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了为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引滦水资源、保证津唐两市人民的饮水安全开展的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分析了引滦供水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提出引滦局要面对引滦水资源管理与保护难点应积极制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引滦入津工程是天津市重要的生命线,近年来,引滦水源污染严重,媒体屡次曝光,引滦水源地保护工作得到中央高度重视。通过深入研究30多年来引滦水源水量、水质变化情况,分析了引滦水源地主要污染源分布情况和污染物贡献率;研究了引滦水源保护目前存在的困难,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引滦水源来水近十几年平均入库水量与多年平均入库量比衰减近70%;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水质呈下降趋势,主要污染物为TN和TP,而其网箱养鱼对水源地污染量(TN、TP)贡献最大。当前水源保护的主要任务是划定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水源地保护区,清理两库网箱养鱼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表明,引滦水源保护工作已进入到实质性保护阶段,形势严峻,困难重重,只有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国家战略框架下,做好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区域联动、流域综合治理等保护措施才能有效保护水源地,建立区域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3.
引滦水污染防治工作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日益严峻的水污染形势,在对引滦水污染现状进行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加强引滦水污染防治、确保城市供水安全的角度,引入大量详实的数据,详细地阐述了引滦当前水污染的来源,分析了引滦水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从组织、政策、法律、工程、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引滦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综合建议。  相似文献   

4.
引滦济津工程是京津冀水资源统一配置的重大举措,工程建成后发挥了巨大作用。文章结合多年引滦供水实践和京津冀水资源需求,立足优化原有计划供水分配方案和南水北调通水后引滦水资源配置面临的新问题,从完善配置网络、引入市场机制、推进水价改革、水生态保障等方面对优化引滦水资源配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引滦工程沿线存在的水环境问题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引滦入津工程(简称"引滦工程”)沿线经济的发展,其水环境受到影响,使引滦水受到污染,于桥水库的水体呈富营养化趋势.在对引滦沿线水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11条综合治理对策,主要包括建立专用渠道,对引滦专用明渠进行治理,实施于桥水库周边污染治理工程,对遵化市污水进行治理,建立前置库工程,实施水生植物开发利用工程和生态养殖工程,建立跨流域统一的引滦水环境管理机构,等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引滦入津工程水源地水质现状,论述了加强引滦水源地水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意义;从战略的角度分析了水源地跨流域综合管理、完善管理机制、加强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重要性;从多方面提出了保护引滦水生态环境、防治水源富营养化的任务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天津市引滦水源保护工程主要由于桥水库水源保护工程、新建州河段暗渠工程和现有专用明渠治理工程三部分组成,该项工程是一项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的环境工程,通过工程建设和环保整治,彻底解决天津市引滦水源污染问题,达到恢复于桥水库库周生态系统的水质净化功能,改善引滦水质,使引滦入津工程这条“生命线”更具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引滦入津工程(简称“引滦工程”)沿线经济的发展,其水环境受到影响,使引滦水受到污染,于桥水库的水体呈富营养化趋势,在对引滦沿线水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11条综合治理对策,主要包括:建立专用渠道,对引滦专用明渠进行治理,实施于桥水库周边污染治理工程,对遵化市污水进行治理,建立前置库工程,实施水生植物开发利用工程和生态养殖工程,建立前置库工程,实施水生植物开发利用工程和生态养殖工程,建立跨流域统一的引滦水环境管理机构,等等。  相似文献   

9.
王宏江 《中国水利》2003,(A03):76-77
天津市引滦水源保护工程主要由于桥水库水源保护工程、新建州河段暗渠工程和现有专用明渠治理工程三部分组成,该项工程是一项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的环境工程,通过工程建设和环保整治,彻底解决天津市引滦水源污染问题,达到恢复于桥水库库周生态系统的水质净化功能,改善引滦水质,使引滦入津工程这条“生命线”更具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0.
阐述引滦工程修建的背景、引滦水量分配方案产生的过程及具体内容,总结引滦水量分配组织实施给天津市和河北省带来的综合效益;分析引滦水量分配方案组织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总结现状方案的适用性;针对现状水量调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全流域层面的滦河水量分配优化思路;对优化后的水量分配方案提出组织实施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2016年初,受潘家口、大黑汀水库网箱养鱼过度发展等因素影响,引滦水质恶化严重,影响了天津市引滦受水区供水安全,天津市政府果断决策实施永青渠应急调水,以暂时缓解城市供水危机。为彻底解决引滦供水区长期供水问题、提高引江引滦双水源调度灵活性,天津市政府决定实施引江向尔王庄水库供水联通工程,铺设永久性输水管涵,实现引江引滦水源在尔王庄水库互联互通、联调。工程施工期间,利用子牙河、北运河等河道实施引江应急调水,以保障引滦供水区的供水安全。总结引江应急调水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提出划定引滦水源保护区及水源储备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铁矿石的加工生产,大量的尾矿砂堆积在黎河两岸,在降雨或径流作用下,大量的尾矿砂进入河道,对引滦水质及河道产生影响。分别从尾矿砂对引滦水质、于桥水库以及尾矿砂起尘对河道的影响3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研究成果对引滦黎河治理尾矿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天津提供了潘家口水库之外的又一水源,双水源使得天津用水有了更高保障。同时,天津的水资源配置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前后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引江水天津用水指标的增大,相应引滦水会锐减,这将给引滦发展带来一定冲击和影响。为了更好地化解引江水和引滦水供水矛盾、保障两水源的高效利用,提出探索性的对策,以促进两水源协同利用。  相似文献   

14.
引滦入津工程是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全长234km。工程自1983年通水到2008年10月,累计供水142.7亿m3,为天津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治水观念已经由传统水利、工程水利转变到资源水利、环境水利。为实现工程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的有机结合,有效缓解天津水荒、水惠和水脏危机,引滦入津工程沿线及其水源地的生态保护、水资源污染等问题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分析引滦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从区域协调、水资源管理、综合治理等方面,提出保护引滦水资源生态环境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引滦水是天津市区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发展的生命线,近几年受到严重污染,制约了天津市工业的发展,同时对输水沿线的农业生产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引滦水质污染治理刻不容缓,这既是现实的需要,又是天津市将来发展的需要,是天津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其治理措施既要可靠有效,又要因地制宜,既要考虑目前,又要预见将来,使引滦水在天津市可持续发展中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徐士忠  王芳  仇新征 《中国水利》2015,(2):21-23,20
分析京、津、唐区域需水状况和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引江水)及滦河流域来水、供水(引滦水)情况,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滦工程和相关河系相连互通现状,采取区域水资源联合调度,实现引江水与引滦水的优化配置和对冲平衡,最大限度地节约和高效利用水资源,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使其达到顺其自然、顺应自然的目的。其联合调度的思路和方案可用于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北京市、天津市及沿线各有关城市和供水水源,实现跨流域、大空间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7.
晋江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晋江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有必要建立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依据"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确定了晋江上游地区为补偿对象,晋江下游地区为补偿主体。依据上游地区的湿地和水体生态系统提供的水源涵养、废物处理服务总价值,核算补偿标准为8 327万元/a,出资方式为泉州市政府出资1/4,其余部分由晋江下游各县市区按所分配水量的比例分摊。资金在上游地区依据对下游下泄水量贡献比例进行分配。生态补偿资金主要用于上游地区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面源污染治理、生态保护、水土保持等方面。将上游地区的水功能区达标率和水质作为考核指标,考核结果作为安排补偿资金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崂山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实践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崂山水库上游饮用水源保护地的生态补偿机制问题进行了探索。根据生态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并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提出建立生态经济补偿机制,实行内、外补偿相结合的补偿模式,并提出建立异地开发区的外部补偿方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引滦工程辖区内野生植物调查,简要介绍各种天然野生植物的特征、生长特点和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充分利用已有野生植物资源、合理选用除草剂等人工干扰措施,有计划、有目的地保护某一(或某几种)特定野生植物,抑制其他野生植物生长的设想或建议,以达到生态引滦、和谐引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国家及下游受益区对流域上游地区的补偿,有利于理顺流域上下游间的生态关系和利益关系,促进全流域共同发展.在分析了赤水河流域生态价值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了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原则,构建了生态补偿机制的初步框架,指出了生态补偿的方式、途径以及生态补偿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