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粉末活性炭吸附特性的研究,探讨了活性炭工艺去除饮用水中甲基对硫磷和对硫磷有机磷农药的可行性。用Freundlich公式拟合吸附等温线的数据,并用来估算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和最大投加量。试验结果表明,向甲基对硫磷、对硫磷浓度分别为0.22,0.06mg/L的配水中投加10mg/L粉末活性炭,吸附时间20min时两者的去除率为93.66%~98.11%。针对南方某水厂原水,试验所确定的活性炭最佳投加量为1.5~2.0mg/L。试验证明投加粉末活性炭是去除饮用水中甲基对硫磷和对硫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了粉末活性炭对氯丁二烯的去除效果以及吸附时间、投加量和水质对粉末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对氯丁二烯的去除率在90%以上,吸附规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和Freunlich吸附等温线;最佳吸附时间为120min;随着投炭量的增加,氯丁二烯的去除率提高,粉末活性炭的吸附容量降低;在不同水质条件下,粉末活性炭的吸附等温线不同,因此在应急处理中,首先应确定原水水质下的吸附等温线,然后计算出投炭量。  相似文献   

3.
粉末活性炭可用于污水深度处理去除有机物,但是常用的接触吸附-沉淀工艺吸附效率低,沉降分离性能差,成本高,通常只用于应急投加。炭吸附机械搅拌澄清池通过大回流比的泥渣循环形成活性炭污泥层,粉末活性炭在污水中的浓度提升百倍,同时延长了粉末活性炭与有机物的接触时间,促使粉末活性炭吸附有机物接近饱和。与接触吸附-沉淀工艺相比,活性炭使用量降低40%以上,有效降低了药剂成本及污泥处理处置费用。另外,炭吸附机械搅拌澄清池可利用现有的机械搅拌澄清池改造,可同时进行有机物吸附和SS的澄清分离。投加粉末活性炭后,出水SS与之前基本持平,色度明显改善。采用炭吸附机械搅拌澄清池后,整体工艺流程短,节约用地且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4.
硝基苯污染源水的粉末活性炭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粉末活性炭吸附硝基苯的性能,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对硝基苯具有良好的吸附去除能力,可有效应对源水的硝基苯污染,保障供水安全。此外,还考察了源水中有机物、温度、混凝工艺等对粉末活性炭吸附去除硝基苯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在源水受到硝基苯污染时的粉末活性炭应急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5.
籍继花 《山西建筑》2011,37(34):118-119
分别阐述了活性炭对污染物的理论吸附特性及其实验吸附特性,指出了使用粉末活性炭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并对粉末活性炭的其他用途进行了简要介绍,以期指导城市净水厂科学合理使用粉末活性炭处理突发性水污染。  相似文献   

6.
粉末活性炭吸附去除松花江原水中有机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松花江水为原水,通过小试和生产性试验研究了粉末活性炭吸附、混凝沉淀、过滤工艺对硝基苯及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投加粉末活性炭很好地控制了有机物的总含量,混凝沉淀、过滤工艺主要使有机物的种类明显减少;投加粉末活性炭是去除环境优先控制有机物的关键措施;松花江水中的硝基苯投加量与检出量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两者仍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采用助凝措施强化粉末活性炭吸附去除水中硝基苯的效果不明显,说明硝基苯的去除主要是依靠粉末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受毒死蜱污染的原水,通过小试研究了粉末活性炭(PAC)吸附强化聚合氯化铝混凝工艺对毒死蜱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单独投加8mg/L聚合氯化铝和0.05mg/LPAM难以将毒死蜱浓度降低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限值(0.03mg/L)要求,需要采用PAC吸附与混凝沉淀联用工艺。当原水毒死蜱浓度超标5,10,20,30,40和50倍时,所对应的粉末活性炭最佳投加量分别为20,30,30,40,40和50mg/L,出水浓度均小于0.03mg/L。PAC吸附强化工艺聚合氯化铝混凝工艺可有效应对原水的毒死蜱污染,保障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8.
彭敏 《供水技术》2011,5(2):18-20
采用粉末活性炭吸附去除水中四氯化碳,考察了活性炭投加量、吸附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式,以物理吸附为主,并且在纯水中的吸附容量大于原水;在15-25℃內,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不大,但去除率随吸附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投加80 mg/L粉末活性炭吸附120 m...  相似文献   

9.
粉末活性炭在水体中强制分散及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讨了水处理中粉末活性炭投加的基本方法,针对粉末活性炭颗粒间相互吸附自凝聚现象,提出强制分散技术应用于粉末活性炭投加工艺,从而提高了粉末活性炭吸附技术处理受污染原水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曹炳芹  李荣光 《供水技术》2014,(3):17-20,23
以遭受突发性2,4滴污染的水体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粉末活性炭技术对受2,4滴污染原水的应急处理效果.结果显示,粉末活性炭可有效去除2,4滴污染物,吸附时间越长,去除率越高.与准一级动力学方程相比,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曲线能更好地与数据点重合,相关系数为0.99,由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计算得出的吸附容量值与试验中实际得到的吸附容量值很接近.粉末活性炭吸附2,4滴的Freundlich模型拟合度优于Langmuir模型,且对2,4滴的吸附存在多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活性炭对反渗透(RO)浓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吸附效果,首先采用颗粒活性炭(GAC)、粉末活性炭(PAC)和活性炭纤维(ACF)进行吸附试验。结果表明,PAC的吸附效果最佳,当PAC投量为0.9 g/L时,对RO浓水Ⅰ、Ⅱ中COD的去除率分别为54.8%和71.8%。同时研究了RO浓水中DOM的分子质量(MW)分布及新、旧PAC的孔径分布,发现RO浓水Ⅱ中以MW<500 u的DOM为主,而PAC的吸附作用以孔径<2 nm的微孔为主、孔径为2~4 nm的中孔为辅,因此适于吸附RO浓水中的DOM。  相似文献   

12.
不可逆污染是影响超滤技术在水处理领域推广的重要因素。选取三种粉末活性炭A、B、C作为吸附剂进行膜前预处理后,通过进行浸没式超滤膜污染试验,考察活性炭吸附对超滤膜不可逆污染的控制作用,并分析活性炭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对天然有机物的吸附效果与控制不可逆膜污染之间的关系,探讨活性炭吸附前处理对不可逆膜污染的影响机理。试验表明,活性炭吸附对超滤膜不可逆污染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三种活性炭对不可逆膜污染的控制效果为A≈BC;而三种活性炭对原水中有机物的吸附效果顺序为ABC,说明活性炭对水中天然有机物的整体吸附性能并不能完全反映其控制不可逆膜污染的效果。进一步分析活性炭理化性质后发现,针对东江原水,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中孔结构以及表面酸性和碱性基团的数量,均影响活性炭吸附前处理控制不可逆膜污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水处理活性炭的选择指标问题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研究发现,活性炭的比表面积、碘值,亚甲基蓝吸附值等吸附性能指标与活性炭对天然水中有机物的吸附能力之间相关性能不好,在选择去除天然水中有机物的活性炭时不能这些指标。提出了采用活性炭对水中四种典型有机物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速度作为正确选择水处理用活性炭的指标,且在五种水质中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14.
炭砂滤池去除硝基苯等微污染有机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炭砂滤池处理受硝基苯等有机物污染的松花江原水,在保证水厂原运行参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50d的跟踪生产运行,考察了炭砂滤池对浊度和CODMn的去除效果,同时通过活性炭对硝基苯等7种有机物的静态吸附试验,分析了活性炭去除各种有机物的难易程度。结果表明,当进水浊度为2.4~5.3NTU、CODMn为2.34~4.36mg/L时,出水浊度始终保持在0.6~1.0NTU、CODMn为1.72~3.54mg/L,保证了炭砂滤池优质的出水水质。由不同吸附时间下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附率可知,在7h之前,活性炭对硝基苯的吸附率最低,这说明硝基苯较其他6种有机物的处理难度大,但只要保证一定的吸附时间,硝基苯也可被有效去除。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粉末活性炭(PAC)对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有机物的吸附特性,分别以DOC和UV254表征的有机物均较好地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60 min基本可达到吸附平衡。基于Langmuir吸附等温式,提出了PAC四级逆流吸附/微滤组合工艺处理二级出水中有机物的计算方法,可用于预测PAC投量以及处理出水中的有机物浓度。验证试验表明,当DOC去除率为50%时,组合工艺出水DOC和UV_(254)浓度的计算值和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7%和4.9%。另外,PAC四级逆流吸附/微滤组合工艺可节约一定量的PAC,当DOC去除率为50%时,四级逆流吸附所需的PAC投量分别为二级逆流吸附和单级吸附的89.4%和68.3%。  相似文献   

16.
利用小试试验研究了粉末活性炭对黄浦江原水中不同浓度的微囊藻毒素的吸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对水中微囊藻毒素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10mg/L的粉末活性炭在40min内对MC-RR、MC-LR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5%和45%,而且在一定初始浓度范围下,对于给定的吸附时间、活性炭投加量,在天然有机物存在的条件下,两种微囊藻毒素的去除效果与其初始浓度无关;粉末活性炭对疏水性较弱的MC-RR的吸附效果要略高于疏水性较强MC-LR的吸附效果,原因为两种微囊藻毒素分子在吸附条件下所显带的电荷之间的差异有关,在中性条件下,MC-RR、MC-LR显带的电荷分别为0和-1,从而造成微囊藻毒素与活性炭颗粒之间静电引力有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7.
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考察了微波-硝酸改性活性炭、微波-硫酸亚铁改性活性炭对经氧化后的有机磷农药尾水中磷的吸附作用,以及微波功率、搅拌时间、硝酸浓度、硫酸亚铁浓度等影响因素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硝酸和硫酸亚铁改性后的活性炭,对磷的吸附效果比未改性的活性炭更为显著。由于孔隙的扩张作用,经过微波加强后的改性活性炭对磷的吸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活性炭吸附水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察了两种不同表面化学性质粉末活性炭(WP及其改性炭WPN)对松花江原水和砂滤水中六种加标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去除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对六种目标物的吸附能力与其憎水性(logKOW)有关,依次为:4-n—NP〉E1〉DES〉EE2〉E2〉BPA;活性炭吸附降低了水中的TOC与UV254值,同时也去除了水中大部分的内分泌干扰物,WP和WPN两种活性炭对江水和砂滤水中六种目标物的去除率分别为26.82%~85.97%和74.62%~96.64%,其中WPN的吸附效果相对较好。试验结果还表明,活性炭对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吸附能力受水中有机物与活性炭物化性质的影响较大,通过一定的改性处理获得孔结构与表面化学性质均有利于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活性炭,并将其用于给水的深度处理,对于提高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使用寿命及确保出水水质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粉末活性炭(PAC)和活性焦(AC)两种吸附材料与超滤膜组合工艺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有机物的去除能力进行了考察,并对两种组合工艺对膜比通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AC和AC的最佳投加量均为40mg/L;PAC和AC吸附可提高超滤膜对二级出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PAC/AC吸附-超滤组合工艺对UV254的去除率可达67.5%69.8%,对DOC的去除率可达46.5%69.8%,对DOC的去除率可达46.5%47.2%;在最佳投加量条件下,AC吸附可减少膜比通量的下降,而PAC由于投加量过大,导致膜比通量下降较快。  相似文献   

20.
岳琳  张子龙  庄园 《供水技术》2015,9(3):15-18,22
采用粉末活性炭(PAC)与超滤膜(UF)相结合,经微生物的富集形成生物粉末活性炭-超滤(BPAC-UF)系统,以天津工业大学畔湖水模拟饮用水水源,考察了该工艺运行过程中对有机物及氨氮、硝氮和亚硝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投加PAC初期系统对有机物及氨氮的去除主要依靠活性炭的吸附及膜的截留作用。活性炭吸附饱和后,CODMn去除率逐渐降低,而氨氮的处理效果较差。系统运行30天左右,接触区形成生物粉末活性炭后,生物量明显增加,PAC基本转化成BPAC,系统对CODMn和氨氮的处理效果明显增加,其去除率分别达到75%和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