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普通辉光放电分解硅烷的方法,沉积具有交替微晶和非晶Si:C:H亚层的多层样样品。从喇曼散射结果分析,样品具有明显的微晶和非晶两仃结构;在低角度X射线衍射谱中,观察到了多级的衍射峰,了多层结构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利用射频辉光放电法,通过周期性交替切换两种耦合电极的方式,制备了μc-Si∶H/a-Si∶H多层膜.低角度X射线衍射(LAXRD)测试表明,这种多层膜具有良好的周期性结构.观察了上述多层膜的光学性质及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发现其吸收边随着a-Si∶H层的减薄而蓝移,低温下的电导激活能Ea随着a-Si∶H层的减薄而减小  相似文献   

3.
μc-Si∶H/a-Si∶H多层膜的周期性结构和量子尺寸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射频辉光放电法 ,通过周期性交替切换两种耦合电极的方式 ,制备了 μc- Si∶ H/a- Si∶ H多层膜 .低角度X射线衍射 (L AXRD)测试表明 ,这种多层膜具有良好的周期性结构 .观察了上述多层膜的光学性质及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 ,发现其吸收边随着 a- Si∶ H层的减薄而蓝移 ,低温下的电导激活能 Ea 随着 a- Si∶ H层的减薄而减小 .  相似文献   

4.
采用 PECVD技术在 P型硅衬底上制备了 a- Si Ox∶ H/a- Si Oy∶ H多层薄膜 ,利用 AES和 TEM技术研究了这种薄膜微结构的退火行为 .结果表明 :a- Si Ox∶ H/a- Si Oy∶ H多层薄膜经退火处理形成 nc- Si/Si O2 多层量子点复合膜 ,膜层具有清晰完整的结构界面 .纳米硅嵌埋颗粒呈多晶结构 ,颗粒大小随退火温度升高而增大 .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 ,样品在 650℃下退火可形成尺寸大小合适的纳米硅颗粒 .初步分析了这种多层复合膜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用Vogl提出的sp3s紧束缚模型来研究碳化硅/纳米硅(SiC/nc-Si)多层薄膜的能带结构与其光致发光谱的关系,并设计出SiC/nc-Si多层薄膜最佳结构为{Si}1{SiC}8,即碳化硅层的厚度是纳米硅层厚度的8倍时的超晶格结构蓝光发射的效率最高. 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系统中,通过控制进入反应室的气体种类逐层沉积含氢非晶SiCx∶H(a-SiCx∶H)和非晶Si∶H (a-Si∶H) 薄膜,然后经过高温热退火处理,成功制备出了晶化纳米SiC/nc-Si(多晶SiC和纳米Si)多层薄膜. 利用截面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分析了a-SiCx∶H/nc-Si∶H多层薄膜的结构特性,表明制得的超晶格结构稍微偏离设计,它的结构为{Si}1{SiC}5. 最后对晶化样品的光致发光谱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了各个光致发光峰的物理本质.  相似文献   

6.
离子注入H13钢注入层微观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TEM研究了Si,Ti离子注入H13钢注入层微观结构。结果表明:Si离子注入后,导致表面注入层微晶化及部分非晶化,内注入层多晶化;Ti离子注入后,表面注入层则完全非晶化,内注入层微晶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逐层淀积法制备了a-Si:H薄膜,研究了生长速率、子层厚度及氢等离子体处理对薄膜性质的影响,结果指出:不同条件下的氢等离子体处理不仅可以使淀积的样品发生从非晶到微晶的相变,而且可以使费米能级的位置向上或者向下移动,在较低的淀积速率及较小的子层厚度下淀积,并配合以适度的氢等离子体处理,可以得到具有较高光电灵敏度及稳定性的a-Si:H薄膜。  相似文献   

8.
以Al2O3为衬底利用多能态离子注入法在离子注入设备上制备了一系列具有室温铁磁性的Al2O3∶Mn样品.在Al2O3的X射线衍射峰附近发现新的衍射峰,该衍射峰既可能对应一种未知新相,也可能对应Al2O3∶Mn固溶体.所有样品都具有磁滞现象和室温铁磁性.  相似文献   

9.
谭辉  陶明德  李彬彬 《半导体学报》1994,15(11):754-758
选择一定的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CoMnNiO非晶薄膜可以晶化为晶粒尺寸几个至几十个纳米的微晶薄膜.复阻抗频谱和电导频谱研究表明,这种微晶薄膜的粒间效应增强,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微晶薄膜的电导低于非晶薄膜的电导.认为这种微晶薄膜的粒间组成是许多个原子尺度大小的无规网络,微晶薄膜的结构为纳米晶粒和非晶网络组成的两相结构,电导符合多渠道导电模型.  相似文献   

10.
利用13.56MHz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高速沉积非晶/微晶过渡区的微晶硅(μc-Si∶H)薄膜. 研究了沉积压力、射频功率、电极间距、氢稀释度等参数对沉积速率、电学性质等的影响. 选择优化的沉积参数,在非晶到微晶的过渡区得到了沉积速率为0.3~0.4nm/s的μc-Si∶H薄膜. 薄膜的暗电导在1e-7S/cm量级,光暗电导比近2个量级,电导激活能在0.52eV左右,薄膜结构致密,达到了器件级质量.  相似文献   

11.
纳米晶软磁合金(Fe73.5Cu1Nb3Si13.5B9)的典型结构为两相:即大小为15nm的FeSi小晶粒相弥散分布于剩余非晶基体相中。在离子减薄制备的电镜样品中,孔的边缘往往有一些无颗粒区。我们用EDS研究了其化学成分,发现这些无颗粒区的成分不同于理论估计的非晶基体相的化学成分,也不同于材料原来的平均成分。其电子选区衍射(SAD)花样既和两相区的衍射花样不同,表现为d=0.27nm附近的一个非晶衍射环,也和制备态的非晶衍射环不同,说明这些非晶区可能是在样品的离子减薄过程中二次非晶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Si,N)离子注入H13钢注入层微观结构和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比较了Si,N和Si+N离子注入H13钢后显微硬度和摩擦学性能的改善,结果表明Si离子注入效果最佳。结合微观结构的TEM研究,发现Si离子注入后引起表面注入层部分非晶化及微晶化,内注入层多晶化。  相似文献   

13.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性能优良的以Pt为缓冲层的(CoCr/Pt)20纳米多层膜,研究了溅射气压对(CoCr/Pt)20纳米多层膜的微结构和磁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Ar溅射气压对(CoCr/Pt)20纳米多层膜的微结构、垂直磁各向异性和矫顽力有很大的影响. 所有样品的有效各向异性常数Keff>0,具有垂直磁各向异性. 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小角衍射峰很锐,样品有良好的周期性层状结构. 随着Ar溅射气压增加,样品垂直膜面的矫顽力增加,但样品有效磁各向异性常数减小. 原子力显微镜照片显示,随着Ar溅射气压增加,其表面平均晶粒尺寸和粗糙度均增加,这是导致多层膜的垂直矫顽力增加和有效磁各向异性常数减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磁控溅射Ge/Si多层膜X射线低角衍射界面结构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对磁控溅射不同结构的Ge/Si多层膜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的测试和分析,并进一步采用有过渡层的光学多层膜衍射模型对衍射谱进行了拟合;获得了扩散层厚度和分层厚度等多层膜的结构参数,定性讨论了多层膜中互扩散与分层厚度铁关系。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用辉光放电热分解硅烷方法淀积的微晶-Si:H薄膜的Steabler Wronski(SW)效应。用改变高频功率的方法,获得从非晶到具有不同晶粒大小的微晶薄膜。晶粒尺度用小角散射方法,由Guinier公式算出。样品采用蒸铝条状共面电极结构。测量电导所加电场约为270V/cm,保证良好的欧姆接触。样品在干氮保护下,经180℃,40分钟退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u、Co共掺的Zn0.95-xCo0.05CuxO(x=0,0.01,0.03,0.05)薄膜,并用金相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样品薄膜的形貌和结构,结果发现掺杂量影响着衍射峰的强度和位置。测量了样品的室温光致发光谱(PL谱),所有样品均观察到紫外发光带和蓝光发光带,同时伴随有较弱的绿光发光带。微量Cu掺杂能够显著提高ZnO∶Co薄膜的发光强度,对样品的发光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采用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系统中淀积a-Si∶H薄膜结合原位等离子体氧化的技术,制备了一系列不同a-Si∶H子层厚度的a-Si∶H/SiO2多层膜. 通过对其进行三步热处理:脱氢、快速热退火及准静态退火,使a-Si∶H/SiO2多层膜中a-Si∶H层发生非晶态到晶态的相变,获得尺寸可控的纳米硅nc-Si/SiO2多层膜. 结合Raman谱,FTIR谱和TEM测试,对退火过程中多层膜的光致发光性质进行跟踪研究,分析了a-Si∶H/SiO2多层膜在各个热处理阶段发光机理的演变,讨论了a-Si∶H/SiO2多层膜晶化为nc-Si/SiO2多层膜过程中,发光机制与微结构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8.
LiNbO_3∶Fe∶Ni晶体非挥发全息存储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三种不同的双光记录方案进行了LiNbO3∶Fe∶Ni晶体全息存储实验,详细研究了饱和衍射效率、固定衍射效率、动态范围和记录灵敏度,以及退火条件对记录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LiNbO3∶Fe∶Ni晶体的饱和衍射效率、固定衍射效率和记录灵敏度比其他报道的双掺杂LiNbO3晶体高。结合掺杂能级图,理论分析了LiNbO3双掺杂晶体深陷阱中心能级的相对位置及其微观光学参量对全息记录性能的影响。LiNbO3∶Fe∶Ni晶体有望成为一种新的高效率非挥发全息存储材料。  相似文献   

19.
用PECVD法分解SiH_4,CF_4,PH_3和H_2混合气体制备电导性能良好的磷重掺杂微晶Si_(1-x)C_x:F:H薄膜;薄膜的X衍射谱表明其结构为非晶-微晶两相混合结构;膜中C的XPS峰表现为F键合C和无F键合C两种信号的叠加;F键合c含量增大时,薄膜电导率迅速下降。文中提出了薄膜结构模型及能带模型。  相似文献   

20.
在国产CBE设备上,用GSMBE技术在国内首次生长出了一系列高质量的阱层具有不同In组分的InxGa1-xAs/InP应变多量子阱P-i-N结构材料,阱层中的设计In组分从0.39变化到0.68,用X射线双晶衍射对该组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并用X射线衍射的运动学模型对衍射图样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确定出了该组样品阱层中的In组分,阱宽及垒宽。结果表明,每个样品的DCXRD衍射图样上均至少可以看到14个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