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本文讨论鹅城换流站直流控制原理,分析鹅城换流站直流控制实现方式,并通过鹅城换流站直流控制系统与其它换流站直流控制系统的比较,探讨鹅城换流站直流控制系统的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2.
基于±500kV云南金沙江中游电站送电广西直流输电工程,对换流站绝缘配合进行研究。从分析换流站过电压入手,依据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站绝缘配合原则,提出换流站避雷器配置方案和换流站绝缘水平,最后基于工程应用计算出500kV换流站阀厅空气净距。  相似文献   

3.
特高压直流换流站设备的降噪措施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了有效抑制换流站可听噪声水平,在总结现有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设备噪声源的基础上,采用SOUNDPLAN软件模拟换流站噪声源,计算分析声场,提出了针对换流站从设备本体设计、抑制噪声传播等方面降噪的方法。同时针对特高压换流站噪声水平进行计算预测,比较特高压换流站采用不同降噪措施后的降噪水平,提出了特高压换流站的换流变压器等设备应采用屏蔽或box-in等措施以抑制噪声水平抑制在国家标准允许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陈建宝 《电工技术》2018,(2):105-106
换流站智能巡检机器人应用于换流站内,可协助运维人员实现换流站设备运行状态的自动检测与预警分析.介绍换流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的系统结构,阐述智能巡检机器人在换流站的主要功能及应用,并探讨其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刘艳华  肖健 《电工技术》2022,(21):139-142
为了解决背靠背换流站选址难度大、用地紧张的问题,可利用周边已建成的相关联交流变电站作为换流站的交流场。针对交流变电站作为换流站的交流场存在的问题,对换流站直流保护配置、柔性直流变压器进线断路器监控及换流站与交流变电站之间的信号交互等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柔直变保护的改进设计方案、换流站顺序控制、最后断路器保护、换流站跳柔直变进线开关的实现方案,以保证交流变电站和换流站两站安全运行。该方案已在广东电网中通道工程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6.
由于高压直流换流站设备的非线性特性及负荷波动性,换流站设备的能效难以精确计算和建模,给系统的运行维护及分析研究带来了困难,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高压直流换流站能效评估方法.通过参考IEC 61803标准确定影响换流站的能效的主要运行参数,并以此建立换流站能效样本数据集,然后利用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对换流站能效关系进...  相似文献   

7.
阀厅及换流变区为换流站的核心区域,是换流站设计的重点。对从化换流站采用一字型布置方案与江门换流站采用面对面布置方案,从占地面积、与周边区域适应性、噪声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提出能适应性较好的换流站实际情况的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前云广±800kV直流输电工程的楚雄换流站和穗东换流站均已进入电气安装准备工作阶段,为确保换流站高端阀厅的安装任务能优质、高效地完成,基于±500kV直流输电换流站阀厅施工的经验,探讨换流站高端阀厅主设备的安装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9.
张北±500 k V柔性直流示范工程首次构建柔性直流电网,柔性直流电网内换流站的控制保护系统需要满足多换流站协调控制、直流线路故障保护及直流线路故障快速恢复等新要求,该文在传统直流换流站控制保护系统设计的基础上,提出柔性直流电网换流站控制保护系统设计方案。相比于传统直流换流站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在源端换流站和受端换流站各配置一套站间协调控制设备,实现多换流站间协调控制;站内保护系统采用三取二方案,增配双重化的直流线路保护,实现直流线路故障快速隔离及恢复。提出的柔性直流电网换流站控制保护系统的整体技术方案,对同类工程的设计提供了完整的设计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高压电器》2015,(3):117-121
±800 kV普洱换流站,是云广Ⅱ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送端换流站,换流站的无功配置方案是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特高压换流站无功需求的特点,结合送端交流系统,对换流站的无功配置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换流站的无功补偿设备容量及其分组配置方案,并根据无功配置情况,通过校核计算,验证了该无功配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换流站阀冷系统设计缺陷与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换流站阀冷水冷系统和阀冷控制系统基本原理.分析深圳换流站、肇庆换流站和广州换流站阀冷系统普遍存在的一些关键薄弱环节,如传感器冗余问题,主泵薄弱环节等,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改进措施,例如改造传感器的电源,采用冗余传感器,对其他换流站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于浩  王旭东  金鑫  汪筱巍 《电气自动化》2021,43(1):21-22,62
为满足电力物联网的建设需要,在换流站终端接人5G技术,提高换流站通信能力,使换流站业务更加智能化.介绍了5G技术的优势和特点,分析了 5G技术在换流站的监测、混合现实和电力巡检中的智能应用,展现5G技术在换流站中应用的优势.5G技术不仅在站内巡检和运行维护方面具有优势,也提高了换流站的智能化水平和网络品质.  相似文献   

13.
换流站智能巡检机器人应用于换流站内,可协助运维人员实现换流站设备运行状态的自动检测与预警分析。介绍换流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的系统结构,阐述智能巡检机器人在换流站的主要功能及应用,并探讨其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高压电器》2015,(7):81-86
以糯扎渡电站送电广东±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为背景,对换流站绝缘配合进行了研究。在分析换流站各种过电压的基础上,基于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站绝缘配合原则,提出了避雷器配置方案和换流站绝缘水平。同时,根据换流站设备的操作冲击耐受电压,计算出了换流站阀厅空气净距。文中的研究结果可为以后直流输电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用于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时电压源换流器型多端直流(VSC-MTDC)输电系统的协调控制策略。以典型的五端直流输电系统为例,提出了基于本地控制器的换流站间协调控制策略,基于直流电压-有功功率调节特性给出了辅助换流站的改进下降控制策略以及定有功功率控制(APC)换流站的改进控制策略,分析了两换流站的工作模式,根据直流网络的潮流分布和最大最小运行方式给出了辅助换流站和APC换流站参数选择的依据。最后,PSCAD/EMTDC仿真验证了在正常、主导换流站故障和辅助换流站故障工况下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调控制策略能够实现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换流站间的有功功率分配,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蒲皓 《电力建设》2010,31(2):10-13
从工程设计角度出发,分析总结了±800 kV 特高压换流站复龙换流站和楚雄换流站站用直流系统设计的具体方案和经验,并提出了一些设计建议,为今后换流站工程的站用直流系统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向无源网络供电的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系统中各换流站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并研究解耦控制策略以削弱换流站之间的相互干扰,保证无源网络的电压稳定性。首先从LCC换流站及所连交流系统、VSC换流站及所连无源网络以及直流网络三部分构建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小信号模型,并采用小信号分析方法,揭示换流站之间交互作用产生的机理,然后提出一种广域直流电压反馈控制,以抑制换流站之间的耦合。通过仿真证明,该解耦控制策略可有效削弱换流站之间的相互干扰,有效提高无源网络电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向家坝±800kV特高压换流站容性无功配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向家坝±800 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额定功率运行方式下最大容性无功消耗的计算 ,换流站附近交流系统提供容性无功能力的分析,换流站容性无功大组和小组分组容量的选择,确定了向家坝特高压换流站容性无功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新能源并网的多端柔性直流(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multi-terminal direct current,VSC-MTDC)输电系统中各换流站之间功率协调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新能源并网的VSC-MTDC系统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将主从控制与下垂控制相结合,通过多个换流站分担采用定直流电压控制的主换流站有功功率的方式,使主换流站不易达到满载,协调了多个换流站的有功功率容量,尤其适用于新能源并网时出力的频繁性与间歇性变化;当主换流站满载或退出运行时,其余不平衡功率由采用自适应下垂控制的换流站承担,自适应下垂控制根据换流站的功率裕度将系统中的不平衡功率进行合理分配。考虑多个换流站间直流电压存在误差,通过对直流电压极限值进行调节,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换流站的有功功率容量,维持直流电压稳定。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直流换流站的建设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平波电抗器与直流滤波器一起构成高压直流换流站直流侧的直流谐波滤波回路,是高压直流换流站的重要设备之一。换流站噪声源很多,主要为换流变压器的噪声,其次为平波电抗器和交流滤波器场里的电抗器和电容器噪声。本文简要介绍了如何进行地面安装平波电抗器降噪装置,进一步规范直流换流站的建设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