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几种早实核桃坚果中蛋白质、脂肪酸组成成分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测定结果表明,早实核桃坚果中蛋白质价与实生核桃相比没有明显区别,但蛋白质总含量高于实生核桃;早实核桃坚果中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实生核桃。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烘烤类澳洲坚果果仁的品质评价指标并建立品质评价体系,本文选取21种不同温度和时间烘烤的澳洲坚果果仁,对其进行了16项品质指标(褐变值、水分、总酚含量、ABTS+自由基清除率、酸价、过氧化值、硬度、破裂力、剪切力和7个感官评价项目)的测定和评价,并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16项指标进行分析,筛选出烘烤类澳洲坚果果仁品质评价的关键性指标。结果表明,随烘烤温度和时间的增加,澳洲坚果果仁水分、硬度、破裂力、剪切力以及感官评价的硬度均呈下降趋势,而褐变值、酸价、过氧化值、感官评价中的颜色、香气、香甜味、焦苦味、脆度、总体喜好度总体呈上升趋势,总酚含量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16项品质评价指标之间,11对指标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66对指标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褐变值与感官评价中的颜色、香气、脆度、焦苦味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水分与硬度、破裂力、剪切力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总体喜好度与褐变值、总酚含量、ABTS+自由基清除率呈正相关,与硬度、破裂力、剪切力呈负相关,与感官评价中的颜色、香气、香甜味和脆度呈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130 ℃/30 min烘烤的澳洲坚果果仁综合得分最高;结合聚类分析,最终确定水分、褐变值、硬度、ABTS+自由基清除率、酸价和过氧化值6个指标为评价烘烤类澳洲坚果果仁品质的关键性指标。本文的研究结果为烘烤类澳洲坚果果仁的品质评价和研发加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西藏核桃引种到内地后坚果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的‘清香’核桃作对照,测定分析了西藏核桃以及引种至河南的西藏核桃的坚果品质。结果表明:西藏核桃引种至河南后,坚果纵径、横径、侧径和果形指数并未发生显著性变化,而出仁率则显著升高,由42. 56%升高到47. 92%;脂肪酸组成发生显著变化,油酸含量由24. 99%下降到15. 69%,与河南‘清香’核桃(16. 36%)近似;亚油酸含量由54. 83%升高到63. 84%,与河南‘清香’核桃(63. 77%)近似。脂肪酸主成分分析表明,河南引种的西藏核桃与西藏核桃相距较远,而与河南当地的‘清香’核桃相距较近,说明生长环境是影响西藏核桃脂肪酸组成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为深入开发利用西藏核桃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深入了解河北省核桃资源现状,为优良核桃品种的选育和种质创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河北省103份核桃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蛋白质、脂肪及脂肪酸组分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03份核桃资源脂肪、蛋白质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2.15%、16.66%,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7.31%、...  相似文献   

5.
云南紫仁核桃脂肪酸含量及营养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泡核桃作对照,测定分析了28份云南紫仁核桃样品的脂肪酸组成成分,其脂肪酸组成及含量为棕榈酸3.70%~7.68%、棕榈油酸0.02%~0.48%、硬脂酸0~2.80%、油酸15.80%~43.16%、亚油酸44.67%~67.80%、亚麻酸4.10%~10.40%、花生酸0~0.29%、花生油酸0~0.22%。各脂肪酸含量的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花生酸变异最大,棕榈酸和亚油酸变异较小;脂肪酸各组成成分中油酸与亚油酸、亚麻酸有较大的负相关;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5.028%,基本概况了全部8个脂肪酸组成成分的主要信息;对各紫仁核桃脂肪酸含量及营养特性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其中27份紫仁核桃的脂肪酸相对含量及营养价值均大于对照泡核桃。  相似文献   

6.
绍兴香榧坚果品质变异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绍兴香榧品质情况,提高香榧品质及商品价值,对来自绍兴香榧核心产区12 个香榧样品的21 个外 在和内在指标变异情况进行研究,并对其变异情况及坚果综合品质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香 榧外观及内在品质各指标差异显著。香榧样品种仁平均油脂质量分数为50.28%,蛋白质平均含量为12.70 g/100 g, 而且不同产区之间差异皆显著(P<0.05);香榧种仁不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在60.08%~75.77%,主要为油酸和 亚油酸。经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可知,嵊州的香榧综合评价值最高,其次依次为诸暨的香榧和绍兴稽东的香榧。 种子长度、油脂质量分数、种子质量、蛋白质含量、油酸和亚油酸质量分数是评价香榧品质质量的重要指标。综 合评价分析表明坚果品质综合表现较优的为嵊州香榧。综上,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可以对香榧坚果品质进 行评价和其简化。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市售坚果脂肪酸的组成和营养价值,以18种市售坚果为原料,采用干柱法对其油脂含量进行测定,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坚果油脂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和营养评价.结果 表明:18种市售坚果种仁富含油脂,油脂质量分数为43.15% ~ 63.70%;脂肪酸以油酸(8.05% ~ 84.60%)和亚油酸(1.27% ~76.2...  相似文献   

8.
19种不同产地核桃的营养成分及脂肪酸的分析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国家标准法,对广西和云南地区产的19种核桃样品进行果品质量、水分、灰分、总蛋白质、总脂肪、脂肪酸等各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19种核桃样品的理化成分分析表明水分、灰分、蛋白质的含量均与其文献报道和国标规定的范围相符;除南丹中堡外,各品种的脂肪酸含量均大于65%,凤山顶猫最高。样品间出仁率的差异较为明显,凤山顶猫和云新核桃的总出油率最高。凤山顶猫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金城紫的单一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云新核桃的多价不饱和脂肪最高。以核桃全果换算分析可知,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前三的品种为月里巴峨、凤山顶猫和云新;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前三为云新、南丹中堡和凤山顶猫。ω6/ω3最低的前三位的样品为娘青、漾杂光明和龙佳。无论从核桃仁的脂肪酸含量分析排位,或核桃全果的脂肪酸含量分析排位,或是以ω6/ω3结合脂肪酸类型进行分析,均可作为筛选优良核桃品种的依据,可为广西和云南产核桃品种的筛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不同核桃贮藏前后油脂理化特性与脂肪酸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好利用国内外核桃资源,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贮藏前后国内外七种核桃油中的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五种主要脂肪酸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并且测定了七种核桃油脂的酸价及过氧化值。结果表明,核桃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在90%左右,部分核桃品种各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贮藏后,各脂肪酸含量发生变化。不同品种核桃脂肪酸变化不同:酸价先缓慢增加,之后增加较快;过氧化值先增大后减小,不同品种核桃酸价及过氧化值变化有差异,但趋势相同。核桃油脂酸价及过氧化值与不饱和脂肪酸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利用国内外核桃资源,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贮藏前后国内外七种核桃油中的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五种主要脂肪酸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并且测定了七种核桃油脂的酸价及过氧化值。结果表明,核桃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在90%左右,部分核桃品种各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贮藏后,各脂肪酸含量发生变化。不同品种核桃脂肪酸变化不同:酸价先缓慢增加,之后增加较快;过氧化值先增大后减小,不同品种核桃酸价及过氧化值变化有差异,但趋势相同。核桃油脂酸价及过氧化值与不饱和脂肪酸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建立有效的红花籽品质评价方法,筛选发掘红花籽优异资源,为优质红花品种选育及品质改良提供理论基础.以82份不同产地的红花籽为实验材料,测定红花籽油中的脂肪酸和9种组分含量,采用隶属函数转化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方法,综合评价红花籽油的主要营养品质特征.82份红花籽...  相似文献   

12.
研究分析18个黍稷(Panicum miliaceum L.)品种的籽粒含油量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黍稷籽粒含油量为2.54%~4.00%,均值3.71%。黍稷籽粒中主要脂肪酸为亚油酸(18:2n6)、油酸(18:1n9)和棕榈酸(16:0),含量区间分别为0.075~5.19、0.150~3.02和0.897~1.81 g/100 g,并含有棕榈油酸、硬脂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烷酸和二十四烷酸。不饱和脂肪酸(UFA)占总油脂的82.1%~ 94.6%。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10种脂肪酸含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聚类分析表明,脂肪酸组成在黍稷品种间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河西肉牛西门塔尔和安格斯牛中脂肪酸成分测定,阐明两个品种间牛肉中脂肪酸的组成和特征差异。随机选取相同育肥方式的18个月龄发育健康的西门塔尔和安格斯公牛各9头,禁食12h后进行屠宰,取背最长肌为样本,以气象色谱内标法对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肉中的脂肪酸组成及其含量进行测定,最后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两个品种牛肉脂肪酸的差异进行评价分析。2种牛肉中共鉴定出17种脂肪酸,包括5种饱和脂肪酸和12种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中棕榈酸含量最高,分别为21.81%和23.54%,安格斯牛肉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西门塔尔牛高7.10%,同时肉豆蔻脑酸、二十碳一烯酸、花生四烯酸及DHA 4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提取7个核心脂肪酸为2种牛肉中的特征脂肪酸,建立综合数学模型F=0.590×F1+0.154×F2+0.124×F3,从脂肪酸组成及综合得分上来看,安格斯牛肉要优于西门塔尔牛肉。脂肪酸测定和主成分分析揭示了两种牛肉中脂肪酸组成的特征与差异,为河西优质牛肉产品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了解猪肉脂肪酸组成,提高猪肉营养品质、促进优良猪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猪肉脂肪酸组成,比较了10个猪种肌肉内15项脂肪酸、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必需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并对脂肪酸组成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饱和脂肪酸中,南阳黑猪肌肉中棕榈酸相对含量最高(31.45%),滇南小耳猪肌肉的硬脂酸相对含量最高(17.79%),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最高的猪种分别为撒坝猪(49.02%)和南阳黑猪(25.55%)。主成分分析获得的前5个主成分可以解释全部变异的92.709%,基于主成分值的UPGMA聚类图将10个猪种归为六大类。动物脂肪酸组成受不同品种影响,中国地方猪种与国外猪种猪肉脂肪酸构成和相对含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仅以猪肉脂肪酸的构成及营养价值的角度来衡量,中国地方猪种南阳黑猪猪肉在10个猪种中品质更优。  相似文献   

15.
以泥鳅鱼籽为原料,对其基本营养成分进行测定。采用正己烷-异丙醇提取法得到鱼籽油,对鱼籽油的理化指标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并与泥鳅鱼肉、鲫鱼籽、鲟鱼籽、林蛙卵以及母乳的油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泥鳅鱼籽的营养成分为水分含量64.69%、蛋白质含量24.49%、脂肪含量5.62%、灰分含量1.56%;泥鳅鱼籽油理化指标为密度0.901 4 g/mL、折光率1.463 8、碘值105 g I/100 g、皂化值134 mg KOH/g;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可知,泥鳅鱼籽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1.30%,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较高,分别为28.02%和24.51%。通过与泥鳅鱼肉、鲫鱼籽、鲟鱼籽、林蛙卵以及母乳的油脂比较,发现泥鳅鱼籽和母乳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基本一致,非常接近健康食用油黄金比例1∶1∶1,而且泥鳅鱼籽的主要脂肪酸组成和母乳的基本相同,具有较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放牧和舍饲绵羊肉的脂肪酸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盛产天然放牧牛羊肉,规模化舍饲也在农区和禁牧地区迅速发展,但不同饲养方式绵羊肉的脂肪酸特征缺乏系统评价。从内蒙古东北部、东中部和西部3 个典型纯牧业和农牧业区的7 个旗县采集草原放牧绵羊肉109 份和舍饲绵羊肉30 份,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对各旗县绵羊肉样按放牧和舍饲2 种饲养方式或地域聚类进行PCA,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放牧肉样聚集在一起,巴彦淖尔农区舍饲肉单独聚类,放牧和舍饲同地域内各旗县和品种聚类均未能分离;股二头肌和羊肥尾多数脂肪酸含量存在差异,但放牧和舍饲肉样间特征脂肪酸有一致性;羊肥尾脂肪酸对2 种饲养方式的区分效果比股二头肌好;放牧肉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α-C18:3 n-3(α-亚麻酸)、C14:1和C14:0含量显著高于舍饲肉,放牧股二头肌和羊肥尾n-3 PUFA含量为舍饲的6.0 倍和4.2 倍,而α-亚麻酸含量为舍饲的4.6 倍和3.9 倍,舍饲绵羊肉n-6 PUFA、反式脂肪酸和C18:2 n-6c(亚油酸)、C18:1 n-9t(反式油酸)含量显著高于放牧肉。  相似文献   

17.
18.
棉籽油脂肪酸组成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收集于我国棉花主产区的82 份棉籽为实验材料,用全自动索氏浸提装置提取棉籽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气相色谱仪对棉籽油脂肪酸组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探讨不同产地棉籽油脂肪酸组成的差异,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棉籽油的特征脂肪酸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棉籽仁出油率在18.84%~30.28%之间,平均出油率为24.95%。棉籽油中含有13 种脂肪酸,主要以亚油酸(51.99%~60.88%)、棕榈酸(18.30%~25.68%)和油酸(12.28%~18.50%)为主,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73.62%,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亚油酸、亚麻酸占57.44%。除十七烷酸外,不同产地的棉籽油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并呈现明显的地域性。豆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锦葵酸、亚油酸、苹婆酸、二氢苹婆酸和花生酸是棉籽油的特征脂肪酸。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动物油脂提取中的应用,明确萃取过程中脂肪酸的变化规律,以羊肉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羊肉油脂,分析油脂提取效果,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脂肪酸质量分数和组成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超临界CO2萃取羊肉油脂的萃取率可达22.04%,与未处理组相比,经超临界萃取后肉中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显著降低了11.37%(P<0.05),超临界萃取的油中饱和脂肪酸无显著变化(P>0.05);超临界萃取后肉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较未处理组显著提高9.20%(P<0.05),其中棕榈油酸相对含量显著增加了61.00%(P<0.05);超临界萃取的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与未处理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其中棕榈油酸的相对含量显著提高了70.10%(P<0.05);超临界萃取肉和油中均未检出反式油酸,且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及组成无显著变化(P>0.05)。因此,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可应用于羊肉油脂提取,有利于提高超临界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