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8 毫秒
1.
晋祠泉域保护区位于太原市西面,面积约为2030.6km2,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晋祠所在地,晋祠泉则是晋祠的三绝之一。近几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特别是煤矿开采的日趋扩大,晋祠泉域保护区内地下水位已直线下降,而且水质严重恶化。1泉域内地下水污染现状近几年来的监测资料表明,泉域保护区污染在平面分布上,平原区大于山区,工矿企业密集区大于非工业区,排污沟渠地段大于其它地段。污染严重的区段主要集中于汾河冲积平原,平行于汾河呈条带状分布。根据太原市地下水资源研究分析报告的结论:边山一线为微污染区,官地、白家庄、…  相似文献   

2.
泉域补水可能对地下水水质及水位带来一定影响,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结合晋祠泉补水工程,通过确定补水水质标准,评价补给工程对泉域地下水水质及水位的影响,提出泉域地下水保护和监控措施。为今后同类泉域补水工程的开发和保护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晋祠是国家重点保护单位,晋祠以晋泉而著名,它不仅是我省著名的风景区和游览胜地,而且也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供水源地。 晋祠泉的流量观测工作最早始于三十年代,当时的“山西省水利委员会”对晋泉进行了偶测,如1933年实测晋祠泉流量约为2.0立方米/秒。1942年10月1日测得其流量约为2.0立方米/秒。 50——60年代是对晋祠泉初步开发利用研究阶段,初步开始了晋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晋祠泉域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和水文资料的分析研究,确定泉域地下水位回升的主要原因是关井压采和煤炭资源整合压采,汾河清水复流等水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对泉域地下水位回升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晋祠泉域岩溶地下水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嵚山 《山西水利》2012,(9):18-19,23
介绍了晋祠泉域基本情况,分析了该泉域岩溶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分布规律,从地下水质量、污染源、地下水污染主要特征等方面对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通过水质监测发现,泉域水环境质量整体较为稳定,泉域水资源实现基本好转,但局部区域水质异常,总硬度、硫酸盐等呈逐渐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6.
蒙西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项目穿越城头会泉域保护区,位于泉域中部补给径流区,沿线出露岩溶奥陶系地层,在分析研究项目建设及施工期废污水排放对泉域地下水水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泉域水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由于地下水长期严重超采和采煤排水,晋祠泉地下水的补给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泉域断流。为实现晋祠泉尽快复流,实施晋源区关井压采,确保关井压采后引黄供水的安全,建议在明仙沟内新建调蓄池,通过下渗向晋祠泉域补水,可对晋祠泉域复流起到促进作用。在确定调蓄池位置和容量的基础上,对其断面进行了设计。该调蓄池的建设,可解决部分晋祠泉补给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刘福  任波 《山西水利》2009,25(4):27-27,29
鉴于山西省岩溶大泉流量衰减、水质污染的严峻形势,根据泉域水资源水量和水质的保护要求,提出了加强岩溶泉域水资源保护措施,即合理确定岩溶泉域保护区和重点保护区;制定科学的水利发展规划和水资源总体配置方案;强化行业管理,坚持依法保护等.  相似文献   

9.
在泉域内建设大型煤化工项目将不可避免的对泉域水环境产生影响。文中以晋祠泉域内的清徐化工新材料园区项目为例,简要介绍了项目水文地质概况,论述了项目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对晋祠泉域水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并提出了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太原兰村泉域水资源保护目标的制定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岩溶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特别在北方,岩溶地下水资源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求源。近年来,由于不合理开采,已造成岩溶泉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甚至造成如山东趵突泉、山西晋祠泉、兰村泉干枯。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保护好岩溶泉域水资源,试图以岩溶泉城为单位,以太原兰村泉域水资源保护管理实践为实例,通过量化管理,确定保护目标,并通过立法确保管理目标的实施,控制地下水位下降,防止污染.希望能在泉域水资源保护管理方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泉域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达到使岩溶泉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以晋祠泉域为例,在泉域驱动因素的基础上,将泉域岩溶水系统概化为一个多输入-双输出的系统,输入项为当年及前7 a的降水、岩溶水开采量和采煤排水量;输出项为晋祠泉总排泄量,即出流量和侧排量。然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BP神经网络2种随机模型,建立泉域各输出项与各输入项的关系,再假定无岩溶水开采和无采煤排水2种情景,在这2种情景下模拟泉域的排泄量,对比分析采煤和岩溶水开采对晋祠泉出流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1956—1994年多年平均条件下,岩溶水开采后晋祠泉排泄量减少0.42 m3/s,采煤排水后出流量减少0.23 m3/s,人类开采使总排泄量减少0.65 m3/s;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1956—1994年多年平均条件下,岩溶水开采后泉域排泄量减少0.30 m3/s,采煤排水后出流量减少0.27 m3/s,人类开采使总排泄量减少0.65 m3/s。20世纪80年代后采煤活动加剧,2种随机模型均反映出采煤排水对泉域有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辛安泉域水资源是山西省长治市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的重要水源。山西省人民政府晋政函(1998)137号文将该泉水集中出露带划定为泉域重点保护区,因此,研究排泄区的水位变化,对泉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及科学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实际水文观测数据,分析辛安泉域多年水位变化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现状提出可行的泉域水资源保护措施,为改善泉域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晋祠泉域基本情况和泉域地下水动态监测情况,针对岩溶水和孔隙水的不同水文地质分区,对水位和水质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对岩溶水和孔隙水水质进行评价,得出对不同水文地质分区地下水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神头泉域水资源基本情况,分析泉域岩溶泉流量变化特征,并从大气降水量、大量开采和采煤排水方面分析泉流量变化成因。文中从泉域水资源的分区保护、强化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监测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加强泉域应急系统建设、建立泉域水资源管理机构、加快泉域水资源保护立法步伐等方面提出了水资源管理保护的建议,对泉域保护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民黄河》2016,(8):47-51
为有效管理和应用晋祠泉域岩溶地下水资源,需要确定晋祠泉域岩溶地下水保护带。根据晋祠泉域水文地质条件及岩溶地下水特征,在PI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增加煤层开采S和人工排泄Ad两个影响因子,构建PISAd指标体系,应用CIM-AHP评价体系,基于GIS技术,对晋祠泉域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晋祠泉域岩溶地下水脆弱性分区面积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高脆弱区38.3%、较高脆弱区26.8%、中等脆弱区18.0%、较低脆弱区9.8%和低脆弱区7.1%。高脆弱区主要集中在灰岩裸露区、汾河渗漏段以及煤层带压开采区。  相似文献   

16.
刘军 《山西水利》2012,(3):23-24
介绍了马圈泉泉域概况、泉域地质成因和泉域岩溶水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对泉域岩溶地下水水源、补给来源、地下水运移控制因素及运移过程的分析,阐述了泉域岩溶地下水的循环情况,并据监测资料分析了泉水流量的年内年际动态特征,提出了马圈泉域水源保护目标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确保郭庄泉域岩溶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必须对岩溶水资源进行评价及保护。采用理论频率法对郭庄泉域岩溶水可开采资源量进行了评价,结合泉域实际提出了泉域岩溶水资源保护对策,研究成果可为郭庄泉域岩溶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有兴 《山西水利》2009,25(1):26-27
介绍了辛安泉水概况及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辛安泉域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即: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辛安泉、鼓励优先利用地表水、保护泉域生态环境、做好湿地保护工作、采取综合保护泉域措施,实现泉水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根据水神堂泉域水资源保护工程提出的要求,应用水文地质与地球物理方法,对泉域东边界与南边界地质构造进行了勘测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泉域范围划分的建议,对水神堂泉域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山西太原市晋祠泉是华北有名的岩溶大泉,近年来泉水流量一直呈衰减趋势甚至断流,恢复和保护晋祠泉水的昔日风貌让名泉复流,深化对泉域的研究在全省的水资源战略格局中至关重要。文中从水土保持的角度研究了晋祠泉域的自然地理与水资源系统环境特征。泉域内有土石山区、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丘陵阶地区三种地貌类型;土地利用布局不合理,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侵蚀模数500~7 000 t/(km.2a);降水是泉水流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1974年之后,降水量与汾河渗漏量的逐年减少、岩溶地下水开采逐年增加以及补给区水土流失成为导致晋祠泉水流量衰减的综合因素;结合晋祠泉岩溶水介质系统构造发育,研究了晋祠泉水资源系统结构特征与泉水补给区域特点,泉水的补给主要依靠灰岩裸露区接受大气降水和河流渗漏。对晋祠而言,汾河水在深水位灰岩区的渗漏则不容忽视,这种补给更可能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