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建筑废弃物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建筑废弃物给我国经济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分析了我国建筑废弃物的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管理体制、法律法规、运行方式、科研开发、经济手段和信息管理六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我国有关部门制定建筑废弃物的相关政策制度、提高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水平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分析德国建筑废弃物层级管理的基本框架内容,从防止产生、再利用、再生利用、处置等方面剖析影响建筑废弃物各层级管理有效实施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的建筑废弃物管理应借鉴德国的成熟经验,通过明确和细化我国建筑废弃物管理的层级结构,优先强调建筑废弃物的源头预防与控制,构建健康有序的再生建筑产品市场,合理运用经济工具规制建筑废弃物处置来有效推进建筑废弃物的层级管理。  相似文献   

3.
在对国内外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文献的广泛研究基础上,总结国内外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现状、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针对目前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建筑市场的日趋繁荣,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数量、规模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发展.但是在建筑市场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其中管理体制、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问题的长期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建筑行业的科学、健康、和谐发展,因此,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一定及时更新观念,并制定和实施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建建筑和拆迁改造项目产生了巨量废弃物。如果建筑废弃物消纳场场址选择不当,就会对环境、社会和经济造成重大的影响。为此,结合AHP-Entropy方法,利用GIS技术,使用整数规划建立建筑废弃物物流回收网络,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构建选址优化模型,确定了番禺区内最适宜建设消纳场的位置。综合考虑了与消纳场建设和运营有关的各项成本,确定了消纳场的理想数量和建议容量。建筑废弃物消纳场属于邻避型设施,因此建设时要考虑当地居民对建设消纳场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政府管理部门规划建筑废弃物物流管理链,以及为消纳场选址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然而城镇化和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建筑固体废弃物已经加剧了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局面,给环境带来恶劣的影响。本文应用问卷调查方法,得出建筑固体废弃物的现状、危害性和可利用性等资料,藉此为我国建设管理部门制定相关建筑废弃物处理的政策和为我国建筑废弃物的减量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多级利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国外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方面的经验和作法,在分析当前我国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多级利用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处置是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之一。建立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处置系统需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综合实现该处置系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经济、环境和社会的角度探讨了海口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处置设施的优化选址,建筑废弃物移动式中转站的选址及收集运输线路的优化问题,建立了以建筑废弃物处置中心为终端,移动式中转站为节点,收集运输线路为网络的建筑废弃物收集处置系统。以期能为实现海口市及类似城市范围内的建筑废弃物统一调度管理及处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国外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以及产业发展状况,从政策、管理、经济、技术和心理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国内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和行业发展状况,认为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仍处于探索中,行业发展仍处于培育阶段,需要继续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和技术规范,对产业发展合理规划,提高专业化程度以及加强技术研发,以促进建筑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门窗》2017,(1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装饰行业也已经获得了平稳进步。现阶段从我国建筑装饰装修行业的全方面来看,其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还存在较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建筑装饰装修行业的快速发展。本文主要对建筑装饰装修的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进行研究,并全面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或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田莉 《城市规划》2001,25(12):30-35
通过对我国现行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具有代表意义的几种权限划分模式的描述 ,分析了规划管理权限过度集中或分散带来的种种问题 ,并指出快速城市化时期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对我国城市规划管理权限转变所提出的要求。最后 ,提出了深化城市规划管理权限改革 ,建构合理、科学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上海城市社区的发展与规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君德 《城市规划》2002,26(3):39-43
上海的社区建设大体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开展社区服务,创建文明社区,推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新体制.上海的社区建设、规划多以"街道"为地域单元,社区规划的内容比较广泛.随着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迅速推进,上海的社区建设规划将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和规划、建筑、艺术等学科在内的广大科学工作者应积极参与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上海城市社区的发展与规划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刘君德 《城市规划》2002,26(3):39-43
上海的社区建设大体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开展社区服务 ,创建文明社区 ,推行“两级政府 ,三级管理”新体制。上海的社区建设、规划多以“街道”为地域单元 ,社区规划的内容比较广泛。随着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迅速推进 ,上海的社区建设规划将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和规划、建筑、艺术等学科在内的广大科学工作者应积极参与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14.
容积率超标建设现象及应对策略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潘海霞 《城市规划》2003,27(8):72-75
开发建设项目建成后存在容积率超出规划批准指标的问题 ,已成为当前城市建设以及规划管理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体制不完善、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协调 ,以及开发单位的投机心理等。本文以浦东新区为研究对象 ,应用经济学原理 ,剖析此类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及危害 ,并提出完善管理体系、完善行政处罚机制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就业压力下推进城镇化的产业结构战略选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赵永革 《城市规划》2003,27(6):11-18
就业是我国目前和今后较长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城镇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新增就业人口的重叠对城镇化发展而言既是动力 ,又是巨大的压力。城镇化的实质是空间结构的调整优化和非农就业的增长。应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 ,根据比较优势原则 ,合理确定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 ,采取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增加的“两条腿走路战略” ,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对就业带动作用明显的制造业和服务业 ,改革对城镇非正式就业的管理 ,推进城镇化在经济发展和非农就业增长拉动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鉴于建筑行业及其企业的特殊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建筑企业的关系依然很密切,而且管理得更勤、更严.本文系统地论述了政府及其所属主管部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建筑企业应履行的管理职能,并详细地阐述了政府对建筑企业的经营、素质和资质三个方面进行有效管理的可操作经验,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转变经营观念及机制、高校的企业管理课程教学等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余建忠 《城市规划》2006,30(2):26-30
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深入,政府职能将由原先的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城乡规划部门的职能定位与城乡规划行业发展必须尽快顺应这种战略性转变的要求。认为规划部门应成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参与资源配置、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公共产品(城乡规划)的重要公共部门;城乡规划作为各级政府履行经济社会管理职能的最重要载体,应成为“公共服务型”政府提供公共政策与公共服务的重要依据与手段。  相似文献   

18.
姜凯凯 《城市规划》2021,45(1):30-38,61
回顾了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以及经济体制转型中的资源配置特征,将资源配置过程分解为“设计配置方案”和“实施配置方案”两个阶段,将实施空间配置方案的过程分解为两次转化(土地要素化、土地要素空间化)、两步配置(土地要素配置、空间要素配置)和两种循环(土地要素循环、空间要素循环).基于此,分析了城市规划被动和滞后的原因,提出基于空间资源配置改进城市规划的方法论:实现空间资源配置主体、深度、模式、对象的转向,构建空间资源配置的全流程管控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在阐述容积率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对容积率在城中村改造项目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容积率控制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在现有城中村改造项目中确定容积率的计算方法以及容积率与开发利润、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城市可持续发展层面对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合理容积率进行了重点探讨与研究,把空间形态、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三个因素与确定合理容积率的方法统一起来,以期实现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城中村改造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is paper develops a solid-waste management model that tracts the composition and amount of waste flow in an urban area from Waste generation through to recycling, waste collection, and waste disposal. It also calculates the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nd fiscal impacts waste management activities. The model is applied to a case study of the compatibility of recycling and a proposed energy-from-waste plant in Toronto, Canad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wo waste management options have a number of interdepedencies, but that not all are conflict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