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遥操作机器人系统中视频传输数据量大,造成的时延严重影响操作者决策,使机器人现场作业透明度不高引起误操作的问题,提出采用3DSMAX建立三维机器人仿真模型,在OPENGL编程环境下对其进行绘制及仿真控制,采用H.263标准及相应压缩算法把获取视频压缩、传输、解压、远端显示与仿真模型融合.实验证明,该方法不仅能实现控制命令准确传输、机器人实时控制,而且视频机器人跟踪仿真模型轨迹作业避免了误操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乐高机器人的可重构性,给出了几种乐高机器人在实际科普展品中的应用案例,重点描述乐高解魔方机器人的搭建思路、关键技术和相关的一套完整的科普展示系统,充分展现了乐高可重构机器人在科普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最优信息融合Kalman滤波算法给出了实时动态环境中线性方差最小的融合估计。采用该算法对机器人足球系统中的小球进行状态估计和预测,并给出了信息融合处理结构和该算法的具体实现步骤。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克服单一视觉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含有较大噪声等局限性,实现了对小球精确的状态估计和预测,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并且在某一机器人视觉传感器出错时,系统仍具有良好的容错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相关证据的融合及其在机器人多感觉信息融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D-S证据理论在多信息融合中的应用要求各证据间相互独立,这在很多实际场合中却很难实现。本文简要地阐述了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提供了一种基于D-S理论的推广方法以理解决融合信息的相关性问题,并用机器人的力学和热学传感器作实验,对该方法有效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及其在机器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在机器人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融合多个传感器提供的冗余、互补或更实时的信息,可以获得系统所需的更准确和更精确的信息。主要论述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一般方法,并对其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最后指出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在微传感器、智能传感器和自适应融合等方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传感器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分析了其对机器人技术的影响。首先,介绍了传感器的基本定义及其在机器人系统中的核心作用,强调了其在机器人感知、导航和交互中的关键地位;接着,通过具体的实验验证了传感器在机器人导航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激光雷达在提升机器人导航方面的重要作用;然后,列举了多个机器人应用实例,展示了传感器在不同场景下的实际应用价值;最后,分析了机器人领域传感器面临的挑战,探讨了传感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机器人行走空间的复杂性决定了导航监控系统不仅为机器人提供行走路线,还要依据预先得到的先验数据与知识告诉机器人不同行走段的障碍分布、环境边界走向及约束程度,按照载体的几何形状,运动特性选择合适的速度、加速度,保证在安全的前提下最快完成行走.本文讨论了提取影响机器人当前行走的障碍、环境边界算法和不同行走速度段的划分与关键点抽取方法,讨论了各种速度段的分离、合并、高速行走段的插补和过短行走段的平滑滤除等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智能机器人应用领域发展需求,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中使用的传感器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但每种传感器都有一定的使用条件和感知范围,只能给出环境或对象的部分信息,机器人通过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多视角完成信息处理及综合,实现其智能感知与智能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9.
根据多级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思想,本文构造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特征级一决策级两级信息融合模型,并使其在机器人避障控制中得以实现.两级信息融合的使用,提高了各种传感器的使用效率,避免了传感器本身缺陷以及环境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增强了机器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为机器人在复杂的、不确定的环境中工作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
吴振宇  李航  冯林  杜猛 《传感器与微系统》2011,30(7):140-142,145
针对轮式全向移动机器人运动时容易产生朝向角偏差这一问题,分析了轮式全向移动机器人的运动模型,对当前普遍采用的仅依靠编码器反馈的朝向角控制方法进行改进,将MEMS陀螺仪和数字罗盘应用到机器人系统中,提出了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朝向角控制方法,提高了朝向角的控制精度.通过实验数据和在机器人足球比赛中的实际表现,证明了该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多机器人系统传感器融合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朱凤春  戴炬 《微计算机信息》2006,22(35):185-187
当前应用于机器人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研究大都集中在机器人自主导航和定位问题上,很少涉及利用机器人进行目标跟踪的研究。现有的基于网络时延的融合算法大都直接套用传统的同步数据融合方法,因此会产生数据等待、资源浪费以及较差的实时性能等问题。本文提出结合预测估计以及递推加权融合技术,设计出一种新的能适应网络时延的多传感器预测加权融合算法。该算法不仅能很好的解决现有基于时延的数据融合算法存在的诸多弊端,而且拥有良好的实时预测功能。文中给出了新算法的推导过程,并通过计算机仿真算例来显示新算法的实用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多传感信息融合对于蟑螂的运动灵活性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模拟蟑螂腿毛的功能,提出采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开发了一种信息实时采集系统;该系统利用廉价鼠标作为传感器,在蟑螂机器人的腿上安装若干光电传感器来模拟蟑螂运动过程中腿毛的触觉,从而解决机器人位姿识别和避障的问题,为实现实时控制和智能控制提供保障;为了简化鼠标的安装,通过在蟑螂身体上安装鼠标传感器来检测位姿的方法,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说明了模拟腿毛的功能;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性好,价格低廉,有一定的实用性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RBF网络的信息融合在机器人足球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机器人足球系统是综合性的人工智能研究平台。决策在机器人足球比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机器人足球系统的分析,论证了信息融合应用于机器人足球系统的可行性。针对机器人足球比赛决策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信息融合方法,并设计了足球机器人射门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有助于提高整个系统决策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通过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来提高灭火机器人的火焰、距离检测的准确性,设计了由超声波、红外测距模块和数据融合模块组成的测距避障子系统;由红外火焰检测模块、数据融合模块组成的火焰检测子系统,在此基础上,采用自适应加权数据融合算法分别对多传感器检测的距离和火焰信息进行融合,以提高对火源目标判断的准确度;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智能灭火机器人传感器软硬件系统测量相对误差小,能很好的反映火灾现场信息,满足火情探测和灭火需要,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危化品仓库固定式监控器中监控范围小、报警准确率低的特点,研究了一款危化品仓库巡逻机器人,采用以拉依达准则改善BP神经网络融合性能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通过采集泄露危化品浓度、仓库内环境温度和湿度等数据,在对数据进行拉依达去噪、归一化后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融合输出.样机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升危化品仓库巡逻机器人对空间环境的把握度,大幅度提高报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具备良好的传感器扩展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喷雾机器人多传感器数据的不完整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的多层次规则集数据融合算法.首先根据植物特征属性,建立植物种类决策表,然后从决策表出发,建立一个不同简化层次的多层次节点集,并推导出各个节点的规则集,其中每条规则都有相应的置信度.在应用该多层次规则集进行推理决策时,用新数据的信息与相应节点的规则相匹配,最后选用综合评判算法,得到杂草识别的最快融合算法.  相似文献   

17.
考虑到石油管道的封闭性和复杂性,很难识别环境特征,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用于解决管道中管道机器人的导航问题。采用CCD摄像头和距离传感器来识别管道中的障碍物和弯道,并根据环境信息制定控制决策。建立了机器人物理模型和模糊神经网络拓扑结构,并对神经网络进行了学习训练。最后,对其中一种环境类型进行了仿真验证,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在轮式机器人运动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模型的建立和实现的过程,并利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中的信息协同和信息互补来完成对轮式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运行结果表明机器人可以半径范围为40cm~100cm的圆周上自主运行并能够灵活调整轨道半径;当机器人接近擂台边缘约5 cm时会自动检测边缘位置并根据自身的姿态情况及时调整运动方向。该系统运动控制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奇瑞国内自主研发的首台大负载工业机器人在自动焊接系统中的应用,并对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应用特点、工作原理、信号通信、离线编程做了介绍,同时介绍了机器人和PLC之间的信号通信及逻辑判断,并就系统的安全性方面提出技术创新。通过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的实际应用,就如何将焊接机器人合理、高效应用于生产制造业进行了实际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介绍工业机器人计算机视觉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该系统具有对摄像机视场中特征点自动定位和跟踪功能。结合工业机器人控制软件,该系统使工业机器人能实时地调整运动轨迹,提高其适应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