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毛坝生漆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 “毛坝生漆清如油,光泽夺目照人头;摇动虎斑郁清香,提起弹丝如鱼钩”。这首流传国内外的歌谣,确实地反映了毛坝生漆的优良品质。毛坝生漆产于湖北省西南的恩施地区,包括利川、咸丰、恩施、宣恩、来凤等5个县相连的山区,以利川、咸丰两县交界的人头山为中心地带。这里,漆树品种荟萃,资源丰富。在历史上,利川县所产生漆与咸丰、恩施、宣思、来风等县的部分生漆,大都以毛坝铺(今利川县毛坝公社)为主要集散地,毛坝漆因此而得名。毛坝漆有悠久的历史。清同治五年(公元1648年),《利川县志》就有“乡民珍惜、  相似文献   

2.
<正>"霸漆名冠全球"。这是周总理1952年在政务院奖给利川毛坝的锦旗上的题词。于是,利川坝漆这个传统的出口土特产品便享誉海内外。坝漆,它被公认为国家"漆料之王"。利川坝漆漆酚含量在75%以上,高的可达82%,还具有弹性好、香味浓的特点。早在1896年,江西省漆商大亨对坝漆质量给了很高的评价。形象的概括为:"坝漆清如油,照见美人头,摇起虎斑色,提起钓鱼钩"。1899年7月,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对坝漆品种、生产环境、  相似文献   

3.
坝漆工艺是利川传统手工艺的典型代表,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承载了一个地区的文化记忆,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实用价值等。坝漆工艺的传承可以使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重获新生,弘扬利川地方文化。作为坝漆工艺传承的文化主体,传承人掌握了技艺的核心知识,拥有口口相传的经验和文化资本。对利川坝漆工艺以传承人口述史的方式进行研究可以深入细致地展现工艺的方方面面,并且能够使坝漆工艺传承人在市场化冲击下面临的生存与传承的困境得到直观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彭维坤 《中国生漆》1992,11(1):36-41
<正> 坝漆,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出口优质涂料产品。产于湖北省利川市毛坝区。亦称为坝漆。“坝漆清如油。照见美人头。摇动虎斑色。提起钓鱼钩”的民谣,形象而生动地介绍了坝漆的特性。1952年周恩来同志亲笔写“坝漆名冠全球”锦旗奖给。利川——坝漆之乡就由此而名。  相似文献   

5.
《中国生漆》2013,(4):54-54
“霸漆名冠全球”。这是周总理1952年在政务院奖给利川毛坝的锦旗上的题词。于是,利川坝漆这个传统的出口土特产品便享誉海内外。坝漆,它被公认为国家“漆料之王”。  相似文献   

6.
坝漆沧桑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振东 《中国生漆》1989,8(2):41-43
<正> 一鄂西州利川市有个毛坝区,毛坝区有座人头山。山不在高,有宝则名。在这人头山方圆几十里,遍布漆林,这儿便是举世闻名的坝漆之乡。中国远在2千4百多年前的虞舜时期,便开始了漆树的种植和应用。那位名垂千古的哲学家庄子,就曾经作过漆园小吏。利川坝漆的经营,最早记载见于清初的1648年。“乡民珍惜,争种漆树。”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这段时期,也是我们的民族,在  相似文献   

7.
坝漆为我国五大名漆之一 ,因原产于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咸丰县与利川市交界处的毛坝镇而得名 ,在咸丰县有着悠久的栽培、经营历史。一八九九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教授吉田颜文等专家来咸丰县考察后对咸丰县生漆品质给予高度赞誉 :“白雾转红云 ,酸香味特奇 ,世界称美好 ,品质超全球”。一九五二年政务院把咸丰坝漆列为全国五大名漆之一 ,并授予“咸丰坝漆名冠全球”锦旗一面。坝漆多次荣获外贸部、商业部产品奖。一九九一年商业部确定咸丰县为全国完善社会服务化体系示范县 (部发 [91 ]第1 0 58号 )。一九九七年咸丰县外贸局获生漆出口经营自主权…  相似文献   

8.
源光 《中国生漆》2002,21(1):26-31
(一 )生漆是由漆树上刮流出来的天然树脂漆。由于种种原因。其性能和质量各不相同。如干燥力有强弱 ,吃油力有大小 ,色素有深浅 ,含水量有多少 ,漆酚度数有高低。流平性、光亮度、附着力、牢度和成膜性有好坏等。此外 ,还有人为掺假现象和干燥皮渣多少。其具体情况和原因有 :1、由于产地不同。全国生漆以产地一般分为毛坝漆 (湖北利川、恩施、咸丰、宣恩、来凤等县所产的漆 )。建始漆 (湖北建始、巴东、鹤峰、五峰、长阳、宜都等县所产的漆 )。西南漆 (贵州、云南、湖北、湖南等省所产的漆 ,还有浙江、福建等东南几省的漆与西南漆差不多 )。…  相似文献   

9.
吴贵明 《中国生漆》2004,23(2):44-48
坝漆是主产于湖北省思施山区的土漆 ,属中国五大名漆之一。坝漆曾一度兴旺 ,是当地的一大主导产业 ;以其优良的品质 ,名冠全球。但是 ,近 2 0年来 ,坝漆生产已逐渐跌入低谷 ,进入衰退期。分析和研究坝漆的生产状况及发展前景 ,已成为生漆工作者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入手 ,分析了坝漆生产发展状况、坝漆负向发展 (衰退 )原因、坝漆发展前景三个方面的问题。通过全面分析 ,最后得出结论 :坝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正> 阳岗大木(Rhus verniciflua Stokes.cv.Yanggangdamu)为坝漆的代表品种。目前,利川县有阳岗大木资源616万株,已开割的中、壮龄树50万株,仅占总株数的8.1%;未开割的幼龄树566万株(包括近年推广栽培的在内),占总株数的91.9%。全县年产生漆1600余担,接近历史最高年水平,其中阳岗大木的漆汁要占年总产量的50%  相似文献   

11.
<正> 名冠全球的“坝漆”之乡——利川市,为了加快坝漆基地建设,确保坝漆质量,为支援“四化”建设和外贸出口提供更多的优质坝漆,夏至前后,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工商、税务,财政、供销、银行、林业等部门,根据本地实际,研究制订了今年坝漆  相似文献   

12.
坝漆产业开发及其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莉 《中国生漆》2002,21(2):29-34
近十年来 ,我国生漆严重滑坡 ,产业化发展有待突破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为生漆产业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也给坝漆资源发展带来了契机。本文在分析坝漆资源现状和实施坝漆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 ,提出了实现坝漆产业开发和持续发展的初步设想。这对恩施山区高效地发展坝漆产业 ,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坝漆的概况,阐述了发展坝漆产业的有利条件和意义,提出了坝漆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举措,明确了科技兴漆、将坝漆打造成毛坝支柱产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4.
周光龙 《中国生漆》1991,10(1):42-45
<正> 广漆又叫金漆、明漆、晒霞漆、透纹漆、罩漆等,在鄂西南山区普遍称为油漆。广漆施工是生漆施工中最普通的工艺方法。由于用广漆所漆得工件漆膜丰满,透明,不掩盖木纹,能透过漆膜见到原木纹纹理,且颜色因底色而异,可漆成木黄色、茶色、红  相似文献   

15.
丁莉 《中国生漆》2003,22(2):31-35
本文在调查坝漆的品种、资源现状的基础上 ,对其主产区毛坝乡的漆树生产量现状进行了分析 ,论述了影响坝漆产量及其质量的主要因素 ,并就发展开发利用坝漆资源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晋漆,乃漆树科[Anacardiaceae]漆树属[Toxicodendron]漆树[Stok]的天然乳汁,是东方生漆中山西的区域性品种。约在四万年前已达到精致程度,随着科学与经济的发展,晋漆产量在省内十一县(市)大幅度上升,为改善施工条件,消除致敏弊病,适应市场需求之目的,根据漆酚  相似文献   

17.
<正> 贵州漆树分为小木漆、大木漆、大小木漆三大品种类型。黔东南分布的多是小木漆类型。在1973~1979年的六年中,有岑巩、天柱、三穗、镇远、施秉、黄平等十余个县从黔西部地区引进栽培了大木漆。有些县引种漆树单产低、有些县引种漆树割不出漆。针对此问题,黄平县土产公司在贵州农学院林学系、贵州省土产公司和黄平县林业局的帮助下,在黄  相似文献   

18.
生漆的药用     
<正> 我国生漆药用的历史很早,东汉著名医生华陀即创有长寿养生药剂:“漆叶青(?)散”,该散以漆叶、黄精配成,具有扶正祛邪,健身防病的奇效。鄂西山区漆农也有许多生漆药用的验方:其中之一为用漆液涂治久治不愈的冻裂口。其二为用漆籽皮油炒饭,驱遂小儿肠道寄生虫,疗效很好。  相似文献   

19.
恩施州生漆产业化发展中的一个新亮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祥志 《中国生漆》2002,21(1):23-25
本文以西部开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结合恩施州坝漆产业化的发展及运作情况 ,介绍一例正实施的较具特色的坝漆生产方式 ,即漆树纯林集约化基地生产。作者认为其在生漆产业化的生产开发中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 入春以来,湖南省保靖县普戎乡落梯村栽种漆树苗十五万余株,面积达到1500多亩。落梯村是一个土家族寨子,这里水田少,旱地、山坡多,发展生漆生产很有条件。过去这里很穷,是因为没有找到致富门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下达后,落梯村的土家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