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注水系统配水工艺的优化简化,对降低地面工程建设投资、提高开发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注水系统高压配水工艺简化的思路,寻找适合的关键技术,突破影响配水工艺技术简化的瓶颈,因地制宜地优化简化高压配水工艺,是大庆油田注水系统优化简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萨北油田单井集油工艺及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单井集油工艺及配套技术分析,掌握制约集油工艺简化优化的瓶颈技术,并根据存在问题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以实现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的双重效果.同时对完善新的集油工艺所采取的新技术(井口电磁防蜡技术、超导热洗技术及空穴射流技术)进行评价分析,通过其现场应用情况来验证上述技术对新的集油工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杏北油田地面工程的优化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油田地面工程系统存在的系统能力布局不合理、能耗偏高等问题,通过调整系统能力、优化老区布局、简化新建产能工艺等技术措施,使地面工程系统得到有效调整和优化,更好地适应了油田开发生产需要,同时也为今后杏北油田地面工程系统优化简化工作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苏里格气田属储层非均质性极强的低渗、低压、低产气田。通过前期评价试验发现,“高压集气、集中注醇、节流制冷、低温分离”的地面工艺不符合苏里格气田的现场实际;“井口加热、中压集气、带液计量、站内外加冷源低温分离脱水脱烃”的地面工艺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不能最大化地降低地面投资。为了进一步优化地面工艺流程,降低投资成本,在2005年以前工艺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井下节流试验等一系列地面工艺配套技术试验,简化和优化了地面生产工艺,形成了适用于苏里格气田的地面工艺配套技术,对于苏里格气田经济有效开发,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对港中油田原油集输管道地面系统优化、简化技术在油田生产中应用的情况进行阐述,包括地面系统优化简化的调整、应用效果分析以及存在问题和改进方法,同时对与之配套的油井远程计量技术的地面工艺、计量方式、应用效果及优缺点等进行了分析评价,为下一步大港其他油田地面系统改造提供新思路、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针对新区需要降低产建投资、老区安全环保风险大和计量系统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等问题,安塞油田开展了集输工艺的优化研究。应用示功图计量和数字化监控技术,开展了产建集油工艺的优化;应用多种管网优化技术,开展了环境敏感区域输油系统优化和集输管网整体优化,高回压和拉油井组集油工艺优化;应用多种计量新技术,开展了单井计量系统优化和站点三级产量监控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大庆西部外围油田产能区块地面建设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庆西部外围待开发油田储量丰度低,地质条件复杂,地面建设条件差的特点,根据地面地下一体化原则,提出了在钻井上采用斜直井相结合的布井方式;集油系统采用小环掺水、树状电加热、单井或集中拉油等简化集油工艺;采出液处理采用高效合一装置;应用长距离混输技术,扩大集油半径的优化措施。通过地面建设的优化研究,从而经济有效地开发外围油田未动用区块。  相似文献   

8.
超稠油由于其黏度高,开采技术难度大,一直难以实现经济开采。新疆油田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多项优化、简化地面集输工艺的配套技术,运用了多通阀选井工艺、短半径注汽方式、称重式计量技术、计量接转注汽一体化建站模式等,使工人劳动强度有所降低,地面建设工程量和管理点减少,与常规计量站建设相比,节约投资约25%,稠油地面集输工艺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岔河集油田是已经开发30年的老油田,地面集油系统庞大,且一直沿用传统的三管伴热集油工艺。油田进入开发后期的高含水阶段,地面集油系统表现出能耗高、维护费用高、安全隐患多、管理难度大等突出问题。由于岔河集油田原油凝固点高、蜡含量高,单井产液量低,集油距离长,地面生产环境复杂,因此,实施简化重组的难度很大。根据岔河集油田的原油物性和生产特点,在先导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研究应用了单管集油、支环状掺水、功图算产、产量标定等简化配套技术,通过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实现了全油田地面集油系统由"三级布站"简化为"一级半布站",并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0.
根据长庆油田池46井区地形特点,应用油气混输二级布站集输工艺;单管集输、多站串管集输工艺技术;井场简化技术;伴生气回收与利用技术;树枝状稳流配水技术;采出水处理采用“两级除油+一级过滤”新处理工艺等,优化、简化了地面工艺,降低了工程建设成本.这些技术措施的应用,实现了长庆油田低成本开发战略,达到了节约工程投资、降低生产运行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投资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地面工程设计优化简化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集油工艺的简化及配套工艺的发展也势在必行.集油工艺的简化需要配套工艺的同步发展,充分重视单井计量、活动热洗及单管集油的保驾措施等配套工艺给集油工艺简化带来的制约,积极思考、研究集油系统配套工艺技术,以促进集油工艺的进一步简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介绍了大港港西油田地面优化简化工程实施情况,被称为“港西模式”的老油田地面系统优化简化经验,就是让传统的计量站、配水间和三级布站模式退出历史舞台,摆脱“地面工艺调整围着已建场站转”的思想束缚,形成以满足油田开发需要为标准的地面工程建设新理念,实现信息化、网络化与油田地面集输系统成功地对接。这一油气田地面建设优化简化、节能降耗的新鲜经验,可供老油田地面工程改造,新油田地面系统设计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对十五以来油气田地面工程技术发展和成果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提出了油气田地面工程二次开发油田优化简化关键技术;低渗透油田经济有效开发配套关键技术;稠油油田高效节能开发配套关键技术;三次采油配套关键技术;"高温、高压、高酸性"(以下简称"三高")气田高效安全开发配套关键技术;低产低渗透气田规模效益开发配套关键技术;高含CO2气田开发与CO2驱油提高采收率地面工程配套技术;非常规气田经济有效开发配套关键技术等10项有针对性的油气田开发地面工程配套关键技术及多项特色技术。并结合当前油气田地面工程面临的形势,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大庆油田三次采油地面工艺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庆油田从"七五"开始加大了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的现场试验研究力度,先后开展了聚合物驱、CO2驱、三元复合驱、泡沫复合驱、聚表剂驱等多种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现场试验.聚合物驱油技术于"九五"初期开始工业化应用,目前三元复合驱也已进入了工业化推广应用阶段.为确保三次采油现场试验及工业化的顺利实施,地面工艺技术的研究与驱油试验同步开展,并随着驱油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适合大庆油田不同三次采油方法现场试验和工业化推广应用的地面工艺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5.
螺杆泵采油工艺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的开发研究 ,螺杆泵形成了有油管和无油管两种采油工艺。螺杆泵采油工艺相关技术参数的确定 ,包括地面驱动装置与泵型的匹配 ;抽油杆的选择 ;螺杆泵系统的优化设计 ;驱动装置的密封 ;防断脱抽油杆 ;空心转子螺杆泵采油技术等。螺杆泵配套技术的应用 ,在解决抽油杆断脱、驱动装置漏油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在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中的应用均见到良好效果 ,可以作为目前克服抽油杆、油管偏磨的一项替代技术。今后在泵材料开发、泵结构的优化设计、自动控制及工况测试和潜油螺杆泵研制等方面的技术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外围油田地面系统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优化、简化思路及原则 (I)在老油田简化上,充分利用现有设施, 简化地面工艺,降低运行能耗,满足油田开发需 要。根据老油田产量递减的开发形势,结合油田开 发调整进行系统优化与布局调整:一是老油田调整 改造必须坚持总体规划,统一部署,分布实施的原 则;二是老油田调整改造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提 高经济效益;三是老油田调整改造首先要解决油田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华北油田老区块地面工程系统存在的能耗高、腐蚀结垢、负荷不均衡等问题,以地面工程区域系统性优化为目标,研发了一系列整装油田、小断块油田地面系统高效低耗集输与处理的关键技术。提出了高温产出液余热的综合利用技术,突破了高凝固点原油单管不加热集油技术难关,拓宽了常温集油工艺应用的范围;解决了硫酸钡结垢影响油田正常开发的难题;调整简化联合站,实现了拉油点整体优化。老油田高含水开发后期地面系统区域功能优化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老油田开发后期整体提质增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升油田自2012年开始大规模实施水平井采油,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水平段吸汽不均、泵工作不稳定及杆、管偏磨等问题,影响了水平井的高效开发。为进一步提高水平井的开发效果,对注汽工艺和采油举升工艺进行优化。通过水平井注汽管柱优化设计及新型高效驱油剂的研制及应用,实现水平段均匀注汽和增加蒸汽波及体积的目的;通过对强启闭抽油泵及防摩器进行改进,提高了泵效并解决了抽油杆和抽油管偏磨等问题,实现了水平井的高效开发。该技术共实施159井次,增油11485.9t,平均单井增油459.6t。水平井开采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实现了注汽、调剖、助排、举升工艺等各项措施之间的协同效应,有效地改善了水平井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9.
单管通球收球装置在大庆油田地面工程中首次应用,收球装置排污工况与以往在长庆油田应用过的工况不同.针对通球装置在大庆油田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别对收球装置排污工艺及配套设备进行了优化及简化设计,使其更符合生产实际.通过具体工程的应用,为"单管通球集油工艺"的配套完善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0.
根据升平油田开发建设现状,模拟编制升平油田地面系统高效运行15年开发方案。依据地面系统建设思路,根据地下井位、钻井区域、地面现状进行地面井位坐标优化,优化后的井位更有利于地面工艺的优化简化。距已建系统远、掺水集油工艺不能保证运行,以及应用掺水工艺转油站扩建规模较大、投资高的区块采用电加热集油工艺,可节省投资20%~40%。通过优化射孔方案、优化射孔工艺,低效井比例控制在4.5%以下,实现少井多产的目的。按照优化后方案运行,合理选择开发调整时机和规模,不仅可有效控制地面建设规模,提高系统平均运行负荷率,而且可大幅降低后期地面运行成本,油田整体经济效益将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