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解决供应商关系管理中数据利用率不足的问题,充分提升数据价值的挖掘能力和应用效果,提升供应商管控水平,推进现代供应链的建设,本文基于HHM理论构建了供应商大数据分析模型,科学设计模型关键要素,采用“通用+专用”的方式选择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四分位法等多种科学评分方式获取供应商评价结果。供应商评价结果具有多种场景应用性,包括供应商分级管理、供应商分类管理、相关性分析、预警分析、产品行业分析等.相关场景的应用有利于释放大数据内在价值,解释供应商生产、技术等方面的能力和状态,从而更加全面、深入地掌握供应商实际情况,实现电网公司供应商关系管理水平的大幅提升,助力采购优质电力设备,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2.
质量过硬、价格合理的电网设备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而供应商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文章将大数据理念和方法应用到电网设备供应商管理评价领域中,构建了基于大数据的供应商管理评价模型框架,重点从电力设备产品属性和供应商属性2个维度提取31项供应商分类指标体系,将主观赋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从而实现对不同供应商的科学评价和分类。基于应用实例的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为电力企业采购部门制定采购方案,完善供应商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科学合理地评估电网运行安全能力,本文采用等级相关主观赋权法和指标信息量集成客观权重的综合赋权法,综合确定电网运行安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最终权重。构建了含有分辨系数的改进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模型,对某电网运行6个时期的安全能力进行评价,并与传统的灰色绝对关联度模型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企业信息化环境下,因复杂、冗长的计算加工过程以及计算数据元的质量问题对指标准确性和可信度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本文在对数据溯源领域相关技术和模型进行研究的基础之上,分析了指标数据的溯源过程;并结合贵州电网公司指标管理与数据认责管理的实际,通过对W7模型进行扩展,设计了针对指标数据溯源的内容模型,对溯源过程所需记录的信...  相似文献   

5.
基于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面向纺织企业进行绿色供应链评估模型设计。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其中包含硬性指标与绿色指标两项一级指标与多项二级指标。通过改进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估法有机结合,针对纺织企业绿色供应链的供应商做了全方位定量评估。同时以实例分析验证了纺织企业绿色供应链评估模型,结果表明,引进评估人员信度可以避免评估人员存在主观性差异,从而影响评估指标权重赋值,所构建一致性序列关系与评估矩阵一致性要求相符,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所计算的综合评估指标权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引进模糊综合评价法可客观、定量评估供应链供应商,评估结果具备较高客观性与公平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电网企业有效管理配电变压器供应商困难,且管理成本高、差异化管理研究尚缺乏的现实情况,本文从设备全生命周期角度出发,构建了涵盖“采购阶段”,“入网运行阶段”及“退役报废阶段”的配电变压器供应商分级管理评价模型,模型具体含“供应商资质能力评价结果”、“设备到货抽检一次性通过率”、“设备专项抽检一次性通过率”、“设备缺陷率”、“设备重大缺陷率”、“设备缺陷事故率”及“资金回收比”等7个二级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FAHP构建了模糊互补判断矩阵,确定了每项指标的权重,进行了一致性校验,结果良好.算例中对南方电网公司20家配电变压器供应商进行了分级排名,结果符合客观事实。电网企业可基于此对供应商进行差异化管理,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7.
针对国内装备制造业特点,分析了全球供应链条件下的供应商评价体系.分析了国内装备制造产品的主要特征,如产品装配过程复杂、供应链管理复杂、产品构型管理复杂等.提出了一种新的供应商评价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三角模糊数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应用层次分析得到评价指标权重,采用灰色关联度对企业供应商综合能力进行评估;以某装备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为研究背景,建立了供应商评价模型,通过应用实例分析说明了本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组合赋权中权重分配不够客观准确的问题,提出基于离差最大化组合赋权的煤矿安全评价法。综合分析煤矿安全生产的风险原因,建立包含12个一级指标、50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与变异系数法计算各指标的客观权重,通过构建的离差最大化组合预警评价模型使两种赋权法的组合结果最佳,利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检验其兼容度。以6所矿井为例进行实例验证,得到的风险等级量化值为{0.65,0.62,0.60,0.32,0.63,0.55},兼容度为0.8632。结果表明该模型充分融合了指标的权重信息,避免了主观分配法和平均分配法忽略指标数据实际意义的错误,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客观地评价微信营销效果,进而为企业总结营销状况、调整营销策略提供依据,提出了运用熵值集成赋权确定指标权重的微信营销效果模糊多级综合评价模型。首先以层次分析模型为基础对微信营销效果的影响因子进行总结并分层,再运用双基点熵权法改进多级指标权重的处理过程,从而得到客观的赋权值,并与Delphi法结合集成赋权确定最终权重,进而运用改进的模糊多级评价模型对微信营销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对5家微店的微信营销效果做了实证分析。实证应用结果表明基于熵值理论的集成赋权法,不仅克服了现阶段评价方法存在指标赋权过程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的缺点,也体现了专业意见的重要性。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合专家意见和实际数据挖掘,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速煤矿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建设和提升煤矿突发事件应急能力,需对煤矿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进行评价,以揭示煤矿企业应急管理不足之处。应用习惯领域理论提出了我国煤矿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赋权方法,证明了处于平衡状态的领域的指标权重与控制系数及各指标的关联度有关。通过实例说明该模型确定煤矿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赋权方法是可行的,并与传统赋权方法--AHP法和熵值法得到权重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赋权方法结果准确和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前电力大数据的质量不高,提高电力大数据的质量有利于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根据对电力系统数据质量评估流程及架构的分析,提出了MapReduce并行化的K-means算法,用于对大数据进行分类处理;构建了电力大数据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电力大数据的指标权重;最后通过灰色评估方法求取数据质量评价等级.最后对所提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2.
因新疆独特的地理、环境、温度等条件,信息、通信设备分布广,距离远,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差。在供电行业信息通信作为智能电网框架的重要一环,在其中发挥着关键性的技术支撑作用,如何最大程度发挥信息通信领域的专业优势,需要创新思维,改变固有的模式。利用大数据对信通设备进行精益化管控,可以实时掌握信通设备运行的状态,及时解决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隐患,消除设备存在重大缺陷,最大程度的保障智能电网的可靠运行。本文提出了利用大数据平台质量评价的方法。依托一体化信息大数据平台强化全过程管理,突破了全寿命周期资产管理的技术难点,通过全面科学的数据治理,最终使信通业务数据的标准化程度、共享化程度大大提高,达到产权、设备、资产一体化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针对物流单元在生产供应链中出现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分析可追溯体系中的质量监控需求,提出了一种用于供应链可追溯系统的预警模型,对整个供应链的检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预警可能导致物流单元质量问题的原因并进行诊断。针对供应链中四种常见的数据异常,提出了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统计学分析的分析算法。实例分析和结果表明,该预警模型能够有效地区分异常数据的类型,实时地对追溯系统的检测数据进行监控及预警。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提高电力物资供应商评价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供应商评价模型,首先,在现有供应商评价的基础上引入企业社会责任维度,构建了包含组织因素、产品因素、供货因素、售后因素及社会责任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为了避免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法主观因素赋权的不足,采用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AHP+FA)改进其权重计算方式;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可为电力公司招投标管理及运营决策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集成化服务供应链的物流服务商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集成化服务供应链的基础上,从客户满意度、服务质量、服务成本、企业资质、协同能力和绿色竞争力六个方面,构建了比较全面客观的物流服务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计算出物流服务供应商权值向量和专家打分计算出各个二级指标的权重,构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供应商评价模型,通过综合评价计算出各个物流服务供应商的评价总权值。最后,结合案例说明,建立的服务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能够比较全面地评价供应商,为研究物流供应商选择提供有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设备质量是电网安全稳定的物质基础,提高电网装备水平,推动电网装备迈向中高端,持之以恒提升电网本质安全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只有把好电网设备入网质量关,即从采购质量入手,才能从本质上提高设备质量。近年来,国网公司在招标前开展供应商资质能力核实,通过对供应商的资质、业绩等信息及现场实际生产情况核实确认,初步掌握了潜在供应商是否具备生产合格产品的资质和能力。但仍存在设备运行期间发生重大故障等情况。因此,为有效防控和杜绝产品技术风险,推动现有电力企业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强化电网全过程质量管控,从源头入手提高设备质量,建立基于PSO-ELM的供应商选择机制,推动电网设备向中高端迈进、提升电网本质安全与可靠水平。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电网设备选型和供应商选择困难问题,提出一种电网设备质量评价方法。基于生产管理系统中设备缺陷、故障、退役等运行数据,考虑不同设备投运年限、缺陷故障严重等级以及由于质量问题提前退役等因素的影响,构建相对完整的设备缺陷率、故障率和设备寿命评价模型,从而形成对设备质量的整体评价,为设备选型采购、设备运维策略优化提供更为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电力传输过程中,存在输电线路、变压器、母线等电气设备出现损耗从而降低供电效率的情况,目前常用无功补偿的方式来解决此问题。因此无功补偿装置的性能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对于无功运行管理方面缺乏高效的手段,亟需完整科学的方法进行指导。针对上述问题和需求,本文首先应用大数据技术构建了支撑评价指标计算和分析的数据层,根据发电机组无功运行考核的实际业务需求分析提出了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设备可用率、设备折旧率和设备故障率三个二级指标,最后提出了层次分析法与熵权值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应用本文提出的指标对并网发电机组的无功运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能够从客观角度反映机组的实际运行情况,为电网运行专业管理人员提供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19.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petitive strategies used by modern enterprises. The main aim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s to integrate various suppliers to satisfy market demand. Meanwhile, supplier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stablishing an effective supply chain. Traditional supplier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methods focus on the requirements of single enterprises, and fail to consider the entire supply chain. Therefore, this study proposes a structured methodology for supplier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architecture.In developing the methodology for supplier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in a supply chain, enterprise competitive strategy is first identified using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 (SWOT) analysis. Based on the competitive strategy, the criteria and indicators of supplier selection are chosen to establish the supplier selection framework. Subsequently, potential suppliers are screened through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TOPSIS), a multi-attribute decision-making (MADA) method is adapted to rank potential suppliers. Finally, the Taiwanese textile industry is used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tion and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This study facilitates the improvement of collaborator relationships and the management of potential suppliers to help increase product development capability and quality, reduce product lifecycle time and cost, and thus increase product market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