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磁散射与辐射问题中的混合基函数矩量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三维散射与辐射问题通常采用电场积分方程(EFIE)结合矩量法(MoM)求解,而基函数是决定矩量法精度和效率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采用三角形网格剖分会引起未知元过多而采用四边形网格剖分会因为网格质量变差而影响计算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角形与四边形混合网格的混合基函数,应用于散射体RCS和天线阻抗特性计算。结果表明,相比于三角形剖分,混合基函数能够在减少未知元个数的同时获得较高的精度;另外也解决了基于单纯四边形网格的基函数在网格质量较差的情况下不能准确模拟表面电荷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3.
4.
电磁散射数值分析中的特征基函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电磁散射分析中一种新颖的矩阵降阶技术--特征基函数(CBF)方法,并从理论和应用两方面对其进行讨论.基于模型分块以及高层级基函数的概念,首先构造散射体子块上的特征基函数,包括反映初始激励响应的一次基函数(PCBF)和反映不同子块之间互作用的高次基函数,来构成全局的矩阵方程.所得到的矩阵尺度仅与子块数量M有关,故极大的降低了传统矩量法中阻抗矩阵的尺度.由于基函数的构建充分考虑了子块间的相互耦合,因而得到的特征基函数较能真实地描述实际电流分布规律;通过求解全局方程确定M2待求量,即可得到较为精确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5.
6.
本文讨论了电磁散射计算中出现的内谐振问题,介绍了消除内谐振的方法,并指出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位积分方程组的主要特点是以电磁位为未知函数,这些未知函数在具有不同电磁参数的介质分界面处是连续的,因而在矩量法的实现过程中能够非常方便地应用高阶插值基函数来展开未知函数,以便获得高精度的解。但是,经典的点匹配方案使该模型的数值稳定性较差。本文用位积分方程组矩量法模型计算任意截面非均匀介质柱的电磁散射,采用三角形离散方案和高阶插值基函数,在测试过程中应用新提出的测试方法,克服了原位方程组矩量法模型的数值不稳定性。对矩量法矩阵中自阻抗元素的奇异性处理方法也作了详细介绍。文中提供的数值结果表明,该方法是精确、稳定的。 相似文献
8.
9.
10.
11.
采用积分方程仿真粗糙地面下方金属和介质管线的电磁散射。由于地下的土壤是分层的,根据面等效原理、边界条件以及目标在分界面上方还是下方,分别列出相应的积分方程,采用矩量法求解积分方程。粗糙地面的建模采用谱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方法和高斯谱,仿真了粗糙地面下方圆截面和矩形截面的管线。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的分析方法能够计算地下管线的电磁散射。 相似文献
12.
13.
利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了一维指数型粗糙地面,运用矩量法研究了粗糙地面与下方梯形截面导体柱的复合电磁散射特性,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复合散射系数随散射角的变化曲线,讨论了粗糙地面高度起伏均方根、土壤湿度、柱体埋藏深度、柱体大小、柱体倾角与复合散射系数依赖关系。结果表明粗糙面高度起伏均方根、土壤湿度对复合散射系数有显著影响,而柱体埋藏深度、柱体大小、柱体倾角对复合散射系数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采用矩量法(method of moment MOM)研究了分层粗糙面的电磁散射特性,首先给出了该散射问题的积分方程和矩阵方程,然后通过与时域有限差分(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FDTD)计算结果的对比说明了本文所提算法的有效性,最后讨论了分层粗糙面的均方根高度、相关长度以及两层粗糙面之间的距离对双站散射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利用矩量法时电场积分方程进行求解,计算喇叭的辐射方向图,给出具体模型的计算结果。并对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做了比较,二者吻合良好,证明了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20.
提出了求解非线性散射介质内辐射传递的积分矩方法.将辐射传递方程中散射相函数的积分项转化为辐射强度各阶矩的线性组合.散射相函数为勒让德多项式展开形式,辐射强度矩的最高阶数与散射相函数的展开项数相同.将原本复杂的积分微分方程转化为微分方程,通过积分法求解此方程.积分矩方法不需要对立体角进行离散,不会引起射线效应.积分矩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