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固相法制备BaTiO3基细晶陶瓷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传统的固相法制备BaTiO3基细晶陶瓷粉体,讨论了在预烧温度和烧结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探讨不同施主元素的添加量对陶瓷晶粒及电性能的影响;在预烧温度和烧结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探讨不同受主杂质对陶瓷晶粒及电性能的影响;在施、受主掺杂量及烧结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探讨不同的预烧温度对陶瓷晶粒及电性能的影响.为了制备高升阻比、晶粒细小的BaTi03陶瓷,选取的材料配方为Ba1.0Ti1.01O3+0.4%(摩尔分数)Y2O3+0.03%(摩尔分数)Mn(NO3)2+2%S102,粉体在1200℃预烧,保温2h,样品在1280℃烧成。上电极后测得常温电阻率为4937Ω·cm,升阻比为7.116×10^3,温度系数为14.03%,居里温度为128.4℃. 相似文献
2.
PTCR钛酸钡陶瓷的溶胶—凝胶法制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得了PTCR纳米晶粉体,经XRD分析测得粉晶晶体结构和晶粒尺寸。参考PTCR素坯的有关热分析数据对传统陶瓷烧结工艺进行了改进,获得了具有室温电阻率~20Ω·cm,电阻温度系数~15%·℃-1和耐电压强度~110V·mm-1的PTCR钛酸钡陶瓷材料。 相似文献
3.
4.
通过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掺杂的BaTiO3基粉体,着重研究了凝胶煅烧工艺制度对制备纳米粉体的影响。最终确定了600℃为最佳煅烧温度,在此低温下煅烧干凝胶,并保温1h,再经二次掺杂混磨得到了晶粒20~70nm、分散性好的BaTiO3基纳米粉体。 相似文献
5.
以乙酸钡和钛酸四丁酯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BaTiO3基PTCR纳米晶粉体.通过热分析(TG-DSC)、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粉体的合成过程和晶粒尺寸及相结构;纳米晶粉体经造粒、成型、烧结获得了居里温度(TC)为100℃,室温电阻率(ρ25℃)~18Ω·cm,温度系数(α30)~17%·℃-1,耐电压(Vb)>195V·mm-1,电阻率突变(ρmax/ρmin)> 106的PTC陶瓷材料,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6.
液相法制备BaTiO3基PTCR粉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和液相包裹法相结合的液相法合成了BaTiO3基PTCR陶瓷粉体.首先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在较低温度下制备施主掺杂的BaTiO3基陶瓷粉体,利用DSC、TG、XRD,TEM等技术表征了凝胶中间体和由此得到的氧化物粉末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700℃下煅烧2h可获得单相的(Ba,Sr)TiO3粉体,粉体的平均粒径d50为1.155μm.然后利用液相包裹法添加受主杂质和助烧剂,考察了所制备BaTiO3基PTCR陶瓷粉体的烧结性能及陶瓷制品的PTC特性,获得了室温阻值为17.5Ω,升阻比达10^4,阻温系数约为12%的PTCR. 相似文献
7.
8.
以硝酸铜、柠檬酸和氨水为原料,利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含铜凝胶,在氮气气氛下将干凝胶煅烧得到纳米铜粉,探讨成胶反应温度、原料配比、pH等因素对制备过程的影响,确定最低煅烧温度;采用热重-差热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对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铜粉的过程进行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实验产物进行结构、形貌表征。结果表明,将柠檬酸与硝酸铜的物质的量比控制为1∶2时溶解混合,调节pH为7,在80℃下制成凝胶,在100℃下干燥后,250℃下煅烧0.5 h,可制得粒径为7090 nm的球型铜粉;推断干凝胶的结构主要为柠檬酸根与铜离子以双齿配位,以及部分为桥式配位。 相似文献
9.
10.
11.
BaTiO3基PTCR陶瓷的复阻抗谱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复阻抗方法,系统地研究了BaTiO3基PTCR陶瓷的电性能.通过Cole-Cole图,计算了样品的晶粒、晶界电阻值和弛豫时间常数,同时利用Heywang模型估算了势垒高度.Cole-Cole图分析表明,随着测试温度的提高,Cole-Cole圆将从单半圆向双扭线过渡,表明在居里温度附近,由于热激活出现了不同的缺陷类型.实验结果表明了PTC效应是一种晶界效应,晶粒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呈NTC特性,而晶界电阻却呈明显的PTC特性.Heywang模型作为经典的理论模型,经过不断的完善,至今仍能对陶瓷材料PTC现象的宏观机制做出明确的解析。 相似文献
12.
采用传统固相法工艺, 在BaTiO3基材料中加入金属Ni 、金属Mn , 制备PTCR 陶瓷复合材料, 以降低其室温电阻率。考查了金属Ni 、金属Mn 的加入量, 以及后期热处理时间和温度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 在还原气氛中烧结(1250 ℃, 保温20 min) , 室温电阻率较低, 但只有很弱的PTC 效应, 再通过适当的后期热处理工艺(空气气氛, 780 ℃, 保温60 min) , PTC 效应可得到部分恢复。最终获得了具有较低的室温电阻率(ρ25 ℃= 10. 2Ω·cm) 和较高升阻比(ρmax /ρmin = 1. 42 ×103 ) 的PTCR 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