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特细号强捻股线的织前准备工艺配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解决CJ 5.8 tex×2强捻股线在织造过程中容易退捻扭结的问题,对强捻纱在织前准备工序采取了各项定捻措施.并线工序在导纱杆上加装自制橡胶套以防两根单纱"分叉";为保证股线定形良好,蒸纱定形温度控制在100℃、时间为60 min;整经张力偏大控制,车速宜慢;浆纱工序上浆率控制在8%,对各区张力、浆槽温度及压浆辊压力合理配置.通过采取以上有效措施,减少了强捻纱易扭结所造成的疵点,使织机效率达到96%,顺利开发出1 550捻/m强捻股线织物.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CJ5.8 tex x2 ZZ强捻股线品种采用PR-Su浆料替代部分PVA的浆纱试验,通过改进工艺设置和操作方法,发现此浆料可等量取代PVA,黏着性好,易分纱,适合低温上浆,并可使织轴质量提高,织机效率从60%提高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3.
探讨生产JC 5.8 tex×2系列强捻股线的工艺配置与关键技术措施。配用新疆长绒棉;对清梳工艺进行了优化工艺配置;使用加密型精梳锡林;粗纱采用较大捻系数,细纱罗拉隔距偏大掌握,采用压力棒隔距块,并试验4种捻度的强捻纱,以确定单纱捻度和定量;并纱速度350 m/min,倍捻卷绕速度18.2 m/min,蒸纱热定形温度100℃,蒸纱时间120 min。通过采取以上技术措施,解决了JC 5.8 tex×2系列强捻股线捻缩大而产生扭结疵点的问题,使该强捻股线各项质量指标均达到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探讨特细号家纺面料的生产工艺技术要点.采用优质美国PIMA棉纺制的CJ 5.8 tex纱线,能满足织造技术要求.通过优化浆料配方和优选浆纱工艺,使脆断头明显减少;通过优化织造工艺,减少了纬缩现象,解决了特细号纱的单纱织造难题,成功开发出了特细号家纺面料,织机效率达到88%以上,下机一等品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5.
从原料选配、纺纱工艺参数确定、设备调整等方面开展研究,解决了CJ5.83 tex×2 ZZ同向强捻股线生产过程中的捻度不稳定、定捻效率低、纱线强力低及强力不匀等技术难题。单纱质量是纺出优质股线的基础,因强捻纱捻缩大,合股后强力不匀恶化,应适当降低各部件绕纱速度,严格清纱参数的调节标准。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市场不同的消费需求 ,我公司将精梳纯棉S捻纱和Z捻纱并捻 ,开发了CJ 1 8 5tex× 2股线 ,产品风格独特 ,主要用于针织物的生产 ,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1 原料选择为使CJ 1 8 5tex× 2股线具有良好的丝光效果 ,在配棉上选择了成熟度高、短绒率低的高品级细绒棉。原棉的主要物理指标为 :等级 1 .5 0 ,细度 1 .91dtex ,主体长度 2 9.2 0mm ,短绒率1 2 78% ,成熟度 1 .78。2 产品特点2 .1 CJ 1 8 5tex× 2股线的结构由S捻单纱与Z捻单纱并合的S捻CJ 1 8 5tex× 2股线形成了以S捻纱为轴、Z捻纱缠绕在…  相似文献   

7.
为综合反映加捻作用对股线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捻系数为320、340、360的纯棉粗纱进行单纱纺制。采用两根或三根相同的单纱进行反向加捻成双股线或三股线,探究单纱捻系数与合股时捻系数比对相应股线强伸性、条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纱捻系数为360、捻系数比为1.4时,两股线各项性能最好,与捻系数比为0.6的两股线相比,强力提高56.8%,条干均匀度提高18.6%,毛羽H值降低34.1%;单纱捻系数为360、捻系数比为1.7时,三股线各项性能最好,与捻系数比为0.5的三股线相比,强力提高36.4%,条干均匀度提高62.5%,毛羽H值降低28.3%。  相似文献   

8.
为综合反映单纱结构参数对股线性能的影响,采用传统环锭纺纱方式,以粘胶纤维为原料,研究了不同线密度、不同捻度的单纱反向加捻为双股线时,捻系数比对股线强伸性、毛羽、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向加捻的双股纱线存在2个临界捻系数比,分别位于捻系数比为0.7和1.5左右,在这2个捻系数比处股线可获得较高的强力;当捻系数比大于1...  相似文献   

9.
Jc5.3tex×2 ZZ强捻股线生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Jc5.3tex×2 80×76 52″巴厘纱中Je5.3tex×2同向强捻股线开发与生产技术,通过原料的选配、设备、工艺选择和技术调整等,解决了并线过程易出现跑单纱现象、同向加捻股线捻度不稳定、纱线强力低及强力不匀、重量偏差难于控制等技术难题。成功纺制出Je5.3tex×2 ZZ同向强捻股线,各项技术指标达到相应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捻系数比对纯棉7.3tex×2股线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捻系数为350和390的集聚纺单纱分别反向加捻成股线,并表征了股线在不同捻系数比下的表面形貌、断裂强力、强力不匀率、断裂伸长率和条干不匀率。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捻系数比的增大,股线的强伸性和条干均有所改善;两种单纱捻系数的股线性能变化趋势相似,但单纱捻系数390的股线整体性能较好;捻系数比在0.3~0.5和1.2~1.5之间时,两种股线性能均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目前市场较受欢迎的 125×2tex和133.3 ×2tex麻腈线的要求,使绞线接头少而采用B583A型纺纱机生产麻腈粗号线的改造和经验如下: 一、线捻度与机器捻度配套 1.据要求125×2tex和133.3×2tex麻腈线捻度为110捻/米,而B583A型的捻度范围为218~1255捻/米,这样必须扩大其捻度范围来达到要求。 2.由于单纱为Z捻,而捻线为S捻,因而在改变捻向时主电机应改变转向,并且应改变捻度齿轮转向,使前罗拉转向保持原转向不变。  相似文献   

12.
载体纺同向加捻三股线加捻工艺与产品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三股同向加捻股线捻幅分布的分析,提出了同向加捻三股线捻比值的选择要求,并对1.94 tex×3纯棉超细紧密纱线进行了加捻工艺优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强捻单纱同向加捻三股线捻比值为0.5~0.8时,股线强力较高;当股线捻度大于临界捻度约20%时,退维后的纯棉股线可获得较大的强力.优选出的载体纺1.94 tex×3纯棉股线的加捻工艺为:单纱捻度223捻/10cm,股线捻度89.4捻/10cm.  相似文献   

13.
探讨并线倍捻工序中产生股线单根扭结纱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从单纱条干均匀度、单纱捻度、单纱号数、筒纱密度、设备状态、人员操作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原料上选用马克隆值、产地相近的原棉,优化纺纱工艺;做好机台保养,降低捻度不匀率;做好不同纱线号数的筒纱管色管理;偏小掌握筒纱密度,减少出现分离纱的机会;及时关注槽筒状态、导纱杆状态、清纱板隔距大小、张力状态等,以保证张力一致;加强车间温湿度管理。通过采取以上一系列措施,有效减少了出现股线单根扭结纱的几率。认为:减少股线单根扭结纱有助于提高织机效率。  相似文献   

14.
文章研究的涤粘哔叽生产突破了原有经纱为股线、纬纱为单纱制作右斜效果的局限,用S捻的单纱经线和Z捻的单纱纬线配合,达到与用股线所织哔叽相同的效果.文中着重分析了该产品原料的选择和配比,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了最佳的纺纱、织造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5.
叶玲  杜磊  孙洁  邹奉元 《丝绸》2012,(12):15-18
采用具有原捻的镀银长丝单纱进行合股反向加捻,制成不同捻度的股线,并用振荡法对股线进行抑菌率测试。结果表明:镀银长丝纱杀菌速率快,能在30 min内使菌液的活菌浓度降低一个数量级,抑菌率达到70%以上,60 min内杀灭99%以上的细菌;加捻会改变镀银长丝纱的松散程度,从而影响Ag+的释放速率,并最终影响纱线的抑菌速率。在接触30 min时抑菌率与捻度比的关系符合BiDoseResp函数;当合股反向加捻的捻度与原捻的比值为0.5~1时,纱线的抑菌速率最快;捻比大于1.25以后,抑菌速率较慢,且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圣麻棉混纺细号纱的成纱质量,根据圣麻纤维的性能特点,以SM/CJ 65/35 7.35 tex混纺纱及股线为例,分析了纺纱工艺配置情况,介绍了生产中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实践表明:圣麻纤维与棉纤维采用条混工艺,圣麻纤维强力较低,清梳工序要减少纤维损伤,并条工序注意纤维缠绕,合理设计粗纱和细纱捻系数及股线与单纱的捻比,可以使圣麻棉混纺细号纱质量指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探讨防紫外线有色涤纶织物的生产技术要点.采用有色涤纶29.5 tex×2股线作经纬纱,设计织物主要性能和技术规格,优化织前准备及织造工艺参数.在织造过程中,整经工序采用严控整经张力,保证单纱和片纱张力均匀;浆纱工序采用拖水上浆;织造采用“大张力、早开口、高后梁、迟引纬”的工艺,最终使织机效率平均达90%以上,入库一等品率达95%以上.织物的技术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探讨纯棉细号正反强捻纱绉织物织前准备工序的关键技术措施。针对CJ 7.3/7.3 327/327 170强捻绉织物生产过程中易出现纱线扭结、纠缠等问题,织前对纱线进行适当的热定形处理;整经采取"较大张力,适中速度"的工艺原则以及Z捻正装、S捻反装两种纱线安装形式;浆纱合理选择浆料配方,采用适中的上浆条件;穿综及穿筘采用合理的顺序及方法,确保经纱Z捻与S捻以2∶2顺序排列;最终使生产该种织物的织机效率达到75%~80%,满足了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9.
条格小提花织物的生产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讨在ZAX9100-190型多臂喷气织机上开发生产条格小提花织物的技术措施。针对条格小提花织物异经异纬,易出现稀纬和纬缩的特点,采用整经时将头份很少的股线与头份较多的单纱同时卷绕在一个经轴上形成花轴,再与单纱经轴在浆纱机上并合的方法,浆纱时合理设置各区张力,穿综时将提升次数较多的综框放在前面,织造时调整开口时间、上机张力、后梁和停经架位置、优选引纬工艺等,使得织机效率达到92%以上,入库一等品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20.
超细涤纶茶巾织物上浆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开发出毛经纱为超细涤纶低弹网络丝、地经纱为涤纶短纤股线和棉单纱的茶巾织物,对该品种的经纱上浆工艺进行了分析,毛经纱上浆采用"重被覆、顾渗透、小伸长、浆膜完整均匀、便于退浆"的工艺原则,地经纱中的棉单纱采用先经筒子上浆后与涤纶短纤股线共同在单浆槽浆纱机上上浆的方法,最终使织机效率达91%,且生产出的茶巾织物手感柔软、吸水性能良好,各项物理性能指标符合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