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多联机空调系统的特性,分析了配管长度对多联机空调系统制冷量和能效比的影响;提出了合理使用多联机、提高空调系统制冷量和能效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R22和R410A多联机配管长度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多联机的广泛使用,多联机配管长度对机组性能的影响一直是业内关注的问题.配管长度的增加,虽然可以扩大多联机的作用域,但是同样带来了回油困难、制冷量衰减和系统需允注大量制冷剂的问题.这就造成多联机从理论上具有节能潜力,而实际使用中则未必.就机组配管长度对机组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讨论了多联机的经济配管长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多联机夏季运行制冷能力和COP并解决系统冬季运行因蒸发温度降低而导致的系统制热量衰减等问题,研制了一种兼具有蓄冷和蓄热功能的多联机蓄能空调系统,并进行了蓄冰、融冰释冷、蓄热、释热等运行模式下系统的性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夏季)夜间用电低谷蓄冰模式运行时间约8 h,能够蓄存380 MJ的冷量,用于增加白天运行时制冷剂的过冷度,铜管外结冰厚度约为35 mm,能够保证系统融冰供冷8 h;在释冷运行模式下机组制冷量可提高29%,COP提高到136.4%;在(冬季)夜间低谷时蓄能桶中贮存热水,白天释热运行模式下,通过提高压缩机的吸气温度/蒸发温度解决了系统制热量衰减的问题,并缓解了机组结霜现象。  相似文献   

4.
针对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实际工程设计经验,提出在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冷媒配管、冷凝水系统、设计接口管理等方面的一些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依据国家标准"GB/T 18837-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和某空调电器有限公司技术协议要求,研制了一套25HP小型多联机综合实验室。在实验室中,主要采用了"空气焓差法"的测试方法,结合PID的控制,使实验室能满足多联机性能测试的温、湿度等技术要求,实现对多联机性能的测试。试验证明,被控参数均达到标准要求,能很好地满足多联机的试验需要。  相似文献   

6.
对于多联机运行性能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种,除了机组本身性能之外,还有设计因素、施工因素、建筑物客观节能因素、人为使用因素、客观天气因素等等,事实证明影响多联机运行性能的因素包括产品和施工两方面。而大部分的多联机设计都由厂家办事处专业人员完成,所以施工阶段产生的影响因素能占到全部影响因素的60%左右,本文主要总结分析施工阶段产生的影响因素,以供各位业内人士和使用单位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理论分析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制热运行时室内机制冷剂流动噪声及其控制方法,并对某R32风冷式多联机搭配4台室内机(开机模式和关机模式各2台)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处于开机模式的室内机,当其电子膨胀阀开度为90步时,流入电子膨胀阀的制冷剂处于液态,制冷剂流动噪声基本消失,此时室内机制热性能较优;处于待机模式的室内机,当其电子膨胀阀开度为30步时,制冷剂流动噪声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8.
针对多联机常规的制热控制策略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的特性,提出新的控制策略,建立了压缩机输出比控制模型和压缩机切换控制模型,设计一套10HP数码涡旋多联机系统进行验证.控制模型中以一个周期时间内排气压力的平均值作为当前压力值按照给定的目标压力区域来调节压缩机输出比,并给出了控制模型中的目标压力基准值的确定原则.压缩机切换控制策略中,设置数码压缩机为优先级高的压缩机,调节其输出能力,直到100%输出比,再切换启动定频压缩机,有利于提高性能系数.实验证明这种控制策略对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性能系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根据设计负荷计算相应名义制冷工况下的制冷量,给出变频多联机选型方法。模拟奥运会“鸟巢”的空调项目,制定2套超长配管系统方案,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多联机设计中应该解决的制冷剂控制、回油等技术问题。测试多联机运行参数,采用焓差法计算其运行能量损失,为变频多联机超长配管系统的工程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多联机具有较好的部分负荷调节性能,适宜用于“部分空间、部分时间”的空调与供暖场合.为研究其超低负荷下的机组性能,本文针对1套办公建筑中使用的多联机进行制热性能试验研究,分析其过渡季节超低负荷下的制热性能.当机组以5%负荷率制热运行时,约有55%的制冷剂流量用于保证可靠回油而不产生制热量,稳定状态下小时制热能效比低于2 ...  相似文献   

11.
结合工作实践,对多联机市场目前存在较多的不合理选型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不合理选型带来的危害.同时,通过工程实例列出不同的设计选型方法进行比较,并结合实测数据得出结论.最后,针对多联机系统选型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水环VRF空调系统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新一代变频空调——水冷VRF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定义、运行原理、组成和主要系统形式;分析了该系统的主要优点,与水环热泵系统进行了对比,并介绍了国外相关工程实例,为广大设计人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邓赛峰  刘敏  刘合心  陈华 《制冷学报》2021,42(1):105-110
为研究空调的除尘和杀菌能力,使空调提供品质优良的空气,本文设计了基于变制冷剂流量型多联式空调系统换热器的自动清洁功能。首先通过换热器产生凝结水实现室内机除尘清洗,然后通过换热器产生高温实现室内机杀菌。通过选用空调中常见的翅片管式换热器,以室内机的凝结水量和盘管表面温度为指标,实验分析了室内风机转速、压缩机频率、室外温度、运行时长等对换热器除尘和杀菌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除尘阶段,随着室内风机转速的增加,凝结水量先增加后降低,在相同的条件下运行20 min,室内风机转速为350 r/min时凝结水量达到最优值186 g,可以达到最优的清洁效果,增加运行时长、提高压缩机运行频率可提高凝结水量;在杀菌阶段,降低室内风机转速可提高换热器的盘管温度,转速为200 r/min时盘管温度达58.6℃,提高室外温度有利于提升杀菌阶段的盘管温度,但会降低除尘阶段的凝结水量。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VRF空调系统在室内机和室外机选型布置、风管及配电设计等方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便达到良好的空调使用效果。本文可以为VRF空调系统的设计作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土壤源多联机系统是由多联机和土壤源热泵两种技术组合而成的一种新的节能技术,其运行性能受到地源侧进水温度的影响。通过搭建试验台,研究制冷和制热时地源侧进水温度对土壤源多联机系统实际运行性能的影响,着重对地源侧进水温度达到极限温度后土壤源多联机系统运行性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从维修角度出发,系统介绍了三菱重工多联机的基本控制原理和多联机维修软件MentePC的基本功能;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多联机的故障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和维修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基于产品名义工况能效比确定的多联机作用域的不足,提出多联机季节经济性作用域的概念和基于空调系统的季节能效比(SEER)和全年性能系数(APF)的多联机季节经济性作用域的确定方法;对此阐述了基于实验数据的多联机和风冷式冷(热)水机组+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的全工况性能模型的构建方法;以南京地区办公建筑为例,应用GB/T 18837《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报批稿)给定的建筑负荷模型、制冷与制热季节各温度发生时间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名义工况能效比(EER和COP)的多联机以SEER和APF为指标的季节经济性作用域。本文提出的多联机季节经济性作用域确定方法不仅为多联机工程设计规范的完善提供一种思路,而且也可指导具体工程的方案选择和设备选型。  相似文献   

18.
冬季我国北方室外环境蕴含大量天然冷源,热力学分析表明热泵工质过冷释放的热量可以在蒸发器的等温吸热过程中获得补偿。为了研究大气自然冷源对热泵制热性能的影响,增设室外过冷器,搭建利用自然冷源过冷的空气源热泵实验装置。实验结果表明:当室外环境温度大于0 ℃,冷凝温度小于45 ℃的条件下,自然冷源过冷对热泵制热量与制热COP影响均较小,系统制热量维持在6.22 ~ 6.70 kW,制热COP维持在3.03,压缩机排气温度维持在103 ℃以下;当室外环境温度小于 -10 ℃,冷凝温度大于50 ℃时,随过冷度的增加,压缩机功率增加、排气温度显著增高,系统制热量呈先缓慢增加后减小趋势,制热COP降至2.3。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一种空气源热泵过冷融霜新型除霜方式,融霜同时不停止制热。  相似文献   

19.
机械过冷CO_2跨临界制冷循环性能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辅助循环)对CO_2跨临界制冷循环气体冷却器出口的CO_2流体进行冷却,可减小节流不可逆损失,提高循环性能。本文对机械过冷CO_2跨临界制冷循环进行热力学循环分析,结果表明:当在最优排气压力和最优过冷度两个参数条件下,循环存在最大COP。环境温度越高、蒸发温度越低,采用机械过冷方法使循环性能提升越显著,相对传统CO_2制冷循环,通过辅助循环可显著提高循环COP,降低CO_2排气压力和温度。相对CO_2压缩机,辅助循环压缩机的功耗较少。分析了辅助循环中采用11种不同制冷剂的性能,可得除R41外,其它10种工质对循环整体COP的提升程度差异不明显。综上所述,机械过冷CO_2跨临界制冷循环更适用于环境温度较高、蒸发温度较低的场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