化设计水平将设计方法分为3类,其研究结论有助于设计研究者选择合适的研究途径与合理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