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纳米晶Ag-Cu合金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X-射线衍射、维氏显微硬度测量等方法研究了在惰性气体中蒸发Ag-Cu母合金.然后原位加压成型得到的纳米晶Ag-CU合金.实验结果表明,n-Ag(37)Cu(63)合金由富银.富铜固溶体组成.点阵参数随退火温度的变化表明,它们是快速冷却超粒子时产生的过饱和固溶体.样品的维氏显微硬度随晶粒的长大而减小,遵循Hall-Petch关系.  相似文献   

2.
高能球磨制备纳米晶Al—Cu合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能球磨工艺制备了纳米晶Al-Cu合金,发现按Al50Cu50配比纯元素粉同能球地,形成了纳米晶的Cu9Al4金属间化合物,初步探讨了高能纳米晶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3.
Zr对Pr-Fe-B非晶合金晶化形成纳米晶合金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非晶合金化激活能的角度,分析了Pr-Fe-B非晶合金在退火过程中晶粒粗大的原因,揭示了Zr元素在其晶化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Zr能改变Pr-Fe-B非晶合金中α-Fe相的晶化行为,有助于形成尺寸细小的α-Fe相。  相似文献   

4.
Fe基非晶和纳米晶合金的热膨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非晶Fe73.5Cu1Nb3Si13.5B9和Fe91Zr7B2合金经退火制成纳米晶合金,测量了淬火态和退火态样品的热膨胀曲线,研究了退火温度对热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晶粒的形成导致居里温度Tc以下的热膨胀系数急剧增加,而Tc以上的热膨胀系数几乎不随退火温度变化。  相似文献   

5.
高能球磨制备纳米晶Al-Cu合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能球磨工艺制备了纳米晶Al-Cu合金。发现按Al_(50)Cu_(50)配比纯元素粉末高能球磨时,形成了纳米晶的Cu_9Al_4金属间化合物。初步探讨了高能球磨纳米晶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6.
Cu和Nb对非晶态Fe—Si—B合金等温晶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卡计(DSCI)得到了非晶态Fe-Si-B合金加入Cu和Nb后的等温晶化放热曲线,结合X射线衍射(XRD)分析,明确了Cu和Nb在形成纳米α-Fe(Si)晶体相时的作用。此外,非晶态Fe76.5Si13.5B9Cu1Nb3等温化的α-Fe(Si)放热峰呈明显的非对称形状。  相似文献   

7.
非晶合金COFeNbSiB的纳米晶化及磁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Co68Fe7Nb5Si12B8和Co64Fe11Nb5Si12B8两种非晶合金在400-580℃温度间等温退火1h后的纳米晶化行为和磁性,结果表明,在450-560℃退火1h后,在两种晶合金的基体上均析出上了单一相bcc结构的α-Fe(Co)固溶体,当退火温度(Ta)低于470℃时,合金具有很好的晶化相Co-B,Fe-B及其它化合物析出,磁性变得比较软,这可能是由于具有bcc结构的α-Fe(Co)相最大有大的磁致伸缩。  相似文献   

8.
9.
用双辊快淬工艺制备了纳米晶AB5型富镧稀土贮氢合金。对热处理后的合金进行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SEM分析,并测试合金的吸放氢等温平衡曲线PCT。结果表明,处理的合金晶粒尺寸〈50nm,该合金具有良好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Fe76.5-xCu1NbxSi13.5B9纳米晶合金中Nb含量的变化(x=1-7)对结构和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x值的增高,α-Fe(Si)纳米晶相的尺寸减小,体积分数,含Si量及其DO3有序度降低。Nb含量对残余非晶相的结构有影响。合金的饱和磁致伸缩系数(λs)随x值的增加而增大,在x=3时,合金的起始磁导率(μi)最大,矫顽力(Hc)最小。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机械合金化法制备Ag-Cu中温合金钎料的工艺过程,系统分析了球磨工艺参数对合金焊粉粒度及形貌演变的影响,确定了机械合金化制备球磨焊粉的优化工艺参数.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等分析手段,对合金化过程中物相变化、微观结构及熔化特性进行了表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Ag-Cu基三元和四元焊粉机械合金化的研究.结果表明:Ag-Cu系合金焊粉经优化工艺(球料比20∶1,转速400 r/min,无水乙醇作为工艺控制剂,球磨40 h)球磨后,合金化完全,以过饱和固溶体为基体相;不同组元的添加对于焊粉尺寸形貌和相结构的影响不同.Ag-Cu-10Sn粉末在球磨40 h后生成了以亚稳态的过饱和固溶体Ag(Cu)为主要组成相的合金粉,其金相组织细小均匀,与不锈钢基板之间形成过渡层,有利于增加接头强度.这表明,通过控制球磨工艺和多组元的添加,可改变合金粉末的形貌和相结构,能得到过饱和固溶体为主要组成相的钎料合金,有利于改善钎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纳米晶SnO2粉末的制备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采用常规溶液化学沉淀法,通过仔细控制沉淀速率以类独石状Sn(OH)4沉积物。采用两种不同的煅烧工艺制备SnO2粉,即:常规的将沉淀物磨成粉末后煅烧和将灰独石状沉淀物直接煅烧。选取450、600,750。900和1050℃个温度条件,保温2h煅烧。结果表明直接煅烧法得到的SnO2粉末的晶粒平均尺度较常规煅烧工艺得到的SnO2粉末(12 ̄50nm)小,从晶化动力学角度对该现象给予了解释。  相似文献   

13.
采用晶化法由 Fe_(78)B_(13)Si_9非晶态合金条带制备纳米晶合金,测定了纳米晶合金的显微硬度。晶粒尺寸在纳米数量级时,Hall-Petch 关系仍然成立。FeBSi 纳米晶合金的硬度值约为相同成分的粗晶粒状态合金的2倍。位错作用机制仍为强度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机械合金化Fe—B非晶合金及纳米合金的形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适当条件下机械合金化可以形成急冷法难以得到的单一Fe60B40非晶合金,而在其他成分内形成亚稳纳米合金,在众多的球磨条件中,球磨机的转速是控制合金化的重要因素。空气中的氧对小颗粒界面产生了强烈的污染作用,从而抑的原子的相互扩散,难以形成单一的非晶产物,不同球磨条件下的产物含有的非晶相的晶化温度比单一非上合金的晶化温度稍高,并且与球磨条件以及成分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5.
在适当条件下机械合金化可以形成急冷法难以得到的单一Fe60B40非晶合金,而在其他成分内形成亚稳纳米合金。在众多的球磨条件中,球磨机的转速是控制合金化的重要因素,空气中的氧对小颗粒界面产生了强烈的污染作用,从而抑制了原子的相互扩散,难以形成单一的非晶产物。不同球磨条件下的产物含有的非晶相的晶化温度比单一非晶相合金的晶化温度稍高,并且与球磨条件以及成分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6.
锑铜合金中锑脱溶相的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电解腐蚀方法显示出含微量锑的铜合金中的锑脱溶相,通过SEM和EDAX表征,结果表明,锑脱溶相呈球状,粒状或条块状,粒径1 ̄5μm,脱溶相中含稀土元素。锑以脱溶相形式析出并呈弥散均匀分布是锑铜合金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XRD和TEM研究了Fe_(73.5)Cu_1Mo_3Si_(13.5)B_9非晶合金在520℃,20-120min退火后形成的纳米晶结构。结果表明,晶化相为局部具有DO_3超结构的α-Fe(Si),尺寸约为14nm,α-Fe(Si)晶粒由DO_3有序区和无序区组成。随退火时间的延长,α-Fe(Si)的体积分数,Si含量及DO3有序区尺寸增加。在退火时间为60min时,残余非晶相处于一特殊结构状态。α-Fe(Si)相和残余非晶相结构对合金的起始磁导率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纳米多孔银的制备及合金成分对纳米多孔银微观结构的影响。选用Ag含量(原子百分数)为15%,20%和25%(分别对应亚共晶,共晶与过共晶成分)的Ag-Cu合金薄带,通过化学去合金法制得具有三维的,韧带-孔洞双连续结构的纳米多孔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试样进行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的观察与分析。研究了Cu含量的变化对纳米多孔银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得出结论:去合金介质及温度等腐蚀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去合金时间越长,纳米多孔银的韧带尺寸越大。在腐蚀介质和温度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纳米多孔结构特征尺寸受合金成分影响,Cu含量越高,去合金过程中产生的孔洞/通道尺寸越大。由于Cu含量不同,Ag15Cu85,Ag20Cu80和Ag25Cu80三种成分的合金中,Ag20Cu80去合金化得到的纳米多孔Ag的韧带孔洞微观结构最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