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商业街区作为一种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当时社会灿烂商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是社会经济的一个缩影,更是人们社会生活最真实的反映.传统商业街区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形成独具特点的风貌,结晶出独特的空间系统,留下了耐人寻味的形态艺术.力求揭示那些历经流变的传统商业街区在发展模式、文化传承以及城市肌理、空间构成方面的形态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在我国许多城市兴起,保护重点由整体风貌要素扩展到建筑风貌与非物质文化内容并重。在柳林历史文化街区,盘子会作为其独有的传统文化活动形成了固定的公共文化场所,该文通过对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文化场所的传承与更新设计,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具有改善居民日常生活、发展旅游商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3)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好奇心理也促使了商业迅速发展。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传统文化受到了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视觉设计是一种可视性较强、便于感知,同时能有效满足大众审美需求与视觉欲望的重要表现手段。在视觉设计中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该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湘西地区是湖南省主要的欠发达地区,分布在其中的众多集镇,有许多保存较好的传统商业街道和商业建筑,成为湖南经济、文化的物质载体,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和不可再生的人文景观.这些传统集镇是湘西地区的一段重要的历史积淀,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而商业空间是传统集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展现传统集镇商业文化、风貌特色的重要场所.本文通过对传统集镇街道商业空间的节点、标志与标识所体现出来的意象力的解析,展现出传统集镇街道商业空间丰富多样社会生活和内涵.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2):114-116
传统村落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再生产的社会空间,承载着农耕文明创造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及受到经济发展、旅游业冲击、现代生活方式的诱惑和自然力的破坏等因素影响,大批优秀的传统村落连同其所承载的文化正逐渐消失,因此,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贵州省锦屏县隆里所村为例,分析其保护和发展面临的问题,探讨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2)
我国目前的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一些误区,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物质文化遗产即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文化传统的混淆。由于大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不足,将文物保护和文化传统保护混为一谈,所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出现偏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讲求的是"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发展",而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讲究的是"原封不动"。  相似文献   

7.
以历史街区原有的肌理为依据,梳理片区内的空间关系,尽可能地恢复原有的空间尺度关系.塑造民居形式的传统特色商业中心,依托特色商业与文化旅游铸就松陵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  相似文献   

8.
传统居民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它是构成历史文化古城、街道、村镇整体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才可以让传统居民又能得到保护,并充分发挥其在住宅、商业、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这是目前非常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所以,本文研究了怎样用现代化的设计手法,来对传统居民进行保护与合理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12)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记忆,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近些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成为了社会热点话题,社会各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非常关心。出现这样的状况主要是由于当前工业化发展速度过快,传统生活方式在被日益智能化和快速化的生活方式所代替。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体现出了时代意义,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需求。《都市发展与非物质  相似文献   

10.
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痕迹,研究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基础。历史文化遗产作为载体,将先辈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保留,将我国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优秀传统文化延续。文章结合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案例对平遥古城的整体布局、人文环境及保护规划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巨大财富,但是由于其特殊属性,纯粹的保护已不能再满足需求。本文研究整理了2000年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发展历程,吸取相关实践经验,并以西安市杜城村为研究对象,力求通过相关规划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引导保护,并凭借旅游开发对其进行宣扬与传承。  相似文献   

12.
徽州孕育了丰富而悠久的徽文化。作为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极其重要。传统村落的价值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保护与传承,传统村落就会失去文化内涵,传统村落也就得不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和更新。立足于历史文化悠久的徽州传统村落,以徽州砖雕技艺为例,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推动徽州传统村落发展中的现状和不足,并尝试分析在村落“活化”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的作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18)
龙凤纹样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瑰宝,其历史文化价值一直不容忽视。文章从龙凤纹样的传承脉络谈起,试图探索其传统文化意蕴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融入现代生活的设计,势必有利于其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6,(5)
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太多的优秀文化资源,其中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多样化的民族性更是光芒闪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诸多项目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继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就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通过调研与资料分析,提出相关方案与执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北院门街地处西安市古城区中心地段 ,是西安市发展旅游业的重点地区。通过对北院门街的现状调研 ,从街道的尺度及氛围、物质环境的改善、街区风貌的整体保护等方面提出将其改造为商业步行街 ;并对改造时应注意的以及改造后会出现的问题做了进一步探讨。力图使改造后的北院门商业步行街能够更加体现出其历史文化特色及民族特色 ,吸引更多的游客 ,缓解城市中心地段的交通压力 ,增加古城西安的特色及活力。  相似文献   

16.
从人水关系角度审视青海地区“水文化遗产”的特点与生态智慧,对于推进青海地区生态保护和传统水文化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总结青海地区“水文化遗产”的基本类型和总体特点;试图通过当地居民与自然水循环系统的长期互动模式提炼地域“水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生态智慧。指出藏族传统牧居文化和宗教信仰对于青海水域文化景观的意义与价值;提出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水安全问题突出的当代背景下,研究和践行新型生态智慧体系,是成功保护青海“水文化遗产”的关键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国家政策的引导,各地文化商业街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三河古镇作为皖中传统建筑的代表,有着不同于徽州建筑的文化底蕴,是安徽传统建筑风格的又一代表。文章以皖中传统商业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三河古镇商业街区的调研,探究其空间形态的形成与发展,以期使皖中建筑引起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6)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文化产业也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前景。其中,以动漫产业为主的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广西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地,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随着社会发展不断现代化,一些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面临着威胁。因此,将文化遗产中的文化优势与动漫产业跨越式发展状态相结合,能够有效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该文作者以广西悠久的花山崖画文化遗产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与广西动漫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应用优势,这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广州市北京路街区为例,研究了传统商业街区的建筑文化,从建筑文化与商业业态、建筑文化与商业竞争力、建筑与符号化等方面,阐述了建筑文化对传统商业街区发展的影响,指出建筑文化可以提升商业街区的审美层次,诠释城市文化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旅游发展是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乡舍民宿作为遗产资源和传统民宿相结合的产物,是促进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新型尝试和连接游客需求的中介桥梁。结合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实践,论文在阐释此类乡舍民宿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地乡舍民宿发展的资源本底,并对乡舍民宿发展所面临的约束和困境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其发展路径,旨在为农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