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壳聚糖和果胶酶在红葡萄酒澄清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春 《食品科学》2005,26(9):255-257
本文研究了在红葡萄酒澄清处理中壳聚糖和果胶酶的使用剂量、澄清时间对澄清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壳聚糖-果胶酶复合澄清剂的最佳澄清条件为果胶酶0.04%,壳聚糖0.04%,于20℃、自然pH条件下,澄清时间2.5h。壳聚糖-果胶酶复合澄清剂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红葡萄酒的澄清度、稳定性及光学效果,澄清后的红葡萄酒感官质量明显优于单一澄清剂法。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皂土澄清剂对发酵酒澄清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对壳聚糖、皂土对刺梨发酵酒的澄清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皂土澄清效果优于明胶、果胶酶,其中壳聚糖澄清效果最佳,产品风味、品质好。实验还发现,壳聚糖、皂土联用,效果优于单一澄清剂,澄清后酒体清亮透明、风味好、具有良好的贮藏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澄清剂的选择和应用在产品形成最终形态的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壳聚糖作为一种高分子絮凝剂在食品、药品、工业废水等澄清处理中被广泛应用,且效果显著。综述了壳聚糖絮凝剂的絮凝原理,分析影响絮凝作用的因素,总结其在中药和果酒澄清中的应用现状。将传统澄清工艺及复合澄清剂的澄清效果与其进行对比阐述壳聚糖絮凝作用的适用范围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壳聚糖的性质、改性方法及澄清特性,综述了壳聚糖、壳聚糖复合物、壳聚糖衍生物作为糖用澄清剂在糖汁澄清过程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各类壳聚糖澄清剂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以壳聚糖、皂土、硝酸铈铵为主要原料,采用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备了壳聚糖树脂(CM)、壳聚糖包埋皂土微球(CMB)、壳聚糖铈树脂(RCCM),比较3种树脂以及皂土对玫瑰香白葡萄酒稳定性效果。实验表明,静态稳定处理的最佳条件为:树脂使用量为20.0 g/L,皂土悬浮液使用量为0.30 g/L,温度15.0℃,磁力搅拌48 h,浊度差都稳定在0.50EBC以下,此时的葡萄酒比较稳定。3种树脂稳定效果比皂土好,主要表现在澄清速度快,对蛋白和多酚具有较强的吸附,对Cu2+的吸附比对Fe2+的吸附效果显著,特征有机酸影响不显著。动态处理比静态处理效果好。动态处理中,用CM-Column处理的效果较好。实验表明,CM为最佳的澄清剂,最佳澄清方式为CM-Column澄清。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包埋皂土树脂提高白葡萄酒蛋白质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壳聚糖和皂土为原料,制备了可回收的壳聚糖包埋皂土树脂,并研究了该树脂对白葡萄酒中蛋白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树脂在酒精-水混合体系中稳定,可用于白葡萄酒的澄清与稳定.当树脂使用量为1.00g/100mL酒样,温度15.0℃,间隔振荡36h时,葡萄酒稳定.树脂可重复使用3次,再生后仍能提高白葡萄酒的蛋白质稳定性.白葡萄酒经该树脂处理后,蛋白质含量降低约34%,总酚含量降低约30%,而对总糖、还原糖、酒精度和pH值没有显著性的影响.该实验为壳聚糖包埋皂土树脂应用于提高白葡萄酒的蛋白质稳定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澄清度是衡量葡萄酒外观质量的重要指标。本实验以无核白葡萄酒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澄清剂(皂土、果胶酶、聚乙烯吡咯烷酮)、澄清温度、澄清时间对无核白葡萄酒澄清效果的影响,采用响应曲面Box-Behnken设计方法,建立无核白葡萄酒透光率与澄清剂添加量、澄清温度、澄清时间之间的回归模型,确定最佳澄清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皂土澄清效果最佳,最佳的澄清条件为:皂土添加量0.41 g/L、澄清温度3.8℃、澄清时间7.85 h。在此条件下,无核白葡萄酒透光率为98.70%。本研究为当地无核白葡萄酒贮藏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不同澄清剂对苹果醋澄清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顾立众 《中国调味品》2005,(6):34-37,54
对不同澄清剂在苹果醋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研究,最终选择壳聚糖澄清苹果醋工艺,确定了壳聚糖用量、温度、作用时间对苹果醋透光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草莓汁澄清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莓汁的澄清是草莓汁加工工艺的重要环节,澄清效果会影响草莓汁的品质和货架期。以红颜草莓为原料,首先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果胶酶、壳聚糖澄清草莓汁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果胶酶、壳聚糖澄清草莓汁的最佳作用条件,再使用果胶酶-壳聚糖复合法澄清草莓汁。结果表明,果胶酶最佳用量为0.015 g/L,壳聚糖处理草莓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添加量0.6 g/L,水浴时间25 min,水浴温度55 ℃,草莓汁pH值3.3。采用果胶酶-壳聚糖(果胶酶0.015 g/L和壳聚糖0.6 g/L)复合法澄清草莓汁,透光率为97.3%,澄清效果优于单一澄清法,因此果胶酶-壳聚糖复合澄清法可作为一种良好澄清方法使用。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对杨梅果汁的澄清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壳聚糖对杨梅果汁的澄清作用。结果表明壳聚糖是一种有效的果汁澄清剂,当壳聚糖用量为0.4g/L时对杨梅果汁的澄清效果最好,且不影响其营养成分,经处理后的杨梅果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在刺梨酒(原酒)澄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壳聚糖、皂土、壳聚糖与皂土对刺梨原酒进行澄清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壳聚糖0.6mg/mL和皂土4g/L的添加量进行复合澄清,效果最好,澄清度可达到99.2%,为刺梨酒澄清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几种澄清剂对茯苓发酵酒的澄清效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谦  宋桂庆 《酿酒科技》2007,(6):68-69,72
采用单一澄清剂蛋清、琼脂、明胶、皂土、壳聚糖和复合澄清剂皂土与壳聚糖对茯苓发酵酒进行澄清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澄清剂的澄清效果明显好于单一澄清剂,经皂土与壳聚糖处理的茯苓发酵酒透光率达到98%,还原糖保存率为97%,总酸保存率95%.皂土和壳聚糖添加量分别为0.16%和0.08%,澄清后的酒体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百香果果酒存储期间出现浑浊现象的问题,本文为陈酿百香果酒为原料,以透光率和感官评分作为澄清效果的评价指标,对比了自然澄清法、离心法、活性白土澄清法、果胶酶澄清法、壳聚糖澄清法和膜过滤法等6种澄清方法对百香果果酒的澄清效果,并对澄清剂的最适添加量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6种澄清方法的澄清效果为:活性白土澄清法>果胶酶澄清法>膜过滤法>壳聚糖澄清法>离心法>自然澄清法。膜过滤法、离心法、果胶酶澄清法和壳聚糖澄清法处理百香果果酒后,口感与色泽发生了明显变化。活性白土澄清法能较好地对百香果果酒进行澄清,且保持百香果果酒原有的品质,其最适添加量为9%。经过澄清处理后百香果果酒呈金黄色,澄清透明,口感良好,且在保质期内均未再出现浑浊现象。  相似文献   

14.
席超  张赞  闫振华  戴洪义 《食品科学》2010,31(22):164-169
以鲁加6 号苹果发酵酒为原料,根据Box-Behnkend 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沸石负载壳聚糖澄清苹果酒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并以苹果酒澄清度为响应值和等高线建立响应面,研究沸石负载壳聚糖添加量、处理时间、处理温度对苹果酒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沸石负载壳聚糖澄清苹果酒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沸石- 壳聚糖澄清剂添加剂量11.6g/L、处理时间47.6min、处理温度27℃;与常规法澄清苹果酒相比,经过处理的苹果酒澄清度提高了16.8%,可溶性蛋白含量、总酚含量均有显著降低,而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儿茶素、绿原酸、咖啡酸含量变化不明显,表儿茶素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在食醋澄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试验证明加入壳聚糖于食醋中可以加速其澄清速度,提高澄清效果。加入量控制在0.010% ̄0.015%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消除酿造食醋二次沉淀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明胶、蛋清液两种澄清剂对酿造食醋进行初步的澄清实验,并对处理后食醋的吸光光度值、酸度等进行测定,比较其澄清效果。结果表明,蛋清液是较好的澄清剂,其澄清度高,用量适中,明胶处理效果稍差。经澄清后,可以消除食醋的二次沉淀现象。  相似文献   

17.
利用明胶、皂土、壳聚糖对樱桃原酒分别进行了单一澄清剂和复合澄清剂的试验,测定加入澄清剂处理之后的樱桃酒的透光率、吸光度、总酚、单宁和蛋白质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单一使用壳聚糖0.6 g/L处理樱桃酒可起到最好的澄清效果,透光率达94.7%;复合澄清剂确定其在樱桃酒澄清中的最佳组合,即:明胶0.096 g/L、皂土0.8 g/L、壳聚糖0.4 g/L,但对樱桃酒澄清效果较单一澄清剂并无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8.
山查汁澄清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山楂汁本身的特有成分,研究了果胶酶、明胶、壳聚糖、蜂蜜、甘草汁等澄清剂对山楂汁的澄清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壳聚糖的澄清效果最为理想,其澄清速度快,用量少,产品在贮藏期间稳定,风味好。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甜叶菊有效成分积累规律,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在2018年7月24日至10月16日甜叶菊谱星6号叶中甜菊糖苷、绿原酸类和类黄酮含量的变化;采用壳聚糖季铵盐、壳聚糖盐酸盐、白色聚合氯化铝、黄色聚合氯化铝、硫酸亚铁+氢氧化钙等5种絮凝剂对甜叶菊水提液进行澄清处理,通过分析水提液澄清率及3种甜菊糖苷和6种绿原酸类在澄清液中的保留率,探索甜叶菊水提液的澄清方法。结果表明,甜叶菊叶片生物量积累呈上升趋势;各甜菊糖苷的含量变化幅度小;绿原酸类及类黄酮成分的积累与生长期密切相关,含量呈现降低-升高-稳定-降低的动态变化趋势。甜菊糖苷、绿原酸类和类黄酮的含量在9月18日至10月2日时段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68.74、73.78和14.88 mg/g。结合产量和有效成分两方面因素,确定新疆巴州甜叶菊最佳采收期为9月中旬至10月初。不同的絮凝剂对甜叶菊水提液的澄清效果不同,采用壳聚糖盐酸盐絮凝处理水提液中9种有效成分的保留率最高,以0.45 g/L壳聚糖盐酸盐在45 ℃条件下澄清率达到89.39%。壳聚糖盐酸盐可以作为适宜的絮凝剂应用于甜叶菊水提液中甜菊糖苷和绿原酸类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20.
以透光率为指标,以壳聚糖澄清和超声波澄清方法为对照,探讨经超声波降解的壳聚糖在不同功率、温度、作用时间和pH条件下对芒果汁澄清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超声波降解的壳聚糖对芒果汁有较好的澄清效果,且明显优于未经降解的壳聚糖澄清对照组和单一的超声波澄清对照组,且分别在功率160W、温度50℃、作用时间30min、pH3.5条件下的透光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