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Planning》2019,(7)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来高,不再满足于日常的吃、喝、穿、戴,他们对自己生活的社区居住环境,对建筑的舒适性、美观性都有所要求。所以,企业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时,应具备创新思维,促进行业和社会的良好发展。如果建筑企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上,那么不但不会与时俱进、发展壮大,还有可能被逐渐淘汰。本文对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的作用及创新思维在建筑管理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给建筑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工程建筑的数量逐渐增多,加之各种技术水平的应用,使得工程管理工作面临众多全新的挑战。近年来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传统管理思维已经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这就要求加强对工程寿命和系统思维的研究分析,使其符合现代观念的要求,促进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简要概括了管理系统思维的知识内容,并分析以往管理思维的不足之处,最后详细分析出系统思维模式管理下,工程全寿命期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浅谈当代建筑美学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论述了当代建筑美学思维的新特征,指出当代建筑美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审美思维的变化,在当代哲学与科学思想的双重影响和推动下,当代建筑审美思维完全摆脱了总体性的、线型的和理性的思维惯性,迈向了一种更富有当代性的新思维之途.  相似文献   

4.
逆工业化过程中,社会产业结构发生深刻转变,在工业社会有着重要地位的工业生产逐渐退出社会产业结构的核心,而创意性改造成为让城市旧工业地段重生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创意性改造规划特征——建筑和厂区两个层面的剖析,并结合实际的案例与项目,归纳分析出地块、空间、建筑这三个层层递进的创意性改造模式,以求借助模式的探索,加强创意性改造在实际中的可操作性,可以真正保留下旧工业地段的历史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社会教育价值,最终实现地段的重新利用与生机重塑。  相似文献   

5.
朱婷 《华中建筑》2010,28(10):125-129
国家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目标已有近5年,社会各界也围绕两型社会的建设提出了众多的理论与方法。该文结合湖北省孝感市两型社会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分析孝感市两型社会的发展机遇及挑战,提出孝感市两型社会发展目标,并结合具体的规划实践揭示出两型社会概念背景下的城市规划思维转变。  相似文献   

6.
叶青  刘虹 《福建建筑》2006,(2):15-17
建筑创作思维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思维过程,它常常具有猜测性和探索性。本文从设计徒手草图、构筑建筑模型与建筑理论思考三个方面,结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教育和建筑创作思维的培养实践,探讨培养建筑创作思维的有效途径,从而发挥创作的主体能动性,提高思维想象能力,达到建筑作品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以非线性科学为指导,建立建筑新思维模式,运用当代科学系统理论,阐述系统内思维整体性与开放性特征,并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贯性思维在建筑中的应用进行拓展性研究,确立非线性建筑思维一般性与特殊性原则。在当代科学内涵转译的过程中,构建非线性有机建筑思维框架,建立整体、开放、动态、复杂的新思维范式。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11)
简单性思维下的转岗幼儿教师培训存在培训目标片面化、培训内容标准化、培训过程封闭化等问题。基于复杂性思维的反思与超越,要关注转岗幼儿教师的系统性和自组织性、转岗培训的开放性,推动对幼儿教师培训的观念由简单性向复杂性转变,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燕菲 《门窗》2013,(3):321
从社会人类学角度来看,文化是指一个社会具有的,并传给后代的传统体系,包括人们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以及独特的宇宙观。当代建筑设计思维可归为三种:第一类是文化传承思维,即从传统建筑类型和形式出发;第二类是建筑本体思维,即从建筑的空间构造材料出发;第三类是反传统和反建筑思维,即拒绝与传统有关联,甚至从建筑文化以外寻找立足点,刻意表达个性和新奇。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第一类文化传承思维。  相似文献   

10.
何明俊 《城市规划》2005,29(12):40-44
城市规划行政权是政府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与控制的公共管理权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面临利益多元、未来的难预测等多种问题的挑战。城市规划行政权应是积极的和有效率的,并在政府、市场和公民的互动的基础上,维护公共利益。指导性规划应具备较强的回应性,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法定的城市规划应相对的具有稳定性,以保护各类财产权。公民权和公众利益的有效维护方式是公众参与。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和规划行政权的效率取决于规划过程的设置。  相似文献   

11.
刘捷  杨林 《建筑与文化》2013,(11):77-79
专业技术性强是医院建筑的一大特点,因此掌握医疗工艺的流程和法则,解决相关的医疗技术性问题是我们首先面对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在人们对医院已经形成的惯性思维的基础上,建筑师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建筑创作,在建筑设计上形成突破和亮点,进行相关的总体规划、建筑设计、人性化设计和造型设计,是我们着重思考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李志勋 《城市建筑》2014,(18):20-20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也迅速起来。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所具有的思维方式是实现各种设计做的各种探索。本文就现代建筑设计中创新思维的分析,提出了创新思维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思维的特征,并制定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刘敏 《新建筑》2009,(5):106-109
建筑策划是研究在建设项目总体规划立项之后科学制定建筑设计的依据。建筑策划有助于形成对建筑设计的理性思维和科学决策。开设《建筑策划》课程,是对建筑学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个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14.
以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三年级建筑群规划和场地设计课程为研究对象,分析该课程教学现状,结合现阶段设计思维从"建筑空间"向"城乡空间"转型关键时期的特点,对建筑群规划和场地设计课程教学进行适应性调整探索,旨在帮助学生实现设计思维转型,初步建立城市空间尺度感,为高年级设计课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张天宇 《山西建筑》2012,38(10):277-278
以建筑设计基础课中构成课程为切入点,重点阐述了在建筑学低年级课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对建筑设计课的帮助,并给出了抽象思维的训练方法,进而推动建筑学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着城市建筑设计和谐性最大化、最优化、最美化的科学发展观,从十个方面提出了城市建筑设计的方案,论述了城市建筑设计的和谐性,贵在体现城市发展与民生关注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台湾的“中台禅寺”,介绍当今台湾建筑师在佛教寺院建筑现代化过程中所做出的宝贵尝试,试图为中国大陆地区佛教寺院建筑的发展提供一份可资借鉴的资料和思维方式,同时也为建筑师创作其它建筑类型提供新的审美角度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我国的建筑评论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基本上是自发地、散兵游勇、视觉审美为主的评论,对于提升建筑设计创新整体水平的作用十分有限。为改变这种状况,文章从设计型思考切入,评析网络评论的不足及建筑创新的特点,主张从原创性思维做起,以达到提升建筑设计创新整体水平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袁雁  李阎魁 《工业建筑》2011,41(11):50-53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议题在人类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未来的工业发展模式也面临新的课题。以襄阳佳海工业园的规划与建筑设计为研究对象,以园区的生态策略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规划理念、土地利用、绿化景观、交通组织、建筑语言等多方面探讨了生态型园区的设计方法,旨在为建设生态型工业园区提供案例和参考,为促进工业园区与城市生态...  相似文献   

20.
在阐述建筑设计方法中思维模式发展过程的同时,提出设计中系统辩证思维与分析实证思维的结合,并延伸到设计方案的选择与完善过程,从而在设计任务中实现建筑所要表示的整体意象和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